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久负盛誉的南城老字号
——南庆仁堂药店的故事

2012-10-19武舟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2年15期
关键词:药店顾客

文◎武舟

北京市东城区西花市大街坐落着一家特别的药店,现代化的门面上,悬挂着一块古色古香的金字招牌,上书“南庆仁堂”四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与众多的仿制品不同,这块牌匾出自清朝举人江竹青之手,十分珍贵,而今人却很难从斑驳的金字中间再读出药店昔日的兴盛,更加无法想象当时北京中药材市场的繁荣。

古人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南庆仁堂的发展历程也像一面镜子,镜子里面依稀是旧时代老药铺的质朴精诚与精益求精,留给镜子外面的是追忆感叹与无尽思考。

冲冠一怒开药店

南庆仁堂始建于民国七年(1918年),是庆仁堂的一个分号,资料显示:民国初年,北平是全国的中药集散中心,中药制作量、销量大,而销售的主要渠道是中药店。各大药店中,以同仁堂最大,此外还有几家知名药店,其中以吴、王、柳三姓所经营的字号和营业额最大,千芝堂属于吴号,而庆仁堂则属王号,分东、西、南、北四号。关于“庆仁堂”的创办,说法众多,据说由韩、徐、孙、刁四家合资出股创办,领东掌柜为王子丰,也有资料显示庆仁堂的创始人就是王子丰本人。而其中有一段故事,与千芝堂还颇有渊源。

事情还要从千芝堂的领东掌柜王子丰负气辞职说起。话说王子丰与老东家吴振声关系融洽、配合默契,凭着自己的精明能干,把个原本生意平平的千芝堂经营得红红火火,特别是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城里一时兵荒马乱,有钱人家纷纷逃走避难,将家存人参、鹿茸等贵重药材都低价卖给各家药铺,千芝堂便以极低的价格收购。战乱平息后,药价恢复,千芝堂从中获利颇丰。自此王子丰自恃功高,渐渐与老东家的儿子、当时的东家吴霭亭产生了争执,最后负气而去。

相传辞职后,王子丰越想越气,越想越不服气,积忿难平之下,决定自己开药铺,他的第一家店就开在了千芝堂的北边(崇文门大街路东),名为“庆仁堂参茸庄”,寓有“庆有延年益寿,仁心普济万方”之意。单从名字上来看,王子丰的庆仁堂就有意高出一筹,那时候的老医药行店铺也分三六九等,能冠以“参茸庄”之名的,档次较高,因为一般药店是无力进购这等高档货品的。从店面装潢上来说,二者也不相上下:千芝堂是三间门面开间,两层楼,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庆仁堂也是三间门面两层楼,油饰得里外一新。这家参茸庄后来被称为“东庆仁堂”,是庆仁堂的总店。此后,但凡有千芝堂开店的地方,王家必在旁开设分店。吴家在前门大街开南山堂,王子丰就紧挨着开了南庆仁堂;千芝堂在大同开南山堂分号,王子丰也追到大同开设了庆仁堂分号。

当时药铺间竞争十分激烈,后来,庆仁堂又在东四北大街路东、宏仁堂南侧,开设了北庆仁堂,在北京城内以至河北省内,还开设了“西庆仁堂”、“大和堂”、“庆颐堂”等分号。不到十年的时间,庆仁堂已发展成为拥有七个联号的京城大药店。然而,如今这些店铺中,唯有南庆仁堂硕果仅存。

虔修诸门调剂全

南庆仁堂从开业初期直到1949年以前,一直都是实行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营业场地宽阔,技术力量雄厚,在天坛的先农坛设鲜药种植“基地”,在东四设有鹿场,专供鹿茸采集。为了恪守“普救民生,志在活人”的信条,从上至下都很重视进货,据药目记载,每年春秋两次祁州药材交易其总经理郭辑五都会亲自参与采购。该店广选道地药材,炮制必依古法,加工精益求精,始终保持品质优先,保障药品的质量,诚信经营,坚决杜绝假药,且经营品种繁多。庆仁堂以饮片调剂全、质量优而闻名。在配制中成药方面,该店经过长期积累。细心考究,不断完善,虔修诸门,据《庆仁堂药目》载16门658种方剂“各种丸散膏丹,胶露药酒,亦无不遵法炮制,虔心修合,务求整洁精纯,服用灵效。”其中许多独创特色药品,如露剂有银花露、阴沉露等20余种,丸散膏丹以牛黄清心丸、回生第一灵丹(也称第一灵丹)、疏风定痛丸等享有盛誉。尤其是“南”字牌牛黄清心丸,清心益气,镇静安神,化痰祛风,功效显著,名气更大,在北京乃至全国深受广大顾客欢迎。新中国成立后,在北京市生产的牛黄清心丸只保留两个处方,其中之一就是“南”字牌牛黄清心丸。在丸药中“挂衣”,又是这家老店的一大特色。即在丸药中加上各种颜色,并与丸药本色相符,不仅可使其外表美观,患者服用不怵,而且还能增加疗效。当时的南庆仁堂,颇得社会各界嘉许。而庆仁堂当时在河北省祁州(即安国县)设立分销处,属于北京市大型中药企业之一,生意红火,遐迩驰名。

“后门”虽小暖人心

旧社会的确有很多不同,但是,也有一些服务理念与今人一脉相承,比如:顾客至上。据南庆仁堂书记何长海回忆,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庆仁堂等老药铺还保持着这一传统,即设有长凳,供顾客等候拿药时休息,此外,药店还会为他们准备杯子和水。而最温馨的还要属老药铺的“后门”。

当时的南庆仁堂有一个小门,顾客的方子拿来,药工一旦发现某些药材铺子里没有,就会暗暗安排徒弟马上从后门出去买,这边则安排客人耐心等待。“后门”据老师傅们回忆,是当时很普遍的一种现象,反映了他们的服务观念,就是绝对不能让任何一位顾客不满意,离开铺子,就算赔钱也要留住人心,留住口碑,是顾客至上的体现。当然,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竞争的激烈,但客观上解决了顾客的问题,也省去了他们到处奔波的辛劳,从这个角度讲“后门”虽小却足以温暖人心了。

此外,为便利交易,扩充营业,南庆仁堂的祁州分销处每年春冬两会,经理必须前往,经营出售各药,诚恐远道购取不便,还特设邮政专柜,酬应各省来信求购的主顾,以做到谨慎周到,避免误事。

庆仁堂为使买卖做大,基业做牢,同时还采取了诸种宣传办法,“驾临或寄函购取价值格外克己”,“购药十元以上者并赠全部药目一册,以便诸君随便博览,倘蒙赐顾俱按核定价目发售”……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庆仁堂的经营特色。他们为扩大声誉,不惜耗资,刊印出书,既方便主顾,又可宣传自己,终成为京城信誉卓著的一家老字号药店,如今《庆仁堂药目》存世不多,今人只能通过图片来品味当年了。

绝不妥协的药工

老药铺的认真负责也是值得一提的。旧时南庆仁堂的抓药制度有点类似今天的药房取药。顾客来到店里,首先要把方子交给收方的药工,而每一位药工都是经过多年专业训练的,有丰富的药理和医学知识,有点类似于今天的执业药师。店员拿到方子以后并不急于抓药,而是要先要由收方的店员根据药理药性验方,即看方子开得是否合理,没有问题以后再进入下一环节——抓药,抓药结束后仍要签字确认,再交给下一环节审核包好,确认签字后才交给递药的师傅交给客人。递药也不是简单的,也要仔细核对顾客与药材是否对应,号牌、姓名、编号等是否一一对应,确保无误才能最终将药交到顾客手中,据何长海介绍,这在行内称作“四签、五核对”,经过这样严格的过程,基本可以保证每个客人都能拿到自己需要的药材。这中间每个环节都关系重大,经过训练的老药工们都十分重视这些流程,虽然客气,但是却绝不妥协,本着对患者负责的原则,不敢有丝毫马虎,据何长海回忆,曾经就有过一段医生开错药方,药工及时纠正的真实故事。

那时候新中国已经成立了,一位顾客来到南庆仁堂,给出一张医院的处方。收方的药工看出其中一味药有问题,与其他药材相克,于是拒绝为他抓药,希望他能找医生核对确认。开始医生没发现自己写错了,顾客把处方拿回来,但是药工还是坚持,最后,顾客很生气地说,医生都说这么抓药了,你凭什么不卖给我?何长海告诉记者,按照老规矩,在药铺工作的药工必须要有涵养,无论如何不能急,不能与顾客争执。药工坚持耐心地给顾客讲解,为什么不能按方子抓药。顾客无奈,只好又找到医生,把药工的话重复了一遍,这时医生才发现,果然是药方开错了,其中有一味药材写错了。再回来时,客人满腔的愤怒早已化为感激。

▲今天的南庆仁堂位于东城区西花市大街53号,上悬牌匾为清代举人所题

▲上世纪90年代,南庆仁堂重修后的店堂

正是由于对顾客高度负责的态度,南庆仁堂得以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并赢得了周围街坊们的广泛认可,南庆仁堂的众多经验方和自己研制的药方都颇受欢迎。

老字号再焕新生机

1949年,新中国成立,“南庆仁堂”仍保留前店后厂的经营方式,设置有斗部(即饮片部)、丸药部(制作丸散膏丹)、堆坊(也称刀部作坊,即现在所称的加工部,专门拣选切制中药材)、门市部、批发部及后勤部,当时有员工约80人。

1954年10月,南庆仁堂继同仁堂之后,成为公私合营单位。1955年1月,北京市药材公司成立,确立了中药行业的管理体制,1956年,北京市的工商界实行了全行业公私合营,南庆仁堂并入崇文中药管理区店,改为专事零售药店。当时的公股代表为曲英(同时担任了北京市药材公司副经理),掌柜韩菊庄,为资方代表。1958年初,北京市对药品质量进行了重点检查,对一些手工业式的中药作坊进行了初步改进。当年,在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基础上对原有的中药机构进行了调整,将南庆仁堂、东德寿堂、千芝堂、庆颐堂、永仁堂等药材加工车间组建为崇文区中药厂。公私合营后,南山堂、寿春堂(永定门药店)、张久思的膏药铺(制作大张虎骨膏、追风膏、部分丸药)、于家全铺(熬炼益母草膏)等合并归南庆仁堂管理。划分合并后,原店特点成药,如鸿太堂的大小败毒膏、四愿堂的儿童清肺丸、东亚药社的仁丹活胃散、德寿堂的康氏牛黄解毒丸、南山堂的沉香四宝丹、庆仁堂的活络镇风丹、南庆仁堂的止嗽青果丸、大和堂的除痰止嗽丸、太和堂的妙灵丹等都保留了下来,由各厂分工生产。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药行业也无一例外地横遭冲击。以致历史上的名堂老店的字号牌匾均被砸毁或摘下,部分中成药名称被更改。南庆仁堂被改为“永向阳药店”。中成药全部取消汤剂,改成片剂,“六神曲”改名“六曲”,“仙人头”改名“枯萝卜”,“佛手”改名“手橘”等。上世纪70年代,南庆仁堂更名为“复康药店”,下设5个门市部,业务兴旺发达,营业额大幅增加。从保证药品供应出发,该店非常注意药味齐全,积极组织货源,力求所有药方都能配上,得到许多顾客的好评,都愿来此购药。据统计,其每日售药最高达3000余副,这在中药业中实属罕见。为保证药品质量,该店始终从国营主渠道进货,强调名、特、优、新产品,绝不售一分钱假货。并在抓药中,仍坚持“四签、五核对”制度,防止差错,使患者服药放心。特别是,他们视顾客如亲人,诚挚热情,服务周到。如对一些年老体弱者和急需赶路的顾客,营业员宁可放弃休息,也及时把药配好,不让顾客久等。又如遇有不少顾客在其他药店购药缺一二味来这里补配时,设有专人接待,想顾客之所想,急顾客之所急,不怕麻烦,不计利小,千方百计地满足需要。该店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引起社会上广泛赞扬,曾在报纸、电台进行多次宣传报道。

1991年7月1日,南庆仁堂原址修正后重新开张,“南庆仁堂”的牌匾,重新粉刷一新,悬挂于门脸上方。新的南庆仁堂古朴典雅,庄重大方,总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营业面积200平方米。南庆仁堂视质量和信誉为生命的理念,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经受住了考验。在伪劣药品横行,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的情况下,南庆仁堂不为所动,保持“中华老字号”的名誉。根据市场需求,坚持经营百姓欢迎的名特优新药品和价廉物美的小商品,不让伪劣药品进店,让百姓用药有安全感。

“信誉第一,顾客至上”。南庆仁堂的经营方式采取经销、代销、零售和批发,品种有中西成药,丸散膏丹,汤剂饮片,滋补保健,医疗器械等5000余品种。药柜中有万元以上的名贵野山参,东北鹿茸,几百元的龙宝白参,吉林皇封参,礼盒保健品,也有价格低廉的壮骨膏。400余种中药分别陈放在古朴典雅的屋形药柜内,顾客来店购药一应俱全。

此外,南庆仁堂实行名医和副主任医师轮换坐堂就诊,方便患者看病,形成咨询、诊断、开方、抓药、煎药一条龙服务。发扬南庆仁堂传统的服务特色,坚持代客煎药,夜间售药,为外地顾客、患者函购邮寄药品业务(每年都有800~1000多件函购邮寄药品)。同时,还开展为顾客加工药品粗、细面,制作蜜丸、水丸等传统服务项目。南庆仁堂管理规范、服务优质、成绩突出,所以曾多次荣获北京市区先进单位称号和北京市区政府颁发的“物价计量信得过单位”荣誉称号。1997年被命名为“中华老字号”。后因珠市口改造,搬至现在的西花市大街53号。盛极一时的庆仁堂大多倒闭或被兼并,在历史中销声匿迹,唯留下那现代门楣上的古朴牌匾,仍向世人昭示着它百年不变的信誉风采。

猜你喜欢

药店顾客
在药店购买药品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站式”服务满足顾客
药店里的磅秤
第二十二回 徐大椿防假开药店 梅花鹿显真大巡游
药店里与大表哥偶遇
法国:就医难,买药易
做销售如何抓住顾客的心
让顾客自己做菜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顾客是我们的上帝品质是顾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