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看会计准则与制度改进和完善的主要路径

2012-10-14王英桦

时代金融 2012年24期
关键词:舞弊会计准则导向

【摘要】伴随中国证券市场的迅猛发展,会计舞弊和造假的丑闻频频曝光,这对中国会计的公正,真实,独立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为会计准则和制度的完善提供了方向。文章以上市公司财务会计舞弊为例,分析目前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新动向,并从现实可行的角度提出会计约束机制的思考和会计准则与制度改进完善的主要路径。

【关键词】会计舞弊会计准则上市公司

一、会计舞弊

会计舞弊是指企业为了达到一定的主观目的,采用非法(即不符合会计法规、制度或准则)的会计方法或其他不合法手段,生成并发布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总的来说,企业会计舞弊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为逃避税收的会计舞弊

在会计处理过程中,企业往往以少确认收入和收益,多确认成本和费用的形式,来达到逃避税收的目的。

(二)为筹集资金的会计舞弊

企业为了解决资金难的问题,都会选择在会计账目中做文章,比如虚增收入,降低成本,以增加企业利润。制造企业盈利及还款能力良好的假象,博取债权人的信任,以顺利融通资金。

(三)会计舞弊以获取特定资质

有的企业为了获得某种特定的资质,故意提供虚假的会计资料,目的不同,形式各有千秋。比如,有的是虚增收入,展示自己的销售实力;有的是虚构固定资产,强调自己的生产能力;甚至虚构注册资本,表现良好的风险承受能力;

(四)会计舞弊以谋求企业的政治形象和市场形象

某些企业在追逐经济利益之后,亦开始重视品牌等无形资产的建设。为了良好的市场形象,企业粉饰财务信息,掩藏缺点,虚增收入,夸大自身优势,使得企业在宣传、评比、升级、检查、验收等方面获得主动权和话语权,达到方便以后融资、销售、争取新项目等目的。

二、上市公司进行会计舞弊的新动作

研究国内外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案例,可以发现目前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已然出现新动向,舞弊手段及方式更加隐蔽和复杂。

(一)关联交易制造虛假利润

上市公司利用与控股股东之间的关联交易来粉饰财务报表,往往通过重组等方式,增加交易的复杂性,用华丽的外表掩盖舞弊的真实。或者建立很多的子公司和合伙企业,编织极其复杂的关联交易网络虚增利润。

(二)通过金融工具的创新来造假

随着国际证券市场的逐步完善和成熟,金融业务种类繁多,创新的金融工具在多样的融资渠道之后,也为上市公司非法骗取资金提供了便利。

(三)利用地方政府的扶持行为进行会计舞弊造假

在我国现行的公司上市审批制度下,上市指标额度有限。伴随地方大中型国有企业改制上市的国情,地方政府认识到公司上市对当地税源建设、经济发展的好处,于是大力扶持上市公司,不惜帮助企业粉饰报表。采用的方式主要有:利用补贴与减免,政府有关部门为上市公司的会计舞弊行为出具证明,以及授意包装等。

三、从会计舞弊思考会计准则的改进和完善

(一)充分稳健型会计模式

通过比较各国的会计舞弊约束机制,可以发现,相较于适度稳健型会计模式,充分稳健会计模式更有利于对会计舞弊行为的约束和规范。因为在充分稳健的会计模式下,企业可以运用多种准备金或备抵科目来调整利润水平,完全可以规避不合法的舞弊性质的利润调节行为。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均衡收益,这体现了充分稳健型会计模式的优越性。

(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固然有其优势,但在约束会计舞弊行为方面,历史成本会计模式更优

历史成本模式具有客观性和可靠性,这一点是公允价值或重置成本无法企及的。它在培养人们的客观意识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这在恪守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国家可以找到案例。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体现出的历史成本唯一性和不可随意调节性,相对于公允价值的主观性、多样性以及为会计舞弊者留下的弹性空间,它更能显著地克制和规避会计舞弊行为。

(三)税法决定型会计模式比超越税法型会计模式更有利于约束会计舞弊行为

法律与会计的关系处理上,各国的选择有别,于是就有了立法会计与非立法会计之说。相对于非立法会计而言,立法会计更能凸现公司法、商法和税法等法律形式对会计行为的直接约束力,因此也更能凸现法律对会计舞弊行为的震慑效力。立法会计与非立法会计并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处理问题,更重要的会计意识问题。

(四)会计准则导向

原则导向比规则导向更有利于约束会计舞弊行为。 在选择会计准则导向方面,美国是选择规则导向型最典型的国家,制定了结构庞大而详尽的会计处理规则。然而,随着国际政治、经济等环境的不断变话,环境变得越来越不确定,越是详尽的规则表现出来的适应性和弹性越差,对新问题的反应也越迟钝。在这种情况下,规则导向型会计准则的疏漏就容易显现,给会计舞弊留下的空间反而越大。原则导向型会计准则的虽然在操作性方面不及规则导向,但是它更注重经济实质,而不是经济形式,它在经历时间和新问题的考验上更具优势,同时有助于培养从业者的职业判断,用更宽阔的眼界看待复杂交易的经济实质,代替机械地套用准则条文。但相应的法律、诚信体制等配套体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逐步跟上。

(五)“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

对于这一原则不能过分强调,否则将加大会计风险。当某项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与其外在表现形式不一致时,需要会计人员利用其专业能力进行判断和处理。然而人的专业判断具有主观性,它并不能完全规避会计处理过程中不能如实反映经济实质的可能性,进而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这便是会计风险。

参考文献

[1] 陈孝新.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识别模型[J].统计与决策,2005(13).

[2] 冯高飞.由财务欺诈引发的思考[J].决策探索,2005(5).

[3] 李晓梅.盈余管理问题初探[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6).

[4] 葛家澍,耿金岭.企业财务会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 中华会计网.新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 孙建军.企业重大会计舞弊与审计对策[J]. 陕西审计, 2004(01):156-162.

作者简介:王英桦(1986-),女,四川人,西南财经大学,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责任编辑:刘影)

猜你喜欢

舞弊会计准则导向
中国企业反舞弊画像
企业财务舞弊行为与企业高层相关性研究
基于任务为导向的长文教学策略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A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修订印发
犬只导向炮
树立“五个导向”严格党内生活
FASB会计准则汇编及更新目录
高考舞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