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建本科院校公选课若干问题的思考

2012-10-17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5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院校课程

曾 玲

(三明学院,福建 三明 365004)

关于新建本科院校公选课若干问题的思考

曾 玲

(三明学院,福建 三明 365004)

公选课是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面向大学生开设的以人文与科学教育为核心的综合素质类课程.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今天,公选课的开设对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实施素质教育显得重要和迫切.这里拟以某新建本科院校公选课开设情况,实例分析师资、课程量、学生选课心理以及教学管理等存在的问题,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生选课指导和严格规范教学管理等解决途径提出个人观点.

新建本科院校;公选课;问题;对策

公选课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人文和科学为核心的综合素质类教育课程[1],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具有十分重要作用.高校开设公选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学科间的知识交叉渗透,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更多技能,为社会培养综合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新建本科院校实施学分制时间不长,开设公选课时日相对较短,普遍存在课源不足、师资队伍不稳定、学生选课盲目性大、教学管理不规范等问题[1-4].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就成为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管理的难点.

这里拟以某新建本科院校为例,对上述问题进行疏理和分析,根据该校在公选课教学管理上所做的改革和探索,提出个人看法.

1 新建本科院校公选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1 师资缺乏,开课量相对不足

1.1.1 教师存在认识误区.不少教师认为公选课是专业外的教学任务,与已无关.另外,开设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个人喜好,甚至作为教师教学任务的补充.大多教学工作量达到学校规定的教师,是不愿主动承担公选课教学,在教学工作量不足时才以此来弥补.部分院系领导同样认为教师首先要完成本职专业课程任务.个别领导甚至以本单位教师教学任务繁重为由,拒绝承担公选课教学.导致公选课制度举步维艰.

1.1.2 开设公选课的教师群体低职称化严重;高职称教师要么专业课教学任务重,要么科研项目多,或认识不足,多不愿开设公选课(见表1).

结果显示正高职称教师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中低职称教师成了主干力量.严重影响公选课教学质量.

表1 某校近几年公选课开课教师的职称分布一览表

1.2 稳定课程体系尚未建立

师资队伍的不稳定和数量不足造成新建本科学校公选课课源匮乏.公选课申报自由性,导致缺乏稳定课程体系.许多课程只开设一次就难以为继.加上跨学科、跨专业的师资稀缺,使公选课开课门类相对单调,可供选余地不大,部分公选课变成“必修课”.因此,学生无法根据个人特点和发展要求,系统性制定个人选修计划,只能被动地随遇而安.某校曾尝试放开一些社科类或者理工类的专业选修课(一周一次)让学有余力学生选择,因任课教师的不同意无法继续执行.

1.3 学生选课目标不明晰,缺乏系统科学规划

安排公选课时,虽然教务处已向选课平台录入课程简介、要求和教师简介等信息.学生选课时通过简单操作即能可获悉相关信息,但从教务管理系统后台监测,发现这些少有关注,仅有部分学生按照专业知识结构,结合兴趣、个性发展和社会需求进行选课.体现在以下几点:1.各专业缺乏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专业教育和培养目标解读及指导,使得学生往往到大三、大四才知晓该选学哪些公选课程.2.喜欢选修接近本专业的课程,疏忽乃至拒绝其它学科课程.这丧失公选课程拓宽基础,融合不同学科专业知识、培养通才开设宗旨.部分学生(尤其是第一次选课的一年级学生),仅凭着平时对本专业教师的了解而盲从选择他们开设的公选课.3.只选择学习轻松、考试简捷、学分易得的课程[3].专业学习任务繁重,公选课成了学生负担,.因而倾向修读易学易懂易得分的公选课,如影视及赏析类课程.4.热衷于选择与就业密切相关的实用型课程,如计算机实用操作等,而对自然科学类等真正具有“通识”意义教学内容课程,缺乏兴趣.5.盲目跟风.由于缺乏必要的指导和引导,学生选课时依课程的名称、学分的比重、课时的多少、课程的难易程度或口耳相传的了解进行选择,有的亦步亦趋或听从学长建议决定目标.因而他们上课后才发现选的课并不符合自己知识需要,只得退选或改选.还造成了想修的学生没选上,不想修者却占用了资源的后果.在种种因素影响下,学生无法系统规划进行选课,使得公选课开设无法达到预期目的.

1.4 教学管理跟不上,规章制度待完善

新建本科院校开设公选课无现成制度可循,更多借鉴老本科院校经验.由于院校间的办学和条件差异,所制定的规章制度或多或少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

1.4.1 主讲教师资格审查不严

因为担心课源不足,学校对公选课开设的教师资格审查不严,申请的新课程不作限制.部分年轻、教学经验不丰富的教师匆忙上阵.公选课面向全校学生的知识背景各不相同,需求千差万别,年轻教师组织能力欠缺,课堂教学难以驾驭.部分教师开课与其研究领域不一致,常感力不从心,也挫伤了学生的听课兴趣.公选课无法体现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1.4.2 教学过程缺乏有效监控

(1)相当部分高校对公选课的教学大纲、考核要求及教材的选用等没有做出严格规定.选用教材不合适,专业化过强,没有充分考量内容时代性和先进性,未顾及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因素,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部分公选课教学目标不明确,即使学生选课目的性强,期望值高,但学习收效不理想.

(2)课堂教学过程,在学生考勤、修习效果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缺乏必要切实的措施和行之有效的监控,学生逃课现象屡屡发生.学生选课很积极,门门爆满,但到课率极低,选与学极度反差[4].部分学生一学期就听几节课,同样获得学分.而管理层未能采取有效措施杜绝这种现象.成为新建本科高校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一是时间安排不当,公选课教学时间在晚上或周末,学生即使有兴趣学,常常因与其它临时活动冲突而缺课;二是大部分公选课因教学时段缘由而无法监控到位.

1.4.3 考核不够严格、规范

目前,大多公选课以一篇论文或调研报告定课程成绩,,尚无统一规范考核标准.这给不认真修习的学生提供了“捷径”.提交的论文无法查新,小组调研报告的集体活动无法跟踪.这样考核机制无疑难以检验修习的真实效果.

该校在解决上述问题方面,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对任课教师的资格和开课条件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使课程开设逐步规范化、制度化.但在实施过程中还有许多必须规范的地方,只能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临时措施.公选课的教学监控仍处于被动地位.如何完善规章制度,加强过程监控,促进公选课真正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服务等,成为了公选课正常有序开设亟需解决的问题.

2 解决问题的对策

2.1 规范课程体系,加强队伍建设,扩大开课渠道

应以培养人材综合素质为目标,真正发挥公选课的作用,深入了解学生对现代知识需求状况,科学合理规划公选课的课程体系.(1)建设适合学生发展、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公选课程库.保障充足的课程资源供给.课程库由专业教研室承担,每学期落实开课任务,同时把好审批关,规范课程开设,确保公选课的数量和质量.(2)鼓励教师多开公选课、开好课,建立便捷畅通的公选课开设渠道.对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喜爱的课程,应适当放开选课限制,调整教学班规模,在保证开展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增加教学班,满足学生的需求.(3)充分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建议把一些专业任意选修课作为公选课,让非本专业学生选修.聘请校外专家和行业优秀人才,返聘经验丰富的退休教师开设有特色的公选课,主动扩大开课教师群体.补充和完善公选课体系.鼓励校内确有专长的行政人员和科研人员开设风格各异的选修课,建立多元化的公选课师资队伍.(4)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如适当提高课酬,吸引优秀教师参与开课行列.对教学效果好、学生选修踊跃的课程,优先考虑将其建设为精品课程,扩大效益.

2.2 加强学生的选课指导

2.2.1 各院系加强学生培养方案的宣传沟通,有目的地进行选课指导.各院系应当提前向教务处申报选修课开课计划,选课前一学期,通过网站予以公布,向学生传递开课信息,使他们有充分的时间敲定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制定适合自己的选课计划.每学期开始选课前,要提前一段时间在网上公布选课指南,提供的课程名称、任课教师和内容简介、教学大纲、参考书目以及上课时间、地点等信息,从而使学生轻松明白地选课,减少盲目性.

2.2.2 教务部门根据学科和培养方案要求,科学划分公选课归属,各院系引导学生正确选择不同类型的课程,完成专业培养方案规定每种类型课程应修学分,避免学生浮躁、取巧、侥幸的情绪,培养勤奋、探究知识的学风.

2.2.3 可在适当课程中实行试听制度.学生在最终选课之前,选择一两次试听机会,再做决定.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课程是否合适,教师讲授有无吸引力,讲课内容自己是否感兴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学生跟风选课的情况,也有利于提高课堂出勤率和开课效果.

2.3 加强教学管理,严格教学规范

2.3.1 严格公选课的开课条件.全校性综合素质选修课课程体系一般以院系或教研室为主体,教务处宏观指导进行设置,各院系根据学科特点确定课程名称和主讲教师,有组织有计划地予以实施.

开课教师必须符合岗位资格要求.新开课程必须办理严格的审批手续.要有完整规范的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及讲稿、教案.教材和必要的参考书目应体现时效性和学科的动态性.

2.3.2 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价体系,促进教学过程规范管理

(1)任课教师要自觉遵守教学纪律,不得提前下课,或私自调课或缺课.要完善课堂点名制度,学生缺课达一定学时按学籍规定取消考试资格.增加平时考查次数,加大平时考查成绩在最终成绩认定中的权重,强调日常教学的重要性.(2)教学管理部门进行定期教学检查,组织教学督导人员随机听课,随机抽查教师教学效果.开展学生网上测评,以了解学生对教师和课程的满意程度,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3)对教学效果不好的课程,教学管理部门应当综合督导人员的教学评价报告和学生评教意见,实事求是地指出优缺点,提出相应建议全方位及时反馈开课教师,促使他们更新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既能适应学生需求又可避免挫伤教师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4)对教学质量差整改未到位的课程应予以取消.

2.3.3 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学生逃课

加强教学过程管理,规范考核制度,避免学生逃课,是提高公选课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1)引导学生认识修习公选课的现实意义,端正学习态度,营造良好氛围,提高学习兴趣,从被动选修变为主动修读.(2)建立长效的思想工作和激励机制,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并举,制定优课优酬标准,调动教师开设公选课的积极性,多投精力,像对待必修课程一样重视公选课,追踪学科发展前沿,传授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优化教学内容,注重选择、重组、整合,把知识、能力、素质有机结合,以高质量教学水平吸引学生.(3)加强课堂管理.任课教师严格执行学生考勤制度.采取多种有效制约措施,减少和消除学生迟到和逃课现象:如进行不定时的点名抽查,或做些小测验累计成绩追踪调查.这样既可起到测验的作用,也可起到考勤的作用,提高选修效率.

2.4 科学考核教学效果,提高开课教学质量

鉴于公选课的特性,应加强对日常教学环节的考察,强调日常学习的重要性,改革考试考查方式,减少对学生记忆性知识的考核.增加课堂讨论环节的比重.加大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思维方法的考查.加大学生平时作业、课堂讨论、随堂测验的考查和实习考察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的成绩在学科成绩认定中的比重,可采用课程论文、调研报告、主题演讲、情景对话、分组知识竞赛等等多种形式进行综合考核,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自身能力培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实现学有所获、学有所用,提高综合素质.教学管理部门应抽查审核公选课的考试考查试卷,考察教学效果,防止教师随意评分和情感送分现象.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选课的开设对综合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符合科技发展和时代要求.对新建本科院校而言,更是任重而道远.教、学双方以及各教学管理部门应当加大力度,关心、重视公选课建设推进建设和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确保公选课教学的健康发展.真正发挥公选课作用.满足学生多元知识需求,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让莘莘学子获得终身受益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开发的能力.

〔1〕陈红英.全校公共选修课的改革与管理刍议[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4-37.

〔2〕李发国,岳慧君.关于提高高校公选课选课质量的调查研究[J].文教资料,2007(7):18-19.

〔3〕申凤君,杨芸,申凤玲.高校公选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96-99.

〔4〕张庆国.大学生选修课质量值得关注[N].中国教育报,2003-05-20(3).

G642

A

1673-260X(2012)03-0245-03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院校课程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