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是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
2012-10-14龙新民
龙新民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一《决定》是新时期党中央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纲领性文献,在党和国家的文化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它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文化是其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血脉和精神。胡锦涛同志指出:“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新的形势下,大力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必须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基本任务,确保人民群众特别是基层群众的文化权益。
关注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是党的优良传统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文化建设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在1940年1月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深刻阐明:“所谓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一句话,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他还首次提出了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的任务,强调“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大众的,因而即是民主的。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1942年5月2日至23日,党中央在延安召开了文艺座谈会,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召开的第一次大规模、高规格的文化工作座谈会。毛泽东同志来到延安杨家岭窑洞前,在会议开始时作了“引言”的讲话,会议结束时作了“结论”的讲话。可以说,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是我们党在革命根据地局部执政条件下第一个指导文艺工作的纲领性文献。《讲话》科学总结了五四运动以来我国革命文艺发展的历史经验,密切联系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文艺工作的客观实际,紧紧围绕文艺工作的若干重大问题,全面、深刻、系统地阐述了党的文艺思想,精辟阐述了文艺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即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务,为人民大众服务。《讲话》对“人民大众”作了解释:“什么是人民大众呢?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所以我们的文艺,第一是为工人的,这是领导革命的阶级。第二是为农民的,他们是革命中最广大最坚决的同盟军。第三是为武装起来了的工人农民即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武装队伍的,这是革命战争的主力。第四是为城市小资产阶级劳动群众和知识分子的,他们也是革命的同盟者,他们是能够长期地和我们合作的。”《讲话》强调的文艺为这四种人服务,奠定了文艺工作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根本政治方向。
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受到了革命文艺工作者的热烈欢迎和衷心拥护。在《讲话》精神的鼓舞下,延安和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文艺工作者响亮地提出了“到农村、到工厂、到部队中去,成为群众的一分子”的口号。按照《讲话》倡导的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文艺工作者纷纷下乡下厂下部队,向工农兵群众学习,从工农兵群众的火热生活中汲取营养,创作出一大批鼓舞人民抗战斗志、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优秀文艺作品。戏剧方面,创作演出了大型新歌剧《白毛女》,秧歌剧《兄妹开荒》、《夫妻识字》,平剧《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文学方面,有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欧阳山的《高干大》,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等一批新作;街头画报、街头演出、街头音乐、街头诗朗诵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在延安和一些抗日根据地也开始活跃起来。
文化承载着为党的事业、为人民引领前进方向的任务,承载着为党的事业、为人民提供思想动力的使命,承载着为社会、为人民创造文化生活条件的责任。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和“文化的军队”,即依靠“枪杆子”和“笔杆子”,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党从这一时期领导文化工作的实践中,积累了文化建设的丰富经验,形成了始终关注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优良传统。
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是文化建设的现实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随着国家对文化投入的大幅增加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文化建设不断开创新局面,取得新成就。但也必须看到,在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物质生活水平较大提高之后,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愈加强烈。人们不仅重视和关注经济权益、政治权益的保障,也越来越关注文化权益的保障。而与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相比,我国文化建设还相对滞后。国家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和精神文化产品还不能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尤其是城乡之间、不同群体的人民群众之间文化生活差距拉大,已经成为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公平正义的一个突出矛盾,应当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差距扩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就城乡而言,现在城市人特别是大城市的居民文化生活比较丰富,他们有较多的文化设施可以使用,有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演出可以欣赏,有各种喜闻乐见和自身参与的精神文化生活。而农村地区群众的文化生活相对比较贫乏。
就农村而言,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边远地区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存在很大差距。在经济发达的省份,已建成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层文化设施比较齐全,群众文化生活较为丰富。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边远地区的农村,文化设施十分落后,群众的文化生活难以得到保障,除了有电视可以看外,一些农民至今仍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就城市而言,不同群体、不同阶层群众的文化生活差距很大。高收入阶层、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在物质生活比较富有的同时,有条件享受到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低收入群体、弱势群体、经济困难家庭文化生活则比较贫乏,特别是占城市人口相当数量的广大进城务工人员,几乎没有什么文化生活可言。
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的统计,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文化消费支出占总消费的比例为12.08%,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大城市和东部发达地区都在14%以上,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而云南、青海、西藏等西部地区则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西藏仅占4.93%。
从一定意义上说,我国文化建设的现实问题和矛盾,突出表现在文化生产力和公共文化服务同基层百姓特别是农村地区群众、城市经济困难人群、进城农民工的需求不相适应,形成城乡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剪刀差”。毫无疑问,出现这一情况,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下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客观反映。在这样一个历史阶段,人们文化权益的保障和文化生活的丰富,不可能是绝对的,只能是相对的。但我们必须正视并努力创造条件去逐步缩小城乡之间、不同职业的社会群众之间、贫富状况不同的社会成员之间在文化生活上的过大差距,尽可能保证文化财富在分配对象、分配内容和分配方式上的公平正义。
文化,是在人民群众伟大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孕育和创造的,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人,文化发展的成果也理应由人民群众共享。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强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这是全党的重大战略任务。从国家文化建设的全局来考量,可以说,没有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文化的发展繁荣,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特別是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就难以形成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崭新局面。
让文化建设服务人民群众、惠及基层百姓
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主义文化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文化。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目的在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促进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让文化建设服务人民群众,惠及基层百姓,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要求,也是新形势下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和主要工作着力点。实现这一基本任务,需要从多方面下功夫:
一是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和城市基层社区的文化投入。公益性的文化事业,离不开政府的资金投入和支持。鉴于目前农村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和边远地区文化设施落后的状况,国家在制定文化发展规划、安排文化发展年度计划时,应当把工作重点转向农村,转向城市基层社区。近些年来,中央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部门已经先后实施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家书屋工程”,为解决农村地区广大农民群众看电影难、看电视难、看书难等问题发挥了实际的作用。但这三大工程的巩固和拓展,都需要一定的资金保障。从农村地区文化发展繁荣的总体布局考虑,还应有计划地兴建一批群众文化馆、文化活动站、青少年宫等新的公共文化设施。因此,要进一步加大文化建设的投入,并更多地向农村地区、边远地区和城市基层社区倾斜,使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各方面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逐步走向均衡,解决一些农村地区文化设施落后、文化场地匮乏、文化产品供应紧张的状况,为城乡基层群众提供必要的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
二是大力倡导文化工作进基层、进农村、进社区。70年前,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就精辟阐述了文艺和群众、文艺和生活的关系,强调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要求“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中也深刻指出:“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自觉地在人民的生活中汲取题材、主题、情节、语言、诗情和画意,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来哺育自己,这就是我们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道路。”党的领导人的这些重要论断,为文艺工作者从人民群众和社会生活中汲取丰富营养,推动文化发展繁荣,指明了前进的道路。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建设服务人民群众,满足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任务更加艰巨,要求也更为紧迫。党和政府以及宣传文化工作部门,应当以更大的力度、更有效的措施,鼓励和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到基层群众中去,到生活实践中去。近些年来,“三下乡”、“心连心”、“走转改”等一系列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要继续坚持。同时,我们绝不能满足于临时性、阶段性、个别性的办法和举措,而要研究、制定推动文化工作进基层、进农村、进社区的长效机制,提倡和引导文化工作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向人民群众学习,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宣传文化单位要有一些硬指标,建立相对固定的基层联系点,帮助建设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并把精神文化产品免费送到农村群众中去、送到城市社区居民中去。
还需要指出的是,倡导文化工作进基层、进农村、进社区,不是简单地凑几个人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就行,其中有一个与时俱进的问题。由于电视的逐步普及,从总体上说,人民群众包括基层农民群众的文化欣赏水准有了很大提高,他们也希望看到高水平的文艺演出,听到大腕明星的演唱。因此,在推动文化下基层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位文化艺术生活的需求。
三是努力创作更多能满足各阶层群众文化生活需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目前,我国精神文化产品的规模、质量和效益已发生历史性的变化,到2010年为止,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电视剧生产国、第三大电影生产国,新闻出版业的总规模也稳居世界前列。但人们也常常感叹,我们的精神文化产品既“多”又“缺”。多了为什么还缺?主要是缺少思想性、艺术性俱佳,能够真正叫得响、留得住、传得开的精品力作;缺少能够适合基层人民群众欣赏水准的文学艺术作品。
在我国文化发展历史上,由于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重视从人民群众火热生活中汲取营养,在不同历史时期创作了一大批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现在,在电影、电视剧、戏曲等各类文艺作品数量猛增的情况下,反映基层人民群众生活、深受基层群众特别是工人、农民、解放军指战员和青少年欢迎的文学艺术作品却明显感到缺乏,没有多少农民真正喜欢的电影、电视剧可看,反映工农兵群众生活题材的文艺作品也不多见。这一现象启示我们,要满足基层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必须加强对精神文化产品生产的指导与规划,大力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努力创作一大批优秀的文学、戏剧、音乐、舞蹈、影视、美术、杂技、曲艺等各方面的优秀作品,积极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用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去满足基层百姓的精神需求。让喜欢看书的有书可读,喜欢看戏的有戏可看,喜欢听音乐的有优美乐曲欣赏,喜欢看电影、电视剧的有大量影视佳作可看,喜欢扭秧歌的群众也有自娱自乐的场所,等等。各个艺术门类都有受众群体喜爱。城里人有条件欣赏高雅艺术的可以欣赏高雅艺术,基层群众也能有自己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作品,有各种乐于参与的文化娱乐生活。
四是制定完善推动文化建设服务基层群众的文化经济政策。把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作为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依靠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文化建设已呈现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双轮驱动、比翼齐飞的生动局面。必须强调,无论是文化事业还是文化产业的发展,都应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根本目的,这是一个大政策、大目标。
一方面,从党和政府工作的角度,要在已经出台了若干扶植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政策规定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制定和完善有关的文化经济政策。比如,鉴于城市低收入家庭、困难家庭和农村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家庭文化生活贫乏,文化消费水平偏低的状况,可在有条件的地方尝试设立群众文化生活补偿资金,为经济有困难而又有需求的家庭免费订阅报刊,减免有线电视网的收看费用。同时,国家鼓励和支持社会团体、个人到农村投资兴办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组织健康有益的群众文化活动。
另一方面,宣传文化部门和文化企业要把服务人民群众、满足基层群众文化需求作为重要任务。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文化企业固然要讲经济效益,但必须考虑我国文化消费的基本国情,维护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在城市组织的各类演出、展览等文化活动,应尽可能满足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多方面需要,注意兼顾低收入家庭、困难群众的承受能力。鼓励和引导宣传文化单位为困难家庭免费订报、免费送去群众需要的文化生活。在农村开展的各项文化活动,绝不能给农民增加任何经济负担。这些措施和办法,都应当从政策层面上予以保障。
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奋进的号角。文化建设更好地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更多地惠及基层百姓,可以有效地缩小城乡之间、社会成员之间在文化生活上的过大差距,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同时,文化建设所带来的知识的力量、精神的动力,将极大地提高全体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准,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作者: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
责任编辑:叶再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