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高潮形成的社会条件

2012-10-21谭维克唐鑫

前线 2012年2期
关键词:高潮民族国家

谭维克 唐鑫

文化高潮形成的社会条件是: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很好地继承,时代发展的脉搏被正确把握,经济获得大发展,科学技术取得大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提高,国家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各民族紧密团结、国家和谐统一。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现实存在,具有与人类本身同样古老的历史。从社会的角度说,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源于自然物质又高于自然物质;从历史的角度看,它则是社会历史长期发展的积淀物,存在于历史又超出历史范畴。正像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一样,文化的发展也呈现出阶段性不平衡的特征,构成节律,形成高潮和低潮。

文化高潮形成的标志

文化高潮和低潮都是相对的概念,文化高潮是指在国家或民族的历史上,在某些社会发展阶段中,呈现出价值观念、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大发展。这种发展既有量变又有质变,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始终与这个社会发展阶段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相适应,同时又有超越时空的巨大影响力,有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的巨大表现力。

具体而言,判定文化发展是否进入高潮,需要观测以下四项指标:

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发展并发挥作用。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形成的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历史经验表明,任何一个国家要把全社会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都必须有一套与经济基础、政治制度、文化形态和社会心理相适应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在这个角度上,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可以说是文化的精髓,不仅决定文化发展的价值取向,而且通过文化的发展,使自己被全体社会成员接受,从而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发挥价值导向作用。

文化领域的理论创新超过以往。文化领域的理论创新主要指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这种创新不仅可以发展好哲学社会科学本身,而且会助推文化领域其他方面的理论创新。

优秀文明成果大量涌现、文化人才辈出。一两项优秀理论成果的出现不能代表文化高潮的到来,它需要形成理论体系的成果,这些成果不仅要出现在众多的学科领域,而且要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形成强大的理论洪流。当然,优秀的文明成果需要优秀的人才创造,理论界、文学艺术界都要涌现众多的大家,其学术水平、艺术水准不仅要在当代出类拔萃,而且要在历史的长河中处于不可替代的地位。

恰当的文化传播媒介被广泛应用。文化传播媒介是文化的载体和文化作用于社会的工具,一个文化新媒介的诞生往往预示或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意味着一种新文化样式的出现。因此,文化只有与特定时代的标志性媒介相匹配,才能获得飞速发展、广泛传播;相反,那些与特定时代标志性媒介不匹配的或相抵触的文化,势必受到损害并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文化高潮到来的社会条件

如前所述,文化发展有高潮和低潮,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尽快形成文化发展的高潮?

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了很好地继承。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延续和发展,都是在继承文化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的文化传承、变革与创新。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离开传统、割断血脉,就一定会迷失自我、丧失根本。因此,我们如果抛弃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去另搞一套文化,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文化就会失去发展的基础,更谈不上发展的高潮。

时代发展的脉搏被正确把握。文化不仅具有民族性,还有包容性。相互借鉴是促进文化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如果一个国家或民族闭关自守,不了解国际文化发展状况,不对外进行文化交流,不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它必然不能发展好本国或本民族的文化。历史上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碰撞、渗透、交融,对推动文化的发展就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唐朝之所以出现了文化发展的高潮,就在于中华民族以博大的胸怀和海纳百川的气势,与外域文化进行广泛交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极大地促进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经济获得大发展。经济对文化发展的作用非常明显,一方面为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提供物质基础、创作源泉和流通市场等,另一方面对文化及其产品的需求构成了促进文化发展和进步的动力。同时,由于文化具有多方面的审美价值。滿足了人们的多种需要,因此,当这种需求量逐渐增大,文化就会物化为产品,进而转化为商品在市场上流通。文化产品正是在这个流通过程中实现了商品价值,并为自身的再生产积累资金。换言之,要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一个必要性条件是经济大发展。

科学技术取得大进步。文化与科学技术是“孪生兄弟”,文化的发展会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会推动文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大发展带来的是思维方式的变革,它作用于文化领域时更直接的成果是研究方法和手段的更新。近些年来,声光电、多媒体、网络技术以及远程教育方式等现代化手段纷纷被应用于文化领域,使传统的文化工作有了很大的改观,文化的影响和效能也随之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提高。只有城乡居民收入较大幅度增加、家庭财产普遍增多、人民安居乐业,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才会日趋旺盛。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需要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需要具备适应社会快速变化的心理,需要树立适应社会转型的观念,需要向健康、休闲、文化娱乐和教育等领域的投资,这些都为形成文化高潮提供了广阔空间。

国家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文化繁荣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投入。因此,要尽快形成文化发展的高潮,就需要国家高度重视,不仅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加大投入,为文化发展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而且在制度层面上给文化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允许不同的学术流派和观点交流、争鸣,鼓励不同文化样式的竞争,扶持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和特种学科、特殊文艺品种的成长,抢救濒危文化遗产,甚至培育文化市场,运用市场机制实现文化产品的价值,激励文化工作者多出精品力作。

各民族紧密团结、国家和谐统一。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认同的基础,没有统一的文化就没有统一的国家。反之,没有统一的国家也很难有完整的、系统的、成体系的文化。就一个国家来说,主体民族的文化固然重要,但少数民族的文化也不容忽视。“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民族大团结,社会才会和谐稳定,各民族文化才可能平等交流、共同繁荣发展。

责任编辑:叶再春

猜你喜欢

高潮民族国家
到底谁呀
MINORITY REPORT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到高潮了吗?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民族万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