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田径专项理论与实践课教学评价改革研究——以集美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为例

2012-10-19张守元

体育科学研究 2012年5期
关键词:田径专项运动

张守元,林 媛

(1.集美大学体育学院,福建厦门 361021;2.闽江学院公共体育教学部,福建 福州 350108)

教学评价是教学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具有导向、激励、调节等功能。教学评价是对课程教学目标、规划、实施等进行管理的具体措施与手段[1]。目前我国体育院校田径运动教学仍以竞技体育为主线,而运动训练培养目标仍定位于培养专项教练员为主,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运动训练田径专项理论与实践课主要以学期末运动成绩是否达标来评价教学的全部已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这种“一考定乾坤”的终结性评价,不利于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以及个性的发展,从而影响教学质量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由于我国长期形成的传统应试教育思想,“考什么学什么”普遍存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为了培养合格全面的田径专业人才,建立一套系统、科学、全面的教学评价方法是当前田径专业急需要解决的问题。运动训练专业招生的特殊性决定了学生个体差异性更大,目前一刀切的教学评价更不适合目前学生的学习现状,也不利于学生个体田径综合能力的提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体育社会功能的认识不断完善,对体育人才的要求也更全面。因此,我们必须进行教学评价的改革,让我们的评价与培养目标相一致,注重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的评价,树立身心多维综合评价观,从学生个体方面存在的差异以及个体进步的程度全面考虑。

1 研究方法与对象:

1.1 研究方法

1.1.1 文献资料法

查寻了超星数字图书馆、维普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查阅有关运动训练专业等方面的著作及文献,收集了关于运动训练专业教学评价方面相关资料,上述资料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1.1.2 比较法

对我院运动训练田径专项理论与实践课的教学评价制度与方法与国内外的相关专业院校进行比较分析,分析我院田径专项理论与实践课教学评价在培养社会需求性田径人才中存在的问题。

1.1.3 调查法

对我院运动训练田径专项学生及各专项教师进行面对面访谈调查,其中学生按运动等级(一级5名,二级20名,二级以下20名);按运动项目(跑跳投各15名),其中已毕业学生15名,在校生30名。就目前我院田径专项理论与实践课在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1.2 研究对象

集美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田径专项理论与实践课。

2 结果与分析

2.1 运动训练田径专项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评价现状

2.1.1 现行课程评价制度与方法

从集美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田径专项理论与实践课教学大纲可见,课程主要根据各学年专项运动成绩进行评价,且所占比例高达95%。并以获得重大比赛名次进行相应加分如表2。专项理论的评价主要集中在第四学年第七学期进行,并规定理论考试的成绩占本学期总成绩的60%。大纲还规定成绩考核在达到及格标准的前提下,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和体育道德给予适当的加分,其加分的幅度最高为10分。

从表1和表2可见,集美大学体育学院田径专项理论与实践课程是以本学期专项测验成绩为标准的一次性终结性评价。要求专项成绩以国家二级运动员水平标准为及格,并要求逐年提高,最理想终结目标是专项成绩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的水平。学生参加校内外举办的各级赛事所得正式成绩都可作为本学期的有效成绩。

表1 专项成绩考核测验成绩评分表(各类项目取一)

表2 重大比赛名次评分表

2.1.2 现行课程评价制度与方法执行现状

2.1.2.1 现有招生制度下生源的质量影响课程评价制度与方法的执行

集美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的招生分面向全国和福建省各体育局两种不同的招生方式,以2012年招生为例,运动训练专业共招230人,其中面向全国统招70人,面向福建省各体育局160人(福建省体育局20人,福州市体育局20人。厦门市体育局50人,泉州市体育局50人,莆田市体育局20人)。从表3可见。2011年运动训练田径专项一共招收37名学生,其中包括面向全国招生21人,面向福建省各体育局16人,面各全国招生的学生入学成绩都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水平,但是面向各体育局的学生入学成绩37.5%的没有达到二级水平(表3)。有一部分专业运动员由于受伤病的原因选择上大学,入学后无法保证正常的学习与训练,运动成绩大幅下降。现实中这两部分学生要求运动成绩达二级以上的评价标准无法得到实现。

表3 2011年集美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田径专项学生入学考试成绩情况表

2.1.2.2 现有教学管理制度影响课程考核制度与方法的执行

以中长跑教学为例,从表4中可见,我院学生无论是训练总量、训练次数等都达不到二级运动员训练所需求量,让学生达到一级的训练目标无法得到训练的保障。教学时数严重不足与学校寒暑假的教学单元,对教学训练的系统性无法保障,学生的训练状态呈现入学开始恢复到学期未达到最好,放寒暑假进行完全休息,新学期又从最低开始恢复这样一种重复循环的训练结构中,训练水平无法达到一个新的突破。没有专门的训练经费,无法参加一些相应的比赛,对学生的训练积极性,训练周期计划的完整性都无法保障[3]。

表4 中长跑运动员各阶段与集美大学体育学院中长跑学生总跑量、训练次数和比赛次数的比较

对于教师来说,现有职称评聘过程中仅以论文、 课题的多少为评价标准,对于教学质量,学生比赛成绩完全忽略的评价方式无法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从上分析可见,目前的教学管理严重影响教师与学生的教学积极性,教学的课时数与教学系统性无法得到保障,学生在四年学习中运动成绩逐年提高,最终达到一级的评价要求与现实教学相脱节,无法在教学中得到真正执行。

2.2 现行田径专项理论与实践课的评价制度与方法存在的问题

2.2.1 注重专项运动成绩,忽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目前培养目标不一致

目前我国体育院校运动训练田径专项理论与教学实践大纲的目的任务主要包含思想、技术、教学、理论知识、训练、竞赛和裁判等几方面。大纲的目的任务有非常强的针对性,要求学生通过至少6~7学期的专项训练和比赛,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和田径运动技、战术水平,运动等级接近或达到一级。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的主要目标是面向体育第一战线从事教练训练工作,因此在技术水平上要求专项水平突出达到或接近一级水平,体现了专项化特点。从表5可见,我国体育院校田径专项理论与实践课授课内容训练实践课占很大的教学比重,从而教学评价突出运动成绩的重要性也是很合理的一个结果。然而,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200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征求意见稿)》直接将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竞技体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能胜任专项运动的训练、科研、竞赛和管理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因此只注重运动成绩的评价方式已经不适合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加强专项理论、执教理念、技能指导、专项长期和短期的训练计划制定,专项科研以及运动损伤预防等综合能力的教学与评价。集美大学训练实践课占总课时96%,专项成绩在课程评价中也高达95%,强调训练实践的教学与注重运动成绩的评价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整个教学过程趋向于专业运动员的培养模式,而不是教练员与社会需求体育专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表5 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项理论与实践课程授课内容与教学评价内容比较分析

2.2.2 注重最后运动结果,轻视运动学习过程的单一评价方式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中国应试教育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已经习惯了考什么学什么。而且目前教学大纲考核制度与方法也积极指导学生们去注重最后的考试,自然形成教学围绕考核评价进行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与学习思维框架下,学生学习的唯一目标是通过考试,运动成绩要求达标。这种简单的评价方式造成如下结果:1)错误的引导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识仅停留在运动技能层面上,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学习等都得不到体现,限制了学生学习的知识面。2)运动训练专业招生的特点,运动水平从一级到三级各层次运动员都有,仅用运动成绩来评价,造成运动水平高的学生无新知识可学,运动水平低的学生只忙于应付考试,无精力去学习其它知识,最终无法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3)严重影响教师的教学过程。因为对学生的评价也直接影响到对教师的教学能力的评价,追求运动成绩的评价自然引导教师教学重点放到提高运动成绩上来,没有更多的时间时与精力去引导学生去学习其它专业知识,另一方面教师们主要精力在如何提高运动成绩,对专业其它知识的研究也想对减少,教师专业综合知识得不到提高,学生综合知识的提高相应得到了限制。

2.2.3 注重专项运动能力,轻视社会实践能力评价

田径课程属于技术类课,它除了本身的专项技术和基础理论知识,还有更多的实践应用层次的知识。包括组织田径课程的教学与训练,田径赛事的组织与裁判,田径项目趣味性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田径类健身性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等。把掌握的知识与实践相联系,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评价注重在于学生对田径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等多层次的综合能力,而目前运动训练田径专项理论与实践课的评价主要是通过简单的运动成绩水平来评价,完全忽视了对学生田径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的评价,从而造成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上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环节得不到重视。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当前我国教育中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2.2.4 现行评价制度与方法有失公平性原则,从面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现有的评价制度与方法,由于受到伤病、生源和教学管理等多因素的影响,在现实教学无法得到真正执行。根据调查每学年校运动会或单项测验赛进行学期考核时,运动成绩无法达标准的人数占一定比例,但现实中教师根据学生平时学习情况,成绩不达标但是最终评价依然可以通过,这失去了公平性,对成绩达标的运动员造成严重的心理不平衡,导致成绩优秀的运动员对考核制度的不认同,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出现学习不积极的状态。对于没达标能通过的学生,因为没有惩罚措施,造成学习毫无压力,直接导致此类学生对考核比赛不重视。在这种评价环境的影响下,学生对平时训练的积极性大幅下降,出现训练课偷懒,不听从教练训练计划安排等,严重影响整个队伍风气,而且容易产生连锁反应,影响下一年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3 运动训练田径专项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评价改革对策

2.3.1 转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

教学从培养专业运动员与教练员的目标中解放出来,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综合能力的发展,及田径各项目的教学能力、训练指导能力、田径赛事的组织与管理能力、赛事的裁判能力、体能训练能力与运动健身指导能力等。改变单一师徒式教学模式,`网络、多媒体、摄像机等现代设备的广泛运用,为我们教学方法手段提供了更多选择。引导学生自己主动参与到教学训练过程中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加强专项理论和田径文化的学习,让学生结合理论与自己的实践经验去理解技术与基本训练原理,能很好的运用各种训练方法与手段,让学生在以后的教学训练工作中全面的引导学生学习和更有效的去指导田径相关活动。拓宽学生对田径各项目的认识,培养学生对于田径知识的全面掌握。加重社会实践性课程的比重。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安排一定的教学计划去观看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去深入中小学和少体校进行训练指导;并在教学过程中多提供第一线教练员或训练工作人员把亲身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听此类讲座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实践操作计划或方案的机会。

2.3.2 从单一评价视角转向多角度综合能力评价

目前运动训练田径专项理论与实践课的评价主要以运动成绩、教师评价为主,是典型的终结性评价,以运动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好坏的惟一标准。这种评价不能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起到应有的调节作用,特别在运动训练专业目前招生制度下生源运动水平差异较大情况下,运动基础好的学生不上课、不学习也可以得高分,运动基础差的学生即使努力学习也得不到高分,评分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学习进展的情况,反而造成一部分学生积极性下降和学习压力过大而放弃学习,另一部分学生感觉无新知识可学,失去学习的吸引力而轻视学习。因此在评价上应根据学生是否有进步来评价和奖励学生。淡化运动成绩的决定功能,强化教育、检验、反馈、激励的综合功能,既要评价学习效果,又要评价学习过程;既要评价教师的教,又要评价学生的学;既要考评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的掌握程度,又要评价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还要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进步幅度与努力求知程度。改变单纯采用终结性评价的方式,采用诊断性、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相互渗透的评价方法,使评价活动处于动态中。建立民主化评价,被评价者的参与、与教师评价结合[3]。

2.3.3 建立田径专项理论与实践课程的综合评价体系

从表6、图1、图2和图3中可见,打破注重专项成绩达标的考核评价体系,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综合理论能力和学生的综合操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教学能力、训练能力、田径运动赛事的组织、编排、管理裁判能力和田径运动的健身方法及健身活动组织能力等。利用多种评价手段进行评价,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综合能力的评价,包括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品德行为等,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与进步。从学生运动参与态度、运动技术技能的掌握、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全面进行评价。尤其加强了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评价,从图2中可见,从学生的学习态度、自学能力和同学的评价等八个方面进行评价,对学生培养好的学习习惯,自学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都起到正确的引导。对刚入大学的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自学与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都很关键。“跳”出“田径”考田径,摆脱田径教学课本的约束,以结合实际指导实践为基础,以培养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突出田径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应用科学的联系,实现学生知识的多学科交叉。理论成绩评价方法可以笔试为主,口试或作业三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笔试时可采用开卷或闭卷的形式,口试时可采用答题卡抽答或小组讨论回答的形式。作业可通过多种形式来完成,根据教学计划与实际的一些田径活动,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以撰写论文、心得、文献综述、调查报告等方式让学生去找问题与解决问题,扩展开学生获取知识范围。笔者认为长期以来,在田径专项学生的教学中完全忽视了作业对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性,形成了专项训练课没作业的共识。首先任课老师要认真对待对学生作业的布置,批改与反馈,让学生体会获得知识的满足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表6 田径专项综合评价表

图1 田径综合理论考核指标图

2.3.4 实施统一与分散相结合,专项教师主负责制的评价方式

对学生的专项运动技术技能和综合田径理论的考核,在学习过程中教研室按计划定期统一组织进行考核。专项运动技术技能以专项测试成绩进行评分,综合理论按年级以试卷的形式统一考试。学生实践能力在专项教师主负责下进行分散考核。专项教师可根据学生不同情况与教学计划,布置相应的学习内容,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考核,考核方式可灵活多变,学生采取口述、演讲、作业、讨论、辩论等方式来完成自己的考核,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分阶段分内容进行考核。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一种学习的紧迫感,充分给学生创新的空间,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学能力、应变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得到培养。同时不断的给教师学习效果的反馈,有效的调整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图2 综合能力成绩考核指标图

图3 社会实践能力成绩考核指标图

考核过程也是师生们相互交流与学习的过程,通过同学们之间的相互观察、交流与教师们的反馈,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劣势,从而在以后的学习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统一进行考核,一方面保证考试的公正、公平,另一方面更好的评价教师上课效果,给教师一个压力,促进教师对教学的投入。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现行评价制度与方法,与培养目标相脱节,严重影响学生田径综合能力的提高,不利于社会需求体育专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由于招生制度、教学管理和教学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现有的评价制度与方法无法得到很好的执行,影响学生之间评价的公平性,无法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教学积极性。

3)运动成绩为重点的一次性终结性评价,误导学生对田径知识的全面认识,也限制了教师教学内容与方法,让教学偏离教学目标的实现。

3.2 建议

1)转变教学观念与方法,从只注重运动成绩的教学中解脱出来,重视学生田径综合能力的培养。

2)从单一评价视角转向多角度综合能力评价。

3)实施统一与分散相结合、专项教师主负责制的评价方式。

[1]李鸿江.田径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63-64.

[2]张守元.田径专项理论与实践课教学改革研究——以集美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为例[J].体育科学研究,2011,15(6):67.

[3]于鸿雁,陈燕,王宝恒.国外教育评价对我国体育评价的启示[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11):169.

猜你喜欢

田径专项运动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七选五”阅读专项训练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不正经运动范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
疯狂的运动
“专项巡视”,打虎上山再出发
借助实心球进行田径训练之我见
单项选择专项训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