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寒山地毛刺槐嫁接育苗技术探析

2012-10-18向成硕

大众科技 2012年6期
关键词:刺槐嫁接苗长势

向成硕

(恩施市舞阳坝林业管理站,湖北 恩施 445000)

高寒山地毛刺槐嫁接育苗技术探析

向成硕

(恩施市舞阳坝林业管理站,湖北 恩施 445000)

文章介绍在高寒地区的山地上采用硬枝劈接法嫁接毛刺槐的试验结果,总结了相关繁育和栽培抚育技术,指出提高毛刺槐嫁接育苗成活率的关键在熟悉毛刺槐的生长习性,充分结合当地土壤和气候特点,选择好最佳嫁接时机,保证接穗和砧木质量,掌握嫁接技术。

毛刺槐;嫁接苗;培育;高寒山地

毛刺槐(Robinia hispida)原产北美洲温带及亚热带,具有刺长叶大,生长迅速,抗逆较强等特性,是水土保持和生态林建设的优良品种,已广泛应用在保持水土、“四旁”绿化中[1]。作为三倍体植物的毛刺槐很少结实,且种子发芽率低,目前繁殖抚育主要依靠嫁接育苗[2],我国中部高寒山地不仅交通不便,且海拔高、气温低、风大多变,树木嫁接繁殖一是接部位易在大风中拆断;二是易遭受芳香木毒蛾的危害。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曾进行近地面劈接桃嫁接苗木培育试验,经过多年摸索实践,已总结出了一套毛刺槐在高寒山地上成功嫁接繁殖的经验,其嫁接苗木培育成活率均超过了90%。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场地

试验苗圃设湖北省恩施市铜盆水林场功木培育基地,这里位于武陵山区,海拔1041m,年均降雨量1200mm,年均温11.9℃,无霜期186d,土壤类型为石灰岩山地,褐土,土层较薄,厚度30~70cm;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0.5%,pH6.9~7.7。

1.2 试验材料

选取1年生、径粗0.8~1.5 cm的毛刺槐优良无性系枝条作接穗,最好为冬藏条;嫁接砧木为生长健壮的1 年生刺槐实生苗最好为刚萌动苗。

1.3 试验方法

1.3.1 培育砧木苗:选择一块地势平坦,肥沃、深厚,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灌溉方便的地方建苗圃,苗圃做成宽1m、埂宽40cm的苗床,苗床内每隔30cm开1条宽7~9cm。深2~3cm的播种沟,沟内浇水,待水渗入后,在沟内按30~45kg/hm2的播种量撒播已催芽处理的种子,覆土在 0.5~1.0cm,必要时加一层地膜。幼苗破膜出土后,要及时灌溉,在苗高15cm时进行去弱留强、去小留大的定苗,结合间苗进行除草追肥,肥量以沟施600 kg/hm2、撒施750 kg/hm2为宜。

1.3.2 砧木处理:将 1年生刺槐在距地 面约 3~4cm处就地截干,削平截面,从断面中央或从直径1/3处劈开,劈口深度保持3~4cm。

1.3.3 削取接穗:将采集的接穗削去梢头和基部芽子不饱满的部分,把枝条截成接穗长5~10cm,带有2~3个芽的接穗,在下芽3 cm处下端削成2~3cm长的双面直边楔形,有顶芽的一侧稍厚,削面要平直光滑,并注意防止水分蒸发和沾上泥土。

1.3.4 嫁接:撬开砧木劈口,将削好接穗迅速插入砧木,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对齐,然后用塑料薄膜带子从上往下绑严伤口,并用塑料膜带封严接穗顶部。嫁接后5~6周时检查其愈合成活情况,嫁接愈合成活后及时解除绑缚塑料带,在接穗萌发后保留生育健壮的萌芽,使其形成匀称丰满的冠形,砧木上发出的萌芽一律抹去,以保证接枝的生长发育。

1.4 数据处理

为方便成活率对比观察,试验按20株为一小区,三次重复。试验数据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2.1 整体试验结果

两段育苗移栽到大田的实生苗木当年平均高度(235.2±14.6) cm,直径(42.5±12.5)cm,经过移栽的用作砧木的苗的嫁接的平均成活率为 93.6%,嫁接的当年即可用于山上造林,造林成活率92.6%以上。

2.2 影响嫁接成活率的因素

(1)时间:大多数实行嫁接培育的苗木受时间影响都大[3],本试验结表明:5月下旬嫁接成活率最高,我们分析高寒地区气温相对较低,时间过早,苗木生长缓慢;而时间过晚,土壤水分较大,又造成砧木根压增大,加重接口伤流。(2)砧木长势:砧木长势对嫁接成活率也有显著影响(P<0.05),而成活率最高的是在山地土壤中生长偏弱的砧木,长势过旺者嫁接成活率极低,因此,在生产上大面积采用应慎重,详见附表。

附表 嫁接时间、砧木长势对成活率的影响 (±S )

附表 嫁接时间、砧木长势对成活率的影响 (±S )

注:*6.21~5.30期间嫁接的与其它时间嫁接的平均成活率比较,χ2=6.64,χ2=11.57,P均<0.05;#生长偏弱的砧木与生长中庸和旺盛的砧木比较,χ2=9.57,χ2=16.42,P均<0.05。

因素 成活率(%) 保存率(%) 生长高度(cm)5.11~5.20 82.2±6.8 85.4±6.2 175.8±18.4 5.21~5.30 92.3±8.2* 91.4±7.5 242.7±24.6嫁接时间6.1~6.10 88.2±7.3 81.6±5.7 185.2±31.6偏弱 93.8±10.5# 92.7±14.5 248.8±26.3中庸 86.2±2.8 84.4±6.5 185.5±28.3砧木长势旺盛 78.8±6.8 80.6±7.1 165.7±32.4

3 结论与讨论

3.1 推广毛刺槐苗木接嫁接培育技术的意义

毛刺槐生长迅速,抗逆较强,但移栽成活率低,苗木接嫁接技术的推广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一是在高寒山地毛刺槐嫁接部位埋于土壤当中,可促进接穗长出自生根,形成自根苗木,同时提高苗木抵抗风害的能力,同时也大大降低病虫害的侵染程度,本试验结果表明,嫁接移栽成活率和造林成活率平均都超过了90%,远远高于非嫁接育苗70%~80%和造林70%~80%的成活率[4],嫁接当年可上山造林,从而减少了生产时间和成本;二是嫁接技术操作方便,简单易学,管理可精细化,获得效果理想;三是树形的可塑性较强,可以通过修剪整形培养合理的树形,有利于提高苗木的观赏价值。

3.2 技术关键

在高寒山地进行毛刺槐嫁接育苗在技术上要把握好三点:(1)选育好接穗和砧木:接穗应当选择生长健壮、发育充实、芽苞饱满、无病虫害的 1年生、径粗为 0.8~1.5cm的枝条,一般在当年的3月中旬采集接穗,先放在0~4℃ 的冷库内沙藏。地面先铺20cm厚的湿沙,放成捆的接穗,一层湿沙,一层接穗,上面覆20cm的湿沙,最后用沙土封好,既要防止接穗失水抽干又要防止接穗过湿腐烂。砧木不要求长势好,但要保护健康,以便嫁接后有充足的营养保障树木嫁接部位进行有效的细胞分裂,及时形成愈伤组织,因为按砧木移栽、断根“放水”要求砧木移栽后要切断主根,促进侧根和须根的生长,才能得嫁接苗根系发达,提高成活率。(2)掌握好嫁接时机和技术:根据高寒山地气候,嫁接时间以 5月下旬为宜,一般要在雨季来临前完成嫁接,既要考虑温度,更要考虑水分不能过溢。槐嫁接过程中,接穗削面要平直光滑,应先从枝条下端芽的背面下刀,削面平直光滑并超过髓心,再在长削面背面末梢轻削小楔形削面,削成舌形削面长一般2~3cm,同时防止砧木劈裂,插入接穗时动作要轻,必须保证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对准密接,接穗削面下部要“留白”0.2~0.4cm2,以利于伤口愈合。接穗插入后要立即用塑料薄膜绑带绑扎,不让水气轻易透过,也不要摇动接穗,以免形成层错位[4-5]。(3)加强苗木管理:毛刺槐适应性很强,对土壤要求不严,但易折易伤,为了防止接穗的新生枝条从嫁接口劈折断,可以采取培土或插设支撑杆等方法解决。另外,注意防止病虫害,侵袭毛刺槐的主要害虫有白蚁、叶蝉、天牛、蚧、小皱蛾、槐蚜、刺槐尺蛾、刺槐种子小蜂等。嫁接时重点要防止槐蚜和小皱蝽,这是嫩梢、幼叶的重要害虫,为害严重时可使幼树整株枯死,不可掉以轻心。

3.3 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本试验为在中部高寒地区进行的毛刺槐苗木接嫁,且限于近地面劈接,有报道称毛刺槐还适合近地面插皮嫁接[5],我们尚未验证。事实上,毛刺槐进行苗木接嫁的地区和条件都没有严格限制,但不同气候和土壤条件下成活率是否一致,本试验中尚未进行这方面的比较研究,需要在今后的试验中进一步探讨。

[1] 丁向阳,魏森林,王少明,等.长叶刺槐嫁接育苗技术[J].林业科技开发,2011,25(6):94.

[2] 杨国荣.刺槐容器育苗造林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0(2):33.

[3] 冯军.浅谈针叶树种嫁接育苗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2):141,194.

[4] 翟明普.现代森林培育理论与技术[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243.

[5] 郑道爽,王鑫,李令,等.优良乡土树种刺槐的栽培抚育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8):240,242.

[6] 魏森林,丁向阳,张延义,等.长叶刺槐嫁接苗培育技术研究[J].河南林业科技,2011,(3):23-25.

Analysis of the Grafting Breeding Technology of robinia hispida in cold mountain area

The test results which grafted robinia hispida in cold mountain area were introduced in the article,the related breeding and cultivation raising technology were summarized, the key to improving the survival rate of grafted seedlings of robinia hispida was pointed out,that is knowing growth habit of Robinia hispida, fully integrating the local soil and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choosing best grafting timing, ensuring the quality of Scion and rootstock, mastering grafting technique.

robinia hispida; Grafting;breed; cold mountain area

S792.27

A

1008-1151(2012)06-0173-02

2012-05-01

向成硕(1973-),男(土家族),恩施市舞阳坝林业管理站工程师。

猜你喜欢

刺槐嫁接苗长势
育苗基质添加烯效唑、多效唑对黄瓜嫁接苗生长的影响
结瓜盛期“歇茬” 恢复长势有“方”
山西270多万公顷秋粮长势良好
刺槐造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探究
不同类型接穗银杏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刺槐树
刺槐造林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
“聪明”的刺槐
油茶砧木种子质量对嫁接苗生长的影响
贮藏时间对黄瓜双断根嫁接苗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