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业的集团财务集中核算
2012-10-09南方水泥有限公司胡磊
南方水泥有限公司 胡磊
一、水泥行业集团财务集中核算的概述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水泥行业在部份省份发展过快,产能过剩,对部份省份水泥企业的并购重组势在必行,形成大集团,大企业,成员企业众多的格局。但由于企业众多,分区域管理的情况下,会计核算主体分散,地域分布广,暴露出很多弊端:
会计核算主体分散、会计信息不及时不准确。各成员企业对同一性质业务会计核算标准、口径不统一;会计核算主体多、层级多,致使会计核算流程长,速度慢,会计报表、管理报表编制不及时且编报质量不高;财务数据分散、财务信息共享差,难以统一监督和控制;区域公司内部关联交易频繁、量大,但关联方交易、关联方余额经常出现较大差异,导致不能及时、准确编制区域公司合并会计报表;财务信息决策支持作用发挥不到位。
会计核算体制不适应集团公司管理。按照集团管理模式,财务信息的集中管理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会计核算是这些信息相互传递的重要路径、载体,因此会计核算集中已成为各项业务集中推进的势在必行之举。目前成员企业财务部门将大量的人力投入到会计核算,但效果不是很理想,财务部门参与企业管理的力度不够,要通过会计集中核算将成员企业会计核算职能分离出来,将更多的人力、时间加强成员企业财务部门预算、资金、采购、销售、实物资产等方面的管理,强化财务为业务服务职责。
财务整体基础较为薄弱,各成员企业核算水平和财务管控能力参差不齐,缺乏规范性,难以达到财务信息披露的质量要求和公司财务内控要求,核算的整体水平不高。
二、水泥行业集团财务集中核算的运行
由于水泥行业的特点,加上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针对财务集中核算,集团公司提出了“集中、统一、规范、经营管理、风险管控、共享服务”的方针。
(一)集中:划定区域,人员相对集中,划分职责
由于水泥企业大都在偏远的效区,各企业分布较广,企业较多,因此为便于管理,将各企业划定区域,在区域公司成立会计核算中心.由各区域公司财务部负责日常管理.成员企业实行财务管理人员和会计核算人员的分离。会计核算人员转移到会计核算中心.与原下属成员单位脱离关系,财务管理人员留在成员企业,具体负责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
(二)统一:统一各项基础制度
统一财务核算软件。财务软件是会计核算的基础,为了便于财务信息的共享,要统一财务核算软件。
统一会计核算制度。为规范各成员企业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结合企业实际,制定统一的核算手册,统一会计科目的核算体系,核算方法,结合水泥行业分布广,成员企业多,区域性差异的情况,在核算中采用二维的核算,即会计科目结合辅助项目档案,满足统一的核算要求,又能兼顾到各地实际的差异性需要。
统一各成员企业的报表。报表是会计核算与信息输出的终点,综合报表使用者的需求,统一制定内部管理报表、统一报表数据口径、统一制定关键指标,便于分析比较。不提提高了编报质量、加快了报表编制时间,区域公司合并报表能充分抵消内部关联交易,且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编制完成。
建立信息的标准化管理。水泥行业原材料的名称叫法不一致,一种原材料存在多个称谓,对成本核算,财务信息对比存在较大困难。因此公司要成立标准化信息中心,统一存货的名称,统一计量单位,统一编码等等。
(三)规范:操作规范
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水泥企业统一的会计工作基础规范,统一会计人员及岗位设置、会计核算的基本规范、会计电算化规范等。
(四)经营管理:统一核心业务财务与业务流程
以前各成员企业对资金管理、采购、销售等业务都有一套财务审批流程,但针对同一类业务,各成员企业的财务与业务流程差别很大。围绕“经营管理”的方针,便于管理、统一标准,区域公司统一了各成员企业核心业务财务管理流程。制定资金支付操作流程,明确资金支付审批权限、统一、定时资金支付业务办理流程;制定费用报销的操作流程,明确费用支出审批权限、费用开支标准,统一费用支出业务办理流程;统一采购、销售等各业务的办理流程。
(五)风险管控
集中核算后,对账务的处理更加规范、合法。相对区域内的涉税事务能统一办理,减少原成员企业处理的不规范、不合法的业务,降低涉税风险,为后续的税务筹划提供平台。
(六)共享服务
核算集中后,通过编制各种报表,采用统一的标准,对各水泥企业的生产经营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对各企业的库存进行了解,合理调配资源,共享信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三、水泥行业的集团财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些成员企业经营管理者认识偏面,影响工作的积极性。由于集中核算,会计人员已不再属于经营者直接管理,没有原来直接管理的方便,因此对财务工作认识上偏面理解,工作积极性受到一定的影响。
财务制度不健全。由于财务集中核算后业务流程管理流程与集中前发生了很大改变,虽然制度了一系列的基础制度,但对新出现的业务流程没有与之相适用的实施细则。造成一些出现问题不知道该找谁,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
会计人员的监督职能弱化。众所周知会计有核算和监督两项基本职能,但由于会计人员不和经营单位一起办公,对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难以观察到发生过程并辨其真伪,看到的只是经济业务发生后所开具的有关票据。这样会计监督的对象、时间发生了变化,不再是活生生的经济业务活动,而只是一张记载经济活动的票据,而票据的真实客观具有不确定性,这样对经济事项的反应和监督只能在事后而不能参与事先、事中的监督,只能根据票据报销,甚至可能已经发生了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会计人员却全然不知,结果弱化了监督职能。
对核算人员的提出更高的要求。核算集中后,核算人员办公相对集中,作账只有单据,对企业的业务了解相对的脱离。这就对核算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对策及建议
(一)企业相关部门应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调动主要负责人主动接受财务监管的积极性
核算的集中,关系到相关的许多部门,包括销售、采购、仓储、人事等。改变了原来的流程以及相关部门人员的权限。因此,应从经营管理、共享服务入手,由于集中后,水泥的生产、销售等各方面的数据信息都变得更加及时准确,对提高公司的管理,降低成本都能及时准确地提供信息。同时,财务信息更加透明,对规范执行企业的各项制度都有很大的提高。对于这些好处,都应该循序渐进地与主要负责人沟通,充分利用现代的技术手段,提供相关的资料,使主要负责人能认识到集中对提高管理水平是有很大的益处。从而转变相关部门对原有模式上的观念及认识,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二)健全完善会计法规体系
统一规范的要求以及财务集中面临的新业务,新问题,制定一套比较完整的业务操作规程,对财务集中核算后各单位发生成本或费用的财务处理和款项支付,银行账户的开设,各项资金的收支等一系列操作程序都要作出明确规定,对财务部门的岗位设置和内部操作程序进行完善。同时,针对不同阶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制定工作制度。
(三)企业应完善内外监控制度,确保资产的安全
针对风险管控的要求以及财务集中后存在的问题,将财会人员划分为财务管理人员、会计核算人员两类.均由集团财务部门垂直管理,区域统一考核,财务管理人员人数少,派驻企业,会计核算人员在核算中心。明确各自的责任和权利。在各区域均设立审计专员,增强内部审计力度,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缺陷或薄弱环节。同时,聘请外部的会计师事务所,每年均对企业进行外部审计。这样由内到外,加强和完善监督体系,保证集团的发展方向及集团整体利益的顺利实现。
(四)企业应加强会计队伍建设
财会队伍建设是做好企业财务集中核算工作的根本保障,要实现企业财务的战略性转型,全面提升企业财务集中核算水平没有一支政治和业务素质过硬的财会队伍就难以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一方面现有人员要充分利用自已的财会专业知识对会计资料进行分析并及时提出建设性意见,为本单位领导出谋划策。不能只满足账务处理,作完账了事。另一方面要调整和充实财会人员招贤纳士广泛吸纳人才,特别是一些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第三,加强对现有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适当的轮岗。第四,集中核算后的财务会计人员要统一管理,统一考核奖励,享有平等的培训晋升机会,要重视人才,技术和管理的集成。通过上述的措施,建设一支业务水平高,综合能力强的稳定的财会队伍。
[1]王小莉.财务集中核算企业问题对策,财经界(学术版 )2010年12期
[2]段晓云,李德.推行财务集中核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财会通讯(综合)2004第 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