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106例疗效分析

2012-10-10祁俐何志义通讯作者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2年2期
关键词:达拉自由基缺血性

祁俐 何志义(通讯作者)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脑血管病中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其发病率约占全部脑卒中的80%左右[1]。如何更好的提高对该病的治疗效果,降低其致残率和病死率,是临床医务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在53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中加用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抗氧化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06例,男60例,女46例,年龄39~81岁,平均68.5岁;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的有关脑卒中的诊断标准[2],并经头颅CT或(和)MRl检查确诊。将10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规治疗,包括溶栓、抗凝、降颅压、改善微循环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2次/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血塞通0.4 g加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治疗14 d后评价疗效。

3.疗效判定: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SSS)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进行评价[2]。评分最高为45分,最低为0分,评分越高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基本治愈:SSS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显著进步:SSS评分减少45%~90%,病残程度l-3级;进步:SSS评分减少80% ~45%,病残程度l-3级;无效:SSS评分减少8%或增加8%。

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所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两组近期疗效比较 治疗组基本治愈17例,显著进步14例,进步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58%,对照组基本治愈12例,显著进步13例,进步15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5.47%,治疗组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1。

表1 两组近期疗效比较[例(%)]

2.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 治疗组及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 <0.05;#与治疗前比较,P <0.05

组别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26.3 ±9.8 13.7 ±8.0*#对照组 25.8 ±10.6 20.4 ±10.4*

3.不良反应:治疗中两组出现胃肠道反应各2例,加用质子泵抑制剂后好转;两组均未出现肝功能损害及其他不良反应。

讨 论

急性脑缺血超过6h后,在不可逆的缺血中心部位周围存在缺血半暗带区,血流恢复后,一部分半暗带区会产生迟发性死亡,这些导致脑缺血一再灌注损伤,它的产生与氧自由基的大量产生有密切关系。自由基主要攻击脂质膜结构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多个不饱和双键,使之发生过氧化反应,导致脂质膜损害,通透性增加,各种细胞器解体,加重细胞毒性脑水肿,自由基还可以攻击血管内皮细胞膜,加重血管源性脑水肿。因此,清除自由基挽救半暗带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成功的关键。

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的强效脑保护剂(自由基清除剂),其分子量小,具有亲脂基团、血脑屏障通透率高(60%),它通过清除羟基、单线态氧和NO发挥其抗氧化效应,它还能螯合不稳定的金属离子,循环利用维生素E、维生素C等其他抗氧化剂,并提高细胞内谷胱甘肽合成率,从而有效清除自由基。依达拉奉亦具有脑保护作用,能够促进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可能与依达拉奉促进神经可塑性物质基础的表达有关,也表明依达拉奉在清除自由基的同时,可能通过某种途径影响微管结合蛋白2(MAP-2)的表达[3]。本研究表明,经过2周的依达拉奉干预后,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明显的好子对照组,其总体有效率也明显的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较少,说明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可靠,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1 Edamvone Acute Infarction Study Group.Effect of a novd free radical scavenger.edllrvone(MCio186),011 acute brain infarelion.Randomized,plaeebo-,eonlroled,double-blind study atmuhiocenters.Cerebmvasc Dis,2003,15(3):222-229.

2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3.

3 于旭.局灶性脑缺血微管相关蛋白2表达及依达拉奉保护作用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08,3(34):108-109.

猜你喜欢

达拉自由基缺血性
自由基损伤与鱼类普发性肝病
自由基损伤与巴沙鱼黄肉症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陆克定:掌控污染物寿命的自由基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PCI 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给予依达拉奉的效果评价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檞皮苷及其苷元清除自由基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