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制剂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2012-10-16江华,徐征
江 华,徐 征
医院制剂在我国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其在发展初期,是对药物市场严重匮乏的最好补充。以医院为依托,药物疗效好,相当程度上满足了市场需求。随着改革开放,我国药物产业大发展,更多的企业进入全国甚至全球市场,外资企业的进入更加加剧了竞争[1]。这样的背景下,市场对医院制剂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前机遇下,提高制剂安全性,是发展、改良医院制剂的重点。本研究旨在调查药师和患者对于现存医院制剂的看法,为评价并提高医院制剂的生产和使用安全性奠定基础。
1 方法
1.1 调查方法
1.1.1 访谈法 专家包括多家三甲医院药剂科主任。针对现存医院制剂安全性在各环节中的情况,不良反应信息收集情况,对医院制剂管理者和从业人员开展访谈。访问方法以开放性问题和探索性问题为主。设置开放性问题调查患者对于医院制剂的看法和意见。
1.1.2 问卷法 问卷发放地点:北医三院门诊科室。问卷发放人群:中老年患者(1960年以前出生)约占60%,其余为青年患者。被调研人员包括教师、商人、学生、工程师、厨师和外来务工人员等多种职业。受教育程度从小学到博士不等。问卷发放数量:100份,随机发送,全部回收入选。问卷内容:北医三院制剂调查表(患者)。见表1。
1.2 分析方法
1.2.1 组内与组间比较 组内选项情况和组间选项情况比较。组间用卡方检验比较相同题目下,不同组意见选择率的差异性,简单评价后,如果有十分集中的意见,则可为日后工作提供参考。
1.2.2 选项描述性分析 本问卷所涉及的问题,患者意见可能为较为趋势化的看法,而非量化的直观数据。因此,根据患者群体表现出的几种趋势,可进行描述性分析。
1.2.3 意见汇总分析 由于涉及医院用药服务和医院制剂生产水平,质量水平,安全问题等与患者相关度较高的问题,在采访中可能会遇到较多的反映。汇总意见分析其指向性与启示性。
2 结果
2.1 专家访问 被访谈专家都是一些正在或曾经从事过医院制剂生产、研究和管理的药剂科主任,主要有北医三院药剂科副主任张晓乐、北大医院药剂科副主任王宝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王晓玲主任和煤炭总医院吕强主任。专家们一致认为,医院制剂不能只关注创收,社会经济效益是一个更高的要求。使患者在用药中感觉到安全有效,这也是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在创造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关注社会效益,这也是为社会做贡献。
2.1.1 特色产品 特色产品的形成,是医院制剂品种调整和开发的指导思想。对现有制剂分类后,保留部分经济和社会效益良好的品种。依据法规和医院特点,特色新药开发重点在中药制剂。
表1 调查问卷表
2.1.2 生产环节 现行标准实施细化,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方法。以质量提高和产品安全为准,增加新标准。医院间合作具备较大可能和空间。
2.1.3 安全信息收集 现行体系完整,需加强和重视执行力度,将医院制剂纳入体系十分重要。
2.1.4 用药安全服务 广泛开展用药服务,形式选择灵活多样,使患者获得安全信息渠道增多,难度降低。
2.2 调查问卷结果及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发放的目的是从医院制剂入手,提高药师药学服务水平。共设立问题14个,问题中心围绕着现代药学服务主题:安全、有效、经济和适宜。
2.2.1 安全性 在与安全性有关的问题中,87.14%的患者支持医院制剂继续存在发展,是基于医院制剂的安全有效。45.7%的患者看重说明书,并有46%患者要求改进说明书内容。涉及说明书问题的为“应写清不良反应”和“说明书应更详细”,共占65%。两组组内,青年患者持否定态度者稍多,中老年患者持肯定态度者稍多,也与安全性评价问题趋势相同。表现青年消费群体对于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更高。95.71%的患者并未遇到不良反应,遇到不良反应患者主要集中于皮肤红肿,搔痒,眼睛干涩等问题,均在家自行停药后得到解决。两组患者在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时,倾向选择临床服务和自我处理的便捷方式。79%的患者希望了解药品不良反应,其中青年组有97%的人有此愿望,意愿十分明显。这种学习诉求并非针对某些疾病或药物,而是针对整个药学服务提出的更高要求。75%以上的患者关注长期使用安全性,可见医院制剂的安全性已成为患者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
2.2.2 有效性 医院制剂的有效性调查在问题3,4,7中体现。67%以上的患者认为医院制剂使用后疗效好;57.1%认为医院制剂最重要的特点是疗效好,同时也认为医院制剂更安全;73%的患者认为服用后疗效好,其中老年组75.7%,青年组69.6%;认为没有疗效的仅占6%,两组相同。以上调查可以看出,医院制剂确实疗效确切。
2.2.3 经济性 关于药物的经济性在问题1,2,3,11有反应。54.5%的青年人和37.14%的中老年人会因为价格便宜选择医院制剂,并有39%的患者根据包装的优劣区分商品药与医院制剂。多数患者非常清楚医院制剂的价格便宜,因此,他们对医院制剂的包装并不在意。为此,笔者比较了3个药品:①2%盐酸丁卡因注射液:医院制剂价格为每支1.70元,商品药价格是每支29.00。②青霉素皮试液:医院制剂价格为1.70元,商品药价格是每支9.70元。③煤焦油洗剂:医院制剂价格每瓶2.91元,商品药(泽他)价格为每瓶64.50元。由此可见,医院制剂的价格优势非常明显,这也是医院制剂社会效益的良好体现。
2.2.4 适宜性 医生和患者肯接受的药品,就是适宜的药品。从问题1,2,3中可以分析出,87.1%的患者支持医院制剂的存在,48.6%的患者根据医生介绍选择医院制剂,58%的患者根据医生介绍区分商品药与医院制剂,说明大多数患者和医生认可医院制剂。
3 讨论
3.1 专家访谈讨论 专家就医院制剂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刻剖析,包括特色产品的开发,生产环节的改善,制剂安全信息的收集等。结果表明,医院制剂要发展,就必须加强制剂室和临床的沟通。将现存制剂按安全性、产量、销量、消费者接受程度进行评价,淘汰萎缩产品和逐步滞销产品,进行特色制剂和中药创新制剂的开发和生产。同时,随着生产质量标准不断提高,需要引入更加完善的培训和绩效评价机制,有效执行质量标准,提高员工素质。
3.2 患者调查讨论 患者对药品安全性,尤其是长期使用的安全性问题关注度提高,反映了患者自身素质的提高,对医院药剂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制剂能否在安全信息上更进一步,逐渐成为患者所关注的要素之一。
医院临床部门和药剂部门合作的监控信息体系着重不良反应发生后的应对处理,而患者主要关注不良反应发生前的预防阶段[2],建立这两者间的纽带,是药剂部门安全工作的重点。应加大宣传力度,有效利用用药咨询、开展科普讲座等,为有效提高患者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做出贡献。
说明书信息量的增加可降低用药风险。调查显示,患者最关心的是药品的品质及安全信息的完整性,而不是包装的程度。
医院制剂作为一个中国医院的特色产品,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作用。药学人员应按照现代药学服务理念,合理使用医院制剂,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药学服务。
[1]秦安龙,邵建屏.中国医院制剂的特点、现状与发展前景探讨[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8,11(5):328,F0003.
[2]徐红,周晓兵,马培琴.对医院制剂室实施GPP管理的解析[J].中国药业,2007,16(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