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巧用PPT动画功能
2012-10-12王桂星章国安宋长青
王桂星,章国安,宋长青
(南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江苏南通226019)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广泛的工程应用背景,教学内容往往涉及到许多元器件、基本功能模块和一些实用电路。用PPT软件恰当地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在教学课件中以动画的形式,模拟一些实际电路中的动态过程,可为学生创造一些生动的学习情境[1]。本文结合教材[2],介绍一些典型动画的制作过程和播放过程效果。
1 动画制作实例
1.1 放大状态下BJT内部载流子传输
图1是表示BJT内部载流子传输过程的动画效果截屏图,其中实心圆圈表示电子载流子、空心圆圈表示空穴,且采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点击播放后,电子载流子源源不断地从发射极流出,经过基区时与空穴复合,其余的电子载流子流过集电区后消失。与此同时,集电极和基极也分别有电子载流子不断地流出,经过各自的直流偏置电源(VCC或VBB)后流入发射极。图中表示反向漂移电流ICBO的箭头中有一个空穴和电子在反复慢速移动,分别表示集电区和基区的少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的漂移运动;另一个箭头中的空穴表示基区的多数载流子,从上至下的方向在箭头中连续移动,表示基区的空穴由浓度差引起的扩散运动和由此产生的电流IEP。此外,表示电流IEN、ICN和IBN的大箭头和IEP类似,已在截屏图之前出现过,此处不再赘述。
图1 BJT内部载流子传输过程动画
该动画生动形象地显示出BJT内部载流子的扩散运动和漂移运动,动态展示了各种电流产生的机理及其分配关系,使原本抽象的BJT内部的工作过程变得直观明了并在教学中起到化难为易的作用。
1.2 共射放大电路动态工作过程
图2是共射放大电路动态工作情况的动画效果截屏图,由基本电路、输入输出特性曲线、静态工作点、各点电压(电流)的波形和必要的标注说明等组成。动画效果如下:在基极输入正弦信号的作用下,输入端的实时工作点在输入特性曲线上来回移动,集电极输出端的实时工作点同步在交流负载线上运动,同时放大电路中各点的电压、电流波形都在各自的静态工作点上随之同步变化。图2是在输入正弦信号变化到大约3/4周期时的动画效果截屏图。采用类似方法,可制作表示饱和失真或截止失真情况的动画。
图2 共射放大电路动态工作情况的动画
该动画直观地显示出在输入信号作用下,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中直流偏置的作用、各点电压、电流波形的幅值大小和相位关系,将现实中原本动态、而在教材中只能静态描述的内容以动画的方式显现出来,学生就能对这部分内容形成一个完整的、形象化的概念,对动态工作过程有了全面认识。
由于该内容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之一,因此在动画编排时制作了两套可先后播放的内容:①先编排能在屏幕上逐步动态呈现的教学内容,依序为静态时的工作点、静态电压(电流)值、输入信号的加入、输入端实时工作点的变化和输出端的电压、电流波形等;②通过插入幻灯片副本的方式,再获得完全相同的另一张幻灯片,重新编排动画,使各点电压、电流的波形和实时工作点可连续、同步变化。
1.3 桥式整流电路
图3是桥式整流电路在正半周工作时的动画效果截屏图。图中电压源v2表示变压器的输出信号,即桥式整流电路的等效输入信号源(负半周工作时可自动旋转1800)。图右侧的波形上虚线表示输入电压、负载上的电压和电流在整个周期中的波形,左侧的电路图上箭头表示电流的流动方向。此外,图中还采用粗实线加有色填充制作了表示电压、电流的完整的波形图,并用一组无线条颜色、白色填充的矩形方框覆盖。这些波形在动画播放后将逐步显现,如图3中的部分实线波形所示。
图3 桥式整流电路在正半周工作时的动画
单击幻灯片播放键后,表示电流方向的红色箭头在v2的正极性端出现并流出,通过二极管D1、RL和D3后流向v2的负极,箭头的移动的表示电流流动,便于动画播放结束后教师在课堂上进一步分析。在电流流动的过程中,各点的电压和电流波形也随之缓慢变化,在半个周期结束时箭头也正好到达v2的负极。
2 动画制作技巧
2.1 电流的模拟
在“1.1 BJT内部载流子的传输”动画中,主要有两种类型的电子载流子流动。一种是发射区通过基区向集电区发送电子载流子,制作中采用了四组完全相同的6×7电子矩阵,放置在发射极的下方,并用无色线条、白色填充的矩形覆盖,其动作路径均由发射区指向集电区。该动画效果选择“重复次数—直至幻灯片末尾”和“播放动画后隐藏”等。第一组电子矩阵的移动采用“单击开始”,其后三组分别延时1.5秒、3秒和4.5秒,均采用“从上一项开始”触发。另一种是单个电子连续不断地在规定路径上的定向运动,如图2中载流子从集电极源源不断地流出的电子,经过电阻RC和偏置电源VCC后流入发射极。
2.2 多种元素的同步变化
动画中波形或其它元素的同步变化最主要的制作技巧是灵活运用“触发方式”、“延时时间”和“重复次数”。例如,在图2所示的动画中,输入端和输出端的实时工作点同步运动的制作过程如下:选用“自定义动画—动作路径—绘制自定义路径—任意多边形”命令,分别在各自的特性曲线上绘制出实时工作点的运动路径。动画编排:触发—从上一项开始、速度—非常慢、效果选项—平稳开始和平稳结束、延时—10秒(输入端的工作点)或15秒(输出端的工作点),重复—直至幻灯片末尾。播放效果:输入信号vS变化两个周期(10秒)后,输入端的实时工作点随之同步变化,再延时5秒后,输出端的实时工作点也随之同步变化,直至播放结束。
2.3 超慢速变化的实现
PPT软件中提供的单个动画速度最慢的是5秒(“非常慢”选项),如果需要更缓慢的动画效果,需通过一些特殊方法实现。例如,在图3所示的动画效果中,当表示电流的箭头从v2的“+”极性端经过D1、RL和D3流向“-”极时,所需时间大约为20秒,对应的正弦信号前半周的变化也应该是20秒,远远大于软件提供的5秒,无法直接实现。解决方案如下:首先在幻灯片的底层放置用粗实线表示的正弦波形,然后用一组无线条颜色、白色填充的矩形框将其覆盖,每个矩形的动画均设置成“退出—自左侧”,退出速度、开始方式根据整个动画编排灵活选择。播放效果:当白色填充的矩形框逐步退出时,视觉效果犹如正弦信号从左向右缓慢变化。
2.4 幻灯片切换方式应用
有些复杂的动画内容需要制作在几张幻灯片上,如桥式整流电路正负半周波形(两张幻灯片)。为了获得动画连续播放的效果,制作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后一张幻灯片必须采用“插入幻灯片副本”的方式获取,在保留前一张幻灯片动画最后时刻的画面并删除所有动画效果后,再制作、编排新的动画内容或动画效果;②在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方式时,选择“垂直百叶窗—慢速—应用于全部幻灯片”功能,可达到播放时两张幻灯片无明显切换痕迹的效果[3];③在幻灯片的换片方式中再选中“每隔—00:00”。通过上述设置,在第一张幻灯片播放结束后将自动转换到第二张幻灯片的动画播放。
3 结语
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基础条件。如要真正发挥其教学优势,还必须精心组织好课堂教学,控制好讲课节奏,发挥教师在授课中的主导作用,才能真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 范爱平,姚福安.精品课程与教学网站建设[J] .南京: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6,28(6):86-88
[2] 康华光,陈大钦,张林.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王桂星,顾菊平,冯泽民等.基于PowerPoint的电路多媒体课件制作[J] .南京: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30(5):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