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脾外伤患者脾切除术后血小板计数的变化
2012-09-21赵云波吕红梅佳木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黑龙江佳木斯54007
赵云波 吕红梅(佳木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黑龙江 佳木斯 54007)
脾外伤是腹部最常见的损伤,脾切除是常用的治疗方法。脾切除术后常导致血小板计数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严重者可致血栓形成。血栓大多起源于脾静脉残余部,如血栓一旦发生于视网膜血管、肠系膜静脉、门静脉等可造成严重后果〔1〕。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共施行脾全切术87例,术后患者血小板计数不同程度增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7例患者,男66例,女21例,年龄20~80〔平均(47±26)〕岁。全部为外伤性脾破裂。术后住院时间14~30 d,平均17 d。术后1个月,78例参加门诊随访(随访率73%),接受彩色多普勒B超或CT检查。
1.2 方法 按年龄分为三组:年龄20~40岁组,平均34.7岁,男36例,女9例;年龄41~60岁组,平均47.2岁,男19例,女8例;年龄61~80岁组,平均69.5岁,男11例,女4例。收集三组患者术前、术后第 1、2、3、5、7、14、30 天血小板计数。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SPS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各组数据以±s表示,应用方差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时再作q检验。
2 结果
三组血小板计数手术前和手术后第1天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1~5天,20~40岁组和41~60岁组与61~80岁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0~40岁和41~60岁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所有脾切除患者术后第一天血小板计数均不同程度升高;绝大多数病人术后2 w左右血小板数量达到最高值。本组病人87例,其中1例术后第11天发生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1%,血小板计数达658×109个/L,经彩超和64层CT血管成像证实,给予活血、抗凝治疗后治愈,血小板下降至400×109个/L。三组病人术前、术后血小板计数见表1。
表1 三组病人术前、术后血小板计数变化(×109个/L,±s)
表1 三组病人术前、术后血小板计数变化(×109个/L,±s)
与术后各时间段比较:1)P<0.05;与61~80岁组比较:2)P<0.05
组别 n 术前 术后1 d 术后2 d 术后3 d 术后5 d 术后7 d 术后14 d 术后30 d 20~40岁组 45 217.9±49.61)244.7±35.22)333.2±43.12)437.2±59.42)508.9±46.52)540.5±50.3 515.3±38.6 290.3±37.2 41~60岁组 27 219.1±53.11)245.7±44.82)323.8±41.22)444.6±50.12)496.1±36.72) 483.8±29.3 500.7±35.1 248.4±44.1 61~80岁组 15 164.9±62.71) 203.1±61.1 253.1±65.1 280.5±54.2 404.1±44.5 471.5±46.7 509.3±37.5 307.8±52.9
3 讨论
外伤性脾破裂的现代外科治疗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上世纪70年代以前,该领域进展缓慢。一方面,由于技术条件所限,对于脾破裂的诊断较为困难;另一方面,由于人们对脾脏的生理功能缺乏充分的认识,脾切除几乎成为唯一的治疗手段。随着对脾脏功能认识的深入,以及对脾脏血管解剖学的明确,对传统脾切除术的指征提出了挑战,但这不意味着脾切除术失去了原有的位置和作用,而只能说在全脾切除的手术指征上愈加科学。
脾切除术后循环血中血小板数量可增加2~6倍,但由于脾血池消失最多只能使血小板增加50%左右,所以,血小板增加不可能仅仅由于脾血池消失所致,可能有其他导致血小板增多的因素存在。血小板寿命研究结果也表明,脾切除后血小板增多不仅是由于血小板在脾脏中清除减少,而且还有因脾脏内产生的体液调节因子缺少引起血小板生成增多的因素〔2〕。本研究结果显示:各组在术前血小板计数均正常,但老年人组与其他两组相比血小板计数减少,出现这种现象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这或许与老年人经常应用活血化瘀药物有关。术后各组血小板计数均有不同程度增高,但老年人组血小板计数升高、下降均呈缓慢趋势。脾切除术后血小板计数常在7~14 d内达到最高峰,以后又逐渐下降,88%在术后1个月内恢复正常。本组病人有1例出现血栓,发生率为1.1%,及时给予活血、抗凝治疗后治愈,血小板下降至374×109/L。相关文献报道,无原发病的患者脾外伤全脾切除后血栓发生率为1%~5%,而原有血栓病的患者脾外伤全脾切除后血栓发生率可达10% ~23%,门脉高压病人脾切除术后血栓发生率高达37% ~62%〔3〕。针对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升高有导致血栓形成的风险,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应根据脾外伤的分级,采用适当的保脾手术〔4〕,以避免术后血小板增高形成血栓的危险。
综上所述,脾切除术后机体凝血状况变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血循环中血小板数量变化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这方面研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血小板计数简单、易行,目前仍是临床上了解机体凝血机制和防治血栓形成的有力指标。因此,建议对各种原因所致脾切除术后病人进行血小板监测,了解血小板数量变化,必要时进行治疗,对预防血栓形成等并发症至关重要。
1 Callaghan C,Bradley JA,Watson CJ.Early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splenectomy〔J〕.Emergen Clin Surg,2008;32(2):97-109.
2 Kuwana M,Kaburaki J,Pandey JP,et al.HLA classⅡalleles in Japanese patients with 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Associations with antiplatelet glycoprotein autoantibodies and responses to splenectomy〔J〕.Tissue Antigens,2000;56(4):337-43.
3 Chris-Callaghan J,Bradley A.Complications after splenectomy〔J〕.J Wat Oncol Hematol,2009;20(10):169-78.
4 姜洪池,乔海泉,代文杰.脾脏外科:近20年的进展与展望〔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2;8(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