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
2012-10-24于春艳
于春艳
(浙江财经学院 体军部,浙江 杭州310012)
近年来,有关体育锻炼行为的理论一直是体育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有关研究认为[1],将多年来体育锻炼行为理论概括为:连续体理论和阶段理论。连续体理论把锻炼行为看作是一个相对静态的过程,认知与行为的研究是一个假设的线性模式。合作行为理论、健康信念理论、计划行为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等都属于连续体理论体系。阶段理论将锻炼行为看作是一个非线性的动态过程,时间因素融入到认知与行为的研究中。跨理论模型、健康行动过程理论成为阶段理论的代表。这些锻炼行为理论体系各有优缺点,其中以计划行为理论(TPB),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HAPA)的研究成果最为突出。其中TPB理论对于解释和预测体育锻炼行为具有广泛的运用效果,虽有不足之处,但其发展空间巨大。根据所查阅文献得知,周伟(2009)[2]通过结构方程模式研究大学生的体育行为影响因素,认为体育锻炼态度既可以直接预测体育行为,又通过其他变量间接影响体育行为。谢龙(2009)[3]将体育锻炼态度各维度指标分别用于体育锻炼态度与体育锻炼行为两个过程影响因素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行为意向在形成体育行为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锻炼态度各维度指标在行为态度、行为的产生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作用。两位作者的研究在该领域有一定的代表性,但体育行为的发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而且研究对象(锻炼者与非锻炼者的比例)不同,可能造成研究结果的差异。所以性别、年龄等人口学因素,体育锻炼活动量等社会学因素是否对体育锻炼态度与体育行为产生显著影响,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和研究。此外本研究以毛荣建(2003)[4]所提出假设理论为依托。提出模型假设,行为习惯、目标态度、行为认知、情感体验、主观标准共同影响行为态度,行为态度影响行为意向,行为意向又影响行为;行为又受到行为习惯、行为态度、行为控制感的直接影响。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和路径分析方法进行论证,通过研究以期为体育锻炼行为理论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解释提供帮助,为体育实践活动提供服务。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体育锻炼行为与体育锻炼态度等方面的国内外文献。
1.2 问卷调查法
运用毛荣建编制的《锻炼态度量表》对大学生进行施测,该量表由行为态度、目标态度、行为认知、行为习惯、行为意向、情感体验、行为控制感、主观标准8个维度组成,经检验该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与信度。《体育锻炼行为》主要是通过分析大学生的锻炼情况,以此来区分锻炼人群与非锻炼人群。区分标准依据我国学者有关体育人口的界定[5][6]:①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3次);②每次活动时间(≧30 min);③持续时间1年以上。同时满足3条标准即为锻炼人群。
2010年9月-10月期间对浙江省杭州地区近10所高校的大学生发放问卷,共发问卷380份,回收问卷357份,剔除无效问卷6份,有效问卷351份(锻炼者,N=100;非锻炼者,N=251),有效率92%。被测试对象男生164人,女生187人,年龄在17~22岁之间。
1.3 数理统计法
对数据整理汇总后,运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
表1 青少年体育锻炼态度得分情况一览表
表2 不同性别青少年体育锻炼态度得分情况一览表
表1结果显示,锻炼者与非锻炼者在体育锻炼态度各维度上呈现显著性差异。表2列出了不同性别的锻炼与非锻炼者在体育锻炼态度各项因素的得分情况,数据显示,各维度在整体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但行为认知因素在女性锻炼与非锻炼人群中基本保持一致,并未有显著性差异。表1、2数据同时说明,性别因素不能影响锻炼人群在体育锻炼态度的各项维度得分的差异性的结果,非锻炼人群也是如此。同时可以看出锻炼者与非锻炼者在行为认知这一因素上表现的差异性最小。
表3 各分变量方差分析结果一览表(N=351)
变量 因变量 自由度F P 346 22.327 0.000行为意向 1,346 23.035 0.000情感体验 1,346 9.7100 0.000行为控制 1,346 14.760 0.000运动 行为态度 1,346 58.303 0.000目标态度 1,346 14.070 0.000行为认知 1,346 10.084 0.002行为习惯 1,346 58.392 0.000行为意向 1,346 45.529 0.000情感体验 1,346 31.530 0.000行为控制 1,346 56.042 0.000主观标准 1,346 20.230 0.000年级(协变量) 行为习惯 1,346 9.964 0.002行为意向 1,346 16.135 0.000情感体验 1,性别 行为习惯 1,346 8.637 0.004
表4 各分变量方差分析结果一览表(N=351)
为了进一步探讨体育锻炼态度是否受到人口学和社会学因素的影响,所以为了考察各变量是否存在人口学和社会学特征差异,研究中将锻炼态度各维度进行性别、运动量、年级等因素的方差分析。
为了比较准确的研究观测变量在人口学与社会学上的差异,排除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因素。以体育锻炼态度各维度指标组成因变量,性别、运动量为自变量,年级为协变量,进行多变量协方差分析。表3、表4显示,在控制了年级的因素后,性别与运动量因素的变量上存在差异,分别是F[8,339]=8.258,P=0.000和F[8,339]=13.26,P=0.000。但两因素的交互作用没有呈现显著效应。结果说明人口学因素(性别)和社会学因素(运动)各自独立地影响着体育锻炼态度。
表4表明,体育锻炼态度各项指标在性别因素的差异上,主要体现在行为习惯、行为意向、情感体验三个分变量上。数据分析(见表2)得知,无论锻炼者还是非锻炼者,男性大学生的行为习惯、行为意向和情感体验得分要高于女性大学生。基于协变量年级(F[8,339]=3.686,P=0.000)的效应值得知,随着大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学龄的增加,男女大学生体育锻炼中的行为习惯越来越突出;行为意向越来越明显;情感体验越来越丰富。这可以表明性别角色是影响体育锻炼态度中行为习惯、行为意向、情感体验人口学因素之一。表中还显示,不同性别群体中,随着年龄与学龄的增加,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动机趋向、以及心理体验的良好表现,越来越明显,可能性越来越大。然而本研究对象主要是参加大学体育课的学生,已经结束大学体育教育的高年级学生是否适用本研究成果,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论证。这同时也反映出一种趋向,目前我国大学体育教育在培养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激发动机、促进心理健康等方面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成绩。随着年龄与学龄的增加,体育锻炼态度中行为习惯、行为意向、情感体验的指标在表现上也越来越好,但实际调查和研究中,发现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活动的参与程度随着学龄的增长却呈现下降趋势。这说明行为习惯、行为意向、情感体验对于锻炼行为的发生并没有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而可能起到某种预测作用。另外,结果显示出行为控制感男女有别,表现显著性差异。但与学龄因素无关。也可以说明男女大学生并没有随着年龄和学龄的增长对体育锻炼难易程度的知觉和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发生改变。
其次,不同运动量之间的差异体现在体育锻炼态度的所有8个分变量中。基于TPB理论,许多研究认为,态度是最重要的稳定锻炼行为的预测变量[7]。李金诚研究表明,态度在锻炼行为的决策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8]。同样体育锻炼态度对于预测和决定体育锻炼行为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表4显示,不同运动量群体之间的锻炼态度的各分变量,并没有随着学龄和年龄的增长,全部发生变化。只有其中三个变量(行为习惯、行为意向、情感体验)发生显著性变化。所以行为习惯、行为意向、情感体验在测量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该3个变量对体育锻炼行为预测方面,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最后,性别与运动量的交互作用并没有反映在体育锻炼态度的任何一个变量中。这也证明了前面所述:性别因素不能影响锻炼人群在体育锻炼态度的各项维度得分的差异性的结果,同样也不能影响非锻炼人群。
2 体育锻炼态度与锻炼行为的相关结果分析
根据TPB理论(计划行为理论)认为[9],行为取决于行为意向;行为意向是由个人行为态度、主观规范、行为控制感共同作用,行为控制感对行为产生一定的预测作用。毛荣建(2003)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做出改进,将行为习惯、目标态度、情感体验3个变量融入了计划行为理论模型中,用来测量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该模型假设,行为习惯、目标态度、行为认知、情感体验、主观标准共同影响行为态度,行为态度影响行为意向,行为意向又影响行为;行为又受到行为习惯、行为态度、行为控制感的直接影响[10]。根据该理论假设,本研究首先将行为态度作为考察变量,对行为习惯、目标态度、行为认知、情感体验、主观标准与行为态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表5),结果表明,行为习惯、目标态度、行为认知、情感体验与行为态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分别是r=0.717,P<0.01;r=0.758,P<0.01;r=0.448,P<0.01;r=0.672,P<0.01;)而主观标准与行为态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 -0.378,P<0.01);其次以行为意向为考察变量,对行为态度与行为意向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后得知,二者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580,P<0.01)。可以推论行为态度对行为意向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说明当被试的研究对象体育行为态度增强时,其行为认知度也会相应提升。根据模型假设,最后以运动量(体育行为)为考察基点,对体育锻炼态度各因素与体育行为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行为意向、行为习惯、行为态度、行为控制感与体育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分别为r=0.343,P<0.01;r=0.389,P<0.01;r=0.392,P<0.01;r=0.393,P<0.01)。表5还显示,体育锻炼总态度与体育行为呈现出有意义的正相关关系(r=0.358,P<0.01),反映了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预测关系,虽然态度并不能直接导致行为的发生,但对于行为的发生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此外研究分析得出,体育锻炼态度的各指标中,行为意向、行为习惯、行为态度、行为控制感对于体育行为的预测作用最大。
表5 青少年体育锻炼态度与锻炼行为之间相关一览表(N=351)
3 体育锻炼态度各变量之间的回归路径分析
基于以上锻炼态度的各因素相关分析,以及锻炼态度与体育行为相关分析,结合本研究所依托理论,进一步探讨各变量之间的路径关系。以行为习惯、目标态度、行为认知、情感体验、主观标准对行为态度;行为态度对行为意向;行为意向对体育行为;行为习惯、行为态度、行为控制感对体育行为来考察各变量之间路径关系,同时以此为依据构建路径图。
表6 大学生行为习惯、目标态度、行为认知、情感体验、主观标准预测行为态度一览表
表7 大学生行为态度预测行为意向一览表
表6至表8显示,在行为态度的预测模型中行为习惯、目标态度对行为态度的预测作用非常显著,其中目标态度β=0.450,行为习惯β=0.333。目标态度是对锻炼本身的评价对自己对他人所从事的锻炼活动的一种综合评价。行为态度是对自己参与体育锻炼的一种评估。ALLpor认为[11]锻炼态度可分为目标态度和行为态度。本研究也验证这一观点,通过相关系数(见表5,R=0.785,P<0.01)得知二者的关系的紧密性。因此,目标态度对于行为态度的预测程度是最大的。好的行为习惯是衡量锻炼人群的主要标志之一,高行为习惯意味着高行为态度。行为习惯可以成为行为态度的重要预测指标。从回归系数β值看,情感体验对行为态度的预测作用并不是十分明显,而行为认知和主观标准对行为态度具有非常显著的反向预测作用。行为认知和主观标准对行为态度的作用力分别是-0.351,-0.181,这种反向作用与通常的推理是不符合的。可以理解为被试大学生对体育锻炼所产生的心理效果的认知度偏高,但在自我的体育锻炼的行动评价却降低,一方面说明非锻炼人群在对体育锻炼所产生的心理效益认识上,并没有亲身体验,而是通过宣传和教育所形成的一种思维意识。另一方面说明,真正的锻炼人群由于体育锻炼方法不科学,没有形成良好心理体验。
表8 大学生锻炼态度预测锻炼行为一览表
图1 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对体育行为影响的路径图
而造成主观标准与行为态度反向作用的主要原因:其一,主观标准与行为态度在相关性上(见表5,R=-0.378,P<0.01),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其二,该研究中非锻炼者较锻炼者在主观标准的得分有所偏高,而且呈现显著性差异。这是从数据方面做出的解释,纠其更深层次方面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增强,许多问题想通过自我判断来解决,但同时又对社会许多行为缺乏价值正确判断的能力和认知,往往面对社会的压力产生力不从心的感觉,同时也会产生一种排斥心理。所以主观标准越大,其体育行为态度越低。以行为意向为因变量的模型中,行为态度对行为意向的预测作用非常显著,回归系数β=0.452。这说明体育锻炼活动中,决定行为意向的关键变量因素是态度[7]。这与(李京诚,1999年)的研究结果相一致。他认为,多年来基于TPB理论的许多研究都趋向于,态度是预测行为意识的重要变量[8]。以(运动量)为因变量的模型中,行为控制(回归系数β=0.02)、目标态度(回归系数β=-0.02)、行为习惯(回归系数β=0.017)、主观标准(回归系数β=0.021)、行为意向(回归系数β=0.038)都对体育行为有直接的预测作用,其中行为意向变量对体育行为的回归系数最大。说明行为意向是对于体育行为的预测作用最有意义的指标之一。而根据表8说明,行为认知、情感体验并没有进入直接预测体育行为的回归方程中。具有高情感体验、或高认知的大学生,并不一定是锻炼者。本研究被试者女大学生的锻炼者与非锻炼者行为认知无显著差异性;锻炼的良好情感体验可能来自于常识和宣传而非真实体验;这些原因造成行为认知、情感体验无法对体育行为进行预测。此外,大学生自律性较差,在对锻炼的体验与意识提高后无法妥善处理好锻炼与学业之间的关系[12],造成行为意识、情感体验与锻炼行为无法形成因果关系。行为习惯、情感体验、行为认知、主观标准、目标态度5个因素对体育行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行为态度、行为意向的影响间接实现的。
另外,通过路径分析得知,行为态度对体育行为有预测作用(回归系数β=0.030),行为态度不能单独起作用,因为表8中(第三步)已说明,行为态度没有进入直接预测体育行为的模型中,而在表8(第二步)中进入预测模型,但必须经过其他因素的影响后才能对体育行为产生直接预测作用。或者说(图1显示)行为态度只有通过行为认知这个中间变量才能对体育行为产生影响。
路径分析说明,行为习惯、情感体验、行为认知、目标态度、主观标准一方面通过行为态度间接作用体育行为,另一方面,行为习惯、目标态度、主观标准对体育行为还具有直接的预测作用。行为习惯即为体育锻炼习惯,是指锻炼活动成为个体的一种需要,成为一种自动化的行为模式[10],其具体判别指标为,每人每周参加体育锻炼3次或3次以上,每次30 min(或以上)为有体育锻炼习惯,反之无体育锻炼习惯[13]。行为习惯变量尽管在实际判断体育锻炼行为的过程中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但回归系数非常小,说明有影响但并不是主要的。因为体育行为习惯的形成要受控于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学生自身,体育教师,教学内容,场地器材,以及社会外部环境等),习惯的保持和延续性才可能成为体育行为的最为直接的预测变量。目标态度对体育行为的作用力是-0.02,反向作用。这可能事由于大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目标制定的过高,期望值过高,当影响体育锻炼坚持性的运动能力、运动风险、锻炼氛围、制度约束等条件[14]发生变化时可能会导致运动行为的改变或终止。或者是由于大学生所设定的锻炼目标更多的来源于外界的压力或自己的负性情绪,而非"自我",随着外界压力的减轻或适应,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程度可能会降低[15]。主观标准又称主观规范[7]是指个体在实施或不实施某一锻炼行为时,主观感受到社会压力。有压力必然有动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体育锻炼行为的形成。影响人们行为态度更多的是来自于行为习惯与目标态度的作用,而行为认知是通过行为态度测量体育行为的重要参考变量。行为控制感变量是一个唯一不受其他变量因素影响,而对体育行为这个唯一变量产生预测作用的特殊变量。因为主观行为控制感或多或少的与知觉自我效能相同[16],行为控制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所从事锻炼行为难易程度的知觉,感到参与锻炼是否有充分的自主权[10]。身体锻炼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积极参与身体锻炼能力的信念[17]可见二者的确有相同性。研究数据表明行为控制感对体育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这与“身体锻炼自我效能感对体育锻炼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18]“自我效能感越高的个体更容易克服困难而参与体育锻炼”[19]的观点相一致。根据前期研究得知,行为控制感或自我效能感在对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方面非常重要,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HAPA[20])将人的锻炼行为分为决定前阶段、决定后行动前阶段、行动阶段三个阶段,而自我效能感在三个阶段中都承担着调节体育行为的重要作用。图1的路径指示,根据锻炼与行为理论,通过研究表明影响体育行为的变量(直接和间接)有行为习惯、行为意向、主观标准、目标态度、行为控制等五个方面,虽然作用力呈显著性,但回归系数β非常低,一方面说明影响体育行为的因素有很多,行为科学认为,影响个体行为主要的因素有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社会环境、行为环境四个方面[21]。另一方面说明体育锻炼态度行为理论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如对TPB理论的扩展研究中,将社会支持与主观标准作为影响锻炼行为的社会因素。而HAPA理论研究则提出了计划变量是行为意向到体育行为之间的中介变量[7],还有一部分研究结果需要进行实证检验。当然研究的改进将有利于更好服务于体育实践活动。
4 结 论
4.1 锻炼者与非锻炼者在体育锻炼态度各维度上呈现显著性差异。性别因素不能影响锻炼人群在体育锻炼态度的各项维度得分的差异性的结果,非锻炼人群也是如此。
4.2 人口学因素(性别)和社会学因素(运动)各自独立的影响着体育锻炼态度。基于协变量年级(F[8,339]=3.686,P=0.000)的效应值得知,随着大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学龄的增加,男女大学生体育锻炼中的行为习惯越来越突出;行为意向越来越明显;情感体验越来越丰富。这可以表明性别角色是影响体育锻炼态度中行为习惯、行为意向、情感体验人口学因素之一。男女大学生并没有随着年龄和学龄的增长对体育锻炼难易程度的知觉和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发生改变。不同运动量之间的差异体现在体育锻炼态度的所有8个分变量中。
4.3 在行为态度的预测模型中行为习惯、目标态度对行为态度的预测作用非常显著,其中目标态度β=0.450,行为习惯β=0.333。行为认知和主观标准对行为态度的作用力分别是-0.351,-0.181。以行为意向为因变量的模型中,行为态度对行为意向的预测作用非常显著,回归系数β=0.452。这说明体育锻炼活动中,决定行为意向的关键变量因素是态度。4.4 以(运动量)为因变量的模型中,行为控制(回归系数β=0.02)、目标态度(回归系数β=-0.02)、行为习惯(回归系数β=0.017)、主观标准(回归系数β=0.021)、行为意向(回归系数β=0.038)都对体育行为有直接的预测作用,其中行为意向变量对体育行为的回归系数最大。说明行为意向是对于体育行为的预测作用最有意义的指标之一。行为认知、情感体验并没有进入直接预测体育行为的回归方程中。具有高情感体验、或高认知的大学生,并不一定是锻炼者。
4.5 行为态度只有通过行为认知这个中间变量才能对体育行为产生影响。路径分析说明,行为习惯、情感体验、行为认知、目标态度、主观标准一方面通过行为态度间接作用体育行为,另一方面,行为习惯、目标态度、主观标准对体育行为还具有直接的预测作用。
[1] 段艳平,BREH M W,WAGNER P.考察中国大学生身体锻炼行为 柏林锻炼阶段模型的应用[C].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学论文摘要汇编,2007.
[2] 周伟,周静.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对大学生锻炼行为影响机制的探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5(2):57-60.
[3] 谢龙,赵东平,等.青少年体育锻炼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性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1):72-74.
[4] 毛荣建.青少年锻炼态度-行为九因素模型的建立及检验[D].北京体育大学,2003.
[5] 仇军.中国体育人口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6] 莫连芳.对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概念的界定[J].江汉论坛:自然科学版,2007,35(1):91-93.
[7] 沈梦英,毛志雄,张一民.中国成年人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 HAPA与TPΒ两个理论模型的整合[J].体育科学,2010,30(12):51-52.
[8] 李京诚.合理行为、计划行为与社会认知理论预测身体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9,14(2):34-36.
[9] A JZE N I.Th e theor y of planned behavi or[J].Organizat i Behav H uman Decisi on Processes,1991,50:179-211.
[10] 张立为,毛志雄.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评定手册[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11] Allport G W.The trend in motivational theor y[J].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1953,23(1):107-119.
[12] 司琦.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阶段变化与心理因素研究[J].体育科学,2005,25(12):81-82.
[13] 尹博.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因素[J].体育学刊,2005,12(1):139-140.
[14] 吴健,陈善平.大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1):85-86.
[15] 郭文,等.身体锻炼自我效能感、目标自我一致对体质健康问题突出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度的影响[J].体育学刊,2010,17(11):69-72.
[16] RENNER B,SCHWARZER R.Social-cognitive factors in health behavior change[A].Social Psychological Foundations of Health and Illness[M].J SULS,K WALLSTON,etal.Ox-f or d:Black well,2003:169-196.
[17] Motl R W,Dishman R K,Trost S G.Factorial va-lid-ity and invariance of questionnaires measuring so-cial-cognitive deter minants of physical activity amongadolescent girls[J].Preventive Medicine,2000,31(5):584-594.
[18] Cerin E,Leslie E.How socio-economic status contributes to participation in leisure-time physical activ-ity[J].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2008,66(12):2596-2609.
[19] Mc Auley E,Jacohson L.Self-efficacy and exerciseparticipation in sedentary adult females[J].American-Journal of Health Promotion,2005(3):185-191.
[20] SCH WARZER R.Self-efficacy:thought contr ol of action[M].Washington D C:Hemisphere,1992:217-242.
[21] 罗利建.中国行为科学导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