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装备工业蓝皮书在京首发
2012-09-28Reporter余捷YUJie
本刊记者/Reporter 余捷/YU Jie
2012年6月6日,中国装备工业领域第一本理论书籍《2012装备工业蓝皮书——转型升级中的装备制造业》(以下简称蓝皮书)在中国科技会堂举办新书发布仪式。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梁训暄、原国务院重大技术装备办公室副主任董必钦、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俞琚、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所长胡春力等领导以及中工联创国际装备研究中心多位特邀专家出席了此次发布会。
蓝皮书是由中工联创国际装备制造研究中心发起,联合业内外知名学者数人,经过两年筹备,正式向业内推出的一本“智慧书”。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陆燕荪亲自为该书作序,他在序言中指出:经历了近十年井喷式的“膨胀期”之后,中国成为了世界制造大国,但是发展模式仍比较粗放,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产品附加值低,总体上大而不强,进一步发展面临能源、资源和环境等诸多压力。如何在未来国际竞争中抢占下一轮制高点,是中国制造业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据编委会负责人介绍说,蓝皮书从实践的角度对装备工业的发展理论和案例进行研究,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可读性和实践指导意义,对促进中国装备工业由大到强有一定指导意义,该书的特色为:(1)汇聚顶级专家智慧;(2)装备制造理论集大成;(3)7大行业深入解读;(4)16个经典案例剖析。
蓝皮书由总论篇、理论篇、行业篇、案例篇和附录篇5部分组成,是首次站在全球视角,对装备工业进行全面、系统和深入研究的成果:
总论篇是对装备工业的现状、问题和趋势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提出了装备制造业“三个世界”的格局:美、日、德等发达国家是第一世界,虽然这些国家经济发展暂时遇到一些困难,但依然掌握着世界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和最核心的技术,是主导者;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家是第二世界,这些国家拥有巨大的制造业市场,虽然发展迅速,但距第一世界仍然有很大距离,是跟随者;其他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国家为第三世界,这些国家既无先进技术又没有太强的工业基础,是原材料和能源的供应者,与第一、二世界的差距逐渐拉大。
行业篇选取了工程机械、机床、海洋装备、核电装备、风电装备、重型机械、电器工业等7个代表性行业进行了研究,分别从行业概述、行业外部环境、行业竞争格局、行业热点、问题和未来趋势等方面进行了深度分析。除了取得了的重大成绩之外,重点分析了阻碍各个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案例篇是蓝皮书的又一个亮点。选取了8家全球代表性装备制造企业和8家中国代表性企业,对其发展经验进行深入剖析,尝试解读成功企业的“成功基因”。国外8家案例都是全球闻名的企业,他们的发展经验对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有很强借鉴意义;选取的中国案例中既有上海电气、中联重科等大型企业,也有神马科技和宁波天生等中小型企业,他们的共同点是都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
除了以上几个亮点以外,理论篇对装备工业发展理论进行梳理和总结;附录篇收录了装备工业的数据和中工联创的部分研究排行。在探讨中国装备制造业如何由大到强方面,中工联创认为有5个方面需要注意:一是要实现“无为中的有为”,政府要在市场自动调节和政府调控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点,既不能完全放任,也不能过度干预;二要打破所有制偏好,合理配置公共资源,给予市场中各种所有制主体以平等的机会;三是要大力培养原始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四是合理布局装备制造业,避免重复建设;五是要重视中小企业发展,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装备制造业中的作用。
蓝皮书无疑是中国装备工业领域的又一力作,会上众多专家都对该书评价颇高,并希望该书能为国内装备工业领域众多企业今后的发展起到借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