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要作人民的孙子!
——记全国政协委员、辽宁省糖尿病治疗中心院长冯世良

2012-10-20聂晨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2年7期
关键词:雷锋糖尿病

本刊实习记者◎聂晨

他,出生于一个大资本家家庭,成长在五星红旗之下;他的祖上世代为医,他也和医学结下不解之缘;他曾亲耳聆听雷锋的报告,和雷锋有着一段亲密往来,深受雷锋精神的影响和熏陶,于是便有了他为民行医除疾,为民奔走呼吁的传奇。自1998年他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以来,这参政议政之路,他一走就是15年。2012年3月4日,两会联组讨论会后,他受到胡锦涛总书记亲切问候。他就是第九、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辽宁省糖尿病治疗中心院长冯世良。今年两会期间,记者有幸听他讲述了平凡而传奇的人生往事。

大儒之后

1945年8月4日,就在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之时,海滨大连一个资本家家庭里也迎来了他们自己的喜事,一个白白胖胖的男孩出生了。他的到来让全家人欣喜若狂,爷爷冯玉廷更是乐得合不拢嘴,为他起名叫冯世良。“世良世良”,希望这个宝贝孙子一定要继承家业,世代优良。

在冯世良的童年记忆里,母亲宫乃信这位伟大的女性,是自己人生最好的启蒙老师。她和清末皇帝溥仪师从一个老师马鸿久先生,从小接受正统教育,广泛涉猎《孟子》、《中庸》、《论语》、《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深受儒家思想熏陶,而儒家思想的教育使她胸襟宽广、见解深刻,是当之无愧的女中大儒。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了,在举国同庆的时候,旧社会的剥削者将要在新社会变为自食其力的普通劳动者。这对一个原本资产雄厚的冯家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变故。

正当全家人惶惶不安时,冯母宫乃信对家人说,过去我们一家过好日子,千百万的普通劳动人民受苦;现在打倒我们一家,千百万的普通人过上了幸福生活,共产党好,新中国好,这个社会有前途!在冯世良向记者回忆他母亲的这番话时,神情中无不流露出对母亲深深的敬意。

经历过旧社会荣华富贵的宫乃信,革了自己的命,坚定地跟着共产党走,拥护社会主义,自食其力,在沈阳市妇联努力工作。1954年,作为政治觉悟高、工作积极上进的女青年,她光荣地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并受到当时的“东北王”、中央政府副主席高岗的多次接见。

母亲的荣誉让冯世良倍感荣耀,母亲的言传身教也深深感染着他。在他心中,母亲就是位伟大的英雄,他从小就立志要作个像母亲那样对社会有用的人。

与雷锋面对面

少年的冯世良进入了沈阳第十九中学,学习成绩非常优异、各方面表现都很积极的他,当选了学生会体育部部长。那个时候,雷锋在抚顺助人为乐的事迹在全国都广泛流传开来。沈阳第十九中学经常请雷锋到学校去座谈、作报告。冯世良作为优秀学生代表,每次座谈都少不了他的身影。时间长了,冯世良和雷锋的来往也越来越多。雷锋把对冯世良的鼓励和期望写在日记本上送给他,冯世良捧着日记本爱不释手,但最终还是决定把寄语撕下来,放在学校的公示栏里,和同学共勉。冯世良还把雷锋的报告录在磁带里,让没能参加报告的同学听。回忆起那段经历时,冯世良说,“那个时候磁带少,特别的珍贵,录完雷锋还得录别人,所以雷锋的录音就给抹掉了。可惜啊。”

虽然录音抹掉了,但抹不掉的是留在冯世良心里的,对雷锋难忘的记忆。

现在回想起当年雷锋的报告,冯世良记忆犹新。雷锋的个子矮矮的,每次作报告都把话筒放在桌子上拉开的抽屉里。为了让同学们珍惜现在的生活,雷锋就把自己的身世、经历讲给同学们听。

解放前,雷锋和相依为命的母亲一直住在破庙里,靠讨饭为生。1947年的年三十,雷锋的妈妈不堪忍受地主的欺凌上吊自杀,丢下了年仅七岁的雷锋……每当讲起这段童年的记忆,雷锋总是泣不成声。冯世良回忆,有一次雷锋作报告讲起了这段痛苦的经历,内心极其悲痛,由于悲愤交集,他边跺脚边痛哭,竟然把话筒都震落到了地上,台下的同学也是哭声一片。后来冯世良从同来的部队指导员那里得知,每次雷锋做完报告回到招待所,由于悲痛,几天都吃不下饭。冯世良这才懂得,雷锋在给同学们精神动力的同时,每一次都是在揭开自己最深痛的伤疤。采访时,冯世良感慨地对记者说,现如今,雷锋已经离开我们50个年头了,但我还是依然深受雷锋的影响。

那些年,风雨飘摇

“文革”,这个让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都感慨万千的时期,当时正值青年的冯世良现在回想起来,也有着太多的记忆。他的出身无疑带给他许多无奈。他不得不天天面对红卫兵、造反派的逼问。“你在日伪时期干了哪些坏事?”“日伪时期我刚出生11天我能干什么坏事啊!”“那你在国民党时期干了什么坏事?”“那时候我还没有上学呢。”“你当然没有上学了,你整天干坏事,怎么上学!”事隔多年,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冯世良都哭笑不得,但那就是当时的现实。那段日子,他每天面对的是家人被批斗、被贴大字报,一回到家凄凄凉凉,平素坚强的冯世良对生活的信念也动摇了。在最绝望的时候,冯世良曾经也想到过自杀。但是冯世良并不是那么容易被打倒的,他终于挺住,顽强渡过了那段他人生最低落的时日。重拾生活信心的冯世良后来去了工厂接受再教育,劳动改造。也就是在那期间,他看到许多人疾病缠身,有的人消瘦、瘫痪、死亡。后来当他得知这种病就是糖尿病的时候,正值青年的冯世良心底被深深震撼了,他暗自下定决心,要接过爷爷从医的接力棒,攻克糖尿病这一难题,做人民健康的守护神。

荣誉与责任并存

奋斗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从医多年并潜心研究的冯世良在糖尿病专业领域中已是一个颇有威望的专家。1996年,他成为卫生部第一届糖尿病专家委员会委员,当时,全国仅15位委员;2011年该委员会由原来的15个委员缩减为8个,冯世良仍为其中之一。他所研制的缓解糖尿病的降糖片,被国家破例以 “世良降糖片”命名,成为全国第一个以研制者名字命名的药品。这种降糖片不仅在中国得到应用,还远销国外。

冯世良所取得的成绩还远远不止这些,他被卫生部授予首届“医圣杯”,还被授予沈阳市劳动模范、功勋劳动模范、辽宁省五一奖章,中共辽宁省委金质勋章。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在国外,获英国剑桥勋章; 被美国ABI名人研究所列为世界名人; 任美利坚合众国糖尿病医疗中心首席主任; 获朝鲜平壤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朝鲜科学院院士,被授予朝鲜国家一级勋章; 获莫斯科口腔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并获世界和平奖,1998年度“无穷花狮子大奖”金奖。

冯世良最感自豪的是荣获俄罗斯联邦科学院医学科学院院士、美国东洛杉矶大学终身成就奖、美国洛杉矶荣誉市民、城市金钥匙等殊荣。能为祖国争光,他的心里感到十分欣慰。但荣誉只是过去,真正做些实惠百姓的事才是他真正的追求。

▲冯世良向农民工兄弟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状况

▲冯世良在两会上发言

心系人民的提案

1998年,冯世良当选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没想到这委员一当就是三届15年。作为一名医生和政协委员,冯世良不仅要治病救人,还要为国家建言献策、参政议政,惠及更多的百姓。冯世良深感身上的担子也更重了。他经常把生活中看到的,应该改进的地方记下来,力争为百姓多交提案。人们不知,现在清明为法定假日、中考学生加考体育30分等政策的提案第一人就是冯世良。

清明时节雨纷纷,自古就有清明祭祖的活动。而在现代文明都市里,人们都忙于过圣诞节、感恩节等西方节日的时候,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渐渐被冷落。即便是有人想在清明为亲人祭奠,也缘于没有假期,而只好作罢。冯世良连续三年三次提案,最终受到国家的重视,将清明定为法定假日。

现在的中小学生,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营养越来越丰富,但他们的体质却大不如前了。除了繁重的功课,业余时间他们还要主动或被动地学习乐器美术舞蹈等,没有了与同龄人玩耍交流的时间,更不用说有时间强身健体了。鉴于此,冯世良提案让参加中考的学生加考体育,以此促进中小学生提高身体素质,这一提案最终也被政府采纳。

身为糖尿病领域的资深专家,冯世良在医药领域的提案也不少。他历来反对专家门诊,每次患者找他看病,不论穷富,他都会把专家挂号费退还给患者。他一直坚持认为,专家挂号门诊,并不是服务大众的政策,并没有将百姓一视同仁。因为,一个有钱人挂专家号把他的一段时间买断了,与此同时,有着重病急症的人需要他,但是挂不起专家号,那这个人就耽误了医治的良机。冯世良一直强调,他看的是病,不是钱。

在医改进入深水区的今天,冯世良认为,我们还是有些能办但是没有给百姓办的事情。例如:医疗保险异地报销,当农民工身在他乡时,生病住院在当地都不能报,只有过年回家报,过年时候各方面都休息还不能报,本来出来挣钱就是为了改善原本就不宽裕的生活,但这种报销制度,无疑让这个群体加重了负担。还有老人退休在异地生活也属此类现象。所以今年两会,冯世良将继续扛起为百姓利益呼吁的大旗,提出医疗保险异地报销。他坚信,能为百姓提出的建议必须提出,能在今天提出的决不推到明天!

冯世良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动履行自己的诺言。他把“人民”二字牢记心间。“医者仁心”,他认为没有人民,他学无所用,没有人民就没有他的今天、没有他的人生大舞台。冯世良眼含热泪深切地对记者说,拍拍胸脯,哪一个医生的手上不沾着患者的“鲜血”,不论是医疗事故还是技术所限,是患者的“鲜血”才让我们有了今天高超的医术,让我们能丰富经验,吸取教训。今天的我,应该跪在地上向人民谢罪!我将要用我所有的能力回报人民,是人民让我在医学道路上茁壮成长,我要作人民的孙子!

15年的政协委员之路,冯世良走得扎扎实实,问心无愧。不仅年年提案,而且量多质优,绝大多数都事关民生。有些提案第一年提出来没结果,第二年接着提,第二年提出来没结果,第三年接着提。只要冯世良觉得这个提案利国利民,他就会坚持。现在,德高望重的冯世良,被百姓亲切地称之为“提案王”。

或许明年的两会上就不会看到冯世良的身影了,或许多年以后人们都忘记了现在的哪些政策是冯世良提出的,但很多百姓心里一定会记着这样一位老人:他淡泊名利,他一心为民,他在医药卫生领域独树旗帜、卓有建树,他悬壶济世、一蓑烟雨任平生!

猜你喜欢

雷锋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雷锋章在3月闪耀
请叫我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