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学校认知感的现状及其提升途径探析
2012-09-25黄晓青曾献君
黄晓青 ,曾献君
(福建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福建 福州 350108)
1 学校认知感的概念与认知梯度
1.1 学校认知感的概念
我国学者包克冰认为,学校认知感是学生对自己所就读的学校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心理上的认同与投入,愿意承担作为学校一员的各项责任和义务及乐于参加学校活动的情感。学生对校园存在什么样的体验感知,校园对学生有何意义和价值,将决定学生的行为、学习和生活习惯,也将影响到学生在校期间甚至是迈出校园后对社会所作的贡献。
1.2 学校认知感的认知梯度
心理学家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后认为人们对特定的场所产生的感应是根据相互联系的紧密程度形成不同的认知梯度:熟悉感→归属感→认同感→依赖感→根深蒂固感 (见图1)。学校认知感的认知梯度被广泛应用于活动体验及其感知映像的研究。
图1 学校认知感认知梯度
我们认为学校认知感的高低受学生个体对校园的了解状况、参与活动的涉入程度、个人学习生活情况、对其他老师和同学的了解、对班级等组织的关注以及对其他学校的了解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学生总体认知特性与认知感提高程度可以得到体现(见图 2)。
图2 学生总体认知特性与认知感提高程度
2 提高学生学校认知感的重大意义
大学是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重新定位与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期间形成的专业素质、为人处事的态度和个人的综合能力与素养影响到每个人的一生。然而,随着经济的转轨、社会的转型和全球化迅猛发展,多元文化冲突、贫富差距扩大、社会风气浮躁等等导致愈来愈多的社会病态的同时,也深深影响着大学生。相关的一些研究表明“90后”的大学生除了表现出个性张扬、思维敏捷、富有创造力等优点外,也表现出心理承受力较弱、心理健康情况不容乐观、学习不给力、对学校不认可、班级凝聚力较差、对个人的定位迷茫、自信心不强、观念消极等问题,学生教育管理者对这些问题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关注并努力寻找解决的办法与措施。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学校认知感的培养和提高来得到解决或者缓解,通过培养学生较高梯度的学校认知感,使学生在自我认同、学业情况、人际关系、心理状态以及人生态度等方面朝积极的方向发展。
3 学生学校认知感现状的实证研究
3.1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3.1.1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与随机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力图客观真实地揭示学生对于学校认知感的认知情况。问卷根据学校认知感认知梯度表上的20项问题进行设计。问卷采用不记名的方式施测,问卷的统计结果通过计算机统计软件SPSSv13.0进行综合分析输出。
3.1.2 数据来源。2010年12月11日-2011年1月13日分别向福建工程学院材料系2009、2010级学生发放100份问卷。其中,从2009级回收有效问卷96份,样本有效率96%;从2010级回收有效问卷93%,样本有效率93%;总共回收有效问卷189份,有效样本占总样本的94.5%。其中学校认知感的赋值原则为:每个问题分值1分,学生问卷每个选项选择 “是”即该选项获得1分,选择 “否”则该选项不得分。通过学生调查问卷的最后得分情况,将学生的认知感进行梯度分类,具体见数据分析过程。
3.2 数据统计与分析
通过计算机统计软件按样本类别输出学校认知感统计结果分析,见表1。
表1 学校认知感认知评价各样本统计分析总表
(1)通过问卷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该样本学校认知感的认知水平整体态势良好,大部分学生对学校有一个比较好的认知水平。学校低认知感在所有样本类别分析中都低于5%,其中最高的是2010级,样本为4.3%,原因在于新生入学时间短,对学校的各项设施、基本情况还不太熟悉,导致对学校认知还比较低。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通过与学生交流、谈心和从学生干部反映的情况中找出对学校认知感比较低的学生,通过思想引导和教育提高其认知水平,使其更好地投入学习、生活与各种活动之中。同时,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入学后能主动地融入学校的环境,依次对学校产生熟悉感、归属感、认同感、依赖感和根深蒂固感;这些比例在总体样本中的比例分别是12.17%、30.16%、27.51%、20.11%和6.88%,对于这部分学生我们应该巩固其学校认知感认知水平,并引导其向更高层次发展,促使他们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变得更加积极。
图3 不同类别学校认知感认知梯度分布情况
(2)如表1和图3所示,学生学校认知感的认知水平随时间的推移呈现出一定的差异,较低年级学生的平均学校认知感认知水平比更高年级学生的低,但又大同小异,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态势。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在大一、大二期间,学生在学校的熟悉感与归属感总体是逐渐增强,但是大二学生在学校依赖感和根深蒂固感上所占比例较大,大一新生在熟悉感和归属感上所占比例大且分值也较高。分析原因,大多数同学对于自己所处的大学均是自己自愿选择的,在报考学校时,是基于对该校相当程度上的了解而做出的选择。大一新生入学,生活环境的改变和学习方式的变化造成诸多的不适应,与同学的相处还需要磨合,此时呈现出低学校认知感是正常的。但同时新生对学校的社会文化空间充满了好奇,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学校认可的稳定性,自我角色的认可需要重新定位,大部分同学还是急于了解学校的各项设施和接触新同学,找到自己在学校的定位,因此,大一、大二学生的学校认知感总体呈上升趋势。从图中可以看出,大二学生的学校认同感、依赖感明显高于大一学生,那是因为学生在经过一学年的校园生活之后,对学校的校园文化与各项功能空间都有了大致的了解,并对各项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参与,已经融入学校的大家庭生活,将自己视为学校的一份子。大二学生在这一阶段的人群比例明显比大一高出很多,这也是正常现象。此外,从我们对学生的随机访谈发现,第一,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表现良好的学生和女生,他们对学校认知感认知水平比其他学生要高。第二,学生的家庭背景、不同地区和不同经历等会影响学生对学校认知感的强度。第三,担任学生干部,参加社团活动都会增强学生的学校认知感。
4 提升学生学校认知感的途径
4.1 建设优美的校园综合空间,增强空间的文化功能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对新建院校的校园空间使用及文化功能有着诸多的意见。因此,校园建设应综合考虑学生在校的各种行为活动需要,把实体建筑和人文精神相融合,把校园空间的功能性和艺术性相结合,培养学生较高的学校认知感。具体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科学规划校园的实体空间。吸收建筑学、教育学的理论精髓,同时根据学校自身的地理位置、办学历史和长远发展的要求,因地制宜,统筹规划;二是从人力、物力、财力和政策层面,满足学生学习、居住、购物、交通、通信、文体活动、餐饮、健康、人际交往等的需要,提高学生各项学习生活空间质量和对学校的总体认同感。
4.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增强校园凝聚力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对于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学习氛围的营造以及和谐、宽松的人际交往等软环境的需要较为重视,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应考虑当代大学生的文化需求。具体可以从如下方面入手:第一,从当代学生的需要出发,构建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文化体系,充分发挥校报、宣传栏、网络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热情鼓励学术科技型社团、积极倡导志愿服务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第二,充分发挥教师、管理人员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引导作用。教师对学生的学术研究、价值取向等方面进行引导,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学生与老师、与学校高层领导之间的对话,了解学生对学习、对学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听取他们合理的建议和意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管理人员要在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方式上进行引导。比如,对学生校园空间使用的引导,教会学生如何进行交流沟通,如何参加社团活动等等,为学生营造一种生机勃勃、健康向上的校园精神,这种氛围不论是学生对学校的认知感认知水平,还是学生自我认同、学业情况、人际关系、心理状态以及人生态度都会朝积极方向发展。第三,以校史、校情、校训为基础,建设有文化底蕴的校园文化。校史、校情、校训是校园精神文化不可或缺的传承载体,记载了各所高校不同时期的教学科研成果和代代学子的辉煌历程,能够起到凝聚人心、激人奋进的作用。一是在建设过程中,将历史遗迹、历史物件,有特定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的牌匾、奇石、大树移植到新校区,让历史印迹得以保留,使时代的脉搏在学校廷续。另外,可以采取传统的 “上墙”方式,以木刻、写真、喷绘等多种传统形式,将名人画像、名言名句融入建筑物中。二是建立校史馆,介绍学校发展历程,记录成功校友的先进事迹和学校重大事件,每位新生入学后要参观校史馆,接受校史的熏陶,感受厚重的校史文化与张力,当优秀的校情、校史文化在每位学生中不断固化和传承时,在潜移默化中对师生的校园认知感的提升将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4.3 区别对待不同类型学生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校园认知感教育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对学校认知感的认知强度也有所不同。学生更注重的是个人需求,传统的教育方式方法不适合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需要。要区分大学生的不同群体,了解不同地区、不同专业、不同家庭、不同年龄和不同学业成绩学生之间的区别,掌握这些不同大学生群体之间的道德观念、行为方式的不同,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和特点探索学校认知感教育的不同规律和方法。比如,来自贫困家庭和来自城市独生子女的家庭,他们对入校后生活条件的改变有不同看法,因之,消费观念的不同、交友态度的不同,等等。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群体,认知感的教育和引导采取求同存异的方法。另外,认知感的教育和引导要坚持从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积极引导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发展,将教育、引导与管理落实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并以年级、班级和社团为单位,鼓励学生从模式化的学习中转化为具体活动的参与,增强学生在校园内各种行为的参与性。这种参与不仅仅体现在学生参与的社团活动,还应廷伸到学校校园建设和管理上,在活动中产生对学校的认同和喜欢,同时也有效地提高学生在学校的个人地位及自我角色认可。
5 结语
学生对学校的高认知感有助于学生学习更轻松,生活更愉悦、和谐,因此,对学校认知感的研究就凸显其重要性。诚然,以我们有限的工作经验尚不能完整地表达提升学生高认知感的途径和方法,本文只是以调查问卷、实例论证的方式提出一种新的思路,以期对学校高认知感的研究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有所裨益。高认知感的教育和引导及相关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的工程,不是一个辅导员、不是一支学生工作队伍所能够做到的,需要学校的各部门乃至学生本身积极地参与,需要在学校的办学与教育理念科学定位的基础上进行总体的规划与各项控制指标的落实建设方能做到。此外,本文未对大三、大四学生进行调查,在适应大学生活后,学生对学校的期望与现实的反差,以及在与同学交往过程中造成的心理压力、学业成绩、消极生活事件、恋爱经历等影响,高年级的学生对学校的认可,对学校的认知感是上升还是回落;到了大四年级,学生面临择业,面对即将步入社会的现实,感受到自身能力与社会要求的差距,这时,学生对学校的依赖感和根深蒂固感能占多大比例等等这些问题,都值得研究。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我们强调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学校认知感的培养和提升将是这种理念的一种深化。我们期待能将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提升至学校认知感的最高水平——根深蒂固感,这将是教育工作者今后努力工作的方向。
[1]Roeser R W,Midgley C,Urdan T.Perceptions of the School Psych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Early Adolescents’PsychologicalandBehavioralFunctioning in School:The Mediating Role ofGoals and Belonging[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6,(88):408-422.
[2]Eric M.Anderman.School Effects on Psychological Outcomes During Adolescence[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2,(94):795-809.
[3]Anglers during recreation engagements[J].Journal of Leisure Rresearch,2004,(3):356-378.
[4]张宝君.9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探微[J].学工视窗,2009,(3):75-76.
[5]林良盛.“90后”大学生特点及其教育引导对策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77-79.
[6]张宝君.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解析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4):111-114.
[7]包克冰,徐琴美.学校归属感与学生发展的探索研究[J].心理学探析,2006,(2):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