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取向学生管理模式的构建

2012-09-22吴宪

经济视角·下半月 2012年3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管理模式

摘要:在现实的学生管理实践中存在着重物轻人、重原则性轻灵活性、重围堵轻疏通、重整体轻个体的现象。要解决这些问题需着力构建人文取向的学生管理模式,转变教育观和管理观,按照因材施管的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大力推进民主管理,凸显学生主体地位,通过建章立制,进一步规范管理行为。

关键词:人文取向;高校学生管理;管理模式

作者简介:吴宪(1969—),男,山东淄博人,山东中医药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03.64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3-144-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关心每个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为此,我们有必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人文取向学生管理模式的实施。

一、构建人文取向学生管理模式是优化学生管理的迫切需要

所谓人文取向学生管理,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活动和实践活动。管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霍桑实验,该实验设计了照明实验、福利实验、群体实验和谈话实验,最后得出结论是:(1)生产条件固然影响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但生产条件与生产效率二者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2)生产条件不是提高生产效率的第一要素;(3)改善劳动者的士气和态度以及管理与工人之间的关系,使人们心情舒畅地工作并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满足,才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决定性因素。

人文取向学生管理就是基于“社会人”假设的一种管理实践。有效的学生管理应当重视学生的士气(学习积极性),重视学生的家庭和社会生活,重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重视学生中非正式群体的作用,重视管理者的领导能力建设。构建人文取向学生管理模式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文取向学生管理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工作的核心与动力。人文取向学生管理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学生是目的,管理只是达到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目标的手段。管理的重点一是关心学生和满足学生需要;二是重视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归属感和整体观念;三是强调集体的鼓励为主;四是管理者发挥在学生和上下级之间的联络人作用。

第二,人文取向学生管理会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最高需求是自我实现。就是说,人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人的潜力和才能被充分发挥出来,人才会感到满足。基于此,人文取向学生管理能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和才华,为学生充分发挥能力实现自我创造条件。

因此,实现人文取向学生管理是教育教学的一大进步,是学校的需要,是学生的需要,更是社会的需要。有了这片沃土,教育这棵大树才能长的更加茁壮。

二、当前的学生管理明显存在人文缺失问题

第一,在管理观念层面上,以物为本、以钱为本、以权为本。一些高校视学生为学校附属物的思想根深蒂固,见物不见人,官本位意识、官场化现象严重。习惯于发文件、发通知以及开会形式的工作布置,不重视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强调学生服从学校大局和整体利益,不重视学生自身的权益诉求;强调对学生的统一规范要求,不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主体性;强调由上到下的科层管理,不重视学生参与的由下而上的民主管理。在培育学生科学精神、专业知识的同时,淡化了以人为基石的人文精神,忽视了民主意识的浸润和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的思想难以落到实处。

第二,在管理制度层面上,以制度为中心,片面强调制度的刚性、原则性,忽视了制度的柔性、灵活性。一是有的制度本身不健全不完善,有的制度条文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有的制度之间存在冲突,给执行造成了困难;二是制定制度程序不规范,缺乏法律专家和学生的参与,缺少可行性调研,难以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三是“教育为主,惩戒为辅”的原则不能得到充分体现,学生违纪后没有一个训诫期、警戒期。有的学校规定,受记过及以上处分的学生不授予学位,一部分学生由此失去学位,给以后就业造成影响和困难。有的规章制度模糊了与道德规范的界限,执行过程中难以使学生心服口服。

第三,在管理行为层面上,片面强调的以稳定为中心,片面强调管理者的权威。习惯于我说你听、我令你行、我禁你止。在管理过程中,往往是重视工具性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人文修养和道德素质的锻炼,重视对学生问题的围堵而轻视疏通问题通道的建立,重视校园稳定而忽视校园和谐的建设,由此管理者就成了扑火队、消防队,疲于奔命,到处善后。

第四,在管理目标层面上,重视学校的现实需要而忽视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强调整齐划一、千人一面,抹杀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致使学生循规蹈矩有余,独立开拓精神不足,缺乏生机勃勃的创造力。

总之,目前的学生管理表现出浓厚的科学主义倾向,以科学性、规范性、统一性为主要特征,以管住学生和学校稳定为目的,以制度建设为手段,以量化考评为归宿,把活生生的人简化为一系列数据、指标。

三、人文取向的学生管理模式的构建路径

青年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重要职责。但是我们培养的不是工厂批量生产的工具、机械等硬邦邦的产品。而是有思维、有理性、有感情的人,是能够胸怀理想,仰望星空的人!要培养千千万万的勇于担当、忠诚于祖国和人民的人才,必须采取尊重人、关心人、关怀人、培养人、激励人的人文取向的管理。

(一)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管理观

教育的发展越来越民主化,生活化、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凸显。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也越来越注重对人本身的尊重、关心和关怀,这就要求学生管理工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一要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就为学生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要注重以人为本。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要关心每个学生的利益要求,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愿望,关注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发展潜能,制定符合学生发展的培养方案,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的所有管理工作,都是为了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离开了学生的发展,管理就失去了根基和意义。二要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观。管理既是指挥、监督、计划、控制和组织,更是满足、协调、关心、激励、倾听和采访。学生管理要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前提就是相信学生、信任学生,不要主观地认为学生一定会违反纪律,一定需要我们严加管理,在学生人数已由几千人增加到几万人的情况下,不能以小国寡民的心态管理学生,消防队的角色、扑火式的方法已经不适应新的形势和新的工作对象。三要进一步改进管理方式方法,把学生作为我们的服务对象,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把大多数学生满意作为我们的工作追求。以更加远大的目光、更加开放的心态,大胆创新,开拓进取,尽力减少和改变以文件传达文件精神、以会议传达会议精神的工作模式。从文山会海中解放出来,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工作实效。坚决摒弃科学取向管理对学生人性的压抑,代之以人文取向管理对人性的解放,追求以人的发展为目的和归宿。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二)因材施管,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人的个性是指在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及品质倾向的总和。个性心理特征主要体现为能力、气质和性格。众所周知,世界上寻不见完全雷同的一对树叶,而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个性完全相同的人。同样,人海茫茫、教海无边,我们既找不到两个完全相似的学生,也不会找到能适合任何学生的一种通用的管理方法。在学生管理中就应当了解学生的个性,预测个性的发展趋势,引导个性向好的方向发展,坚决摒弃那种认为管理就是干预学生的活动,就是把千差万别的实践套在简单划一的规定中、就是对学生的强制和监督的观念;树立起因材施教,因材施答的教育观、管理观,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不能要求学生必须按照一种方法、一种途径、一种工具去完成一项任务,不能越雷池半步。而应当着重给学生提供方向性、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形成百花齐放、五彩缤纷、生机勃勃的和谐局面。

这就需要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去关注、去研究学生的个性,以便找到个性化管理的科学依据,同时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从而逐步靠近我们的人文化管理。

(三)民主管理,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民主管理是确定学生主体地位、实施学生自主管理的基础,也是搞好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手段,更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我们所管理的对象是具有意识、情感、意志、能动性和创见性等主体性因素的学生,所以要有目的的发展学生,在管理的整个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寻求自主发展的意识习惯。在学校中,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校造就学生;学校各项工作以学生为主体,学生造就学校。学校以学生的存在为前提和依据,没有学生,学校就没有存在的基础和意义。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应服务于学生这个主体,在管理过程中不能单方面强调集权性、控制性,而要突出平等式、对话式、互动式。凡是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都要让学生知晓,要征求学生意见,吸收学生参与,通过邮箱、信箱、座谈、接待日等形式,形成学校和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管理人员和学生之间的沟通、理解、信任,形成一种平等和谐的良性互动的关系,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进入学校的管理决策和管理活动,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从而使学生管理进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最佳境界。

(四)建章立制,规范管理行为

俗话说:“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制度是建立人文取向学生管理模式的有力保证,制定制度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制定的规章制度既要符合教育规律,也要符合管理规律;既要符合教育目标,也要符合管理目标。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具体实在的、切实可行的保证人文取向的管理制度。只有制定出更能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观念,更加人性化的规章制度,才能增强学生遵守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和认同感。二要严格依制管理、依章管理。确保按照所规定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减少管理过程中的随意性,避免由于管理者的个人好恶、主观臆想给学生管理带来负面影响,从而提高管理效果。三要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各项制度的建设是经过民主与集中的过程,体现了公平与公正。如果制度执行不到位甚至不执行,就等于没有制度。因此我们的制度建立出来后,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都应该有大局意识,不折不扣、坚决贯彻执行,保证制度实施的可靠性。现在涉及人文取向管理的制度不多,关键在于执行。长期坚持下去,制度就会自然而然成为一种校园文化,教职工和学生都会自觉地遵守,为人文取向学生管理模式的构建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四要不断收集从实际过程中反馈回来的信息。全面分析,对于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管理需要制的度,要及时地进行修订,将不符合形势发展需要的规定予以废止,重新制定并完善适合管理需要的、统一的制度,使规章制度更加符合人文取向学生管理模式的需要。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学生的管理是长期、复杂的过程,人文取向的学生管理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我们在管理过程中应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并在工作上不断的纠正、改革、更新、完善,才能使人文取向学生管理工作做得更好,不偏离正确轨道。

参考文献:

[1] 彭剑锋主编.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 李强、李昌、唐素萍主编.管理心理学[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3] 杨英法、吴晓慧.高校泛行政化现象及治理[J].人大建设,2009,(09).

[4] 冯润民.以学生为本视域解析高校内部管理的冲突与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08,(08).

[5] 刘川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校园[J].高校理论战线,2008,(11).

[6] 张浩明.正确认识高校学生管理中的三对关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7,(10).

[7] 李亮.人本管理——学生管理中的人文关怀[J].教学与管理,2011,(06).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管理管理模式
大数据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推进的促进作用分析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残疾人高等教育外聘教师管理模式初探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基于承包商管理的系统化基建安全管理模式的分析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
高校学生管理中的人性化管理方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