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钛钉种植体治疗上颌轻度前突的观察
2012-09-22张洪涛叶涛钟悦
张洪涛 叶涛 钟悦
支抗在正畸治疗中十分重要,其设计和控制是治疗效果的决定因素。上颌前突或双颌前突常由牙量-骨量平衡紊乱导致,矫正时应拔除第一前磨牙,需要大部分牙间隙内收前牙,对磨牙支抗有加强的控制要求[1]。严重的前突病例需要设计好稳定微钛钉支抗,在初期控制磨牙支抗,避免前牙的往复移动,充分利用拔牙间隙内收前牙。我科应用微螺钉种植体治疗上颌前突,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2月至2010年1月我院口腔科治疗的上颌前突拔牙矫正患者26例,男性17例,女性9例,年龄12~41岁,平均年龄(23.3±4.3)岁。所有患者上牙列的牙齿覆盖在II°以上,平均覆盖82mm。
1.2.1 矫正治疗方法 矫正设计拔出上颌第一前磨牙,先粘结直丝弓矫治器排齐牙列,在第一磨牙和第二前磨牙颊侧牙根之间的牙槽间隔植入支抗微钛钉,直径1.6mm,长度9.5mm(microscrew anchorage system MAS,西安中邦钛微生物制品有限公司)。25天后使用滑动法内收前牙,单侧牵引力1.5N,延长牵引钩使牵引方向接近前牙的抗力中心。患者在植入微钛钉和前牙内收后分别拍摄头颅侧位片,测量头影距离。经过10个月~2年,平均14个月,治疗结束时,尖牙及磨牙达到一类关系,0.03653cm×0.0432cm不锈刚方丝固定4个月后,采用改良Hawley保持器保持。10个月后复诊,未出现明显复发。
1.2.2 X线头影测量和分析 先建立坐标系,以腭平面(yy)为水平轴,以治疗前后位置相同的一枚微钛钉在头部影像的中点向腭平面作X轴,测量第一磨牙经治疗后的变化。计算中切牙切缘至Xyy线的距离(U1-Xyy),上切中牙切缘至腭平面的距离(U1-yy),上颌第一磨牙靠近中颊尖至Xyy的距离(U6-Xyy),上颌第一磨牙靠近中颊尖至腭平面的距离(U6-yy)。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治疗前后的测量数据采用t检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6名患者共植入微钛钉52颗,所有微钛钉在治疗过程中均保持较高稳定性,在治疗前后对比中,种植体矢状面上的移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第一磨牙的旋转及倾斜移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切牙垂直向的移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切牙平均水平内收6.7mm,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微钛钉种植体治疗上颌前突效果对比(±s,mm)
表1 微钛钉种植体治疗上颌前突效果对比(±s,mm)
比较指标 治疗前 治疗后 t P U1-Xyy 40.2±6.4 33.0±4.7 4.654 <0.01 U1-yy 24.3±2.5 26.5±2.3 0.234 >0.05 U6-Xyy 2.7±6.5 2.8±7.8 0.465 >0.05 U6-yy 24.3±1.7 23.9±2.2 0.342 >0.05
3 讨论
矫正用种植体多由钛合金构成,表面经过喷砂、涂层等化学处理,生物相容性良好,植入后能与骨组织牢固结合,因此支抗种植体能承受长时间的牵引力,但有报道称其长期使用时松脱率较高[2]。上颌前突畸形矫正时,需拔出第一前磨牙,八字向后结扎法和滑动法关闭牙间隙[3],对牙支抗消耗大,因此对支抗材料要求高。由于微钛钉种植体牵引时会产生垂直的牵引分力,主弓丝易变形出血牙弓开颌。通过选择远中部位植入,减少垂直分力的作用,延长牵引钩的高度,可降低此弊端[4]。植入种植体时发生牙龈损伤,应取出种植体重新植入。应嘱咐患者重视口腔卫生,每次进食后要刷牙,常清洁种植体周围,预防发生种植体周围炎症。
本组研究中,采用微钛钉治疗上颌前突,使用种植体代替口外弓,利用其稳定的骨性支抗作用控制牙齿近远中向及垂直向的移动,无额外支抗消耗,充分利用拔牙间隙内收前牙,调整面型和磨牙关系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治疗后,中切牙切缘至Xyy线的距离由先前的(40.2±6.4)mm变为(33.0±4.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微钛钉种植体技术治疗上颌前突效果显著,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患者侧貌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1]林久祥.现代口腔正畸学:科学与艺术的统一[M].3版.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253-260.
[2]田彦星,李金源,梁永强.支抗种植体稳定性因素的研究进展[J].当代医学,2011,17(4):16-17.
[3]寻春雷,曾祥龙,王兴.微型自攻钛钉种植体压低切牙的初步应用研究[J].口腔正畸学杂志,2009,11(1):29-32.
[4]寻春雷,曾祥龙,王兴.应用微钛钉支抗矫治上颌前牙严重拥挤[J].口腔正畸学杂志,2009,14(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