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山药发展历史和价格影响因素的研究

2012-10-18聂文清何龙飞李创珍韦善清

大众科技 2012年6期
关键词:山药广西面积

聂文清 何龙飞 李创珍 韦善清

(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广西山药发展历史和价格影响因素的研究

聂文清 何龙飞 李创珍 韦善清

(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山药是广西的一种具有全国优势的经济作物,在地方农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统计了1993年到2011年间,广西山药种植面积和市场价格的变化。根据这些统计数据的变化,详细分析了影响广西山药价格的5个主要因素:市场价格周期、地方政策和科研创新、极端天气、生产成本的增加和市场需求的扩大。

山药;广西;发展历史;价格;影响因素

薯蓣(Dioscorea opposita Thunb.),薯蓣科薯蓣属,地下肉质根状块茎和地上枝的叶腋着生的零余子(山药豆)皆为产品,可供食用。但是山药豆不是山药的主产品,而且有些品种不结山药豆。习惯上,常称地下根状块茎为山药,是作为栽培山药的主产品。黄河流域及以北地区称“山药”,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称“淮山”。为了便于科研、生产和经营,农业部同意在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淮山药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中将山药和淮山统称为“淮山药”。

1 广西山药种植发展历史及现状

广西山药规模种植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末,此后发展迅速,60年代末收购量一度占全国收购量的35%左右。70~80年代,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全面推行的土地承包责任制,极大的增加了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和自主性,全国各地如河南、山东、河北这些山药传统产区开始发展规模种植,广西山药所占的市场份额有所下降。同时由于国家优先发展粮食作物的农业政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广西山药种植面积的增长速度也开始放缓,到80年代末一直保持在667hm2以内。90年代后广西山药种植发展迅速,价格几经起伏,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图1、2)。1.1 第一次快速发展期

20世纪90年代后,广西山药种植迎来了第一次快速发展期。1994年广西遭受特大洪涝灾害,山药严重减产,1995年、1996年山药价格居高不下,一度涨至历史最高的10元/kg,毛山药和光山药销售价格分别飞涨到17元左右、20元左右。农民的种植积极性高涨,种植面积增加了100%,由1995年的700hm2增加到1996年的 1300hm2。产量也比往年翻番,达1万t左右。无论是面积和产量均创下广西山药生产上最高记录。之后价格略有升降,种植面积不断扩大,1999年末广西种植面积突破3000hm2。

1.2 第二次快速发展期

21世纪初的几年,山药价格低迷,但是广西山药种植户的积极性有增无减,桂平市金田镇、邕宁县(2005年撤县设区)、融安县、博白县、桂林市平乐县和阳朔县等地种植面积稳步上升,达到了1.5万hm2。2003~2004年,山药价格高位运行,部分主产区和新兴产区种植面积高速扩张,全国山药种植呈现 “大跃进”的形势。其中河南、山东、河北、广西几个主产省(区)的种植面积都达到了历史高峰,如河南省6.6万hm2,山东省5.5万hm2,河北省2.5万hm2,广西区4万hm2。全国产量的剧增和大量的库存造成2006~2007年山药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全国种植面积大幅度缩减,平均减幅约50%。广西鲜山药价格跌至1.5~2.5元/kg,种植面积从4万hm2下降到3.5万hm2。2009~2010年,山药市场回暖,价格略有上涨,广西山药种植面积恢复到3.8万hm2左右。

图1 1993~2011广西山药价格变化

图2 1975~2011年广西山药种植面积变化

2 主要影响因素

广西山药每年3月份种植,生长周期7个月左右。每年产新一次,收获上市时间集中11月下旬,并可延续到第二年的2月份左右。市场销售周期长,可达10个月左右。目前,在南宁市邕宁区和桂平市金田镇,部分农户采用当年11、12月份种植,翌年7、8月份收获的早熟栽培方式,可提前上市,避开集中上市的激烈竞争。

2.1 山药价格市场周期的影响

从图1分析,广西产销起落存在着一个6~8年的大的市场周期。这个周期内分为以下几个主要阶段:市场供需偏紧——种植面积扩大——市场供大于需——种植面积缩小。

山药种植依赖块茎、山药栽子和零余子三种种源。山药栽子的数量依赖的是所产山药的个数。零余子产量较低,每667m2零余子平均产量仅50kg左右,同时,刚采摘的零余子不能作为种薯,必须要经过一年的休眠期。虽然近年来研究了很多新技术来打破休眠期,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2] 。使用山药块茎育种,种植后病虫害比较严重,产量和质量比较低下。因此每当价格上涨农户亟待扩大种植规模时,面临的问题就是种源的紧缺。在这个周期内,基本上有2~3年是市场供需紧张,山药价格逐渐上涨;但由于种源的问题,种植面积会在2~3年间缓慢上升;其后市场出现供大于需,价格会在2~3年内缓慢下跌,种植面积随之缩减,市场逐渐消化2年内的产量和库存量。然后周而复始这个周期。

2.2 地方政策和科研创新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中期,广西一些气候条件、地理位置等条件俱佳的地区农业蓬勃发展,水稻、玉米、水果和各种经济作物种植发展迅速,经济效益明显,这些地区同时又是广西山药的主产区。此外,90年代初,山药价格与其它经济作物相比较低,加上山药种植、收获时巨大的劳动量,使许多农户转向发展其它经济作物。比如:南宁市周边的博白、武鸣等以前种植山药的地区,转向发展甘蔗产业。这些因素造成了 90年代广西山药种植面积增长缓慢,一直未能突破1 hm2,产量也停滞不前。

进入21世纪后,国内对山药的研究强度不断加大,由图2可以看出,2001~2005年,5年间专利申请数量比1996~2000年的10年间的数量增加了近100%(图3)。山药各种种植管理技术,如定向结薯技术、导管或者U型槽结薯技术、打洞栽培法等改变了山药竖直生长的方向,山药起垄开沟机械的推广应用,这些都大大降低了山药种植收获的劳动量。各种育种技术的推广使山药的病虫害率大大下降,产品质量提高,部分农户每667m2收益可达万元左右,形成了“万元田”效应。一些地方政府在农民增收困难的背景下,把山药作为可以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建设当地特色农产品的新项目,在缺少合理规划的情况下大力鼓励发展。

图3 1985~2009年山药科研成果

2.3 极端天气如洪涝、寒潮等造成的影响

1994年广西遭受了几十年一遇的洪涝灾害,山药主产区受灾面积50%以上,当年产量约200万t,减产40%~50%。1994年的受灾低产造成了价格反弹,促使农户决定恢复种植或者扩大种植面积。但洪灾造成1995年山药零余子和山药栽子的稀缺,许多农户的计划无法落实[1],1995年广西山药种植面积仍维持在700hm2。巨大的市场缺额使1996年山药价格冲上历史高峰,而高位运行的价格使1996年广西山药种植面积达到了 1300 hm2的历史新高。按照市场价格规律,1996年后的几年,山药价格会逐渐回落到正常价格,比如 1997年价格有一定的跌落,到年底甚至尚库存2000多t。但是1998年长江流域爆发了百年难遇的洪涝灾害,全国各山药主产区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使山药价格仍运行在比正常价格稍高的价位。市场周期被推迟到了2年后的2001年。这样直接造成了 2002年包括广西在内的全国范围的种植面积缩减和产量的减少,2003年,市场供需紧张,价格应市而涨。

2010/2011年冬季,广西平均气温为11.4℃,比常年同期偏低了 0.9℃。南宁市在整个冬季过程中,平均气温也只有12.5℃,比同期偏低了1.4℃,加上连续的降雨,造成了山药价格的短期异常波动:一边是极端天气造成了收获、运输困难,市场需求增加,销售价格不断上涨,如12月中旬以后,市场上山药销售价格从前期的5~6元/kg上涨到8~9元/kg;另一边是在产地出售价格的低迷,12月本身是山药收获上市的时间,由于担心阴雨、寒潮造成的山药冻伤、泡烂带来的减产、质量下降,农民急切待售,上门收购客商却持币观望,不断压价,收购价格下降2.5~3元/kg,品质较差的山药价格更是低于2元/kg。

2.4 生产成本的增加

山药的种植成本却在逐年增加。目前每667m2耕地的山药种植成本达到了的2500~3200元,跟上世纪90年代相比增加了40%~50%,约1400元左右。这增加的成本中,一部分是直接原因:因为现在田间管理技术加强,每667m2耕地种植的株树增加,所需要的农药、肥料用量也随着增加。其中,部分农民因为种植管理技术的不正确或者为了获得更高的产量,过量施用农药和化肥,造成了无效的成本增加。另一部分是间接原因:近年来种苗、农机、农药、各种化学肥料、汽油、人工成本、运输费用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比如;0号柴油从1998年的低于2元/L上涨到2002年的2.97元/L,再上涨到了2011年6.99元/L;人工成本由2000年前后的每人20~25元/天上涨到2011年的50元/天左右;机械开沟费用(含机械租用和人工费用)每667m2耕地250~300元等等。因此,在广西山药上涨的价格中,有一部分是被增加的成本抵消了。

但同时,广西山药产量也在增加,并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之前,平均每667m2产量300kg左右;90年代平均每667m2的500~800kg左右;2000年后,各种种植技术的应用推广以及加强了田间管理,平均每667m2的产量2000kg~3000kg,部分肥力高的耕地甚至能够达到 4000kg以上。不仅产量增加,而且山药的质量和等级也得到了提高。如桂平市金田镇推广的标准化打洞栽培技术,南宁市邕宁区那楼镇、柳州市融安县推广应用的定向栽培结薯技术以及局部地区应用的套管栽培技术,产量都能够达到上述水平。

这样计算,农户种植山药,通过提高产量和质量来抵消上涨的成本,收益还是增加的。

2.5 市场需求的扩大

详细分析1997年后销售情况发现:(1)以前作为菜粮兼食的山药,逐渐偏向作为蔬菜消费。(2)各种综合利用方面逐渐发展,比如加工成山药干品、干粉,制造工业所需的淀粉等。其中销量最大且增长最快的是食品工业原料和药用这两部分,用于食品工业原料年增长约15% ,药用(包括原料用药)增长约 10%。虽然所占比例高,增长速度快,但是仍属于山药的传统应用,未有重大的突破。

目前山药在药品和食品方面的基础性研究已经比较全面,技术也已经成熟。这些技术与市场结合,不断扩大着山药的市场需求。同时山药在化妆品、添加饲料、药物提取等方面的研究仍然在加强。这些技术针对的是山药的新的利用方向,市场前景大,这就进一步增大了山药市场的潜力。

[1] 药文.广西山药 1997年产新走势浅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7(4):37-38.

[2] 赵冰.山药、马铃薯栽培技术问答[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

[3] 上海大学.怀山药提取物怀山药皂甙的提取方法[P].中国,CN1560061A.2005-01-05.

[4] 赵卫星,姜红波.山药多糖的提取测定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9(3):34-38.

[5] 赵振国,王娜.山药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腹泻率的影响[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31(4):45-46.

Study on planting developmental history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yam in Guangxi

Yam is a kind of economic crops with the national advantage in Guangxi,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local agricult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is surveyed that the changes of the planting area and the market price of yam from 1993 to 2011 in Guangxi.According to the changing statistical data, it is analyzed that the5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yam price in Guangxi, including market price cycle, local policy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extreme weather, the increase of production cost, the expansion of the market demand。

yam;Guangxi; Developmental history; Price;Influencing factor

S632.1

A

1008-1151(2012)06-0170-03

2012-04-11

农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903022-02)

聂文清(1986-),广西大学农学院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山药广西面积
怎样围面积最大
最大的面积
巧用面积法解几何题
治病山药 美味山药
山药记
山药提早上市栽培技术
我的“魔法山药”
巧用面积求坐标
广西尼的呀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