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医高专学生高血压调查分析及对策
2012-09-23杨小军姚彤军牟德英邱祥智胡兴竹
汪 敏,杨小军,姚彤军,牟德英,邱祥智,胡兴竹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贵州 都匀 558003)
某医高专学生高血压调查分析及对策
汪 敏,杨小军,姚彤军,牟德英,邱祥智,胡兴竹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贵州 都匀 558003)
目的 调查某医高专学生血压水平并探讨其危险因素,为开展高血压病早期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2005年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标准,用水银柱血压计检测4845名学生的血压。结果 高血压患病率为1.11%,男生患病率为2.53%、女生患病率为0.57%,男女生高血压患病率有显著性差异,其发生与年龄、性别、不良生活方式等有关。结论 提高大学生对高血压的认知水平及自我保健能力,减少高血压危险因素,对预防高血压有重要意义。
医学生;高血压;患病率;危险因素
高血压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常引起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后果,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和行为方式的改变,高血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且越来越年轻化。许多研究证实,青少年中存在部分无症状、无明确病因而血压持续偏高者,其偏高血压和成年高血压之间有密切关系,这一现象被称为青少年血压的“轨迹现象”[1]。为了解某医高专学生高血压患病情况,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高血压的早期预防,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笔者对该校2010级、2011级医学专科生常规体检中血压检测情况进行统计,并对血压偏高者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医学生高血压患病率及相关因素,为医学生预防高血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某医高专2010级、2011级医学专科生4845名,其中男生1346人、女生3499人,15~28岁。
1.2 诊断标准
按2005年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标准。在未服治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SBP)≥140 mmHg和/或舒张压(DBP)≥90 mmHg,及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物且血压正常,诊断为高血压。轻度高血压:140~159/90~99 mmHg,中度高血压:160~170/100~109 mmHg,重度高血压:≥171/110 mmHg。
1.3 检测方法
采用水银柱血压计坐姿测量右上臂血压,肘窝处的高度与心脏平行,测量时血压异常者经休息后多次复查确诊。对血压偏高者进行身高、体重等测量,计算体重指数。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超重肥胖定义按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推荐的标准进行评定,24≤BMI≤28为超重、BMI>28为肥胖。同时对血压异常者进行统一问卷调查,包括病史询问,如既往史、家族史、生活行为习惯及对高血压的认知度等。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4845人中,SBP≥140 mmHg和/或DBP≥90 mmHg者共计54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11%,其中SBP、DBP均高于或等于此标准者24人,单纯SBP达标者5人,单纯DBP≥90 mmHg者25人,按血压的高低分类,轻度高血压46人,中度高血压6人,重度高血压2人(见表1)。
表1 不同程度血压检测统计表
调查结果显示,某医高专学生高血压患病率远远低于1999年第3次全国抽样调查结果(13.58%),也低于许多文献报道的高血压患病率,在目前大学生高血压患病率报道中是最低的,这与高血压有地理分布差异的特点相符。该校地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多数学生来自本地州以及贵州省内。季成叶[3]调查显示,华北、东北、华东、西北地区大学生中血压偏高发生率相对较高,而中南、西南地区较低。而且本调查结果也反映了高血压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呈正相关的又一特点。高血压病流行的一般规律:经济文化落后的未“开化”地区很少有高血压病[2]。尽管如此,大学生患高血压病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本次调查中重度高血压占3.70%,应引起高度重视。
2.2 年龄与高血压患病率
54名学生,年龄15~23岁,按年龄分组(组距为3),其检测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年龄组血压检测统计
年龄是高血压的影响因素之一。表2显示,高血压多数集中在18~20、21~23年龄段,并随着年龄增长有增加趋势,这与1991年我国进行的大规模高血压普查结果一致。青少年血压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这是生长发育的一个伴随现象。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呈升高趋势[4],表明从青少年时期就应开始高血压的早期预防。
2.3 性别与高血压患病率
在1346名男生中,血压≥140/90 mmHg 34人,患病率2.53%;在3499名女生中患高血压病20人(见表3),患病率0.57%。
表3 不同性别高血压检测情况
男女生比较,男生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女生(χ2=33.69,P<0.05)。该结果与我国人群45岁以前各年龄组高血压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的情况相吻合,也与许多文献报道一致。许多研究认为这可能与男性的雄性激素及女性的雌性激素所具有的调节血管活性作用有关,还可能与男性抽烟、饮酒、饮食习惯等有关,应引起注意。
2.4 BMI与高血压患病率
54名学生中13人超重、4人肥胖,占31.48%,说明肥胖是导致青少年高血压的重要因素。肥胖作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已属定论,正常体重指数的高血压发病率明显低于超重、肥胖者。常虹等[5]的调查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肥胖儿童高血压检出率明显上升,肥胖对学龄青少年血压的影响比对学龄前儿童及小学生的影响程度更大。由于超重导致身体代谢紊乱,心脏负荷及周围动脉压力增加,致使血压增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人群超重和肥胖比率不断上升,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控制体重是防治高血压很重要的方法。
2.5 遗传因素与高血压患病率
研究表明,高血压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的复杂疾病,遗传因素约占30%[6]。经54名学生高血压发病原因调查分析,其中15人有高血压家族史,说明遗传因素对低龄高血压发生的重要影响,有家族史是无家族史的3倍以上[7]。因而有高血压病家族史的大学生应列为重点观察和防治对象。
2.6 生活行为与高血压患病率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精神压力过大、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等与高血压发病存在很大的相关性。调查发现,54名学生中有2/3的学生缺乏运动,这当中多数是BMI超标者,1/2的学生高盐、高脂饮食,1/3的学生吸烟、喝酒,少数学生长期精神紧张,这些都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学生虽然在医学知识的学习中知晓高血压对机体的危害性,但对不良生活行为与高血压的关系认识不够,很难做到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3 对策
3.1 加强自我管理
该校学生入校第一学期在相关的医学基础课中已经学习过如何测量血压,知晓高血压的诊断标准,这是医学生的优势。所以,笔者将54名学生进行分组,选出小组长组织学生定期复查血压,进行动态观察,养成定期检测血压的习惯,并登记造册,建立档案,让学生树立主动自我管理意识,提高高血压病的预防效果。定期地进行血压测量,对预防成人高血压病的形成有着重大意义。学生认为这种方式很好,积极配合,并利用复查血压时间互相交流,探讨高血压的相关知识,逐渐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知水平,建立管理自己健康的信心及行为。
3.2 强化健康生活方式
作为医学生,虽然对高血压病的知识有所了解,但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学生却不知晓自己的血压偏高,尤其对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不重视,认为年轻、与高血压病甚远,预防观念淡薄,漠视高血压病的危害。所以有必要在医学生中开展高血压病相关健康教育,强调改善生活方式对高血压病防治的必要性,发挥有效的早期干预效应,对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例如如何限制体重,纠正高盐、高脂饮食,戒烟限酒,加强体育锻炼等,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阻断生活方式导致高血压病及并发症的自然进程,保持良好心态,养成健康行为习惯是预防高血压病的根本措施。
总之,提高大学生对高血压病的认知水平及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减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对高血压病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1]Klumbiene J.The relationship of childhood to adult blood pressure:Longitudinal study of juvenile hypertension in Lithuania[J].Hypertens,2000,18(5):531.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3]季成叶.1991至1995年中国大学生血压偏高发生率的动态分析[J].中国校医,1997,11(3):161~164.
[4]宛悦,王若涛,孔灵芝,等.中国高血压流行情况及防治策略[J].中国公共卫生,2000,16(7):640~641.
[5]常虹,杨柳,崔琴子,等.儿童青少年单纯性肥胖症与血压关系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2):164~165.
[6]Agarwal A,Williams G H,Fisher N D.Genetics of human hypertension[J].Trends in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2005(16):127~133.
[7]霍实.从大学生体检中看青春期高血压的发病趋势[J].医学信息,2011,24(1):118.
G478.2
B
1671-1246(2012)17-01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