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卫生职业院校教师主观幸福感调查

2012-09-20刘琳琳宋岩松

卫生职业教育 2012年20期
关键词:工龄职称学历

刘琳琳,宋岩松

(中国医科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1)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化,卫生职业院校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卫生职业院校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是指卫生职业院校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在实现职业理想和身心和谐发展的基础上而产生的一种自我满足感和自我愉悦感。了解卫生职业院校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对于促进卫生职业院校教师的心理健康发展,指导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有效应对各种教学与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整体随机抽样法,从沈阳市某卫生职业院校中随机抽取600名教师,并向其发放问卷,收回有效问卷558 份,有效回收率为93%。其中,男性教师326人,女性教师232人;专科学历教师30人,本科学历308人,硕士学历199人,博士学历21人;助教94人,讲师206人,副教授168人,教授90人;年龄范围在22~59岁。

1.2 研究方法

采用总体主观幸福感量表(GWB),该量表由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编制,共33项,得分越高,幸福度越高。除评定总体幸福感外,该量表还将其内容组成6个分量表对幸福感的6个因子进行评分。该量表单个项目得分与总分的相关在0.48~0.78分之间,分量表与总表的相关为0.56~0.88分之间,内部一致性系数男性为0.91、女性为0.95。重测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5[1]。测试程序:将个人的一般情况(性别、工龄、学历、职称等)、主观幸福感问卷编排于同一张问卷上,每个量表前均附有指导语,要求被测试者按照指导语进行回答,答案结果全部数据采用SPSS13.0 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卫生职业院校教师主观幸福感整体状况及不同情况下的差异比较(见表 1、表 2、表 3、表 4)。

表1 卫生职业院校教师主观幸福感性别差异比较( ±s,分)

表1 卫生职业院校教师主观幸福感性别差异比较( ±s,分)

男女人数(人) 常模 主观幸福感32623275 ±1571 ±1883.99 ±17.5681.71 ±15.21

结果显示,当前卫生职业院校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常模,男女教师主观幸福感均有较高的得分,但男教师的得分高于女教师,且两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

表2 卫生职业院校不同工龄教师主观幸福感比较(±s,分)

表2 卫生职业院校不同工龄教师主观幸福感比较(±s,分)

注:*P<0.01

工龄年限5年以下6~10年11~15年15年以上F 值主观幸福感80.21 ±15.6681.36 ±14.8783.66 ±15.9782.33 ±14.710.771*

结果显示,卫生职业院校不同工龄教师主观幸福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

表3 卫生职业院校不同学历教师主观幸福感比较(±s,分)

表3 卫生职业院校不同学历教师主观幸福感比较(±s,分)

注:*P<0.01

学历专科本科硕士博士F 值主观幸福感84.11 ±15.3184.21 ±15.9682.05 ±14.6481.20 ±15.192.480*

结果显示,卫生职业院校不同学历教师主观幸福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

表4 卫生职业院校不同职称教师主观幸福感比较(±s,分)

表4 卫生职业院校不同职称教师主观幸福感比较(±s,分)

注:*P<0.01

职称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F 值主观幸福感83.76 ±16.2283.98 ±14.1381.69 ±16.3480.63 ±17.792.75*

结果显示,卫生职业院校不同职称教师主观幸福感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

3 讨论

随着社会整体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加上近年来卫生职业院校教育体制的改革,卫生职业院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得到不断提升,职业声望也有了明显提高,这使得广大卫生职业院校教师得到了精神层面的鼓励,因而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因此,卫生职业院校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得分高于全国常模。经调查,卫生职业院校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差异主要源于性别、工龄、学历、职称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性别的卫生职业院校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性差异,且男教师高于女教师。卫生职业院校教师走的是专业职称道路,大多数卫生职业院校都硬性规定了职称晋升的教学及科研任务量,女教师在学校的教学工作量已经很大,工作之余还要挤出时间发表论文、申请课题、操持家务,与男教师相比,她们面临着更大的生活压力。

从工龄来看,工龄为5年及以下的教师主观幸福感最低。这个阶段的教师多为进校不久的年轻教师,适应社会和工作成为其重要的压力。这个时期在工作上各方面还不成熟,需要不断学习,在人际关系上还需要不断适应,也没有足够的经验和资历,所以主观幸福感偏低。

卫生职业院校不同学历的教师在主观幸福感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博士的得分最低,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卫生职业院校对这些教师的期望值很高,此类教师在学校中不但承担着较重的教学任务,而且往往还有在学术上带头、建立科研队伍的任务;同时,他们不仅在自己的学科研究中要达到较高水平,而且,有些人还要承担一定的管理任务。可以说,博士所扮演的多重角色关乎整个学校的声誉,这无疑会成为他们主观幸福感降低的原因。而对于专科学历的教师来说,他们在学校大多只面临一些低水平的教学任务,科研上压力相对较小,学校对这些教师的期望值往往也不高。

卫生职业院校不同职称的教师在主观幸福感上亦存在明显差异。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要求卫生职业院校教师的个人能力也需及时提高、顺应发展,特别是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面临的压力更为突出。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和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卫生职业院校教师已不再是学生惟一的信息源,这使得教师的权威地位受到了严重的挑战;特别是当前素质教育的全国推行更是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卫生职业院校教师所面临的不仅是要将多年来积累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的个人素质和道德品质给予积极的影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受到的压力更大。因此,教授及副教授的主观幸福感较助教及讲师更低一些。

[1 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3.

猜你喜欢

工龄职称学历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那些和工龄有关的事儿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你的工龄和这些福利有关
这七种情况,不在岗也能算工龄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
知识无力感
职称
职称评审实现了“两大转变”
职工工龄的计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