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由贸易协定的贸易扩大效应比较分析
2012-10-17苏州大学商学院杨成
苏州大学商学院 杨成
自由贸易区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变得越来越普及,到2012年1月15日为止,WTO收到了大约511份关于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申请,其中311份已经生效。中、日、韩三国在整个亚洲地区的经济总量都排于前列,且贸易关系紧密;日本、韩国是中国第三、第四大贸易伙伴国,而中国也是日本、韩国最大贸易伙伴国。因此,中日韩三国所组成的自由贸易区将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对亚洲地区的经济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而中、日、韩三国在加强WTO、G20等多边经贸往来之外,也积极地加强双边贸易。
在自由贸易区盛行的背后,到底自由贸易区对双边贸易的促进作用如何。本文将通过对中国、日本、韩国及其主要贸易伙伴国和自由贸易协定国的双边贸易规模进行分析。
1 模型的设定及计量检验
1.1 模型的构建
本文采用引力模型,引力模型 (Gravity model)起源于牛顿物理学中的“引力法则 ”,即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各自的质量成正比,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最早将引力模型应用到国际贸易领域的是Tinbergen ( 1962 )和Poyhonen ( 1963)。贸易引力模型的基本形式为:
其中为i国(或地区)与j国(或地区)之间的双边贸易总量,分别为i国或j国的国民收入,通常以一国的GDP代替,为两国的空间距离,A为常数。
本文主要就自由贸易协定对中日韩三国双边贸易量的影响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推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双边贸易量的扩大效应。根据国际贸易的实际情况并借鉴Lnnemann(1966)的模型,首先假设影响中国与贸易伙伴国双边贸易额的因素包括双方的经济总量、人均收入、空间距离和优惠贸易协定,取对数后引力模型公式可表示为:
在公式(1)中,表示2010年i国出口到j国的贸易量(i国为中国、日本、韩国,j国则取中日韩三国双边贸易额较大的国家以及与三国签订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表示2010年该国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国际元,2005年不变价),表示2010年该国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GDP(国际元,2005年不变价)。在样本的选取上选取2010年中日韩三国与其主要贸易伙伴国的数据作为样本数据。数据来源方面,中日韩三国与样本国家之家的贸易数据来源为UN COMTRADE数据库,各样本国家的GDP和人均GDP均来自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2010;距离数据来自网站http://www.Indo.corn中的“距离计算器。本文采用普通最小乘法基于截面数据进行多元线形回归。因为使用的样本为单一时点的截面数据,模型不存在序列相关,克服了引力模型的异方差问题。
1.2 模型计量检验
选取2010年的数据,并根据公式(1)对影响中、日、韩三国双边贸易额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双边贸易额的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来看,模型中的主要解释变量都有非常明显的统计性显著。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人均GDP、贸易国家的距离、贸易国之间自由贸易协定与模型预期一致,且具有明显的统计性显著。估计结果见表1。
表1 中日韩的双边贸易效应估计值
(1)中、日、韩与伙伴国的GDP和人均GDP对双边贸易额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贸易伙伴国的GDP每增加1%对中、日、国双边贸易额的贡献率大约为0.716%、0.714%、0.62%,而贸易伙伴国人均GDP每增加l%对中、日、韩国双边贸易额的贡献率约为0.624%、0.647%、0.601%。一般数来,如果一国双边贸易额主要是由贸易伙伴国的人均GDP决定,则说明该国贸易结构已处于较高发展阶段,该国主要出口的商品多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因而在双边贸易关系中占据较有利地位;相反,如果一国贸易规模主要由贸易伙伴国的GDP总量决定,那就说明该国贸易结构仍处于初级阶段,该国参与全球贸易的商品将主要是资源、劳动密集型商品。因而,根据回归分析结果可以得出:随着技术水平和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中国目前贸易、产业结构的发展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资源劳动密集型商品相对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较多;日本的出口贸易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韩国的贸易和产业结构发展较为均衡。
(2)中、日、韩与伙伴国之间的贸易距离对双边贸易额的增长有明显的阻碍作用。根据实证分析,中、日、韩与贸易伙伴国之间的距离每增加l%会使两国之间的贸易分别会减少0.54%、0.776%、0.746%。这说明作为引力模型中双边贸易的负相关因素,空间距离对贸易的阻碍作用依然存在。不同国家的空间距离阻碍作用也不相同,因为各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国不同且贸易的流量也不同。在贸易伙伴国的选取上考虑了与中日韩三国签约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其中智利、秘鲁的贸易额较小但贸易距离较远也会增加空间距离对贸易的阻碍作用。
(3)与贸易伙伴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对双边贸易规模有着很强的促进作用。从实证分析结果来看,中、日、韩三国与签约伙伴国之间的贸易额仍比最惠国情况下分别高出95%、295%、165%。可以看出自由贸易协定作为一种贸易安排形式,可以显著的促进双边贸易额规模的扩大。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在WTO贸易环境下各个国家仍然纷纷签订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符合了对待一般和特殊的原理,在WTO的最惠国待遇基础上深化本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联系,降低关税减少贸易非关税壁垒等,促进两国贸易之间的良性发展,具有灵活性、可调性、针对性。
2 结语
通过分析中日韩双边贸易规模的影响因素得出引力模型,借助引力模型的回归分析,发现自由贸易协定、伙伴国的GDP和人均GDP对贸易国的双边贸易国模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贸易国与伙伴国间的距离对双边贸易规模有着显著的阻碍作用,并且都与理论预期一致,且都通过5%的显著性检验。因此,中日韩三国应该积极推进具备贸易地理优势国家的经贸合作进程,并谋求WTO框架下多层次双边自由贸易机制建设的主动地位,特别是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通过三者之间进一步的贸易关系提升三者间的贸易规模。
[1]魏巍.基于引力模型的中韩FTA贸易扩大效应研究[J].商业研究, 2009(12).
[2]盛斌,廖明中.中国的贸易流量与出口潜力:引力模型的研究[J].世界经济,2004(2).
[3]葛飞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的分析——基于中国的视角[J].战略研究,2012(1).
[4]林玲,王炎.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双边贸易的实证检验和政策含义[J].世界经济研究,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