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后贸易融资变化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2012-10-17中油辽河油田公司冷家油田开发公司罗武
中油辽河油田公司冷家油田开发公司 罗武
国际金融风暴爆发后,国际贸易的融资环境变得十分恶劣,金融机构为保障自身安全,采取提高利息与手续费、降低国别限额、缩短还款期限等一系列手段来紧缩贷款条件。国外金融机构自身就已深深陷入危机。国际贸易融资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更加难以适应企业参与国际贸易活动的需求。(钟子建,2010)与国内贸易相比,国际贸易的交易次数较少,但单笔交易金额较大,存在集中性风险。由于存在地域差和时间差,国际贸易不可能”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客观上存在授信风险币制不同,国际贸易还存在汇率变动风险法律和管制不同,同时信息不对称,存在地域性风险交易周期长,变数多。金融危机下,国家贸易产生了新的特点,贸易融资业。(刘阳,2009)金融危机下发展贸易融资业务具有重要意义,灵活的贷款期限、授信金额及使用条件、担保方式等,有效地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为广大中小企业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困难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流动资金贷款被企业长期占用形成“资本性”沉淀,降低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推动商业银行业务结构优化,改善商业银行盈利模式。
1 金融危机对贸易融资的变化和影响
1.1 贸易融资环境变化
金融危机造成金融各项指标在短期内出现大幅度的急剧变化,对金融系统运行过程造成极大的破坏性影响,表现在货币汇率,短期银行利率、证券和房地产市场价格纷纷出现变化,金融机构倒闭数目大幅度上升,金融系统混乱。国际金融危机,首先对国家贸易融资环境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贸易融资环境恶化。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金融系统迅速提高利率和相关的费用,减低还款期限等政策,加强对银行金融放贷管理,贸易融资条件更加严格。而2007年,美国“金融海啸”后,国际金融机构中,有9成机构提高信用贷款价格,7成金融机构提高信用证价格。(雷蒙,2008)国际贸易的90%是以现金和短期信贷为基础的。信用证、透支、汇票等各种形式的贸易融资是保证国际贸易顺畅进行的生命线。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国际大银行提高了向发展中国家借贷的条件,如提高利率和手续费用、降低国别限额、缩短还款期等。贸易融资条件的恶化无疑会限制贸易活动,从而阻碍经济增长和发展。
根据当前我国国际贸易现状,我国绝大部分的国际贸易融资采用短期的银行信贷或者是现金直接支付,金融危机必将加大这种贸易融资方式。而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金融机构作为市场的主体,本身也受到金融危机的重创,金融危机爆发后,大量的金融机构出现破产,金融机构数量不断减少。根据有关权威机构统计,2009年中期,国际贸易融资流动性缺口达到3千亿美元,国际贸易融资流动性缺口,必将影响国内生产和消费状况,生产和消费短时间出现缩减。国家贸易融资环境的恶化,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形成致命打击(付文平,2010)。在金融危机中,传统的出口市场由于需求锐减,一些进口商破产倒闭,造成国内出口商资金链近乎断裂。同时为了维持业务持续发展,一些企业需要转型,开拓国外新兴市场,一时间资金成了中小企业生存的关键,需求量剧增和供给不足加大了企业的融资缺口。
1.2 贸易融资风险变化
金融危机下的贸易融资风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企业信用风险。二是金融机构信用风险,三是国家风险。
首先,金融危机下,企业的信用风险增大,表现在国内企业的信用风险是国内中小企业金融融资更加困难,但是受到资金亟需的压力,有些中小企业会利用国际贸易融资手段对金融机构的资金套取,但是这部分资金被用于其他作用,金融危机造成国际市场上产品需求紧缩,为了增加市场份额,国内企业增加签订出口数量,置出口收汇风险不顾,这样企业信用风险必将加大。而国内的企业信用风险体现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外企业融资环境恶化,很多国企无法向金融机构贷款,造成资金困乏,因为拖账、赖账问题严重;而还有一部分企业,本国货币出现贬值,国际市场汇率发生变化,大部分进口商出现观望状态,贷款拖欠严重。
其次,金融危机加大了国外银行的信用风险。随着金融危机破坏力的加大,许多金融机构出现流动性缩减,金融机构的正常经营基础遭到损害,金融机构内部滋生出各种问题,而银行中涉及国际出口贸易的信用证结算等相关业务,风险迅速加大,国家信用结算方式,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信用程度大大缩减。最后,金融危机造成国家风险加大,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国家以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和稳定为口号,实施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据WTO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2008年9月到2009年3月,各成员国推出2ll项措施,涉及G20成员中的18个。仅就针对中国的措施来看,2009年1~4月共有13个国家和地区向中国发起。“两反两保”调查38起,案件数同比上升26.7%。
2 金融危机后贸易融资风险策略
2.1 政府加快构建国际贸易融资风险防范体系
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政府应该首先发挥其主导作用,加快构建国际贸易融资风险防范体系。把国际贸易融资风险防范体系应用于国家政策性信用保险机构,这样就能根据市场风险发展状况,对各类相关融资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建立国家贸易风险发布平台,对各种风险进行提前预警,警惕可能性的融资风险发生,防治贸易融资风险产生;国家要鼓励企业和金融机构开展风险知识培训,加强员工对贸易风险和应对策略的了解;金融危机下,政府要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对企业投保、资信调查和融资等方面的费用以支持,鼓励企业参与出口信用保险,通过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减少金融危机对贸易风险的冲击。同时,政府要加大对出口保险公司的支持力度,增强出口保险公司管理国家出口风险的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金融危机的危害。政府加强对国内政策性银行的贸易融资支持。世界各国纷纷采取鼓励性的融资政策,韩国批准进出口银行在海外市场筹资以支持出口商;印度、泰国向进出口银行提供更多资金,扩大其信贷额度、出口信贷再融资额度和信用保险能力;俄罗斯央行在国家发展与国外经济事务银行存入500亿美元,为期一年,且可延期,以便该银行向信用机构和非金融企业提供外汇贷款,偿还外债。
2.2 金融机构加强国际贸易融资风险防范
2.2.1 实行审贷分离,执行授信额度治理
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内部机构设置的调整力度,为了进一步扩大金融危机下业务发展需求,根据当前形式,制定新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运行方式,实行审贷方式相互分离,执行授信额度治理,减低金融危机的风险冲击,增加客户服务力度。
2.2.2 完善业务规范操作和各项制度管理,建立风险监管机制
金融危机下,要提前做好国际贸易融资的贷前预备工作,建立健全贷前风险分析制度,对贷前风险进行充分预测和分析,金融机构要严格审核国际贸易融资授信额度,控制风险操作过程的发生。健全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市场风险管理制度、自然风险和社会风险管理制度、国家宏观经济政策风险管理制度和汇率风险管理制度,对这些风险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检测,做好风险防范规划,完善资信管理制度,加强对企业,开征人的严格审查,发现潜在的风险,要及时规避。加强信用证业务规范和治理工作,完善相关的国家国际贸易融资法律法规保证机制,依法治国。
2.2.3 增强贸易融资业务人员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增强防范融资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金融机构要全方位加快对贸易融资业务高水平和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加强对贸易融资业务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实现国家综合业务水平和专业化水平同步提升;积极总结工作经验和教训,强化贸易融资业务实践,增强贸易融资业务人员防范融资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周船,陈波,李平,2010)。中小企业要抓好岗位培训,不断提高贸易融资业务人员专业水平。企业贸易融资业务人员要全面掌握国家出口信贷、对外贸易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了解各种业务操作程序和相关机构的运作情况,充分利用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和其他途径规避风险。
2.2.4 加快贸易融资产品创新
金融危机形势下,国家市场需求不足,生产和消费状况恶化,大部分企业国家贸易条件的恶化,对金融机构产品需求不足,金融机构业务发展受到重创,而同时,一些出口贸易为了实现国家贸易出口协议,增加市场份额和市场竞争能力,以转移风险,企业的贸易融资需求又增加,金融机构在金融危机的复杂形势下,要积极创新贸易融资产品。建立专业化和便利的金融融资解决方案,才能满足危机下特殊的企业融资需求,扩大银行业务,促进银行发展。
2.3 企业加强国际贸易融资风险防范
企业要加强国际贸易中的风险管理,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加强国际贸易融资长效管理机制,制度化管理取代经验性决策。建立客户档案,对客户实行动态管理方案。以往的国际贸易中,存在多方面的风险,销售前很少对客户作资信调查和资信评估;信用决策凭经验,凭感觉,无异于赌博;惧怕风险,盲目追求“零”风险而导致企业竞争力下降,业务萎缩;迁就客户,盲目相信老客户,没有动态跟踪其变化;没有建立客户信用档案,不能分级授信,导致客户忠诚度不高,业务员的流失可能直接引起客户群的流失;出现逾期应收账款处理方法不当和不力,导致帐龄很长,回收可能性降低,最终由于债务人逃逸,破产倒闭或转移资产而导致事实坏账。因此要对客户进行筛选、评判,建立客户档案,整理客户档案管理的信息和文件,包含客户基本信息、信用申请表、销售实地拜访或问卷调查报告、第三方调查报告(财务数据)、信用限额和授信条款、客户账单支付的操作流程和具体负责款项支付的联系人合同、交易履历及支付状况记录、纠纷和争议情况与处理结果和信控部门对该客户的年度审核报告;对合同进行审核与管理,实现合同有效性、可行性、安全性和公司政策上的相符性、法律上的可执行性;加强应收账综合管理。二是加强短期风险规避与转移,实行信用保险、银行保理和票据贴现、信用证结算和担保等手段。牺牲部分利润换取风险的转嫁。
企业要增强自身信用(夏贵华,2010),增加与银行之间的相互沟通,按时付息还款,维持良好的信用记录。及时了解银行创新的贸易融资业务和银行审批贸易融资的条件、过程及审核的重点,还应主动加入政府、银行或民间组织建立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信用服务体系和中小企业征信体系建设实验区,提升自身的融资信用级别。
[1]刘阳.金融危机下贸易融资业务发展探析[J].科技经济市场,2009(9).
[2]雷蒙.金融危机下的发展中国家贸易融资[J].2008(12).
[3]王信,熊庆丽.金融危机后贸易融资的变化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J].国际贸易.2009(8).
[4]夏贵华.后金融危机中小企业贸易融资的探讨[J].管理观察,2010(11).
[5]钟子建.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问题与对策[J].中国外资,2010(5).
[6]康楠.国际贸易融资的含义及其作用探究[J].中国商界,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