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级稻Y58S/0293特征特性及其在三亚的高产栽培技术

2012-09-25李建武罗孝和邓启云王桂元

湖南农业科学 2012年15期
关键词:穗肥结实率分蘖

李建武,罗孝和,邓启云,吴 俊,庄 文,王桂元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 长沙 410125)

1 Y58S/0293 主要特征特性

Y58S/0293 株高105 cm 左右,穗大粒多,穗长27 cm 左右,每穗总粒数200~220 粒,千粒重26.5 g,结实率88%以上。其分蘖力较强,株型松紧适中,具有典型的超级稻高冠层、矮穗层理想株型,且植株冠层形态具有“长、直、窄、凹、厚”的叶片特征特性[1]。其穗层较矮,抽穗灌浆后植株整体重心降低,不易倒伏。上面三片功能叶直立,叶角较小,互不遮荫,大田通风透光性好,不仅能够更好地利用光能,还能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其营养生长期长,秧龄弹性大,各地可根据当地气温及茬口早晚,适时播种。其全生育期内有效积温3 300℃左右,在湖南山丘区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8 d 左右,在海拔低于100 m 的平原地区作一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30 d左右。该组合耐肥抗倒、耐高温低温能力强,后期落色好,不但是中低海拔中稻区的理想种植品种,而且也是一季晚稻和双季稻区的后季稻,以及瓜—稻、稻—菜或菜—稻连作种植的理想品种。

2 Y58S/0293 主要农艺性状

2.1 生育期表现

Y58S/0293 在三亚栽培主茎总叶片数13 片,比长沙少2 片左右,株高较矮,为104.3 cm,有利抗倒伏,生育期适中,播种期12月14日,始穗期3月14日,收获期4月2日,播始历期91 d,全生育期131 d,比Y 两优1 号早3 d 左右,可作中稻和一季晚稻种植。由于采用小苗移栽,基本苗较少,为2.95万/667m2,但该组合前期早发性后,分蘖能力强,最高苗数达到了36.7 万株/667m2,成穗率中等,为54.4%。

2.2 灌浆特性

大部分杂交稻均有两段灌浆的现象,为了了解该组合的灌浆特性,在栽培示范田中调查了灌浆进度。始穗后选同等大小,同等长度,同一天抽穗且未开始灌浆的稻穗70 个,于同一天挂标签做好标记,从当天起每隔5 d 取10 个穗子进行结实率(含半实粒)和千粒重测定。测定结果表明(表1),始穗后5 d 结实率达16.55%,千粒重达其完熟时千粒重的21.92%;始穗后10 d 结实率达52.26%,千粒重达其完熟时千粒重的42.86%;始穗后25 d 其结实率达到89.75%,千粒重达其完熟时千粒重的95.73%,说明在始穗后10~25 d 这段时间内,是结实率和千粒重增加最快的时期,若在此段时间内保持有较好的营养和较高的光合效率,则可为夺取高产打下坚实的基础;始穗后30 d,结实率为92.93%,接近完熟时的94.10%,千粒重达其完熟时千粒重的99.02%,几乎达到了100%。说明在始穗后25~30 d,结实率和千粒重增长很少,在栽培上这段时间应做到以气养根,以根保叶,以叶增重,促进更多的营养物质转移到籽粒中。

表1 Y58S/0293 的灌浆进度 (%)

2.3 经济性状表现

Y58S/0293 有效穗较多,达19.97 万穗/667m2,平均总粒数174.8 粒,较正常值200 粒左右偏少,应为穗肥施用不当所致。结实率非常高,达到94.1%,说明后期落色好,叶片不早衰,千粒重相对较低,为25.1 g,日产量为5.88 kg/d,比一般情况下的4~5 kg/d 高,理论产量为824.5 kg/667m2,实际产量为773.7 kg/667m2(折合为国家标准水分13.5%后的产量),达到了海南省三亚市生态条件下的单产极限水平,说明该组合具有高产稳产的潜力。

3 Y58S/0293 高产栽培技术

3.1 育秧及移栽

采用软盘育秧,选地势平坦、背风向阳、土层深厚肥沃、通透性好、质地疏松、排灌方便的熟旱地或浅泥脚肥沃水田作苗床,2011年12月11日苗床培肥,用复合肥25 kg/667m2,播种前做好秧厢,厢宽1.5 m,沟宽0.35 m,沟深0.2 m。按照“高温破胸、适温长芽、低温炼芽”的原则,催芽过程可分为破胸、长芽、炼芽3 个阶段。这期间控制好温度是保证杂交水稻种子发芽率达到最佳状态的关键[2]。于12月14日播种,每孔播2 粒谷。在1 叶一心施尿素5 kg/667m2做断奶肥;移栽前2 d,施用尿素8 kg/667m2做送嫁肥。12月28日移栽,叶龄为2.9叶,株行距为1.67 cm×30 cm(1.33 万穴/667m2),每穴2 粒谷苗,采用宽行窄株模式。

3.2 科学施肥

杂交稻产量高,需肥多,在种植过程中必须供给足够的养分,施肥时有机肥、无机肥配合施用[4],同时,三亚土壤砂性较重,养分易流失,施肥宜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平衡施肥,做到足氮、适磷、增钾、攻前、稳中、补后的原则[3-4]。

3.2.1 氮 肥 目标产量定为850 kg/667m2,稻谷需氮量按1.8 kg/100kg 计,则总需氮量为15.3 kg/667m2。估计土壤供应纯氮为6.5 kg/667m2,则需要纯氮8.8 kg /667m2,肥料利用率42.5%,则实际需要施纯氮20.7 kg/667m2。施肥的前后比例基蘖肥∶穗肥为6∶4,则基蘖肥12.4 kg/667m2,穗肥8.3 kg/667m2纯氮。整地施用25 kg/667m2复合肥,折3.7 kg/667m2纯氮;则分蘖肥为6 kg/667m2,折尿素13 kg/667m2,分2 次施用。第1 次,移栽后6 d 左右返青时施用7.5 kg/667m2尿素;第2 次,移栽后13 d 施用尿素5.5 kg/667m2。穗肥8.3kg/667m2纯氮,折尿素18 kg/667m2,分3 次施用。幼穗分化肥5 kg/667m2,主茎第10.1 叶时施用;促花肥7 kg/667m2,主茎第11.3 叶时施用;增粒肥6 kg/667m2,主茎第12.3 叶时施用。

3.2.2 磷钾肥 施肥氮∶磷∶钾比例为1∶0.6∶1。按照氮素和磷素1∶0.6 的比例,则需要五氧化二磷12.4 kg/667m2,整地时使用25 kg/667m2复合肥已经含有3.7 kg/667m2五氧化二磷,需要再补充五氧化二磷8.7 kg/667m2,折12%的过磷酸钙73 kg/667m2,这部分磷肥在整地前一次施下。按照氮素和钾素1∶1 的比例,则需要20.7 kg/667m2氧化钾,除去整地时使用的复合肥,需要补充氧化钾17 kg/667m2,折合氯化钾29 kg/667m2。这部分氯化钾按照基肥和追肥钾素3∶7 的要求,则整地时需要补充8 kg/667m2氯化钾,剩余的21 kg/667m2氯化钾,施第二次分蘖肥时施5 kg/667m2,施幼穗分化肥时施用6 kg/667m2,促花肥时施7 kg/667m2,增粒肥时施3 kg/667m2。

3.3 水分管理

Y58S/0293 根系发达,生长势强,为促进前期早发,有效分蘖末期控制无效分蘖,后期确保根系活力,在水分管里上以“增气、养根、保活力”为中心,具体方法是移栽返青后保持浅水,分蘖期湿润灌溉促分蘖,苗数达到预定穗数的80% 时开始排水晒田,采取灌跑马水多次轻晒的方法控制无效分蘖,促进根系生长和深扎。该组合根系多而粗壮,晒田过重,田间开坼大,根系断裂造成植伤,只宜多次轻晒,晒到叶色转淡为止,如没达到目标,一直可延续轻晒到幼穗分化初期。幼穗分化后灌浅水间隙灌溉至抽穗扬花期,灌浆成熟期转为湿润灌溉,干湿交替,以确保根系活力,防止早衰,提高结实率和充实度。整个生育期确保做到干干湿湿,保持清水硬板、以气养根、以根保叶、以叶增重、活熟到老,最终获取高产。

3.4 病虫草害的防治

病虫害以防为主,秧田期防治1~2 次,主要防治稻蓟马和稻瘿蚊,移栽前一天秧田可喷施一次长效农药,使秧苗带药下田,减少大田前期病虫害。大田期主要防治三虫三病,即螟虫、稻纵卷叶虫、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和白叶枯病[5]。由于采用湿润灌溉的水分管理方式,田间容易滋生杂草,小苗移栽不能在追第一次分蘖肥时施用除草剂,否则极易出现药害,可在移栽前7 d 左右撒施除草剂并保水封杀,防止杂草生长。后期人工除草除稗1~2 次。

4 小 结

Y58S/0293 叶色淡绿,株型较紧凑,叶下禾,分蘖力较强,前期苗蘖增长较快,茎秆中等,较耐肥抗倒;田间病虫害较轻,后期落色好,抗逆性强,中后期耐高温优势明显,尤其是在抽穗扬花期遇较高温的情况下结实率仍然能达到94.1%,且田间未发现稻瘟病、纹枯病和白叶枯病,因此是一个抗性较好的组合。

Y58S/0293 在三亚的超高产栽培对策:①介于此组合耐高温能力较强,播种期可适当提早,建议三亚在12月15日左右播种,长沙在5月15日左右播种;②培育壮秧,适时移栽;③移栽密度可根据土壤肥力情况采用16.7 cm×30 cm 寸或20 cm×30 cm 寸为佳,每穴两粒谷苗,小苗移栽保证基本苗3万株/667m2左右,中苗移栽保证基本苗4 万~5 万株/667m2;④前期应促其快发,中期稳长,不可急促旺长,中后期应适当增大用肥量,抽穗后还应看叶色补施氮肥及多次喷施叶面肥,确保大穗和提高结实率以获得高产。

[1]邓启云,袁隆平,蔡义东,等.超级杂交稻模式株型的光合优势[J].作物学报,2006,32(9):1288-1292.

[2]刘有发.杂交水稻模式化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6):96-97.

[3]颜学祥,伍玉春.水稻控氮稳磷增钾及根外追肥栽培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2002,30(5):15-16.

[4]钟梓璘,谢禄生.超级稻金优458 春制母本直播高产制种技术[J].江西农业学报,2011,23(1):81-82.

[5]韦培炎,秦祖臻,杨武兴,等.兴宾区超级稻大面积连片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园艺与种苗,2012,(1):5-7.

猜你喜欢

穗肥结实率分蘖
不同穗肥用量和运筹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籼稻两用核不育系异交结实率与花器官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分蘖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穗肥施用时期对喀斯特区域杂交稻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浅析水稻分蘖与产量
不同时期施用穗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提高冬小麦有效分蘖的技术措施研究
利用野栽杂交分离群体定位水稻结实率QTLs
不同品种油用型牡丹的光合与生理特性及其与结实率的相关性分析
水稻旱育秧、温室两段育秧在分蘖与成穗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