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竞技武术套路跳跃类难度动作的研究现状

2012-10-24

浙江体育科学 2012年1期
关键词:旋风套路学报

徐 曼

(浙江大学 教育学院体育系,浙江 杭州310028)

0 前 言

武术运动历来讲究“窜蹦跳跃”,四百五十多年前戚继光在著名的“拳经捷要篇”中写到:“腿可飞腾而其妙也。”跳跃,是我国武术独具风格的一项内容,它包括旋风脚、腾空飞脚、腾空摆莲腿、侧空翻、旋子等。这些动作以腾空高,造型美,传统风格突出而著称[1]。跳跃类难度动作是现行武术竞赛规则中难度动作中的一种,是2003年国家武术运动管理中心聘请武术专家在原有的跳跃动作的基础上,通过提高转体的度数以增加完成这些动作的难度,是为提高竞技武术套路的可比性为目的而创编的。由于比赛中跳跃类的难度动作是否完成以及完成后的得分情况直接决定了运动员的最后成绩,因此自新规则出现难度后无论教练员、科研人员还是运动员对跳跃类难度动作研究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本文通过阅读大量对跳跃类难度动作的研究资料,运用逻辑推理法对目前跳跃类难度动作研究的切入点和方法进行整理归纳,为后续进一步研究跳跃类难度动作提供依据。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2003年修订试行的《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以及相关领域的学术资料。

1.2 逻辑推理

采用了对比、归纳、综合等逻辑学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跳跃类难度动作重要性的研究

大量关于运动员在比赛套路中难度动作选择情况统计的文献资料显示,自新规则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运动员都将跳跃类难度动作作为比赛套路中的唯一难度,其次高水平运动员对跳跃类难度动作的内容选择也相对集中(如表1)。

这种难度选择的严重偏科现象,其原因主要是规则中跳跃类难度动作可选的内容较多且分值相对其它类型的难度要高,尤其是连接难度动作,规则中只有跳跃类难度动作中有连接难度分值,如果不选择跳跃类难度动作,就不会有链接难度分,那么难度总分将不能达到满分,也就直接影响了最后得分的起评分。其次,高水平比赛的竞赛规程中对C级难度和A级难度的选择数量的明确规定,也是大量运动员选择跳跃类难度动作,而其它难度动作无人问津的状况。由此也充分体现了跳跃类难度动作在现代竞技武术套路比赛中地位的重要性。

表1 运动员比赛套路中选择的难度内容

2.2 跳跃类难度动作技术的研究

2.2.1 多角度对跳跃类难度动作进行技术分析的研究。由于跳跃类难度动作决定了运动员的最后成绩,因此针对跳跃类难度动作技术的科学研究越来越受到武术工作者的重视,其分析研究的手段也日趋多样化。有根据不同项目中不同的难度动作进行研究:在太极拳方面,主要有依据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划分腾空摆莲540°接雀地龙的技术动作环节,确定针对性训练监测指标,及时诊断技术动作,提出实施助力辅助练习和模拟比赛负荷强度训练的训练方法。在南拳方面,柯英俊、陈升老师统计了2004年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和冠军赛中男、女运动员南拳套路比赛中难度动作旋风脚720°接马步的完成情况,并对动作难度及连接难度完成情况进行整理,结合长期教学与训练经验分析研究旋风脚720°接马步的技术难点和训练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从技术训练和心理训练两方面提出解决南拳套路难度动作——旋风脚720°接马步动作不稳定的训练方案。从而为不同项目的运动员确立了正确的跳跃类难度动作的技术定型。其次采用各种科学仪器对跳跃类难度动作进行研究:有通过拍照、摄像,采用二维数据收集和计算机解析系统等手段进行分析讨论;有运用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学特征、三维运动学以及解剖学理论进行分析研究;还有采用Motion运动分析系统,测试分析运动员旋风脚720°和腾空外摆莲720°的运动学参数;以及采用高速摄影仪对“旋风脚720°接马步”动作的技术特征进行运动学时间特征的分析等等。

从众多对跳跃类难度的研究中可以得出:由于运动员比赛套路中选择旋风脚720°的频率较高,因此在所有针对现代竞技武术难度动作研究的相关文献中对旋风脚720°动作的研究为最多。其次,要保证跳跃类难度动作的顺利完成必须把握好该动作的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这四个重要的技术环节,而对应影响这四个重要技术环节的主要因素是:助跑时的水平速度、起跳时的垂直速度、腾空时身体滞空时间与转动速度以及落地时的稳定性。

2.2.2 针对运动员个人特点对跳跃类难度动作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在武术套路发展历程中针对运动员的个案研究甚少,但从2003年新规则试行以来,武术工作者们开始对国内一些优秀的武英级运动员且参加第十届全运会的运动员分别从三个方面进行了个案研究。第一,采用身体机能检测与评定测试出每个运动员的个体差异,认为在跳跃类难度动作的训练手段上的安排以及每个运动员难度动作技术动作的掌握上都要有个体差异性。第二,运用生物力学实验对难度动作技术进行诊断,认为该跳跃类难度动作主要存在旋转度数不足、落地不稳、击响脚不容易过肩等动作技术难题。第三,从心理学角度诠释了导致优秀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出现跳跃类难度动作失误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对跳跃类难度动作技术要点还不能熟练掌握。

2.3 跳跃类难度动作动作质量的研究

从普遍现象到个案研究,从难度稳定性的研究到难度动作质量的研究,武术工作者希望通过不同的切入点对跳跃类难度动作进行研究,以期帮助运动员以优质的质量和高度的稳定完成跳跃类难度动作,从而在比赛中取得佳绩。2003年试行的《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中共罗列了各个项目的动作质量评分内容63个,其中腿法类12个、平衡类7个、跳跃类11个、步型类14个、步法类2个、跌扑类4个、器械方法6个、其他错误7个。从大量对比赛资料数据统计的文献来看,比赛中运动员的主要扣分点都集中在其它错误和步型这两方面,而造成这两方面扣分的主要原因是跳跃类难度动作的失误以及跳跃类难度动作完成不符合规格要求。由此说明了跳跃类难度动作完成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决定运动员动作质量的最后得分。

然而在所查阅的文献中针对跳跃类难度动作质量研究的文献较少,主要是由于跳跃类难度动作的完成情况与跳跃类难度动作的动作质量扣分是相辅相成的,如果解决跳跃类难度动作的技术问题,不仅稳定了难度得分而且还消除动作质量扣分隐患。因此正确掌握跳跃类难度动作仍然是运动员日常训练的重中之重,它是保证动作质量最后得分获得满分的主要手段。

2.4 跳跃类难度动作演练水平的研究

增加难度动作是新规则求新探索的最主要内容之一,在新规则执行初期,无论是武术科研人员还是教练员与运动员都将研究和训练的重心放在跳跃类难度动作的成功率上,从温佐慧等老师对2004年全国套路锦标赛(男子)刀术项目进入前12名的优秀运动员的比赛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情况来看,随着运动员跳跃类难度动作稳定性的不断提高,武术套路的观赏性大大增强,高水平套路运动员的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跳跃类难度动作质量和演练水平的竞争。但就目前针对跳跃类难度动作演练水平方面的研究鲜少,竞技武术如何在保持传统武术固有本质属性的基础上,在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指引下,展现武术套路高、难、美、新的技术精髓和文化内涵,是需要广大武术工作者们运用现代高科技的手段对跳跃类难度动作的内容、结构、编排等方面进行创新研究,从而保证武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3 结 论

3.1 在有关运动员在比赛套路中难度动作选择情况统计的文献资料中显示,自新规则实施难度动作以来,由于规则、规程等因素致使越来越多的运动员为获得难度满分的起评分将难度分值较高的跳跃类难度动作作为比赛套路的主要内容,即跳跃类难度动作的成败是决定当今武术套路运动员成绩的关键。

3.2 大量针对跳跃类难度动作的研究成果显示,武术工作人员运用科学的手段对跳跃类难度动作的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这四个重要的技术环节进行剖析,继而得出影响这四个重要技术环节的主要因素是:助跑时的水平速度、起跳时的垂直速度、腾空时身体滞空时间与转动速度以及落地时的稳定性。

3.3 针对优秀运动员跳跃类难度动作的研究是采用了个案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不同的运动员在完成相同动作中出现的不同技术难点和错误进行分析总结,找出问题原因,为教练员的指导及运动员的训练提供最直接的参考依据,促进运动员不断的提高技术水平。

3.4 随着跳跃类难度动作演练水平研究的发展和深入,展现出当前武术套路训练的三个阶段,即完善动作难度→关注动作质量→加强演练水平,然而就目前针对跳跃类难度动作演练水平方面的研究鲜少。

[1] 严广才.腿可腾——谈武术的跳跃[J].体育博览,1984(8).

[2] 樊艺杰.武术套路新竞赛规则中高难度353C+4技术动作运动生物力学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1).

[3] 樊艺杰.武术套路中323C+4技术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5).

[4] 樊艺杰,马文海.武术旋子转体720°接跌叉技术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4).

[5] 张秋.2003年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女子长拳难度动作完成情况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6).

[6] 李玉刚,等.我国优秀武术运动员旋风脚720°三维图像特征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2).

[7] 何瑞虹,李巧玲.2002—2004年优秀男子武术套路运动员的得分特点及技术发展趋势[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5).

[8] 何瑞虹,李巧玲.武术套路新规则实施以来优秀女子运动员得分特点及技术发展趋势[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3).

[9] 何瑞虹,韩涛.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旋风脚720°接马步动作生物力学分析[C].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07:652.

[10] 李斌,杨新.对武术竞赛规则的分析与研究[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

[11] 朱东,郭志禹.竞技武术C级跳跃难度的运动学特征研究[J].体育科学,2006(9).

[12] 朱东,郭志禹.武术套路跳跃中旋风脚及连接难度动作的研究[C].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07:930.

[13] 郭志禹.武术套路典型跳跃难度动作的生物力学分析及训练方法研究[C].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07(1):276.

[14] 郭志禹.关于武术套路B、C级跳跃类难度动作完成情况的人文学研究报告[C].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07:929-930.

[15] 陈建民.武术旋风脚720°接跌叉稳定性的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1999(3).

[16] 周继群,徐彩桐.武术套路中“旋风脚”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的分析与训练[J].天津理工学院学报,2000(1).

[17] 龚云峰,徐峰.武术中旋风脚的力学分析及教学[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3).

[18] 张坤,贾建民.竞技武术套路前扫腿900°动作的技术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3(4).

[19] 张勇.长拳中的腾空旋风脚720°的动作技术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4(2).

[20] 杨新.武术套路中旋风脚转体720°接马步动作踏跳阶段的生物力学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5).

[21] 韩英甲,王兴臣.2004全国武术锦标赛男子枪术套路编排及难度动作选用状况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05(1).

[22]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全国武术套路竞赛规则(附则)[Z].2003.

[23] 郭明明.梅寒旋子转体720°起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2).

[24] 华桦,杜七一.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完成难度的现状调查研究[C].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07(2),641.

[25] 胡秀娟,安江红.竞技武术套路“旋风脚720°+马步”动作的时间特征分析[C].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07:632.

[26] 胡哲纯,王思乐.腾空旋风脚转体720°接马步稳定性的技术分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报,2007(2).

[27] 刘小平,卫志强.太极拳竞赛难度动作322B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研究[J].九江学院学报,2005(4).

[28] 虞玉华.旋风脚720°接跌竖叉的运动生物力学特征分析[C].第4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报告论文摘要汇编,2005.

[29] 刘同为,韩英.上海武术队备战十运会的综合攻关与服务[J].体育科研,2005(2).

[30] 王进.武术套路中旋风脚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6(1).

[31] 张红.武术套路中C级跳跃难度动作旋风脚720°的三维运动学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6.

[32] 毛伟伟.对竞技武术套路演练中腾空高度的认知[J].搏击·武术科学,2007(7).

[33] 张江华.腾空摆莲转体720°接马步动作技术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C].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07:928.

[34] 柯英俊,陈升.竞技武术南拳套路难度动作旋风脚720°接马步的分析与研究[J].三明学院学报,2006(2).

[35] 刘国辉,吴月,王雷.南拳旋风脚720°接马步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C].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07:374.

猜你喜欢

旋风套路学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网购能“砍价” 有时是“套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致敬学报40年
谨防“套路贷”的这些“套路”!
Airbnb上的套路
脑力急旋风
脑力急旋风
脑力急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