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养结合型发酵床养殖模式对冬季猪舍环境的影响
2012-10-10李蕴玉刘谢荣冯敏山马增军
李蕴玉,刘谢荣,冯敏山,芮 萍,马增军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动物科技学院,河北 秦皇岛,066600)
发酵床养猪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环保、安全有效的生态养猪法,该技术的核心是采用高效有益的微生物与锯末等垫料建立发酵床,猪的排泄物直接排放在发酵床上,通过猪拱或人工翻动,粪尿与垫料充分搅拌混合均匀,粪尿在垫料中被有益菌迅速降解消化,从而实现养猪低排放、无臭气、缓解规模养猪场的环境污染问题。此技术起源于日本和韩国,近年传入我国,在山东、福建、吉林、河南、河北等20个省份推广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3]。由于各地区生产条件和气候的差异,目前发酵床猪舍建筑形式主要有无动力通风球双坡屋顶猪舍、钟楼式猪舍和暖棚式半开放单坡屋顶猪舍[4]。唐山市位于河北省东部,东经 117°31'~119°19',北纬 38°55'~40°28',根据唐山市的气候特点,在暖棚式半开放单坡屋顶猪舍的基础上研究改进,在滦南县利民种猪繁育场建成了种养结合型发酵床养猪舍[5],以传统水泥地面有窗猪舍作对照,对其冬季猪舍环境状况进行评价,以期为河北唐山地区在冬季推广新型生态化发酵床养猪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时间
试验在河北省滦南县利民繁育种猪场进行。试验时间为2010年1月12日至14日。
1.2 试验用猪舍
试验选取了一栋种养结合型发酵床肥育猪舍作为试验猪舍,该猪舍纵向南北分开,南向为牧草种植区,采用暖棚模式,北向为育肥养殖区采用半岛式布局,靠近猪栏部分预留950 mm的纵向通风道兼走廊,便于种植操作和观察猪的健康状况。养殖区猪栏采用单列式布置,靠北纵墙沿猪舍长轴预留走道,在栏位内,靠走道铺设1 200 mm的水泥硬化床面,布置食槽和饮水系统。硬化床面和走道,设置3%的排水坡度,随时将饮水、漏水、洒水和清洁水等引入中间的排水沟排到舍外。采用地下式发酵床,发酵床面宽度3 380 mm,长度根据猪舍的长度来确定,深度900 mm,在发酵槽池内部四周用砖垒砌,再用水泥砂浆抹面,发酵床底部为自然土壤。另选一栋有窗式水泥地面猪舍作对照猪舍,舍长60 m,宽12 m。对照组猪舍粪污采用干清粪方式,试验组猪舍粪污免清理。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温热指标 分别在2栋猪舍的东北角、中央、西南角等3处距离地面0.5 m的地方,于每天早8点午14点晚20点采用干湿球温度计和热球式点风速仪测定猪舍内的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和气流速度。
1.3.2 氨气浓度 在2栋猪舍中央距离地面0.3 m处,采用大气采样器于每天早8点和晚20点各采集空气10 L,通过容量分析法测定空气中氨的含量。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ASS11.5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猪舍的温度
与传统猪舍比较,种养结合型发酵床猪舍在早、中、晚各时段的温度分别提高了71.27%,56.50%和57.60%,均达显著水平(P<0.05),其平均温度可达15.45℃,比传统猪舍显著提高了63.15%(P<0.05)(表1)。
表1 冬季不同猪舍环境温度比较 ℃
2.2 猪舍的湿度
种养结合型发酵床猪舍在早、中、晚各时段的相对湿度分别比传统猪舍提高了15.20%,8.65%和11.55%,但差异不显著(P >0.05)(表2)。2个猪舍的平均相对湿度也均在正常范围之内。
2.3 猪舍的气流速度
种养结合型发酵床猪舍在早、中、晚各时段的气流速度与传统猪舍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表3)。
表2 冬季不同猪舍环境相对湿度比较 %
表3 冬季不同猪舍气流速度比较 m·s-1
2.4 猪舍的氨气浓度
经测定,种养结合型发酵床猪舍和传统猪舍的氨气浓度分别为10.95,24.22 mg/m3,与传统猪舍相比,种养生态型发酵床猪舍内的氨气量显著降低了54.79%(P<0.05)。
3 讨 论
3.1 猪舍温热环境
温热环境是影响猪生产性能最重要的外界环境,而其中舍内的温度、湿度和气流速度的综合作用决定了舍内温热环境状况,但温度起决定性作用。本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种养结合型发酵床养猪模式,冬季猪舍内白天温度可达13.89~18.78℃,夜间也达15.24℃,平均温度为15.45℃。据报道,猪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5~23℃,而唐山市冬季寒冷,不利于猪的生长发育,猪只为了抵御寒冷,常常采食量增多,饲料利用率下降。因此冬季养猪的防寒保暖工作尤为必要,而诸如人工增温、被动式太阳能利用系统等一系列措施便在无形之中大大增加了饲养成本。采用种养结合型发酵床养猪,因发酵床中有机垫料中的微生物可以利用猪粪中的氮源和锯末中的碳源,维持自身生长,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能,提高猪舍内的温度。此外,该猪舍南向采用暖棚式设计,南端坡度较陡,保证大量的日光能够照射进来,满足种植区域的采光要求,并提供大量的太阳辐射热。北面的单坡式屋檐高度和发酵床面深度尺寸,按照唐山地区冬至日太阳高度角设计,使冬至日正午太阳光线能够满床照射,从而提高发酵床面温度,增强发酵效果。为了控制夜间舍内热量向外散发,覆盖草帘,草帘白天卷起,晚上放下,使猪舍的气温控制在其等热区之内,将猪的代偿性消耗降到最低,从而达到节约饲料,增加体质量及饲料利用率的目的。同时用日光,不用取暖设备,既节约能源,又降低了成本,有利于环境保护。另外,外界的温度适宜时,可以拆去塑料棚膜,搭上遮阳凉棚,起到防暑降温的目的[6]。在适宜温度下,空气湿度和气流速度对家畜的热调节和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但在寒冷的冬季,高湿或加大气流速度可加剧家畜的冷应激[7]。冬季猪舍的适宜相对湿度为60%~70%,不宜超过80%,气流速度以0.10~0.20 m/s为宜,最高不超过0.25 m/s。本试验结果表明,种养结合型发酵床猪舍在早、中、晚各时段的相对湿度和气流速度差异不显著,也均在正常范围之内。
3.2 猪舍空气质量
空气是猪生存的必要条件,在正常的空气环境中,猪可以保持其正常生理机能,如果空气受有害物质污染,不仅会降低猪的生产性能,甚至引起疾病、死亡,其中危害最大的是氨气。猪舍中的氨气是由粪尿及地板上浪费饲料等含氮有机化合物腐败分解产生的,氨的浓度取决于舍内温度、饲养密度、通风情况、饲养管理水平、粪污清除等因素[8,9]。在冬春季节,农村养殖户为了节省空间,增加养殖数量,经常加大饲养密度,造成氨气浓度剧增,严重危害猪的健康。传统猪舍一般可采用通风降低氨气含量,而寒冷的冬季,通风的同时舍内温度也降低,为了减少舍内热量的散失和降低冬季猪舍采暖成本,多数养猪舍通风换气较差,导致猪舍氨气含量升高,诱发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如何减少氨的产生与排放,已成为畜禽养殖及研究人员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次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种养结合型发酵床养猪模式,冬季猪舍内氨气含量显著降低54.79%。因发酵床垫料中含有活性土壤微生物,能够迅速降解猪的排泄物,从源头上抑制氨的排放,该技术不需要清扫猪粪尿,也不会形成大量的冲洗圈栏的污水排放,从而没有任何废弃物、排泄物排出养猪场,大大减轻了养猪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在大棚内种植具有保健作用的牧草欧洲菊苣,种养结合,既扩大了单位猪只的有效空间,同时因蔬菜产生的氧气,猪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为对方所利用,提高了空气质量,又可给猪补充青绿饲料,确保猪健康生长。
[1]王诚,张印,王怀忠,等.发酵床饲养模式对猪舍环境、生长性能、猪肉品质和血液免疫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9(11):110-112.
[2]罗创国,孙世铎,薛瑞超,等.发酵床养猪与水泥地面养猪效果比较[J].家畜生态学报,2010,31(4):52-56.
[3]李荣林,杨胜林,何勇.发酵床养猪及常规养猪的对比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11):122-124.
[4]卢朝义.发酵床养猪的猪舍建筑及配套措施[J].猪业科学,2009(1):66-73.
[5]李政,芮萍,马增军,等.种养结合型生态发酵床养猪舍建筑设计[J].畜牧与兽医,2012,44(2):32-35.
[6]王思珍,曹颖霞,牛新野.日光暖棚畜舍的设计及其环境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02,18(3):80-83.
[7]颜培实,李如治.家畜环境卫生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8]洪奇华,陆东海,毛国辉,等.测定位置与管理因素对猪舍中氨气测量值的影响[J].家畜生态学报,2008,29(4):76-78.
[9]阳艳林,薛国聪.畜舍内氨的产生、危害及调控措施[J].养猪,2009(2):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