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硅碳棒的电炉温度控制研究
2012-10-18张世生
张世生
ZHANG Shi-sheng
(淄博职业学院 电气自动化教育教学部,淄博 255314 )
1 硅碳棒概述
硅碳棒是碳化硅的再结晶制品,是用高纯度绿色六方碳化硅为主要原料,按一定料比加工制坯,经2200℃高温硅化再结晶烧结而制成的管状、棒状非金属高温电热元件。由于硅碳棒使用温度高,具有升温快、寿命长、耐高温、抗氧化、高温变形小、安装维修方便等特点,且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与自动化电控系统配套,可得到精确的恒定温度,还可按曲线自动调温。使用硅碳棒加热既方便,又安全可靠。现已广泛应用于陶瓷、玻璃、电子、冶金、科学研究等高温领域,成为辊道窑、隧道窑、冶炼炉、玻璃窑炉以及各类加热设备的电加热元件。在铝及其合金的保温炉、除气炉、过滤炉中的应用更为普遍。
由于硅碳棒具有膨胀系数小、耐急冷急热,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与酸类物质不起作用,使用温度高,成本低等特点。在氦气、空气和氩气中,最高工作温度为1540℃。通常情况下,在炉温1000℃时可连续工作半年左右。若对硅碳棒的性能了解不够,使用不当硅碳棒也极易损坏,影响寿命。由于铝及其合金的熔炼温度一般在1000℃以下,若使用合理,寿命可达3000小时。除提高硅碳棒本身的质量外,探索合理的控制方法是提高其使用寿命、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
2 硅碳棒发热特性
2.1 电气特性
研究硅碳棒的电气特性是明确硅碳棒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关系,掌握其发热规律。硅碳棒是碳化硅半导体材料结构,不同于金属,其电阻值受温度的影响变化比较大。常温情况下,电阻值较高的,温度升高但在600℃以下,其电阻系数呈负值;600℃左右,阻值最小;温度再升高,电阻系数变为正值,电阻值呈增大趋势。其变化规律,如图1所示。
因此,在输入电压保持一定的条件下,冷态电阻大,输入的功率小,具有自保护功能,保证硅碳棒的冷态升温速度不至于过快;高温时,电阻随温度增加而增加,输入的功率与阻值成反比例变化,使硅碳棒具有自稳定温度的作用。
图1 硅碳棒的电气特征
2.2 加热特性
硅碳棒表面负荷等于发热功率除以发热部表面积。表面负荷大,其氧化速度变快,缩短使用寿命,因此,在通电加热时要严格控制在允许负荷范围之内,切忌超负荷使用。根据炉子的结构、气氛和温度正确的选择元件的表面负荷是元件达到最高寿命的关键,一般使用硅碳棒极限表面负荷的1/2~1/3。
硅碳棒的加热特性是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其电阻值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研究加热特性的目的是为了确定硅碳棒的寿命与那些因素有关,以确定如何延长其使用寿命。硅碳棒加热特性如图2所示,可见在某一温度下,加热时间越长,氧化硅生成越多,其电阻就越大;而加热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温度越高氧化硅生成越快,电阻的增加越大,硅碳棒电功率变小;当电阻值增加到原有阻值的3~4倍,其功率已很低,硅碳棒就失效了。铝精炼设备中,电炉工作温度在730℃左右,硅碳棒温度在1000℃左右,硅碳棒寿命约半年。
图2 硅碳棒加热电气特征
新硅碳棒工作时,表面温度差在60℃以内,其温度差会随着老化而变大,最大可能达到200℃。硅碳棒在使用前,应进行电阻值的测定,对硅碳棒进行配阻,应尽量使每相电阻值匹配一致,同一电炉中各硅碳棒的电阻值以相差不应大于2%为最好。多根硅碳棒一起使用时要并联。若串联易导致某一支硅碳棒电阻快速增加,寿命缩短。
硅碳棒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电阻值增大,需要提高电压,以达到原有功率,用以补偿电阻增加的损失,因此其输入电压需要有一定的调节范围;对于连续运行的窑炉,电压调整范围为0.7~2.5V(V是硅碳棒元件初期使用的电压),需与变压器配合。通过调节电压,能延长碳化硅元件的使用寿命。若控制系统采用调功器自动调压,可有效解决此问题。
3 硅碳棒加热控制系统
3.1 加热控制方式
1)仪表控制方式。通过设置仪表的输出触点,可使加热器工作在开关状态。这种方式只能粗略控制温度,误差较大,电流冲击大,也不利于电网,其寿命短,产品质量也受影响;使用仪表作为人机界面,操作不方便,管理功能差,难以满满足生产的需要,其使用范围很受限制。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通过加大初装功率,来延长硅碳棒使用寿命。一般使用寿命是在3~5个月以上,对于炉温在1300℃以下时,使用寿命可以到4~8个月左右。
2)可编程控制器控制方式。使用可编程控制器控制,能使复杂的工业控制变得简单、配置灵活,维护方便。控制系统能实现温度的采集、变换、显示和PID控制,用触摸屏作为人机界面,可灵活转换系统工作模式,设置工作参数。可编程控制器模拟量输出控制调功器,自动调节加热器电压,对硅碳棒进行连续平滑控制,电流冲击很小,可延长硅碳棒寿命,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高,已成为现代工业自动化控制的发展方向。
3)计算机自动控制方式。该技术具有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的诸多优点,其控制规模更大、界面丰富、软件强大、精度高、通用性强,成本又不断降低,因此在实时控制中,将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但现场控制困难、工作不够稳定、经常遇到各种干扰、系统维护困难。
3.2 可控硅控制方式
1)移相控制。可控硅导通角随外加控制电压而变化,输出电压随之变化,从而调整加热器功率,移相范围为0~180°。电压调节平滑均匀,输出稳定,但因削波而存在高频成分,对控制电路形成电磁干扰。对电网有污染,大功率时表现更为突出,不过对一般工业场合影响不大,所以对延长加热元件寿命有好处。
2)周波控制。即通常所说的固态继电器,加热时,电压不变化,实际是脉冲通断信号,过零触发简单稳定,通常可以节省一块触发板。它可以方便地调节电压有效值,它对交流电压的周波进行调功,多用于大惯性的加热器负载。采用这种调功,即实现了温度调功,又消除了相位调功时带来的高次谐波污染电网。
3.3 基于PLC的硅碳棒加热控制系统
硅碳棒加热控制系统结构如图3所示,电网电源经断路器隔离后,进行短路保护,送到可控硅电路,控制硅碳棒加热。热电偶不是直接插入铝液,需加碳化硅管以进行保护。
控制电路选用温度控制模块,先将热电偶传感器测得信号送入可编程控制器,触摸屏设置的温度也送入PLC,经PID运算,输出信号送至调功器,控制硅碳棒加热输入电压,改变功率。因采用PID闭环控制,可以不再过分考虑硅碳棒的电气特性,控制更简单了。
在PLC程序中,应注意的是PID程序不得放在子程序中,而是放在主程序中无条件运行,只需把PID的参数从子程序送到主程序,再把PID运算的结果传回子程序,否则可导致PID输出不稳定。如果PID运算仍有问题,可自己设计PID程序。
图3 控制系统结构图
3.4 电炉焙烧控制
在硅碳棒新投入使用或烘炉过程中,需要一段时间陪烧,一般在80小时,以去除加热器和炉窑内的水分,满足设备的膨胀要求,防止急剧加热而损坏断棒、注入铝液导致爆炸,在操作上不要急剧升到高温。结合炉窑升温曲线要求和硅碳棒特性,可得PLC控制流程图。陪烧过程,必须排气。
在焙烧控制中,先将曲线分为几个线性段,每一段有起始温度、结束温度和所需时间。利用线性子程序得到温度设定值便可,曲线段可依次自动过渡,升温时间到,进行报警,由人工退出,进入炉窑生产过程。每一段有起始温度、结束温度和所需时间是在触摸屏中设置的如图4所示。根据实际炉窑的焙烧工艺不同,设置不同参数。仅焙烧电炉,最好使用旧棒。
图4 电炉焙烧控制
3.5 硅碳棒加热保护
1)护套保护。在实际应用中,硅碳棒外加护套,制成加热器。为避免硅碳棒与金属液体直接接触,而长期使用过程中,存在护套破裂,出现短路的可能,危机设备与人身安全,为此在加热器内会再装一个热电偶,用于测量加热器温度,避免加热器过热,起到保护作用。
2)加热过程保护。不管何时加热,在加热开始时,在程序中,加一段时间的延时,控制调功器输出电压,使之平滑,缓慢上升,避免电流冲击,保护硅碳棒。
3)超温报警。不管是电炉超温,还是加热器超温,都启动报警程序,进行声光报警,停止硅碳棒加热,保护硅碳棒和电炉。
3.6 系统控制人机界面
触摸屏坚固耐用,可满足工业环境要求;能实现过程控制的可视化,快速启动,快速投运;通过用户名和密码进行身份验证,保证设备与数据的安全管理。用触摸屏监控硅碳棒加热控制,可设计主界面、手动调功、生产运行、参数设置、焙烧预热及报警等界面。
主界面用于不同权利用户登陆和各界面切换,以确保系统运行责任;
手动调功用于设计人员对系统的调试和维护,手动启停各个输出,确保硬件正常;
生产运行用于生产人员的操作使用,按工艺要求自动控制各个输出;
参数设置可进行手动参数、自动参数、参数最大值、报警温度等的设置;
焙烧预热界面用于硅碳棒初始预热,电炉焙烧的启停、复位控制;
报警界面显示报警类型、时间并记录,可与PLC输出声光报警配合,以加强效果。
4 结束语
硅碳棒质地硬而脆,膨胀系数小、耐急冷急热,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600度以下具有负温度系数,以上有正温度系数,高温区氧化加快的电气特性。利用工业上成熟的可编程控制器控制技术,与可控硅配合控制硅碳棒的加热过程,可实现精确的PID控制,同时保护硅碳棒和炉窑,能达到延长硅碳棒及炉窑寿命,节能增效和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配以触摸屏人机界面,可实时显示硅碳棒及炉窑状态、设置生产参数,方便操作控制。
[1]张世生.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2]黄运生.硅碳炉温度与表面负荷的最优控制[J].微计算机信息,2002,(12).
[3]张路宁.硅碳棒在铝液保温炉上的应用[J].冶金能源,2006,25.
[4]王振全.晶闸管调压温控装置在熔铝保温炉中的应用[J].内燃机配件,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