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2012-09-20刘淑峰马雅静吴雪花

卫生职业教育 2012年20期
关键词:医学实验教学考核

刘淑峰,马雅静,程 江,刘,吴雪花,丁 进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8)

医学检验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其目标是培养符合当前社会需要的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科研素质的应用型医学检验专业人才。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实践教学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了医学检验专业人才的培养。针对其不利因素,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1 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创新意识

实验内容陈旧、方法落后,与理论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脱节,而且绝大多数是验证型实验,很少有创新型、综合型实验,因而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的意识。

1.2 实验条件落后

随着检验医学的飞速发展,各种先进、精密的检验仪器设备进入临床检验科,如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尿液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细菌自动鉴定仪等。由于学校实验条件的限制,教师在实验课中主要讲授的还是手工计数等最基础的操作方法,结果导致学生们不会操作临床检验仪器设备,也没有掌握先进的检验手法,甚至对于一些很重要的技术参数不理解、不会应用等;不少实验是以演示为主,由于实验分组后,每组学生人数较多,动手操作的机会减少,出现了实验课上只听不看、只看不做的现象。

1.3 考核方法不完善

由于实验没有独立设课,不计学分,因而很难对学生的实验情况做较准确的量化考核。

1.4 缺乏严格的技能训练

由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师素质和考核标准等的问题,导致临床检验技能训练不严格和不规范,使得不同实习带教教师带出的学生或不同届学生的操作技能、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不统一。

1.5 对临床实习的认识不足

由于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认识以及考研与就业的矛盾冲击,导致教师和学生对临床实习认识不足。临床检验基本功不扎实、理论与实际脱节;学习积极性不高、自觉性不足是临床实习中常见的问题。

2 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改革的原则

改革应根据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按照“增强能力、强化技能、协调发展”的思路,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增强能力”就是要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能力;“强化技能”就是根据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以适应社会需要;“协调发展”就是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全面协调地发展[1]。

3 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改革的内容

3.1 实行实验教学开放制度,强化基本技能操作训练

因为医学检验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但目前医学院校实验设备有限、实验教学课时有限,实验内容陈旧,并且有些实验项目学生只能操作一次。为了加强实践教学,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高科技实用型医学人才,我们利用检验科即是医疗基地,又是教学基地,24小时开放,随时可进行实验,大大地增加学生的动手操作机会,提高了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和综合分析能力。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即使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验结果不理想,课后仍可进入开放实验室继续完成实验,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对实验方法进行改进、完善,对实验过程加以反思,找到实验中的问题并在新一轮实验中予以解决,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行设计探索性实验,既有利于创新灵感的产生,也有利于新的思想火花在实践中及时得以释放和验证[2]。为了保证解决好医疗和教学的冲突,以及保障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我们研究制订了《实验教学开放制度》和《见习和实习生管理制度》以及配合制度产生的相应的奖惩办法,保证了开放式实验教学顺利、有序地进行。

3.2 规范操作技能,建立可量化的考核指标体系

实践教学虽有明确的内容要求,但具体目标和量化指标不够明确,教师和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易把握实践技能训练的标准。学生实习效果的评价也多由带教教师进行主观评判,因缺乏客观细致的考核标准,随意性较大。对此,我们在检验专业各项临床基本技能操作规范的基础上,参考卫生部第三版《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和检验科SOP 文件,结合四年制检验专业教学大纲以及其他兄弟院校医学检验专业的办学经验,对临床检验基本技能进行分解、量化,编写出了各项实验项目的标准操作教程,依据操作规程制订相应的评分标准,建立起一套可量化的考核指标体系。这种可分解、量化的考核指标体系使学生对自己的技能操作情况一目了然,并且既明确了教师和学生的实践目标,又便于对实践教学的过程进行管理[3]。

3.3 提高实验带教教师的标准化操作水平

教学人员由不同级别的教员组成,便于年轻教员的培养和知识传承,主讲教员集中示教,统一示教标准。实验教学开课前对每位教员进行相关技能的规范化训练,要求每位实验课教师严格按照正规的操作流程带教学生,教研室主任和副主任亲自督导实验课的教学质量。这样的改革使理论和规范化实验教学都能做到:理论与实验教学要求一致;不同组学员的基本技能、基本要求一致;不同届学员的教学法内容、教学方法达到统一,从而保证了教学质量[4]。对教师进行规范化训练的办法,我们主要采取了按照制订出的基本技能操作规程及量化的考核指标体系,由教研室专家或骨干对其他带教教师进行培训,以及将一些责任心强、积极进取的教师送去内地一些名校的教学附属医院检验科进修。为保证此工作的顺利进行,制订了一些相应的管理办法和对参加培训的教师的考核措施。

3.4 实行实习生导师制

推行导师制方案,制订《导师制工作条例》,每位导师负责2~3名检验专业本科实习生。挑选责任心强的本科生导师,负责指导学生思想,由其是考研、就业与实习的冲突;指导专业实践教学,毕业论文等;指导实习生选题、查阅资料、实验设计及实施等环节。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能力、独立动手实验和解决问题能力,强化理论联系实际、挖掘学生学习潜能,并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其直接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综合性、设计性试验的尝试,使学生对科研有了一定了解,为学生以后从事科研活动奠定了基础。

3.5 每周进行实习生小讲课

在实习初期,由教师每周为实习生小讲课,然后逐渐过渡到由实习学生根据自己在实习科室所学到的知识,结合自己的特长或实习经历,准备一个专题,以多媒体的形式进行小讲课。同时,组织有教学经验的教师给予提问、组织学生讨论、讲评总结。在实习生小讲课的准备过程中,学生将主动地查阅资料、设计实验及实施实验、总结实验结果等,这样既促进了学生复习相关的基础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会发现许多很易被忽略的问题,从而促进了其对相关知识的全面、系统地掌握。而且学生间的讨论、教师的讲评能拓宽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对培养学生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如何细致地考虑问题起到指引的作用。

3.6 改革实践教学考核方法

专业课程考核不能单纯地从掌握书本知识的程度来衡量学生的水平,更重要的是检验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我们将检验专业课程理论成绩与该专业课程实验成绩各占一定比例,作为检验专业该门课程的结业成绩。学生的实践考核根据我们制订的《医学检验专业临床检验技能考核与评价体系》的要求,按照准备质量标准、操作质量标准和终末质量标准全面考核学生的临床检验技能。

3.7 建立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采取督学督导、教学检查与评价制度,确保实践教学全程质量监控不断线。定期进行同行听课,专家听课、学生评教。教研室负责领导定期检查实验带教的质量,组织同行听课,以对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对专家听课反馈中存在的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及时了解学生评教的情况,依靠督学的力量,检查、督导实践教学过程和考核环节,达到有效监控实践教学质量的目的。坚持期初、期中、期末实践教学检查与评价制度,日常监控与周期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全程监控实践教学环节,确保实践教学质量[5]。

4 新的教学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

4.1 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的教学管理模式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端正了学生的思想,树立了学生正确的实习观念。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动手实验和解决问题能力,挖掘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对两届学生就新的教学管理模式对实践教学效果的影响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60 份,回收有效问卷160份,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160名学生对于新的教学管理模式对实践教学效果影响的评价情况[n(%)]

4.2 培养了青年教师的临床技能和业务素质

对教师进行规范化训练,也规范了教师的操作技能,提高了实验带教教师的标准化操作水平。由于良好的教学氛围的形成,普遍带动了教师的责任心、教学意识,增加了教师间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提高了教师的临床实践技能和业务素质。

4.3 为学生参与科研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通过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改革两年多的实践,己先后有500 余名学生进入开放实验室进行实践技能的学习和巩固,为学生进一步开展自主研究课题提供了有利条件和支撑。有60 余名学生参与了教师的科研课题,检验科教师指导的3个学生团队获得了“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立项,其中一个团队获“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立项。

[1]姚军.地方高校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9):881-883.

[2]黄柏青.新医学模式下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1):100-103.

[3]郭晓华,谢建平.规范临床实践教学 提高临床教学质量[J].中外医疗,2008(10):92-94.

[4]辛海涛,甘云娜,陈吉华,等.口腔修复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6):1201-1202.

[5]王元松,刘成玉.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6):51-53.

猜你喜欢

医学实验教学考核
医学的进步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内部考核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