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艺师的摇篮——记南昌女子职业学校

2012-09-23赖蓓蓓

茶博览 2012年1期
关键词:茶艺南昌茶文化

■ 赖蓓蓓

江南茶语

傣族竹筒茶

在“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丽赣江之滨,几位已到知天命年龄的中学高级教师合力创办了江西省第一所实行学历教育的民办全日制女校——南昌女子职业学校。她成立于1992年,由于创新的办学理念、鲜明的教学特色、“女子、素质、职业”的准确定位,很快成为教育园地的一朵奇葩,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都小有名气,除了众所周知的诸多原因外,要特别介绍从这里起步的“中国茶艺”专业。

在著名茶文化专家陈文华教授的指导和帮助下,南昌女子职业学校从创校之初就将学习茶艺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美育教学的重点课程,最早就在公关文秘专业开设“茶文化”课程,由陈先生编写教材并亲自执教,同时在全校学生中选拔并筹建“茶艺表演队”。1994年,茶艺表演队在“法门寺唐代茶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上首次亮相,得到整个学术界和茶文化界的高度评价。1999年,经江西省教委批准,学校开办了全国第一个具有中专学历的“茶艺专业”,填补了职业教育学科的一个空白。2000年,国家职业大典中第一次出现了“茶艺师”这一职业。陈文华、余悦等众位茶文化专家又带领南昌女子职业学校茶艺教师参与制订《国家茶艺师职业标准》,组织编写《国家茶艺师资格培训教材》,南昌女子职业学校的茶艺专业教师成为江西省首批高级茶艺师。2002年,在上级教委批准下,学校开办了大专班茶艺专业。2006年国家自考办批准学校在全国首次开办茶艺专业自考大专学历,并正式定名为“中国茶艺”专业。陈文华教授接受委托,自 2006年至 2010年底将茶艺大专自考系列教材编写完成,初步完善“中国茶艺”专业教材体系,这也意味着茶文化高等教育事业的逐步正规化。

学校既注重综合素质教育,又加强专业基础理论与技能应用能力相结合的教育,开设有《茶文化学》、《茶艺表演》、《茶叶审评》等专业性较强的课程,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方式,邀请茶界名人学者讲课,假期组织学生外出参观见习。2001年又开办了《白鹭原茶艺馆》作为校内实训基地。几年来,《白鹭原茶艺馆》以环境清幽、品位高雅而著称,每日有茶艺表演,“品茗赏艺”的经营模式独树一帜,是当时全国少有的具有高雅品位的茶艺馆,并入选《中国百家精致茶馆》一书。2004年在江西婺源上晓起村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中国茶文化第一村。学生可以直接在茶园采摘与制作茶叶,观察茶叶生态环境,了解中国著名茶乡的文化历史。同时,与旅游景点的优势结合起来,这为职业教育开拓创新之路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效益。

文士茶

南昌女子职业学校不光在茶艺教学理论上走在全国之首,茶艺表演在国内外也堪称翘楚,各地邀请接踵而来:

2002年赴韩国旅游胜地济州岛参加韩国茶道协会举办的国际茶文化交流大会;2003年受邀至法国里昂参加 “中国茶文化节”;2004年赴韩国宝城郡主办的第 30届宝城茶乡节及第三次韩中日三国茶文化交流大会;2004年前往巴黎参加由中国文化部、中国文化国际交流中心、法国国际茶文化促进会等单位主办的法国第一届“茶文化周”;2005年赴日本进行茶文化传播,举行了中国茶文化报告会及茶艺演示,并参与主持了在东京举行的初、中、高级茶艺师考试;2005年应邀代表南昌市赴芬兰瓦尔济考斯基市进行茶文化交流;2007年代表江西省赴俄罗斯进行特色教育交流;2009年应法国巴黎十三区政府邀请,第三次赴法参加由巴黎十三区政府举办的巴黎国际茶文化周活动……

茶艺专业的全体老师先后带领学生代表国家、省、市走出大陆、走出国门,如此频繁的国际交流极大提升了茶艺专业教学质量和竞争力、知名度,南昌女子职业学校在传承、弘扬及向世界推广中国茶文化方面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

自 1992年创校至今,南昌女子职业学校即将走过 20个年头了。茶艺专业至今已培养了数千名茶艺师,走向全国各地乃至国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南昌女子职业学校茶艺专业培养了大批来自贫困山乡的女孩,多次得到全国扶贫办的表彰,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不少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在全国各地发展,不少贫困家庭也因此改变命运。全国各地茶艺馆、茶行、茶企业几乎都能够看到南昌女子职业学校茶艺师的身影,故学校曾被人誉为“中国的茶艺师摇篮”。当您在某茶馆手捧清茶沉醉茶香时,也许在您身旁正娴熟、优雅地泡茶的茶艺师就来自南昌女子职业学校……

猜你喜欢

茶艺南昌茶文化
我在南昌 你在哪
南昌是我 南昌是你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茶文化的“办案经”
茶艺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茶艺表演的主题表达——以《遇见老白茶》主题茶艺表演为例
南昌护桥记
茶艺赶考 谁主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