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并发症的影响
2012-10-16罗常春
罗常春
(余杭区卫生进修学校 浙江 余杭 311100)
·临床护理与管理·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并发症的影响
罗常春
(余杭区卫生进修学校 浙江 余杭 311100)
目的:探讨出院后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24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出院后给予常规复查及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2组血糖控制情况、并发症情况及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1年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年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87%(P<0.05);观察组出院1年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出院后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对减少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积极意义。
糖尿病;护理干预;血糖;并发症
Abstract:[Objective]The article aims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extended nursing intervention to the blood glucose and complicating diseases of diabetes patients after post-discharge. [Method] We divide 124 cases of diabetes patients randomly into two groups, each of which has 62 cases of patients. One group is to be as an observed group, and the other as contrast ones. The former received a kind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after post-discharge, and the latter only received routine re-examine and health education. Then, the situation of blood glucose control, complicating diseases and self-care of patients among two groups was observed. [Result]After 1 year of post-discharge, all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ed group showed that 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 2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were apparent less than those in the contrast group (p<0.05). The occurring rate of complicating diseases of the observed group during 1 year of post-discharge was 11.29%, apparently less than 33.87% of the contrast group (p<0.05). The assign mark of self-care ability of the observed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ast group after 1 year of post-discharge (p<0.05). [Conclusion]The extended nursing intervention after post-discharge is able to improve the blood glucose situation of patients, and has a positive effect to reduce complicating diseases or prevent them from happening.
Keywords: diabetes;nursing intervention; blood glucose;complicating disease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是一种非传染性的慢性终身性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1]。目前尚无特效方法,临床治疗多以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为主,糖尿病患者饮食、运动、监测血糖和药物治疗是保持血糖稳定,减少并发症的重要因素[2]。因此,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糖尿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本文观察了出院后经综合护理干预的62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及并发症情况,并与同期给予常规复查的6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进一步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对糖尿病血糖及并发症的影响。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共124例,均来自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全部经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糖尿病,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均为初治病例。纳入标准:年龄、性别及文化程度不限,患者均为自愿参加。排除标准:伴有精神障碍、智力障碍、语言障碍及恶性肿瘤疾病者,已伴有其他慢性疾病者。将12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2例:男35例,女27例,年龄32~75岁,平均(52.3±8.1)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9例,初中29例,高中及以上14例。对照组62例:男34例,女28例,年龄31~76岁,平均(53.1±8.6)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8例,初中30例,高中及以上14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入院时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住院期间均给予积极治疗和护理(如饮食控制、指导用药、观察病情、心理护理、运动护理、低血糖处理等),出院前一天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血糖谱正常,无明显并发症,出院时2组患者的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的出院护理及具体做法 对照组出院后给予常规复查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坚持长期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指导其做好血糖、尿糖、足部、眼底等定期检查,并认真书写健康日记(包括饮食、运动、血糖、用药、睡眠等情况)。嘱患者1个月时回院复查,复查的内容包括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肝肾功能、血脂、心电图等相关辅助检查,以及眼底、足部等部位的体格检查,了解其饮食控制、运动及用药等情况,同时进行健康宣教。告知科室联系电话,嘱患者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就诊。以后每3个月复查一次,收集相关数据及资料进行对比。
1.2.2 观察组的出院护理及具体做法 观察组出院后除常规复查和健康教育外,重点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出院时经患者同意后签署《延续护理知情自愿同意书》,以取得其主动配合,与患者共同制定个体化延续护理计划。由糖尿病专科护士负责随访:每2周一次电话回访,6个月后改为每月一次,电话回访的内容为《浙江省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第八项《重点疾病社区管理》中的《糖尿病随访管理一览表》,并与患者确定下次随访目标;第一个月时回院复查,以后每3个月复查一次,复查的重点为血糖谱、糖化血红蛋白及心、脑、肝、肾、眼底、神经等重要器官功能的检查,及时发现并发症;每4个月上门随访一次,随访内容包括:对患者全面的护理评估、糖尿病相关健康知识知晓率调查、阅读患者健康日记、对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评分。
1.2.3 延续护理实施的策略 以知-信-行心理模式为指导,通过心理干预改变患者的日常行为习惯。通过对观察组的随访既增加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同时也对患者的日常行为习惯进行检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上门随访的对象除患者本人外还包括其家属,通过改变家属的健康观念来促进患者遵医行为的养成。
1.2.4 护理技能训练 随访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最终达到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目的,其中的关键是使患者掌握糖尿病相关的护理技能。观察组患者通过延续护理学会了热卡的换算、制定食谱、限盐控油、足部评估、运动强度判断、正确使用医疗仪器(如快速血糖仪、电子血压计等)、药物不良反应的识别、正确处理低血糖等护理技术,提升了患者的自我护理水平,明显提高了家庭护理效果。
1.3 观察指标
全部患者均给予1年以上随访,观察2组患者入院时及出院1年后的血糖变化、并发症情况及自我护理能力,并进行对比分析。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采用糖尿病自护行为量表(DSCS)评分法[3]进行评估。评估指标为:饮食控制、规律运动、遵嘱服药、血糖监测和血糖异常处理5个方面。评分标准:5分:完全做到;4分:经常做到;3分:有时做到;2分:很少做到;1分:完全没有做到。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2组血糖变化情况
2组患者在入院时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1年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血糖变化情况比较
2.2 2组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1年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并发症情况比较(N,%)
2.3 2组自我护理能力情况
2组患者入院时自我护理能力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1年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观察项目观察组入院时出院1年对照组入院时出院1年饮食控制295±071461±047a332±068379±062规律运动212±023415±048b214±027240±051遵嘱用药238±037412±032c237±036249±038血糖监测251±078438±036d219±076251±041血糖异常处理269±051341±037e271±058301±039
注:观察组出院1年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t=3.125,b:t=3.474,c:t=4.123,d:t=3.982,e:t=3.332,P<0.05)
3 讨论
控制血糖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目前糖尿病临床治疗的目的[4]。患者的饮食、运动、用药及监测均对血糖有重要影响,因此,给予糖尿病患者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笔者近年来通过对糖尿病护理过程的跟踪,发现在糖尿病患者终身治疗过程中,出院后的血糖控制及并发症的预防工作尤为重要。延续护理是一种以护理程序为基础,以不间断护理为原则的新型护理模式,也就是通过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给予长期的护理与指导,将护理工作从医院延伸至家庭,使患者得到更好、更全面的护理干预,从而改善病情[5]。它能促进患者遵医行为的养成,变被动治疗为主动护理,从而有效地预防并发症。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出院1年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1年内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出院1年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也高于对照组,表明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把糖尿病相关知识及操作技能为患者及家属所掌握,能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对减少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做好糖尿病的二级预防,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有积极意义。本文结果也证明多方式的随访能有效发现患者现存或潜在的护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有利于促进患者良性行为习惯的养成。实践证明延续性护理干预深受患者及家属的欢迎,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值得推广。
[1] 李莉.临床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临床医学,2010,30(9):123.
[2] 杨建华,梁小英,黄秋菊.对糖尿病患者加强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9):1142-1143.
[3] 潘宗美,徐洋,杨巧娟,等. 延续护理在出院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2011,6(下,专科版):22-24.
[4] 冯玉芳.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院外治疗依从性的临床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5):15-16.
[5] 黄金月.出院后延续护理所需的护理剂量及能达到的成效[J].中国护理管理,2008,6(增刊):156-158.
Theeffectofextendednursinginterventiontobloodglucoseandcomplicatingdiseasesofdiabetes
LUOChangchun
(Yuhang Hygiene and Heath Training School,Zhejiang 311100,China)
R473.2
B
1672-0024(2012)06-0039-04
罗常春(1974-),女,湖南郴州人,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内科护理及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