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遥测心电监护仪对老年病人的临床应用及探讨

2012-10-18袁天浩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21期
关键词:室早心电监护赤峰

袁天浩

(赤峰学院 医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遥测心电监护仪对老年病人的临床应用及探讨

袁天浩

(赤峰学院 医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遥测心电监护是运用遥感监测技术对病人实施远距离的监测,是在较大范围内对多位受控者同时连续监测的装置,应用十分方便.对老年病人尤其是冠心病及其它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通过观察心脏活动,记录心脏波形等与心脏活动有关的一切症状[1],可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和发病率[2].

遥测心电监护;临床应用;老年病人

通过对368例老年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应用遥测录像动态心电图机进行24小时的动态心电图记录和录音.现将观察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368例老年患者最低年龄55岁,最高年龄84岁,平均69.5岁.其中男230例,占62.5%;女138例,占37.5%.给患者连接上遥测心电监护议前,了解注意事项,记录24小时活动状态,讲述症状,进行录音,观察患者的ST段、T波、心律失常等改变.

2 疾病详情

详见表1、2.

表1 不同年龄组的心脏病分布情况

表2 早搏的分布及室早Lown分级[3]

监测的368例病人中,Ⅲ级以上室早47例,为频发、多源、多形、矩阵室速或R—on—T现象.大部分通过及时用药、处理得到控制,4例出现室扑、室颤,即进行抢救并除颤,2例死亡.

3 讨论

3.1 遥测心电监护的优越性

首先,病人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活动,不影响正常的生活起居,期间可捕捉到病人在不同状态、不同时间的心律失常及ST-T变化,弥补了常规心电图的不足.其次,即可记录又可自动打图,并且电脑可分析一般的心律失常,还可以回顾分析24小时的监护情况.而不同于普通的心电示波监视.另外,监护和抢救的随机性强,可根据病人的不同病情而决定,避免了Holter监护的时间限制性.

3.2 老年心脏病人心电监护的意义

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在我国人口中比重逐年增加,而心脏病的患病人数也在逐年增多.心脏病猝死的发病率高峰在55~60岁[4],故应对老年心脏病人及时诊断和治疗.据资料表明,老年人器质性心脏病中,室早发生率增高,且以复杂性室早多见[5].老年病人由于其病程长,对一些心律失常能适应,从而掩盖了临床症状,对此类病人进行监护,可以减少护理工作的盲目性,降低猝死病人的发生率.

老年心脏病人,病情变化快,来势猛,故对其进行连续性遥测心电监护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夜间的心电监护,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Ⅱ°、Ⅲ°房室传导阻滞的病人,通过监护表明,夜间与白天有高度的差异性,其中有6例夜间发生阿-斯综合征,故应加强夜间心电监护,以便及时发现问题,为患者赢得抢救和及时的治疗机会.

3.3 心律失常与体位的关系

因为是动态心电监护,是记录病人不同状态下的心电活动,P-QRS-T波群都可动态变化,随体位变化而相应的有所不同,但心律失常与体位有明确关系的报道还较少见.我们曾观察2例病人,频发、多源室早与体位有密切关系.通过不同时间、不同卧位的观察对比,发现病人在左侧卧位时室早明显增多,故指导病人合理卧位并积极治疗,从而减少了室早的发生.

〔1〕丁福.心脏无线电遥感监测的临床应用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7):1584.

〔2〕陈守强,梁爱民,伊永亮,等.心脏远程监护仪的用护特征及费用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07,26(2):73.

〔3〕张昭.Holter监测心律失常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1992,13(2):95.

〔4〕夏顺生.老年心梗观察[J].护理学杂志,1989,4(2):81.

〔5〕杨钧国.心律失常近代概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31~32.

R473

A

1673-260X(2012)11-0111-02

猜你喜欢

室早心电监护赤峰
赤峰学院学生书法作品
赤峰学院教师书法作品
赤峰家育种猪生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这种室早或不需治疗
多参数心电监护仪日常故障分析与维护
插入性室性早搏揭示房室结双径路Lorenz-RR散点图1例
特发性室性早搏与自主神经张力的关系
三维Lorenz-RR 散点图分析插入性室性早搏揭示房室结双径路1 例
心电监护仪电压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基于Andriod平台的心电监护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