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基本类型与构建策略*
2012-10-11张鸿雁
张鸿雁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宁波 315211)
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高职教育实践中理念与实践创新的重要载体,是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精炼总结。从内部关系上,要解决教学资源的配置与优化、人才培养过程的改革与创新、办学与教育理念的提升与实践以及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等问题,从外部关系上,要解决人才的市场(行业、企业、社会)需求以及企业、政府等外部要素与资源在人才培养中的优化作用,因此,要创造一种实现内外关系协调运作的模式。一个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能够集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富有成果的改革实践于一体,能够体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优秀成果与特色,促进实践的理性提升,为同类院校提供示范与借鉴。由于高职人才模式要素的多样性,因而,表现出形式上的差异性和形态上的丰富性。对于高职教育改革实践者而言,如何寻找一个恰当的切入点,提炼校本改革成果,探索高职人才培养的规律,是一个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正是针对这一实践课题,拟从类型分析入手,总结国家级示范与骨干建设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成功做法,提出模式构建的原则与策略,旨在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类型
首批国家示范院校人才模式类型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近年来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热点之一。根据“百度”搜索的结果,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有438万条信息,关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有460万条信息,并且每天都有新的增长。据国内有关学者的研究和实践考察,我国高职院校建设初期就十分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国家首批28所院校,在建设方案中共推出155种人才培养模式,平均每个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约为5.5个,基本上是一个专业一种模式。在诸多模式中,三明治模式(工学交替)有58个、工学结合模式有23个、订单模式有20个,三个主要模式类型之和占模式总数的65.16%,成为主流模式,而双证与课证融合模式、校企合作模式、“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等同样是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高职工学结合路径的探索。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首批国家示范建设院校人才培养实践既与国家关于职业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有关,也表明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改革方向与途径的高度认同,2007年以来,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在同一条路线上的不断深化。
若干示范与骨干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类型解析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但工学结合切入点是一个广域概念,不同的工学结合突破点亦即具体模式构建的切入点。切入点是人才培养模式诸要素结构性优化的桥梁与纽带,是解析和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口。笔者通过对若干国家示范建设与骨干建设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调研,解析人才模式的共性与个性,以模式切入点的视角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类型分类,总结出教学情境构造、教学实施时序特点、人才培养要素融通、人才培养总体特点、教育教学改革顶层设计、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改革、校企合作育人及就业与市场诉求八种基本类型,并对各类型的特点和典型进行了初步解析,力求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提供一个全景式的参照。为理解与比较的方便,可以表格形式加以归纳,如表1所示。
表1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类型解析表
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则与策略
(一)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三项原则
坚持工学结合的理念 工学结合创新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核心问题。什么是工学结合?世界合作教育协会的解释是:“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与之相关的、为真实的雇主效力且通常能获取报酬的工作实际中,然后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增长的见识带回课堂,帮助他们在学习中的进一步分析与思考。”教育部有关文件指出,工学结合是中国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工学结合的本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产业)需求紧密结合。在我国的高职教育研究与实践中,通常将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并列,二者构成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其主要特征是:理实合一、产学互补及就业导向。
科学定位人才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才目标根植于行业企业的工作岗位需求,是模式构建中要处理的第一个外部关系,又是模式内在要素优化和建设的终极目标。首先,要科学定位人才目标,开展专业调研。专业调研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基础性工作,要规范化、制度化,采用科学的手段方法,提高调研的科学性,使人才规格与目标的设计“以数为据”。其次,在培养方案制定后,要有动态跟踪,通过即时调整,克服人才培养周期与行业企业即时需求的矛盾。再次,要坚持人才目标的导向作用,在改革实践中坚持学生主体、能力本位,以学生成长成才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最高理念。
坚持示范探索精神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职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直接载体,是示范院校建设的重要内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我国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这一模式既是中国国情所要求的,也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国外职业教育成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但是我国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与国外职业教育的基础不可同日而语。发达国家的产学合作都有立法与体制保障,而且经过了长期的历史发展。我国的立法与管理体制变革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有一个一揽子解决方案。所以,实践要先行,示范是解决难题的示范,是突破“瓶颈”的示范,是可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示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在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探索中国高职教育发展的规律,这种探索的核心应定位在高职教育按照产业发展规律办学,遵循人的全面发展和学生职业能力成长的教育规律,这样的立足点才能保证高职教育高层次的视野。
(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四点策略
构建与提炼模式主题 任何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都应有相应的理念作为支撑,理念是模式的灵魂,是先进教育思想的浓缩。在模式中理念以主题形式贯穿于模式的要素与整体、结构与运作之中。从主题的形成路径来看,一种是理念先行、顶层设计,一种是实践探究、反思提炼。我国高职教育的宏观发展路径是顶层设计,是包括理念选择、制度安排、政策导向、实践路径并以资源配置为杠杆进行的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但具体到高职院校,由于管理体制原因和理论准备的不足,教育教学改革上的理论自觉还没有在实践中形成主流形态。主流形态是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探究基础上的反思提炼,是人才培养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因此,要求高职教育的探索者在认真学习理解国家教育政策、高职教育先进理念的基础上,对实践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概括与提炼,实现从实践与经验,到理论的超越。一种成熟的教育改革主题要经过实践—理论、理论—实践的多次检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不断丰富、不断深化、不断发展的过程。
选择恰当的切入点 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实践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提炼构成要素,二是构建结构体系。首先,要素是培养模式的基础。从示范性高职建设方案看,最基本的要素是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包括实践教学体系)、培养途径、教学运行机制、教学组织形式等,其中,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在要素提炼中,要特别注意本专业最重要的特色要素。其次,在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时,关键在落实培养路径(工学结合的途径)上,它决定人才模式的基本样式。培养途径是模式的核心,它决定课程体系的构造形态,规定教学组织的形式,影响教学运行机制的调整。再次,对于人才培养运行机制应予以特别关注。教学运行机制保障、调节着课程的实施,保障人才培养的规范性和高效性。
在比较中找准特色 特色之内涵有两个层次:一曰事物之间的差异,如古人所云“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二曰表征优良,“事物之独胜处曰特色,言其特别出色也”。在专业人才培养特色构建时,尤其要强调第二层次的内涵。特色构建可以从横纵比较、要素融通等方面入手,可以采用横向比较法、纵向比较法、边际比较法、深度比较法、内部比较法以及外部比较法等等。例如,可以将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其他同类院校的同类或类似专业相比较,可以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前后相比,进行效果比较,也可以对改革的理念、边界、方法的适用幅度进行比较,进行要素的优化与序化,还可以对改革达到的深度与高职改革的趋势相比较,发现方向上的切合度,等等。比较是一个基础层次的问题,对“比较”追问一个“为什么”,往往会使探索更深入,帮助我们发现现象后面深层次的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不仅能让我们很好地总结过去,也能给未来的实践与探索提供更高的起点。
进行富于创意的命名 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考察中我们发现,首批示范院校直接用“三明治”、“工学结合”、“订单式”命名的比较多。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新名称层出不穷。一方面,有些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创意,比如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解读成“学校+企业+学校”的基本教学安排,表现形式有“2+1”模式、“2.5+0.5”模式等等;另一方面,在模式中充满不着边际的“创意”、随意堆砌的名词、互相矛盾的概念,不仅看不到实践成果与特色,还让人不知所云。笔者认为,旧名称的使用要有新意,有内涵上的突破。比如英国的“三明治”式、美国的合作教育等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而且是在当时各自国情下发展起来的,仅仅采取“拿来主义”难免水土不服。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特劳特和瑞维金在《新定位》一书中曾经指出:“市场营销中最重要的决策是如何给产品起名字。”他们提出给产品命名要注意四点:名字是否具有可接受性;名字的现有意义与你想像中的意义是否有出入;你要命名的名字中是否有负面含义,包括是否容易与别的词弄混;你所命名的名字发音是容易,还是困难。就人才培养模式命名而言,我们要考虑回答以下四个问题:内涵是否清晰?逻辑是否通顺?概括是否精练?特色是否鲜明?
[1]姜大源.职业教育:模式与范式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1).
[2](美)乔伊斯,等.教学模式[M].荆建华,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3]刘松林.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9(1).
[4]林为群.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解[OL].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官方网站,http://www.nvsc.com.cn/HomePage/2008-12-21/page_78.shtml.
[5]陈解放.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7(7).
[6](美)特劳特,瑞维金.新定位[M].李正栓,贾纪芳,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