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8例院外猝死现状分析及急救措施

2012-10-09李华进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2年24期
关键词:目击者心肺成功率

李华进

院外猝死因发病急,抢救没有充足的时间,在院外猝死中有47%的患者死于发病后的15分钟内,有36%的患者死于发病后的15~110分。在院外没有充足的抢救条件,大多数患者还没有到达医院即已经死亡,或到达医院后因失去最佳抢救时间而抢救成功率较低。交通拥堵,救护人员无法及时到达现场,或发病地点较为偏远,医疗医疗力量薄弱等原因丧失抢救时机[1-2]。我们选择回顾2009年~2011年我院接诊抢救的68例院外猝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院外猝死的原因及选择的有效抢救措施。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选择2009年~2011年我院接诊救治的院外猝死患者68例。男39例,女29例,年龄35~81岁,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47例,发病时间为5分钟~6.5小时。起因多为剧烈运动,情绪激动,过度劳累,暴饮暴食,大量饮酒。临床多表现为突发意识丧失,或突发胸闷,胸痛,心慌,气促,呼吸困难,心悸,上腹部不适,抽搐大汗淋漓等。

2.方法:分析患者院外猝死的原因,找出院外猝死的危险因素。

3.统计方法:选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4.急救方法[3]:开放气道,给予胸外按压,行气管插管,在院外时选用呼吸气囊进行人工通气,到达医院后使用呼吸机。同时行心电图检查,如有心律失常者采取相应的措施,出现心室颤动者应尽早实行电除颤。由200焦耳开始,如无反应再给予一次300焦耳除颤。给予适量的肾上腺素。如无禁忌症可使用阿托品1~3mg静脉输入。使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观察心电图变化。判断病情的进展。复苏成功后转入重症监护病房进一步治疗。

结 果

68例患者中9例心肺复苏成功,有目击者34例,49例院外猝死发生在家中,10例在救护车护送途中死亡。医护人行心肺复苏未能成功。院外猝死多发生在冬季12月、1月(63.2%)。夏季发生率较低(11.75%),一天当中多发生在7:00~10:00,23:00~03:00。有心脑血管病史的患者69.44%,慢性肺部疾病39.78%,糖尿病病史12.3%。68例患者均行现场心肺复苏,9例复苏成功者中7例有目击者在发病后即行心肺复苏,41例无效心肺复苏时间30~70min。本组院外猝死病例与猝死者年龄的关系如表1所示。

表1 院外猝死与年龄的关系

讨 论

我国经济仍在发展阶段,医疗技术水平也在逐年提高。但我国的心肺复苏水平仍然很低,院外猝死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不足3%,人群中能够施行心肺复苏的人较少[4]。加之地理环境,天气路况等,导致猝死发生后无法及时抢救。乡镇级医疗基础建设仍很薄弱,无法提供及时、完备的急诊救治。猝死发生前多无明显前兆,或发生后无目击者。发现时已经错过了抢救的最佳时机。导致无法救治成功[5]。发生猝死的患者多有重大疾病史。同样使抢救成功率降低。目前我国复苏成功率低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在猝死发生时,猝死地点比较偏僻,人们很难发现,或发现后目击者无急救意识不能及时行心肺复苏或不能及时拨打急救电话。从而导致急救人员后实施救治时也无法成功抢救[6-8]。猝死多发生在家里或公共场所,人群中无人能实施心肺复苏。需等到专业医护人员到场时才开始心肺复苏。此时多数病例已错过了抢救时间。也有些患者及时接受心肺复苏,但由于心肺复苏操作者操作不规范或操作错误,无法成功心肺复苏成功。在我国的救护车多是一名司机,一名医生,一名护士。在紧张危急的现场急救中人员配置显得比较少,使得医护人员在做CPR时没有经历同时开放静脉通路。因此而顾此失彼,不能达到有效的胸外按压[9]。还有很多患者平素"体健"存在潜在的疾病。突然起病,不易受重视。早期施行心肺复苏时复苏成功的关键。积极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可降低猝死的发生,血压升高可使猝死的几率增加。日常生活中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酒,避免暴饮暴食,适当身体锻炼。定期体检可使猝死的发生率下降。保持情绪平稳,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充足睡眠,保持大便通畅。都能降低猝死的发生几率。普及急救知识,使更多人掌握CPR的基本技能。当有猝死病例出现时能够早起实施心肺复苏,为后面的治疗打下基础[10]。从而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将加强医疗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急救程序、网点,缩短急救路程。

1 packer M,Gottlieb SS,Kessler PD.Hormone-electrolyte interaction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lethal cardiac arrhythmias in patients with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Basis of a new physiologic approach to control of arrhythmia[J].Am J Med,1986,80(4K):23 -29.

2 文赛兰,文继舫,肖德胜,等.湖南地区106例猝死的临床病例分析[J].临床与实验病例学杂志,2009,25(2):170 -173.

3 李宗浩,金辉.心肺复苏突破性进展的体外心脏除颤[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学杂志2007,2(3):129-131.

4 李春盛,杨铁成.2005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一)[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15(3):278 -280.

5 管军,杨兴易,赵良,等.严鸣心肺复苏成功后患者死亡因素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03,23(11):749 -752.

6 贾勤惠,张道理,李兴辉.猝死型肺动脉栓塞引发医疗纠纷4例临床及尸检资料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0):1504.

7 陈锋,柯俊,王晓萍,等.福建省急救中心116例院前猝死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10,30(3):277 -279.

8 祝森志,胡峻岩,王正维,等.广州旧城区院前急救猝死302分析[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1,16(2):85 -86.

9 孙玉巧,李海平,李云涛,等.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猝死的临床分析及护理[J].河北医药,2010,32(3):370 -371.

10 郑进,王红利,叶明明,等.河南省急诊护士抢救院外猝死状况 调查分析[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1,23(6):711-714.

猜你喜欢

目击者心肺成功率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心肺血管病杂志》
目击者隔街相望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谁是目击者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电梯吃人”事件后,目击者可这样消除心理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