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谐人居韵味浓
——石阡漫步

2012-10-23戴金杉

当代贵州 2012年7期
关键词:石阡龙川石阡县

文Ⅰ图 戴金杉

和谐人居韵味浓
——石阡漫步

文Ⅰ图 戴金杉

石阡城南温泉

行走在龙川河畔,红房黑瓦、绿柳潺江,古朴风情扑面而来;每当夜幕降临,沿河两岸,霓虹闪烁,人流穿梭,似乎进入秦淮河畔。

历史文化名城石阡,在县委县政府“老城仿古、新城现代”这一理念的经营打造下,已成为集养生、休闲、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和谐人居”。

石阡是历史文化名城,石阡秦置夜郎县,明置石阡府,石阡县原为“夜郎县”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石阡是革命老区,红军长征两次经过石阡,留下了“甘溪遭遇战”、“困牛山百人跳崖”等可歌可泣的壮举。石阡是温泉群风景名胜区,境内温泉有20处36个出露点,日流量22311吨……这一切为石阡城市建设的定位提供了依据,于是 “老城仿古、新城现代”的城市建设理念应运而生。

结合这一城市建设理念,石阡县投入上千万元,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万寿宫(江西会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府文庙以及禹王宫(湖广会馆)等众多历史遗迹进行了保护性维修。对明清时期建造的天主教堂、启灵桥、白塔、城南温泉以及杨家巷、姜家巷的近千户古民居等古建筑群进行保护。仅2011年以来,该县先后融资5000多万元,实施了“夜郎风情街”建设工程,以城区龙川河沿岸为核心,对古城进行保护性开发。在古城防洪大堤上修建了1.3公里的“夜郎风情街”,铺设石板路5000多平方米,拆除了沿岸的违章建筑,对古民居进行了保护性修缮,对8条巷道进行了整治,恢复了明清时期的临江亭宇。同时,投入6000多万元,实施了“一江两岸”工程,对河西临河面的现代建筑全部进行了立面改造,穿上了“古装”。

在河西新城建设方面,体现了浓厚的现代气息。自2000年开始建设佛顶山大道以来,一届接一届,一年接一年,先后实施了鲜花大道延伸工程、佛顶山大道延伸工程、温泉大道等工程。仅2011年,县政府就投入城市建设资金4.62亿元,如今,全长2.4公里的温泉大道已建成通车,成为石阡县的迎宾路和形象路。

同时,在新建设的各条大道两旁,一个个居民新区鳞次栉比,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在佛顶山大道旁,总投资近1亿元的石阡县行政服务中心大楼已投入使用,多数县直机关集中在这里办公,不仅方便群众办事,其行政服务功能和办事效益也大大提升。在温泉大酒店旁,总投资7亿元的国际名豪商住区和五星级大酒店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将极大改善城区的商住品位和旅游接待条件。在温泉大道旁,昔日破旧的大关酒厂已被重庆房开商以1.06亿元收购,计划投资6亿多元建设“福天领秀城”,介时,9幢32层高楼将拔地而起,成为石阡县的标志性建筑。

另外,在石阡县城的龙川河上,短短几年间,已先后建成了泉都大桥、白塔大桥、万安大桥、荆竹大桥、鲜花风雨桥等,包括原有的温泉大桥和启灵桥,县城的大桥已达8座,成为石阡县城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温泉宾馆、临江大酒店、华源大酒店等一大批星级宾馆已相继开业,泉鑫小区、华源新区等一大批商品房建成投入使用。通过新区开发,石阡县筹集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达5亿多元,而拉动的民间资本达28亿元。

如今,石阡又开始了新一轮城市规划,其规划区范围为中坝和汤山镇的全部行政辖区,总面积为145平方公里。计划到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36%,城区人口12万人。

古风古韵浓厚,现代气息浓郁。一座集古典与现代于一体的县城日渐形成,石阡县依托城镇建设实现了跨越发展,石阡也必将依托城镇建设迎来新的跨越。

(作者单位:石阡县对外宣传中心 责任编辑/张 蓓)

猜你喜欢

石阡龙川石阡县
矢志拔穷根 教育润春华
——石阡县全力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纪实
龙川掠影
太子参白绢病田间药效试验初报
石阡温泉自然的馈赠
石阡精萃 绿野仙境
爱心是人生最靓丽的风景“心无尘·爱无界”关注石阡灾后重建慈善晚会
隶属于原中央苏区的龙川
大家都为这个客家古邑添姿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