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

2012-10-14李君如

前线 2012年9期
关键词:经济社会同志马克思主义

李君如

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指出:过去十年,“我们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和进步,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他进一步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仍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面临着一系列极具挑战性的矛盾和困难。我们必须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这一论述实际上告诉我们,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期的理论指导意义。

为什么科学发展观具有长期理论指导意义呢?

首先,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就其理论意义而言,是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认识。我们知道,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发展问题,有过大量的丰富的论述。一是强调发展是在事物内在矛盾的推动和外在条件的影响下,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变化的过程;二是强调在经济领域特别是物质生产领域,发展是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主要是工具),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变化的生产力不断提升的过程;三是强调在社会领域,发展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过程中,推动社会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变革的过程。邓小平同志的发展理论,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哲学思想,借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发展研究成果(包括发展经济学、发展政治学、发展社会学),重点论述了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经济社会变革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的发展特别是关于中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关于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关于要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关系等重要思想,就是邓小平同志发展理论的直接继承和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在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过程中,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认识。胡锦涛总书记这次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又发挥了十七大关于“全面小康”的五大新要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进一步拓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布局。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最需要的理论,是能够指导我们的事业长期发展的科学理论。

其次,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一历史性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中形成的。这次飞跃的任务,就是要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为了完成这一历史性任务,从毛泽东同志开始就进行了艰辛探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繼承毛泽东同志的未竟之业和留下的思想财富,重新探索。在当时的条件下,无论是拨乱反正还是改革开放,重点都是从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破题,把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统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上来,坚持发展这个“硬道理”,动员大家集中力量发展经济。世纪之交发生的国内外政治风波,把执政党建设的问题凸显了出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应运而生。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重大问题破题,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结合起来,进一步通过一系列“两手抓”的决策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战略决策,解决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问题,聚焦发展这个执政的第一要务,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在人们对于社会主义和执政党建设已经确立了全新认识的基础上,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同时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的阶段性特征,直接从“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破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不仅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而且直面“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个历史性课题,提出了解决这一历史性课题的战略思想。因此,这是一个可以长期指导我们改革发展的科学理论。

再次,科学发展观在过去的十年里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我们党面临着来自国内外、自然和经济社会的一系列风险考验。特别是面对发展的黄金期和矛盾凸显期并存,面对实践中出现的困难、矛盾和问题,我们是用改革开放前的老办法还是搬用西方那一套做法来解决问题,又一次出现了“走什么路”的选择问题。在这个重大考验面前,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旗帜鲜明地回答了这个问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深入分析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来的新的阶段性特征,认真总结发展实践中的经验和存在问题,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提出了发展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不断化解经济社会结构性变革中出现的各种矛盾。特别是在应对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提出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的重大决策以及一系列具体措施,在世界各个大国同时参加的这场“大考”中考出了一份骄人的好成绩。我们常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过去10年,既是在实践中提出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10年,又是实践检验科学发展观的10年。因此,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总之,进一步学好科学发展观,掌握好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对于我们进一步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奋力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具有重大的意义。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

责任编辑:叶再春

猜你喜欢

经济社会同志马克思主义
FOR YOU, O DEMOCRACY
向雷锋同志学习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
当前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数据
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月度监测数据(2008年11月)
改革开放三十年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图示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
一句赠言
“片名趣答”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