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对商务英语本科生就业前景影响研究
2012-09-21陈曦
陈 曦
(集美大学,福建 厦门 361021)
商务英语长期以来都是比较热门的专业和课程。因此,无论是文科院校、理科院校、综合性高校、甚至专科学校都纷纷开设与商务英语有关的专业和课程。传统的商务英语教学以外贸英语为指导,即对国际贸易中需要使用的英语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给予训练,开设的课程包括商务听说、商务写作、外贸口语、外贸函电、报刊阅读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商务英语更广泛地表现为涉及国际贸易、金融、营销、管理、电子商务和跨文化交流等在内的完整的商务英语体系[1]。从语言的载体来看,商务英语是商务环境中应用的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ESP)的一个分支,因此,从本质上说,它是一种语言的教学。但是,语言教学并不是商务英语教学的目标,借助语言达到理解和掌握商务英语相关理论和技能,培养复合型涉外商务人才才是商务英语教学的真正目的。
一、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局限性
在各个高校的商务英语教学中,基础阶段的商务英语技能教学被放在相对重要的位置,而对商务专业知识方面的教学显得远远落后。也就是说,语言教学与商务知识的结合不够紧密,语言作为载体的作用被过分强调,商务英语的核心内容则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求。
首先,当前商务英语教材大多是介绍知识的“纸上谈兵”型,与实际商务工作脱节。了解国际贸易的交易流程,却不知道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操作;了解营销的4Ps,却不能针对具体的产品和项目进行推广;了解往来函电的写作原则,却无法与不同的客户有效沟通等等。无论对于重理论的本科生还是重实践的专科生,这些实务性的操作都是未来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基本要求。
其次,学生的主动参与热情还有待提高。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基于课本知识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挑战性不足,学习动机不高。二是中国学生比较含蓄,同时英语运用能力的落后也形成了思维和语言表达之间的差距,专业课阶段的案例分析常常以冷场告终,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较差,借助案例分析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的目标难于实现。
最后,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并没有人们预期的那么好。虽然他们兼有商务和英语两方面的技能,但是在全民重视英语的背景下,其英语优势并不特别突出,而商务知识在理论基础和应用能力方面也不及经济、管理、金融、贸易等专业毕业生。再加上以商务英语为专业的毕业生涵盖了高职、专科到本科的不同学历,在职场竞争中,他们往往面临比较尴尬的局面。
21世纪是数字化的时代,郎可夫在对电子商务与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中提出,“电子商务和因特网为我们打开世界的大门,广大英语教师可以利用独特的语言优势从中受益”[2]。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讨论针对商务英语专业大学生开设电子商务课程的可行性和意义。
二、电子商务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传统商务正面临这从形式到内容,从时间到空间,从行为到理念的深刻变革,这一变革的核心就是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3]。电子商务是指采用数字化电子方式在以互联网为主的网络上进行,有涉及商务活动的各方,包括商店、消费者、银行或金融机构、信息公司或证券公司和政府等,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实现在线交易。电子商务将重组业务流程,降低成本,加速流通过程,全面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全球经济来看,电子商务将成为本世纪企业竞争的主要手段[4]。
电子商务的概念首次引入中国是在1993年,第一笔网上交易发生在1996年。2011年1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了《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5],电子商务类互联网应用成为我国互联网经济发展最快、最迅速的主力军。《报告》显示,网络购物用户年增长48.6%,是用户增长最快的应用,而网上支付和网上银行也以45.8%和48.2%的年增长率,远远超过其他类网络应用,我国更多的经济活动正在加速步入互联网时代。当前,中小企业纷纷试水“网络营销”,中小企业互联网接入比例达92.7%,规模较大的企业互联网接入比例更是接近100%。43%的中国企业拥有独立网站或在电子商务平台建立网店;57.2%的企业利用互联网与客户沟通,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应用水平为42.1%。
可以肯定,在未来的企业发展中,绝大部分的企业都将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的优势来促进自己的发展和竞争。而作为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他们未来即将从事的工作也必然和电子商务息息相关。当然,建一个企业网站并不是电子商务的全部,企业所需要的也不仅仅是网站的管理人员。电子商务的真正优势在于其后端的整合和运营,想要更好地开展电子商务,借鉴国外的成功案例必不可少[4],因此,既有商务英语背景又了解电子商务运作的毕业生就成为各个企业发展的必备人才。
三、开设电子商务课程的可行性
1.问卷调查
为了了解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对自己未来职业前景的规划与电子商务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2012年6月,我们面向商务英语方向的大学三年级学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他们已经完成大部分与商务英语相关的课程,如市场营销、国际金融、外贸函电、外贸实务、电子商务,以及商务英语基本技能操练,同时,由于即将升入大学四年级,他们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也有了一定的规划。本次调研的问卷中包含了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希望从事的工作、对电子商务感兴趣的内容、电子商务与未来工作的关系、电子商务课程中应该加强的方面等一共10个问题,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0份。从调查结果来看,打算从事文职工作的有118人,包括管理、文秘、公务员和教师职业;倾向于从事销售和营销方面等直接业务工作的有32人;尚未确定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的有30人。之所以大多数人偏好文职类工作,可能与参加本次调查仅有男生仅有21人有关。在这三类不同的职业规划中,认为电子商务能够帮助自己更好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人数比例分别为68.6%、78.1%和56.7%。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不同的工作类别与电子商务间的关系
从上述的数据中可以看出,无论学生在未来倾向于何种职业,大部分人都认为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将对社会进步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未来的工作也与电子商务密切相关,掌握一定的电子商务知识将更好帮助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其中,电子商务对业务类工作的帮助最大,这当然归功于电子商务的核心环节对各种业务活动的影响,如电子零售业务、企业间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和电子供应链管理等方面,而电子商务中的企业内部网络、电子客户关系管理、电子政务、电子学习、移动商务等也对打算从事文职类工作的学生快速适应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总的来说,电子商务和商务英语知识技能的有效结合将保证学业与工作的“无缝对接”,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为商务英语毕业生开拓更广阔的就业市场。
2.可行性分析
从学生的反馈来看,面向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电子商务课程是完全可行的,并且对学生的专业水平有着较好促进作用。
首先,电子商务课程的开设符合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模式,即基于专业内容的外语教学模型。CBI把外语学习的焦点从以往传统的注重学习外语本身转移到通过学习专业内容来掌握某一外语技能,是外语和专业内容学习的综合[6]。在学习过程中,语言作为获得信息的手段而不是作为学习目的,同时教学中使用真实的语言材料并完成真实的任务,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能够更充分被调动起来,不仅可以更顺利地习得语言技能,还能有效满足学习者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这与许多高校在商务英语专业的高年级阶段所开设的市场营销、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等课程具有同样的目的和作用。
其次,电子商务课程能够为学习者提供一个新旧知识对接和理论知识实践化的平台。一方面,由于电子商务中所涉及的信息服务、交易、结算、支付、运输等内容与商务英语必学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市场营销、国际物流等既有联系,又有全新的内容拓展。这种有延续性的教学内容的衔接无疑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有利的影响[7]。另一方面,电子商务基于网络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可以帮助学生把所学过的商务英语理论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目前,由于高校很难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实习单位,大多数的商务英语专业都被迫重理论轻实践。学生毕业后,由于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往往被应聘单位拒绝,或者花费大量时间去适应工作。而电子商务借助虚拟网络提供的平台能够让学生直接参与国际商务活动的各个环节,例如,搜索客户、网络谈判、单据处理、运输协商、网上支付、争端处理、在线营销推广、在线合作伙伴关系管理等等。学生可以以卖方或者买方的身份在不同的网站注册登陆,在实践过程中对所学过的各类商务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巩固,同时进一步提高包括外贸函电、商务英语阅读在内的各项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
再次,本门课程还能够大大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自主性和学习动机,同时提高学习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电子商务的基础是网络,而网络则是目前学生最感兴趣,同时也是最熟悉的媒体。一方面,借助多媒体展示的课堂内容可以最大程度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另一方面,课外的讨论和交流还能通过各种网络通讯工具进行,既可以增进师生感情,又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不同水平的学生,提高教学质量。此外,在参与网络国际贸易运作的过程中,面对不同的问题和突发情况,学生还需要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判断和处理;教师布置的案例分析和专题讨论,也需要学生利用网络自己搜索和整理,在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动机被大大地调动起来,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锻炼,思辨能力和实战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电子商务课程教学实践
针对商务英语专业大学生开设的电子商务课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教学侧重点、教学语言和教学方法三大方面的问题。
第一,教学侧重点。由于教学对象不同于电子商务专业或者计算机专业学生,过多讲解电子商务发展历史、网络架构、以及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不但无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还会损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的重点应该侧重商务知识在网络环境下的应用,突出贸易营销的信息管理,商务运作、商品流通、物流与供应链等,而不要为了追求知识的系统性而面面俱到。
第二,教学语言。本门课程属于CBI模式,教学语言为英语。尽管商务英语专业的高年级学生使用英语作为工作语言应该不存在很大的问题,但是使用纯粹的全英教学还是会影响专业知识的理解。由于学生的英语水平本身存在差异,全英教材全英讲授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甚至阻碍学生对主体教学内容的理解吸收。比较可行的方法是先简明扼要地用英汉双语解释电子商务所涉及的重要专业概念和术语,扫清理解的障碍,然后再以英语对商务内容进行讲解,而涉及网络和计算机等理工方面的知识只需要用汉语简要带过。这样既能有效利用英语掌握专业知识,又可以避免学习效率过低,降低学习动机的问题。
第三,教学方法。从上述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认为电子商务对工作有促进作用的学生中,有78.9%的同学建议加强真实的案例分析,88.6%的同学建议加强与网络结合的实战模拟可以更好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因此,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参与相结合的方式最适合本门课程。
基本知识点可以由教师在课堂上借助多媒体方式直接讲解。经典案例的分析讨论可以在每个专题前以开篇案例(opening case)的方式带入,也可以穿插在主干内容之间以提高对相应知识点的掌握,讨论方式以学生参与为主,教师总结为辅。利用网络进行的在线商务英语教学是本门课程的精华,小组工作、任务驱动的方式最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8]。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专题设计不同的任务要求小组合作完成,例如,关于电子零售业务的专题可以要求学生登陆亚马逊(Amazon.com)等零售网站成为买家卖家完成购物流程;消费者间的电子商务可以让学生登陆电子港湾(eBay.com)出售二手商品或者开设自己的网店;企业间的电子商务可以借由阿里巴巴国际网站(Alibaba.com)搜索供求信息,寻找商机;电子银行业务板块可以要求学生注册网上银行,完成转帐或理财任务。学完所有知识点后,教师可以设计有适当难度的任务让学生完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对比评价不同网站,找出某些交易的不足,或者对某些企业网站提出建议等。借助网络完成实战模拟可以让学生体验如何搜索客户、如何细分市场、如何推广自己的店铺、如何促销商品、如何管理购物流程、如何议价、如何安排物流、如何跟踪订单、如何处理纠纷、如何进行市场调研、如何提高客户忠诚度等。帮助学生提前进行职业技能热身,增强求职的信心和成功率。
然而,网络实战模拟还存在一些不足。学生虽然可以以卖家身份体验销售,却无法成为真正的企业卖家,也就不能进行一系列诸如供应商关系管理、供应链整合、资金管理、员工管理等属于企业资源规划的后台管理和运作。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有能力的高校还需要提供较为成熟的电子商务模拟软件让学生体验相关企业的后台活动,以及不同单证的缮制,如商业合同、原产地证书、商业发票、海运提单、保险单和信用证等。
五、结论
在电子商务成为企业发展主要趋势的时代,掌握一定的电子商务知识和技能,迅速适应现代企业的需求,对于即将就业的大学生,特别是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针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电子商务课程即符合CBI的教学模式,又能提供一个把所学过的理论知识进行整合的平台,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动机,是顺应时代发展和学生要求的重要举措。当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侧重商务知识在网络环境下的应用,根据学生的水平使用全英或者英汉双语教学以提高学习效率,突出小组工作,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给予学生真正的实战模拟锻炼,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电子商务课程整合不同学科知识,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目的。
[1]阮绩智.大学商务英语课程目标及教学原则[J].外语界,2005,(3):26-31.
[2]郎可夫.电子商务与英语教学改革[J].外语电化教学,2000,(12):34-37.
[3]喻志强.电子商务系统——商务英语教学新模式探讨[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5,22(3):69-71.
[4]申相德,等.电子商务发展对电子商务英语信息化教学的影响研究[J].外语电话教学,2009,(5):69-71.
[5]CNNIC.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1.1.(2012.8)http://tech.qq.com/zt2011/cnnic27/index.htm.
[6]Stryker S.B.& Leaver B.L.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M].Washington: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1997.
[7]徐源.“电子商务英语”课程建设初探[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76-79.
[8]卢华玲.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4):258-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