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药房调剂差错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2012-10-09肖映
肖映
门诊药房作为门诊患者就医的最后一个环节,门诊药房药品调剂直接关系到患者是否能根据医师的处方拿到合理的药物,并实现疾病有效治疗的关键。虽然门诊药房调剂差错发生情况较少,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在门诊药物中目前并没有彻底消除[1]。因此,了解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改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以我院门诊部2012年4月~2012年12月开具的门诊药房处方96874张为研究对象,处方涵盖了门诊常见疾病。本研究不包括住院患者处方。
2.分析方法:统计调剂错误数量,并根据不同原因统计错误数量,计算因不同原因造成调剂错误的构成比。
结 果
在96874张门诊处方中,共63张处方出现了调剂错误,错误率为0.065%。按情况来看,主要以数量错误为主,共38张处方,占全部调剂错误的比例为60.32%。在数量错误中,又分为多发和少发。多发为11例,占比为17.46%,少发为27例,占比为42.86%。就数量错误来看,以少发为主。药名错误,即取错药物。共20例,占所有调剂错误的比例为31.75%。规格错误,即诸如将10ml注射液看成1ml注射液的错误。规格错误在整个调剂错误中占比为7.93%,仅有5例。就表1而言,我院门诊药房调剂错误主要以数量错误和药名错误为主;规格错误较少。
表1 门诊处方调剂错误构成类型及构成比
数量错误38 60.32其中:多发 11 17.46少发 27 42.86药名错误 20 31.75规格错误57.93
讨 论
1.调剂出错的原因:根据分析,我院门诊药房调剂错误发生的原因与生产企业、医生、药师以及患者本身有一定的关系。
(1)生产企业因素:很多生产企业为了统一企业品牌,或者节约包装成本等因素,在不同药物包装上往往并没有明显的区分,导致不同药物的"外形"相同,给取药带来了不便。此外,由于不同企业在药物的规格等方面遵循企业标准,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加之药房客观存在同一药物多家企业提供的情况,给分辨带来了问题,从而导致调剂错误。
(2)医师因素:部分医师在开具处方的过程中,存在处方不规范的问题[2],比如缺少药物规格、剂量等方面的明确说明。此外,有少部分医师所开具的药方字迹潦草,辨认困难,导致药师在取药的过程中,难以辨认,只能凭经验取药。
(3)药师因素:药房调剂错误的发生,从根本上讲还是药师的责任心不强。对于部分有疑问的处方,并没有采取正确的处理态度,比如要求患者咨询医师,以解答有关疑问;此外,由于我院每日门诊病人数量较多,而药师较少,导致药师每日工作量巨大。繁重的工作,让药师在药物调剂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工作疏忽,造成调剂错误。
(4)患者因素:部分患者对于医师所开具的处方没有询问清楚就来取药,自己对药方不了解;一些患者药物数量较多,往往需要药师多次取药,但是患者在还没有拿完药的情况下,就自行拿药离开;此外,也有少部分患者将药师当成"咨询师",频频询问与药师工作无关的问题,导致药师工作分心,造成药品调剂错误。
2.完善处方调剂的对策:从前面的几个主要因素来看,通过完善采购管理、加强药师职业道德素质建设、注重医师处方规范化建设以及培养患者自我鉴别能力,是避免门诊药房调剂错误的重要手段。
(1)完善采购管理:就药品采购而言,尽量选择同一厂家生产的药品,避免不同生产厂家规格方面的差异导致的调剂错误。同时,与有关生产企业联系与沟通,在药品包装方面,尽量不要出现多种药物使用"类似"包装。此外在药品日常管理中,要将容易混淆的药品分类摆放,降低差错率。
(2)注重医师处方规范化建设:医师要提高处方的规范化[3]。一定要严格按照药方的要素书写药方,同时还要尽量的书写工作,以免药师辨认困难。对于患者有关的疑问,要及时答疑,提高患者对药方的阅读能力。
(3)加强药师职业素质建设:要通过有关的考核机制增强药师的责任心。加大药师队伍建设力度,尽量避免工作压力过大。对于有疑问的药方,一定要患者咨询清楚,然后再行配药。
(4)培养患者自我鉴别能力:患者在医师处开具处方后,对于疑问务必要咨询;在取药后,要仔细核对药物数量、品名、规格等。在药师取药过程中,不要打扰药师。对于调剂错误,要与药师礼貌沟通。
1 郑迪.门诊药房调剂差错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海峡药学,2012,24(9):214 -215.
2 罗海.我院药房配方和调剂差错原因分析及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2011,4(4):140 -141.
3 毛肖玲.门诊药房发生调剂差错原因及对策[J].海峡药学,2010,22(2):191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