第16届亚运会中韩女篮前锋进攻能力的比较分析
2012-10-25刘晓华
刘晓华,付 浩
(1.首都体育学院篮球教研室,北京 100191;2.中国人民大学体育部,北京 100080)
理论与方法探索
第16届亚运会中韩女篮前锋进攻能力的比较分析
刘晓华1,付 浩2
(1.首都体育学院篮球教研室,北京 100191;2.中国人民大学体育部,北京 100080)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16届亚运会中韩女篮前锋队员进攻能力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从中找出中国女篮前锋队员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今后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帮助和借鉴。
中国女篮;韩国女篮;前锋;进攻能力;第16届亚运会
1 前 言
在第16届亚运会当中,中国女篮不负众望举起了冠军奖杯,也实现了亚运会“三连冠”。但在冠军光环的辉煌之下,我们依然可以发现中国女篮在比赛中暴露出的弱点,通过临场统计数据来看,中国女篮和韩国队相比在各个环节都存在着差距,无论是全场范围内攻守的转换速度,还是半场范围的脚步移动,中国女篮与韩国女篮相比都明显要慢于对手,快和灵的特点并没有体现在中国女篮的身上。本文在分析中国女篮前锋队员和韩国女篮前锋队员在亚运会全部比赛临场技术统计数据的基础上,结合观察比赛具体情况,对中国女篮前锋队员进攻能力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差距,以期对中国女篮今后的训练、比赛提供一定的参考。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第16届亚运会中国队、韩国队前锋队员的进攻技术统计。
2.2 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通过在首都体育学院图书馆、国家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搜集相关文献,深入了解前人研究的结果和相关的知识背景,并对其进行整理分类,为本文的研究奠定的基础。
2.2.2专家访谈法采用走访形式对国内篮球界专家、教授、高级教练等10~15人进行访谈,了解相关内容并就本论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听取专家意见,以求使论文更加完善。
2.2.3录像观察法反复观看中国队、韩国队的比赛录像,通过快放、慢放定格等播放模式,仔细观察中外女篮前锋球员的进攻技术动作,记录并获取相关比赛数据和资料。
2.2.4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软件对中国队、韩国队的前锋球员在第16届广州亚运会比赛中的各项进攻数据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并对获得的数据采用T检验以分析他们的差异性,得到相应的结论。
2.2.5 逻辑分析法在分析文献、数据资料以及撰写论文过程中,综合运用了分类与比较、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等逻辑方法,对所搜集到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和比较。
3 结果与分析
3.1 中韩女篮前锋队员身体形态的比较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中国女篮的身高和体重的数据明显高于韩国女篮,而体重较轻,在身体对抗方面没有优势。然而,韩国队的前锋队员在比赛场上所表现出的速度和灵活性,是中国队的前锋队员所无法企及的。作为同场对抗性项目,高大强壮的运动员显然更能适应激烈对抗的比赛。然而,竞技比赛不单是技、战术的抗衡,也是经验的较量,合理的年龄阶段是帮助球队取得成绩的关键。在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中,中国女篮的平均年龄是23.71,平均年龄偏小,可以看出中国女篮目前处于新老交替时期,新队员还没有足够的比赛经验。因此,中国女篮要想在前锋位置上取得优势,必须在保持老队员攻击力、延长其运动年限的同时,加速年轻运动员的培养和利用。
3.2 中韩女篮前锋队员个人进攻能力的比较分析
3.2.1中韩女篮前锋队员得分能力的比较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中国女篮前锋队员二分球场均投篮次数仅有24.41次,远远低于韩国女篮前锋队员的33.12次,且二分球的投中次数也低于韩国队,说明中国女篮的前锋队员在进攻中,攻击欲望和攻击能力与韩国女篮的前锋队员相比较差。结合比赛录像观察,韩国女篮前锋队员的二分球得分手段多变,方法灵活,能够根据场上情况的变化和防守人的情况,随机应变;相反,中国女篮前锋队员的进攻手段较为单一,凭借着身体优势进行强行突破、篮下强攻,二分球投篮的方式一成不变,不够灵活,中国女篮的前锋队员应该提高随机应变的能力,灵活运用各种技术动作,增加得分手段。
表1 中、韩前锋队员身体形态情况统计表
表4 中韩女篮前锋队员无球移动得分能力统计表
表5 中韩女篮前锋队员进攻篮板球统计表
在三分投篮上,从表2可以看出,韩国女篮前锋队员的三分球投篮次数是中国女篮前锋队员的两倍多,P值为0.004,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说明韩国女篮的前锋队员在远区进攻中非常积极。在统计数据的过程中可以发现,韩国女篮的前锋队员在一场比赛中三分球投篮次数可以达到10~15次,而中国女篮的前锋队员最多单场三分球投篮次只有5~7次,一方面说明中国女篮前锋队员不善于捕捉外围投篮的机会;另一方面说明中国女篮前锋队员三分远投上缺少投篮的信心,机会来时也不能果断出手,却将球传出。
3.2.2中韩女篮前锋队员突破能力的比较分析突破跳投这项统计数据在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后发现,突破跳投次数的P值为0.002,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突破跳投投中次数的P值为0.019,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中韩女篮前锋队员在突破跳投的能力上差距比较大。从表3中可以看出,中国女篮的前锋队员在突破这项技术指标当中,均低于韩国女篮,一方面说明中国队的进攻以后卫和中锋的攻击为主,前锋队员并不是中国队的主要攻击点;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队前锋队员的个人突破能力有待提高,与韩国女篮相比还是有较大差距。
3.2.3 中韩女篮前锋队员无球移动得分能力的比较分析文中的无球移动得分能力,是指无球队员在进攻中,通过积极的移动,灵活运用摆脱、掩护等技战术,为自己创造得分机会的能力,接球后直接投篮得分,接球区域包括近区、中区、远区。
从表4可以看出,韩国女篮前锋队员的远区投篮次数远远多于中国女篮,在统计的过程中也发现,韩国女篮前锋队员最多一场三分球共出手23次,可见韩国女篮的前锋队员在球场上的奔跑能力。结合录像发现,韩国队的整体进攻都是跑动式的,队员通过积极的跑动和默契的掩护配合,为同伴创造出了很多接球直接得分的机会,而中国女篮更多的是接球后,再找中锋进行持球掩护,再进行战术突破,明显没有韩国队的半场进攻灵活,显得很死板。
3.2.4中韩女篮前锋队员进攻篮板球的比较分析本文中对进攻篮板球的比较分析还包括抢得进攻篮板球后,原地直接进行二次进攻投篮得分,这是一项重要的统计指标,一方面说明前锋队员的篮下强攻能力;另一方面说明前锋队员抢篮板球的意识和信心。
表6 中韩女篮前锋队员助攻能力统计表
表7 中韩女篮前锋队员参与进攻配合统计表
图 1 球场区域分布图(一区:近区;二区:中区;三区:远区)
从表5可以看出,中国女篮前锋队员的进攻篮板球均值是7.6,低于韩国女篮前锋队员的9.0个,说明中国女篮前锋队员在前场篮板球的拼抢意识方面不如韩国女篮,中国女篮有足够的身高优势,然而拼抢作风不够积极,在前场篮板的争夺中处于弱势中。但在抢得进攻篮板球后的二次进攻当中,中国女篮的前锋队员明显高于韩国女篮,差异具有显著性,说明中国女篮抢得篮板球后,凭借身高优势可以直接在篮下强攻得分,这是韩国女篮很难做到的,抢得进攻篮板球后直接得分可以大大的鼓舞全队的势气,同时增加投篮队员的信心,在这一指标当中,中国女篮的前锋队员具有较大优势。
3.2.5中韩女篮前锋队员助攻能力的比较分析从表6可以看出,中国女篮前锋队员的助攻中锋的均数略高于韩国队,说明中国女篮的前锋队员能够充分利用中国女篮身高的优势,伺机助攻中锋创造攻击配合,从而达到助攻得分的目的,但中国女篮的进攻配合多以中锋为中心,进攻方式比较单一。而韩国女篮前锋队员助攻其他的数据较为突出,P值为0.029,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韩国女篮更注重整体的配合,全队的进攻,她们传球非常流畅,不仅球速快而且准确到位,韩国队的前锋队员在突破后向外分球创造三分机会的能力很强,这正是目前中国女篮前锋队员所欠缺的能力。
3.3 中韩女篮前锋队员参与进攻战术基础配合的比较分析
中韩女篮前锋队员传切配合次数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后,P>0.05,表明二者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中国女篮前锋队员的场均传切配合数据略少与韩国女篮,且命中率也偏小。在掩护配合数据的统计中,掩护配合次数的P值是0.044,具有显著性差异,掩护配合成功次数的P值是0.007,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中国女篮前锋队员在掩护配合这一数据指标当中,与韩国女篮前锋队员的差距较大,说明中国女篮的掩护意识和掩护质量均不敌韩国女篮。突分配合数据中,中国女篮前锋队员的配合次数是4.0次,成功次数1.6次,韩国女篮前锋队员的配合次数是4.6次,成功次数2.0次,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没有显著性差异。策应配合统计当中,中韩女篮的前锋队员数据比较接近,在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后仍然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在突分和策应这两项配合中,中韩女篮的前锋队员均具有较好的配合意识。(表7)
在4种进攻战术基础配合中,中韩女篮前锋队员在进攻时,掩护配合的运用较多,突分和传切基础战术配合的运用相对较少,而运用最少的是策应配合战术。结合比赛录像可以看出,韩国女篮在比赛中运用掩护和突分相结合的配合方式较多,半场的阵地进攻穿插移动较多,显得灵活多变,而中国女篮在比赛中更多的是以中锋为中心,在攻击后卫苗立杰的带领下,做局部小范围的配合,两队的打法不尽相同,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国女篮可以提高半场阵地进攻当中的移动能力,提高配合的应用能力。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 论
4.1.1通过对中韩女篮前锋队员的身体形态和年龄等四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中国女篮前锋队员的身高比对手高4.9cm,体重高出对手4.2kg,克托莱指数更是高于对手,说明中国女篮前锋队员的身体形态要好于对手,然而韩国女篮前锋队员的年龄要比中国女篮的前锋队员大2.4岁,因此比赛经验比较丰富,能够灵活应对场上的各种变化。
4.1.2在个人进攻能力的分析当中,中国女篮除在抢得进攻篮板球后的二次进攻、助攻中锋和失误3个方面好于对手,其他几项数据均少于对手,赛场表现出跑动能力差,移动进攻能力有待提高,得分方法和手段较单一,三分球得分能力不足,个人攻击和突破能力较差。
4.1.3和韩国女篮相比,中国女篮从参与进攻配合的各项数据比较中看出,掩护的配合较韩国队少3.2次,差距最为明显,其他各项配合数据都比韩国队少,说明中国队的半场进攻配合打法相对简单,队员之间联系较少,默契程度不够,各种小配合的运用不够灵活。
4.2 建 议
4.2.1在对国家队前锋球员的选拔过程中,不仅要侧重于锻炼年轻选手,更应该合理利用老队员的大赛经验和能力,相互促进相互提高,进一步提升我国竞技篮球人才特别是前锋球员的培养水平,不断完善优秀前锋球员的人才培养模式。
4.2.2加强中国女篮前锋球员个人突破能力和投篮意识的培养,丰富得分方式和得分手段,提高个人攻击能力,扩大攻击区域,切实提高前锋球员在强对抗和干扰情况下的得分能力和投篮命中率,特别是中、远距离的投篮水平,在训练中严格按照实战的要求进行投篮训练,注重培养前锋球员的投篮自信心。
4.2.3在进行战术训练的同时,强化队员跑动进攻的能力,提高队员之间的配合质量和默契程度,使队员具备移动中寻找机会创造机会的能力,增加进攻方法和攻击手段,灵活运用各种机动配合。
[ 1 ]门阑.前锋绝招[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 2 ]李世华,杨琳.怎样打前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 3 ]孙景立,张庆建.第13届世界女篮锦标赛大前锋进攻的特点[ J ].体育学刊,2004,11(4):124-126.
[ 4 ]董伦红,尹恒.我国女篮优秀大前锋特征分析、分类与能力评价[ J ].体育世界,2007(4):9-10.
G841
A
1674-151X(2012)05-042-04
投稿日期:2012-03-02
刘晓华(1965 ~),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10.3969/j.issn.1674-151x.2012.05.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