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社会化视阈下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2012-09-25成祖松张跃华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25期
关键词:社会化校园文化大学生

成祖松 张跃华

摘要:大学校园是大学生最主要的活动场所,也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校园文化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建设丰富多彩、积极向上、优秀健康的校园文化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必须要积极探索新时期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视阈下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化;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5-0281-02

大学生在校期间正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知识、技能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大学校园是大学生最主要的活动场所,也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因此,从大学生社会化的视角来研究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我们探究如何建设符合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以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进程。

一、相关概念界定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是伴随着学校的出现而产生的。换言之,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实在,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它的存在,在学校出现时,它便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产生并且存在于文化世界中了。但对于什么是校园文化,国内外的学者众说纷纭,目前还没能形成一致的认识。

结合相关的研究,笔者认为,校园文化是以社会先进文化为主导,以师生文化活动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底蕴,是学校在长期发展变革过程中由师生员工共同创造形成的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活动文化、生态文化等综合起来且互相影响而形成的指导学生个体或团体行为以及认识理解校园内外一些事件、行为提供参考框架的一种模式。当然,本文所提及的校园文化,特指高校校园文化。

大學生在中学阶段社会化的基础上,以校园文化为依托,通过比较系统地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技能,不断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从而使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大学生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的过程。简而言之,大学生社会化要包括政治思想社会化、道德社会化、世界观社会化、法律社会化、性别社会化、知识能力社会化、职业意识社会化、经济社会化和生态观念社会化等内容。

二、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社会化的促进作用

1.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就是要通过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而这正是大学生社会化的目标之一。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是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两条基本途径。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实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以其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教育、感染着学生,对学生政治观、道德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生活目标、审美情趣、心理品格等都有重要影响。

2.导向作用。校园文化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载体,具有对行为的导向功能,即把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高等学校教育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社会化的导向作用就是在具体的历史环境和社会发展条件下,将大学生的事业心和成功欲转化为具体的奋斗目标、人生追求、信条和行为准则,形成广大师生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推动大学生为把他们自身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而努力。

3.发展作用。促进大学生全面自由地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是大学生社会化的基本目标,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对于学生而言,全面发展就是要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发展。在这些方面,只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才能给予学生们展示才华的舞台,发展他们各方面的素质,达到培育和弘扬校园精神, 增强学生凝聚力的作用。

4.凝聚作用。校园精神能够激发大学生群体对学校教育目标、行为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学校一员的使命感、自豪感、归属感,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内聚力和群体意识,从而使个体目标整合为学校总体目标。在校园文化的凝聚作用下,学生的思想情感和前途命运与学校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是他们感到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一切都离不开学校这个集体,所以绝大多数毕业数十年的学子任然保持着对母校的那种特殊感情。

5.同化作用。所谓同化,是指一个人自愿接受他人的思想、观念、信念和行为,使自己的思想行为与他人相接近的现象。在校园里,强大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少数思想消极者,会有潜移默化的“同化”功能。对外,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在与社会文化的紧密联系交流中,也会被社会同化。校园文化被社会文化同化的过程,也是大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三、大学生社会化视阈下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框架

1.建设先进的校园德育文化。要加强先进的校园德育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道德社会化。道德素质是指人们在道德方面的修养。它主要包括道德修养的好坏、道德品质的优劣、道德行为选择的能力、道德评价的水平等内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其所有素质中居于主导地位,它好比人的灵魂,是人的一切活动的主宰。只有不断促进学生道德素质发展,才能使他们具有崇高的精神支柱,实现其自身的完善与发展。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应紧紧围绕德育这个核心,切实把握理论教育对话、社会文化养成、社会实践服务这三个切入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建设健康高雅的校园活动文化。一般说来,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以校园活动为载体。校园活动不仅体现为校园活动的组织者、活动对象、活动形式等一系列物的形态,而且它更关注活动的意义、目的等文化形态。高校应以高雅积极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学生气质的培养与提升,促进学生能力社会化和职业意识社会化。一是要开展多种多样的科技、文化、教育等学术活动和科技发明活动,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向着多元样化方向发展,以适应各学科交互作用、交叉发展的趋势。二是要努力打造特色社团文化。高校社团文化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因此,要高度重视学生社团的管理和引导,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学生社团的持续发展。

3.建设人性化的校园管理文化。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社会化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影响和熏陶,同时也体现在规范和塑造。从外在的行为规范到内在的习惯养成,从他律的强制约束到自律的自觉追求,校园文化的作用无时不在。大学生群体在成长的过程中,其情绪和行为具有不稳定性。我们应该把严格管理贯穿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始终,并将人性化管理与严格管理统一起来。一方面,要建立完善良好的学生管理制度与规章体系,确保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其他工作同步进展;另一方面,在工作方法上要采用人性化的方式来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促进学生进步成长。

4.建设和谐的校园人际交往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讲,人际关系是一種高级形式的校园文化。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引导学生奋发向上,健康成长,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第一,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教育过程和结果。师生间只有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反之,如果师生关系紧张,甚至对立,教师就很难对学生施加影响。第二,学生间的人际关系,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要有目的地加以引导。

5.建设科学系统的校园生态文化。校园生态文化是指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在作用于校园和与之相关的社会环境的过程中共同传承和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它能直接反映师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团体意识、群体形态和行为体系,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重要表征,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和不竭动力。大学校园应致力于校园生态文化的探究与建设,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文化教育,让生态文化注入校园人的心灵之中,努力提高大学生生态观念社会化的水平,不断为社会培养出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张茜秋,成祖松.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校园文化向度[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2]陈洁君.校园文化与大学生社会化探析[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3).

[3]段亚玲.校园文化建设的德育功能[J].职业技术,2008,(2).

[4]张懿.试论校园文化建设[J].正德学院学报,2006,(1).

[5]成祖松.大学生社会化的概念框架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2).

[责任编辑 陈鹤]

猜你喜欢

社会化校园文化大学生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网络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影响研究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转变的一种模式
美国行刑社会化的历史解读与现实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