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图书馆公共空间设计发展的新趋势

2012-10-23广东商学院图书馆广东广州510320

图书馆建设 2012年1期
关键词:空间设计色彩图书馆

王 蔚 (广东商学院图书馆 广东 广州 510320)

近代工业革命以来,图书馆公共空间设计概念在悄然改变:从在建筑师提供的内部空间中只对空间进行区域划分、对空间维护体进行雕琢和美化装饰发展到当今有理论、有计划地按照不同功能要求及精神需求进行以人为本的、具有艺术和技术含量的综合图书馆公共空间设计。这一设计理念的转变使得当今新建图书馆与以往的图书馆相比,更注重整体规划、科学布局,整体空间设计力图体现庄重、素雅,符合人体工程学及当今读者的心理行为特征,极具现代感。图书馆公共空间设计作为公共空间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既具有公共空间设计的共性,又具有其独特的使命和方向。

1 图书馆公共空间的诠释

1.1 公共空间的概念

公共空间,顾名思义就是属于所有公众的场所——无论男或女、老或少、穷或富,任何人都可以进入的领域,是市民进行公共交往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它可以是建筑学中的实体空间(如城市中的广场、礼堂、街道、公园、图书馆等),也可以是虚拟空间(如互联网上的虚拟社区),还可以是以传播、沟通为宗旨的大众传媒[1]。

从物理形态上来看,空间的界定可以分为占有空间和未占有空间。人们对空间的占有是依据物化的标识来界定的,如堆砌的石头、刻有标记的界碑等,当然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立建筑物来巩固对空间的占用。这样的物理界定是依据数字和实物等进行有形而清晰的界定。

一般来讲,公共空间注重空间的合理利用和划分,对于公众利益的理解和服务负有特殊的责任,其设计追求的是如何使空间适应人的各种需求,而不是让公众去适应各种环境。

1.2 图书馆公共空间的概念

从功能方面看,图书馆属于公共建筑,其内部属于公共室内空间,包括门厅、借阅大厅、多媒体电子阅览室、各类书库、期刊报纸阅览区、休息厅、多功能厅等。图书馆公共空间就是为众多读者与图书馆工作人员组成的这一特定群体提供不同需要的场所。因此可以说,图书馆公共空间是社会化的行为场所,其设计应该最大限度地采取各种手段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并充分体现其人性化。

2 图书馆公共空间的设计要素

图书馆公共空间设计主要体现在光环境、材质与色彩3个方面。

2.1 光环境

图书馆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既需要满足人们的视觉要求,又需要满足人们的美学要求。就视觉而言,空间是通过光来体现的。光直接影响到空间的形状、大小、质地和色彩,可以形成、分割、破坏空间。因此可以说,光环境设计是图书馆公共空间设计中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光环境设计并不是简单要求充足的采光,而是恰当地运用光,即运用一定强度和优质的光来构筑理想的光环境。照度、气候、景观、室外环境等都是影响采光环境的要素。并且,光环境设计除了要考虑直射光外,还应当考虑漫射光和地面的反射光。可见,在图书馆光环境设计中的重点是控制采光,把握好照度,以避免不适当的照度影响到室内空间的功能和层次。

2.2 材质

室内空间材质的选用直接关系到图书馆公共空间环境的使用效果和经济效益。图书馆公共空间设计中的饰面材料选择应当充分考虑使用功能和读者的心理感受。例如,平滑而坚硬的大理石、金属、玻璃等材质会给人冷硬的感觉;轻柔、细软的室内织物会给人温暖的感觉;天然的木制材料会给人自然、亲切的感觉,等等。

图书馆公共空间环境中的各种设施所使用的材料展现出丰富多彩的肌理。各种各样的肌理形态信息通过人们的感知传递到大脑时,材料表面的肌理形态就被赋予了意义。图书馆中的读者根据视觉上对材料表面肌理状态(如粗糙与光滑、有纹理与无纹理、有规律与无规律、有光泽与无光泽、透明与不透明等)的感知,产生对材料质地特征的直观把握,进而在图书馆这个公共空间环境中形成不同的审美感受。

2.3 色彩

图书馆的室内空间是有限的。在这特定的空间中,若要使色彩设计的各基本元素之间达到完美的匹配,应当首先确定恰当的基色调和重点色①。基色调是图书馆公共空间的主旋律,它体现了图书馆内部空间的功能和气质,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环境氛围和意境的创造。室内重点色通常以主体色为主。色彩设计时,应该使重点色与基色调之间保持统一但又必须有所差别,使重点色成为视觉中心,并且重点色与基色调之间的搭配需要主次分明、层次清晰、彼此衬托。

色彩会使人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及使形体产生显眼的效果,营造不同的气氛,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感觉。运用色彩是图书馆公共空间设计的重要手段。在进行色彩设计时,首先要考虑图书馆的空间效果。图书馆室内环境需要安详、平和,让读者和工作人员可以安心、静心,达到生理与心理的平衡,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工作效果。图书馆色彩设计既要体现作为公共交流场所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的一面,又要具有导向作用,如在墙面、电梯、门窗、桌椅、书架上运用不同的色彩装饰,使刚进馆的读者一目了然。

3 现代图书馆公共室内空间设计发展的趋势

随着人们的需求的不断变化,人们对图书馆公共空间设计提出了不同的时代要求。因此,图书馆公共空间设计尊重读者需求,创造出适应社会变化的图书馆公共空间环境。在新材料、新技术的背景下,现代图书馆公共空间设计呈现以下几个新趋势。

3.1 由平面空间转向立体空间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图书馆公共空间环境产生了更高层次的需求,人们的视觉要求从单一平面转向多元立体的空间。以往的图书馆公共空间设计注重空间平面的分割、区域的划分,虽满足了功能需要但缺少设计感。现代图书馆公共空间设计通过聚积、打散、截断、重叠、异构等方式求变化,通过垂直方向的交错覆盖或水平方向的穿插交替规划设计流线,形成了各空间的融合渗透,营造出丰富且有序的空间,使读者在图书馆公共空间中,因空间视觉变化而充满好奇,以充分满足人们在图书馆中共享、交流、互动的心理需求。

2006年落成的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人文图书馆(Pholigical Library of the Freie Universitat Berlin)是近年来少有的图书馆公共空间设计杰作。柏林自由大学为学术自由而建,“真实、公平、自由”成为影响其历史的座右铭。整个空间设计充分体现了这种精神——图书馆主体建筑既没有角落,也没有房间,完全开放、自由,被称作“没有角落没有房间的图书馆”(见图1~3)。

3.2 光环境与色彩设计更加人性化

图书馆公共空间设计在光环境设计与色彩设计上长期存在一种不良倾向,即不分场合和功能,一味追求光照如昼,导致色彩紊乱、缺乏光色的层次感和空间对比,忽略了人们对图书馆公共空间中的不同区域的心理需求,使空间环境显得平淡、空旷,缺乏个性。因此,对图书馆空间内照明灯具的规划非常重要,特别是要有效地防止眩光。图书馆公共空间的照明可采用分级设计,将工作照明与背景照明相结合,降低背景照度,增加工作照度。在图书馆这个特定的公共空间中,必须使借阅环境的照明亮度能够保证读者可以看到所有陈列展示的图书、报纸、期刊等。为了在视觉上吸引读者的注意,图书馆的内部空间要设计重点照明,使它的所属区域成为图书馆空间中最突出、最醒目的部分,用光色将情感充分体现出来,为读者营造出完美的色彩环境(见图4)。其次,要巧妙运用天花上的漫反射光和墙壁上的照明来扩大室内空间的感觉,给读者提供一个通透、愉悦、舒适的阅读环境。此外,图书馆在色彩设计上也要充分考虑读者的心理感受,使整个公共空间的色彩规划科学、合理。目前,许多图书馆都开始应用VIS(Visual Identity System,视觉形象识别系统),此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对整个图书馆公共空间进行了色彩的管理,在设计过程中,以不同色彩表达不同的视觉形象识别内容,充分结合色彩的象征性、联想性来更好地发挥导向作用。西雅图公共图书馆就是通过运用各种色彩分割不同区域,读者看到黄绿色荧光灯组成的装置就会很容易找到电动扶梯,见到鲜艳的红色就会发现楼梯。图书馆里所有的功能区都采用统一的设计式样,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功能,为读者提供了便利,非常人性化(见图5)。

3.3 绿色、生态、低碳设计日益兴起

当今,随着物质崇拜的风行,人们生活环境的品质逐渐陷于庸俗颓废的状态,出现了生态破坏、人口危机、能源短缺等问题。我们应以冷静的理性方法和含蓄的表现态度,充分发挥物质、精神的效用,创造良好的人性环境。人性化的设计应遵循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原则,通过对生理和心理的正确认识,使环境因素适应人类活动,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条件,建立有益于读者身心健康的环境,从而达到提高环境质量的目的。

现代图书馆的公共空间设计更应融入环保理念,在美化馆舍、节约能源的同时,向公众传达环保信息,发挥图书馆的社会效益。在当今提倡绿色环保的大背景下,提倡图书馆设计实行“绿色”照明的环保措施——既满足现代图书馆室内光环境的需求,又低碳、节能,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的措施。例如,一些国外图书馆设计中运用比较多的近光源,可以控制小范围的照明,不用时即可关掉,节省了图书馆资源,值得我国学习(见图6~7)。

此外,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长,人们向往自然、渴望置身于天然绿色的环境中。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流派由此兴起,在世界各国中颇具影响力,其图书馆室内空间设计崇尚田园的舒适气氛,强调对自然色彩和天然材料的应用,采用许多民间艺术手法和风格,从而使“绿色生态”成为图书馆公共空间设计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

3.4 图书馆设计趋向智能化

随着信息网络化的世界潮流的发展及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图书馆建筑必须符合智能大厦的要求,即实现楼宇自动化(Building Automation)、通讯自动化(Communication Automation)、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和布线综合化(Premises Distribution System)[2]。为了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服务,图书馆的智能化设计迅速发展,不仅综合利用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对图书馆建筑设备进行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进行自动化管理,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通道,而且进行了更多人性化的智能设计。例如,新浪播客上的一段名为“荷兰国家图书馆不错”的视频,展现了荷兰国家图书馆里的“椅子部队”(智能椅),只要读者拿RFID的智能卡刷一下,一把小巧玲珑的椅子就会通过RFID上的感应器乖乖地跟着持卡者了;如果要在图书馆开一个小型会议,持卡者只需拿RFID的智能卡在每个椅子上刷一下,这些椅子就会在持卡者的指挥下排成一个方阵,通过这个智能化的设计,读者或者工作人员可以随意构筑一个理想化的空间。另外,2008年,深圳图书馆投入使用“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读者可以不用去图书馆,不必受时间的限制,在社区、街边的一台机器上就能享受高度智能化的服务——借书、还书、预借送书服务等,方便、快捷[3]。随着技术的发展,图书馆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从找书、架上取书、通过传送带将书送到读者手中等服务有望全部通过智能化设备完成,读者只需要通过计算机操作就可以完成整个借书过程。

3.5 图书馆设计舒适度增加

优良的舒适度有助于打开读者的思路,增加读者的灵感,将读者引入一个理想的意境。因此,图书馆公共空间设计应该注重提高读者的舒适度,避免污染,节约能源。具体而言,图书馆是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其公共空间设计必须考虑到图书馆的采暖、通风情况,特别是大空间阅览室的布置,其对温度、通风等要求较高,需做到温度、通风良好。随着图书馆现代设备的运用,电子通信、电脑等信息设备及日光灯发射出的紫外线辐射所形成的化学氧化对图书馆空间环境产生了极大的污染,加之书库书刊陈旧,积蓄灰尘产生了大量对人体有害的气体,而且图书馆空间中人流相对密集,容易滋生病菌,因而加强通风换气显得特别重要。所以,在图书馆公共空间设计时,要尽量考虑采用自然通风,在人流集中的空间,则要确保有穿堂风,增加空气流速。总之,图书馆公共空间的舒适度设计对人体安全、健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体现了图书馆公共空间设计中的生态精神。

3.6 图书馆设计保持民族化

图书馆公共空间设计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必须保持本土文化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这是设计领域中的一个紧迫要求。图书馆公共空间设计不能只强调高度现代化、智能化,而失去民族化②。因此,现代图书馆公共空间设计应当从传统民族文化中汲取设计灵感,树立本国图书馆公共空间的民族形象。具体来讲,就是把传统文化元素符号运用到图书馆公共空间设计中去,通过设计手段将内在、抽象的民族性在图书馆公共空间设计中体现出来,利用传统民族文化符号来表达民族文化气质及文化身份。现代图书馆公共空间设计既需要承袭传统文化的血统和基因,又要担负着创造新文化的历史使命,虽然其发展的新方向是创造新文化,但必须以传承为基础。例如,2010年底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的改扩建工程首期竣工,该图书馆设计突显了民族传统文化精华,无论是中庭的浮雕、塑像还是多功能厅的室内装饰都采用了民族化、地域化的设计元素与现代设计元素相结合的手法,创造出了独特的现代图书馆公共空间。

3.7 图书馆设计注重科学性

科学性是图书馆公共空间设计中的重要要素之一。图书馆公共空间的科学性设计就是使图书馆的环境和各项设施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要。图书馆公共空间的科学性设计要充分考虑人体工程学和行为科学,其中不仅包括读者与图书馆设备的科学关系,而且包括读者与图书馆公共空间环境中视觉、听觉、触觉的感官关系,如人体工程学要求设计的某些视觉对象与人体尺度相等或略大;行为科学要求图书馆公共空间内设施的摆放应符合读者的行为心理。因此,图书馆公共空间设计应当贴近读者,注重科学性,为读者创造出满足人们心理需求的、具有亲和性的、有序的、美观的、人性化的、充满活力的公共空间环境。

3.8 图书馆加入减噪设计

噪音容易分散读者的注意力,因此安静的环境和气氛是图书馆所需要的。图书馆内的噪音主要来自读者与工作人员的走动、交谈及馆内各种设备所发出的声音。在图书馆室内功能设计上避免和排除噪声的方法主要是对阅览区、藏书区、休息区等区域进行合理安排,采用吸音良好的橡胶地板和多用饰面板,并且利用隔音材料区分隔出动态区域与静态区域[4]。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减噪设计。这些设计不仅体现在地面、墙面等新型材料上,还体现在图书馆公共空间区域的功能划分上。此外,工作人员的服饰特别是鞋子也应采用减噪设计等。

4 结 语

现代图书馆公共空间设计日趋成熟,使图书馆呈现出多元化的布局,为读者创造了理想的图书馆公共空间环境,更好地发挥了图书馆的作用,进而增添了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图书馆公共空间在设计上需要继续探索,以满足公众对图书馆的更高要求,从而推动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

注 释:

①基色调是指图书馆内部整体空间所呈现出的基本色调;重点色是指主体的色调。

②民族化是指在所在的生活和工作方面都自觉地保持本民族特色。

[1]冯 硕.公共空间的建设[J].世界博览,2010(2):86.

[2]戴利华.2003海峡两岸图书馆建筑设计论文集[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223.

[3]杨鸿敏.刘敏“.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离我们还有多远[J].图书馆建设, 2010(5):40.

[4]常 林.数字时代的图书馆建筑与设备[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230.

猜你喜欢

空间设计色彩图书馆
V&A“源于自然的时尚”展览空间设计
忱意空间设计办公室
多元·开放·激活:公共空间设计的未来趋势探索
居住空间设计《啁啾》
图书馆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