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地区性创新服务体系的路径研究

2012-10-17常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陈小红

中国商论 2012年30期
关键词:服务平台长三角区域

常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陈小红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信息化改造势在必行。目前,我国众多的中小企业面临出口或者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的巨大压力,无论是企业所对应的行业技术进步发展,市场需求变化,以及人才资源供求信息和企业资金的融通情况等,无一不需要借助先进的信息化手段获得。企业通过信息化手段挖掘企业的潜在顾客,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使之成为企业的现实顾客,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要根据企业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不足,有的放矢地进行企业扩张的技术进步的改造,而不是跟在其他企业后面亦步亦趋的“模仿”或者干脆违背知识产权法而“造假”。中小企业明确了自己在未来市场中的定位,制定了清晰的发展方向,使企业员工明确企业在未来的创新步骤,才能够使得企业的技术创新稳步前进,最终取得效益和效率。

1 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基本内涵

企业信息化建设要求企业主管、科技人员以及生产第一线员工树立强大的信息化管理和经营的意识, 良好的思路和意愿还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进行有效的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必须从企业管理和决策的最根本的细节方面完成信息化改造。一方面,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能够通过本企业或者外来力量进行建设和提高,但是再好的工具也要使用者的水平很高,才能够显示其高质量的风范。

中小企业信息化促进技术创新的重要体现是制造业过程自动化和服务业的业务流程信息化。中小企业制造业制造过程自动化是产品质量稳定的基本保障,也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基本保障。过去依赖从国外引进机器设备和合资的方式获得比较先进的技术、工艺,进行自主技术创新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最根本途径。

2 信息化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新动力

中小企业信息化改造是技术创新的可靠保证,因为全面、系统、准确和及时的信息资源供给和分析,可以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顺利实现,杜绝不必要的资金和时间的浪费。技术创新是将技术应用与经济效益联系起来进行权衡的一个经济活动过程,其复杂性、风险性由于信息资源的不够全面、系统、准确和及时,会大大增加经济效益的不确定性。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方案抉择时,需要考虑企业内外部众多因素,往往没有更多的资金可以“交学费”,或者资金本来就很短缺,要下定决心搞技术创新,需要全面、系统、准确和及时的信息资源优化配置,作为企业高层决策的基本依据。

企业信息化建设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日本约有650万家中小企业,约占企业总数的99 %,职工人数4200多万,占全国职工总数的78%。[2]日本经济依靠中小企业的贡献,日本政府非常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通过提高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对中小企业实行减税政策,督促银行给中小企业提供多样化的、更好的金融支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系统,保护中小企业的利益。政策信息的公开透明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信念的保持和提高,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最重要的动力。

3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信息资源配置需求

企业信息资源配置体系的基本构成包括组织架构、技术条件和人文环境。三个方面缺一不可,相辅相成。三者成为一个企业信息系统的总系统的子系统部分,与信息资源市场供给系统联接。

图1 企业信息资源配置体系的基本构成

中小企业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实质是通过优化和系统不断升级,建立产品生产、服务提供的创新体系,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优势,最终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优化与升级离不开企业的人才和技术,实现该目标需要企业组织管理的创新。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对信息资源的需求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设施。企业信息化改造过程中,需要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的投资。政府在通信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进行投资,和不断进行技术升级改造;企业在自身的网络接入和信息化组织架构方面进行投资和不断升级改造。

(2)意识、人才。企业信息化改造是手段,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是目的。在该框架系统下,管理决策者、科技人员和生产第一线的员工必须齐心协力,达成默契,前提就需要企业高层的觉悟和对下级的教育宣传;培养这样的意识也可以是科技人员和决策参谋人员的站的高,看的远的素质。总之,需要一种与时俱进的战略目光和思路。此外,还需要人才和技术的保障。没有人才,就是再好的技术也是“空中楼阁”的理想,难以成为现实。人才可以通过企业的招聘、培养和挖掘,无论哪种方式都要留得住人才,最终才能够达到目标。

(3)资金与技术。中小企业特别需要资金的保障,许多中小企业就是由于资金短缺而表现为孤注一掷或坐以待毙,一些企业通过高利贷而孤注一掷的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无异与饮鸩止渴;而坐以待毙的期待运气的好转也象慢性自杀,建立和完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与资本市场的风险投资体系。中小企业也要放下包袱,走出去与大企业或者外资企业加强联系,通过股份制管理机制解决资金短缺的难题。地方政府应该参与建立技术与资本的区域联动系统。

(4)政策和法律保障:任何经济模式的游戏规则的建立,都离不开国家法律的保障。企业信息化,促进技术创新构想的实现也需要完善的法律体系的支撑。最重要的就是知识产权保护。

4 建立地区性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构想

4.1 区性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构成

综上所述,地方政府应该有针对性的建立地区性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在现有技术、知识产权、人才、金融、产品设计、管理和中介服务等方面建立综合性的平台,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信息化服务。该服务体系的宗旨就是为了实现企业技术与资本之间的联动效应。达到在更大范围内,打破行政区域管辖下的壁垒的技术与资本的市场化运转体系。该服务体系应该包括:

(1)技术服务平台。包括技术转移服务,技术标准服务,科技查新服务,科技信息服务;服务技术方案设计。服务技术是指在服务业中大量使用的,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为基础的交叉学科的管理、决策和营销技术等,它一般体现在员工自身的管理、经验、知识等特殊技能和组织的协调能力上,也可称之为“软技术”。

(2)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包括知识产权的信息咨询,代理服务,知识产权交易服务;知识产权交易服务包括:专利超市,商标转让,版权交易,会展动态,维权服务,精品项目,政策法规,代理机构和科研院校的介绍;

(3)人才资源服务平台。包括人才引进服务,人才培养服务;(4)金融服务平台:包括创业投资服务,投资担保服务,科技保险服务;该平台是技术与金融联动的介入点。

(5)产品服务平台。包括产品检验检测服务,创意设计服务;(6)管理服务平台。包括管理认证服务,管理咨询服务,管理培训服务,营销贸易服务;

(7)中介服务平台。包括会计服务,税务代理服务,审计、资产评估服务,司法服务,环境评价服务。

4.2 该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创新点

根据上述服务体系的服务宗旨和服务内容,该平台具有以下创新点:

(1)立体化。科技创新的范围较广泛,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仅会遇到知识产权,技术转移等专业性问题,还会遇到人才引进、管理咨询、法律咨询等服务需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就是建立区域内的联盟机制,为企业提供各种技术和资本服务。

(2)服务性。该服务体系以服务企业为宗旨,具有中介机构性质。促进企业进入服务平台,提出自己的需求。服务佣金以市场机制进行确定,但是必须以服务企业,促进区域技术创新为目的,不断提高服务人员的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扩大平台影响力,广泛参与各区域技术交流活动,为企业提供最前沿、最全面和最细致的技术与资本服务。

(3)以长三角为例建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信息化服务系统的要点。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态势良好的区域主要有京津塘、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以长三角为例,从政治、经济、人才和人文底蕴等综合角度看,长三角经济区域是整体素质比较高的城市群之一,能够尽快进入现代化发展路径。在长三角区域内,建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信息化服务系统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

(1)以加速深化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为目标,改变“行政区域政绩经济”,在国家分税制管理机制基础上寻求区域合作共赢的利益分配基础和税收机制,实现长三角利益分配机制一体化。

借鉴欧共体、欧盟、联合国成员国之间合作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公平公正的运作模式,研究跨国公司内部、总公司和分公司、总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利益分配方式,设计出以一条具有地方经济文化特色的区域合作机制。寻求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区域政府部门组织协调制度安排、区域资源配置和协调管理、地方性政策相对统一等问题的解决方案。应用制度经济学和区域经济管理学的相关理论提出一套评价体系和控制机制。

(2)在区域一体化的内生因素推动下,建立科技创新的公共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的政策倾斜,建立依赖市场机制建立知识产权交易为主体的技术市场的资源配置模式和运作机制。

(3)在市场经济机制为主体的框架下,完善以风险投资为基础的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资本市场的模式,引导民营资本进行风险投资和金融投资。

(4)建立“区域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模式。为产、学、研的合作机制建立一个集合点。落实产、学、研的合作机制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标准,为风险投资的退出提供重要渠道。

(5)以上海为主体异地信贷、债券、股票、外汇、期货等长三角金融中心的资源优化配置和金融创新,促使高新技术企业和金融市场的密切联合。促进长三角区域金融资源的合理集聚和扩散,使各类资源在金融产业链上有序排列,实现金融资源合理流动。吸取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针对区域风险传导问题,加强区域金融监管合作,建立完善的金融信用体系。

(6)建立长三角各个区域的政府和市场调节的双重复合“政府和市场调节双重联动协调模式”,为区域经济系统内政府部门组织协调制度安排提供经济基础,推动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根据高新技术企业的资本筹融资理论和方法,分别研究政府和市场在资本运作中的合力机制。提出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控制互动机制。建立控制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数学模型。通过实证分析,提出可以操作的具体方案。

总之,技术创新活动是技术与资本在信息化手段下,运用市场机制进行的优化配置。在经济发达地区都相对雄厚,但是需要信息化进行优化配置,才能够实现产业化发展。

[1]孙红湘,傅博娜,冯永财.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与技术创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5).

[2]李富清.试论中小企业的信息化与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现代财经,2000(6).

[3]闻岳春.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资本市场融资策略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10(04).

[4]赵现珍,黄德红.创业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策略研究.中国证券期货,2010(10).

[5]荆娴,滕帆等.资本市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研究.中国软科学,2009(12).

[6]万钢.积极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

[7]陈陵虹等.实现资本市场与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良性互动.上海外资,2008(9).

猜你喜欢

服务平台长三角区域
打造一体化汽车服务平台
“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分割区域
江苏省一体化在线交通运输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2019长三角企业100强
基于云计算的民航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区域发展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