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基层民主政治
2012-09-25卢冠超
卢冠超
摘要:随着社会进步,经济也得到突飞猛进,人们在追求物质需求的同时,也在追求更多的个人权利。由此,基层民主观念也深入人心,基层民主不仅涵盖最广大农村人群,而且还包括新兴的城市社区。因此,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必定需自上而下领导改革,也需从村到乡镇自下而上进行。如果基层民主得到广泛实践,中国人民当家做主一定能够更好完成,更多的民主权利也将实现。
关键词:基层民主;改革;必要性;意义;中国
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5-0233-02
引言
改革开放,已然过去几十年,崭新的中国也过“而立之年”。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脉络也逐渐清晰,越来越聚焦于民主政治,而中国,农村及农村人口占据绝大多数,因而这个聚焦的焦点就是基层民主政治的建设。如此,才能真正做到人民当家做主,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邓小平同志在《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中说道,“把权力下放给基层和人民,在农村就是下放给农民,这是最大的民主。”
对于现阶段,写者秉持着理性的态度,结合并参考专家学者和各研究员的成果,而且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对基层民主建设提出了建设性较强的意见并希望身先士卒投身于此工作中去。基层民主政治的建设,可以扩大基层民主,满足群众迫切需求,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也可以完善基层民主自治。“要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祥和文明的社会生活共同体。”[1]
一、当前中国基层民主现状
全国各地普遍建立了村民自治组织,健全了村级规章制度。自1998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颁布实施之后,全国共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完成或基本完成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村委会也呈现了四个新特点,一是村级班子结构优化;二是精减了干部职数,减轻了群众负担;三是选民参选率进一步提高,高大93.1%;四是及时配套、完善村委会的组织机构体系和规章制度。
在党几十年的探索以及十几年来实践中,基层民主成果显著:一是创造出“海选”、竞选等民主选举方式;二是创新出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大事公决制度等民主决策平台与形式;三是探索出“莱西经验”、《村民自治章程》等民主管理方式;四是诞生了村务公开、村民质询等民主监督制度[2]。
基层民主政治的建设,在党和国家的推行下,在实践中的完善上,取得了良好效果,极大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对和谐社会构建发挥重要作用。
二、问题表现
目前,中国的基层民主实践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诸如农村征地、城市强拆、劳资纠纷等群体性事件都与基层民主的部分缺失有着密切的关系。换句话说,基层民主不能解决,中国的很多问题也无法解决。
1.基层问题突出。在农村,村级财务不明、农村的征地拆迁,地方干部腐败、官民关系紧张,农民上访逐年增长。在社区,居委会发动、团结、组织群众的能力不强,一部分自治组织不会自治,居民也不知道该自治些什么。在企业,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以职工代表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还不健全,其作用发挥得还不够。职工的知情权、审议权等方面的权利落实不到位。
2.农村基层问题总结。以上研究的都是基层问题,而本文重点是在农村。因为农村在很大方面都占据最多最重的,所以农村基层才是我们所更要关注的。在结合众多文献下,总结出主要几个突出矛盾和问题:
村“两委”关系有待进一步协调。如何处理好村级党组织和村委会的关系,尤其是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关系是一大难题。“两委”关系不协调问题突出:一是部分村委会领导人摆不正自身位置,与党支部争权现象严重;二是部分村级党组织领导人尚未从传统工作模式中解脱粗鲁,越权现象突出;三是部分村级党组织软弱涣散,党的领导弱化问题明显。
农村基层流于形式。很难想象,如果全中国的基层民主均在形式下进行统计的,那么之前的付出就是白费的。而“形式”主要表现在:村委会选举中村民表现冷淡或无视,在村务管理和决策方面还处于理论状态,在村务公开、民主监督方面存在虚假性等等[2]。
3.怎么看凸显的问题。热点问题重点对待,党和国家从来不会轻视在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与人们群众息息相关的问题。我们应该携手同行,共建共享我们的生活。
基层决定了上层,而上层是为基层解决问题服务的。当下中国面临的问题突出又棘手。第一,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第二,社会各界强烈反应就业困难;第三,医疗保障服务不均衡,导致看病难;第四,教育不公平,严重影响了下一代教育问题;第五,放假过高导致经济虚假膨胀,农民生活困难;第六,分配不公,使农民越来越穷,出现“马太效应”;第七,腐败现象盛行,群众怨声载道[3]。
三、建设基层民主的重要意义
1.国家领导重视基层。江泽民发展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的思想。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三者有机统一”;进一步扩大城乡基层民主;社区建设与城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4]。
“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做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5]
2.基层民主建设利于民。基层民主是中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阶级认识,在城乡基层政权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的民主权力,包括政治民主、经济民主、文化民主、教育民主等,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最恰当的实践[6]。
首先,人民群众对基层民主有直接认同感。其次,基层民主是培育人民民主能力的大学校。再次,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成本”是最小的,成效却是最显著的。最后,基层民主还可以直接成为上次民主的试验田,为国家民主建设提供理论上和制度上的资源,并形成上下联动,互相借鉴,互相影响,共同培植民主政治发育、生长的机制,推动整个国家的民主建设。
四、基层民主健康发展的主要对策
1.胡锦涛总书记批示。胡锦涛总书记在对待基层问题上,十分关切,他表示,发展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需要深化,具体应该做到:(1)基层民主政治问题再次受到中央高层重视;(2)倡導从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入手的“入手论”;(3)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加强群众监督[4]。
2.中国基层建设方案。当前,中国民主发展的社会基础迅速勃兴,诸多新力量正在成为民主化的巨大推动,并且这种推动并不以相应体制安排的快慢为转移;但民主发展的本身正在急切地呼唤法制化进程加快,因为,现实生活中大量冲突显示,在法制力量供给不足的情况下,民主力量的成长将带来政治生活的失序乃至社会生活的混乱。换一个角度看,中国基层政治的发展则说明,法治是民主发展制度成果,又是民主发展的根本保障,因此,民主发展的过程也是法治发展的过程。在农村,进一步完善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制度[7]。
建立健全村民委员会的民主选举制度,以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为主要形式的民主议事制度。健全土地承包、农民负担和集体财务等管理制度,推进村民自治的制度化、规范化。要进一步扩大基层党内民主,探索基层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机制。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扩大基层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建立起村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在城镇,要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强化社区居委会的自我管理功能,建立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7]。
在基层民主制度建设中,重点要抓住以下四个环节:一是民主选举。要通过法律制度对选民登记、候选人的产生、投票、当选等程序加以进一步规范,防治贿选现象的发生,要防范黑恶势力对选举的控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选举权。二是民主决策。要完善基础重大决策的规则与程序,实现基层重大事务的决策民主化,对于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必须建立并落实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建立决策的论证制与责任制。三是民主管理。要根据实际情况,发挥民智,积累经验,创造出规范有效的民主管理制度。四是民主监督。要从决策到执行各个环节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尤其是对人、财、物的管理与使用,要实行跟踪监督,堵塞管理漏洞,维护人民的利益。
结语
古语道:治国之道在于,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人民在国家社会中的举足轻重的作用,解决基层民主就是解决人民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好,中国的民主建设才算完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顺利完成。同时,殷切希望人民当家做主的能够在华夏大地枝繁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