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站在铁索桥上》教学设计

2012-09-19李辉

课外语文·下 2012年7期
关键词:铁索桥泸定桥冲破

李辉

学情分析:经过四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初步从整体上把握全文,理清条理,写出课文的提纲,但这之中也需要老师给以适当的引导。学生基本都能通过理解重点语句,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内容分析:这篇课文是一首现代诗,描写的是诗人站在铁索桥上,思绪万千,追忆红军当年飞夺泸定桥时激烈战斗的场面,展示如今和平美好的生活,高歌英雄的土地,英雄的人民!全诗共四节,感情强烈,借景抒情,节奏鲜明,朗朗上口。

教学目标:

1.了解本首诗歌主要内容,了解红军飞夺泸定桥的事迹;

2.根据诗歌情感的起伏变化及画面展现的特点朗诵诗歌,注意读出感情,读出节奏,

3.感觉红军英勇顽强,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缅怀革命先烈,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体会诗歌的第二小节,了解红军飞夺泸定桥的事迹,体会红军英勇顽强、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教学难点:朗读训练,通过读来感悟诗情

教学准备:查找泸定桥的资料、阅读《飞夺泸定桥》的文章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件,激情导入

老师:同学们,这座铁索桥就是驰名中外的泸定桥。相信你们预习时一定查阅了有关泸定桥的资料,我们来交流一下。

学生:我来介绍泸定桥的地理位置:泸定桥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城西,横跨大渡河通往康定,此桥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交通的咽喉。

学生:我来介绍泸定桥的构造:泸定桥始建于1706年,桥长101.67米,宽 3米,高14.5米。桥由条石砌成的东西桥台和13根横亘的铁索组成,其中9根作底索,上铺木板,其余4根均分两边作扶手,是我国最古老的铁索桥之一。

学生:我还知道,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在这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战斗“飞夺泸定桥。”

老师:你们了解的真不少。诗人顾工曾经来到这里,心潮起伏,激动地写下了一首现代诗《我站在铁索桥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诗歌

老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歌,注意生字的读音,概括每一节写的主要内容。

然后我们再请四个同学朗读这首诗歌。

指导“郎”的读音。攀字的部首。感叹号的读法。

老师:全诗有4节,每一小节写了什么内容?

学生:第一小节:作者站在铁索桥上所看到的景物。

第二小节:追忆红军当年飞夺泸定桥的激烈场面。

第三小节:烈士们当年激战过的地方今天成为鲜花盛开的地方。

第四小节:赞美英雄的土地,英雄的人民。

三、精读诗歌

同学们了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去细细体会作者的感情。

轻声朗读第一节,边读边想:诗人站在铁索桥上看到了什么? 感受到了什么?

生:作者看到了二郎山的云雾和大渡河的白浪。

出示(1节)

站在铁索桥上,作者有什么感觉?高,险,诗歌中的哪些词会给你这样的感觉呢?(从飘字,从摇晃可以看出)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头上云雾、脚下白浪”体会泸定桥的艰险。

“桥身在轻轻地摇晃”,为什么会摇晃?能感觉到一种害怕和艰险。要怎么读?读起来要轻,语气太重仿佛要把桥震塌,也更险了。画面是宁静的就要读出这种宁静。

指读,读出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意境来。我请女生读第一句男生读第二句。

过渡:站在这样摇晃的索桥上,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默读第四节,找一找。

学生:汹涌: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激荡:因受冲击而动荡

汹涌激荡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内心激动)

老师:是什么让作者内心激动,久久不能平静,掀起了作者心海之波?我们一起来品品二三节。

四、品读第二节

(1)现在我们浏览第二三节,想想当作者站在铁索桥上时,又想到了哪些人与事呢?

生:作者想到了在这里曾经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战争——飞夺泸定桥。

生:作者还想到了今天幸福的生活是烈士们用鲜血换来的。

老师:是啊!诗人想到了红军曾在这里强渡,这是怎样的一场激烈战斗啊!李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视频,让我们一起走进当年红军战士们飞夺泸定桥的激烈场景吧!(观看多媒体课件)

看完视频,谁来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学生:红军战士们冒雨赶路,敌人休息我们不休息,他们英勇顽强的精神让我敬佩。

他们不怕牺牲,冒着敌人的子弹奋勇前进。为了大部队的顺利前进,他们宁可牺牲生命让我震撼。

敌人用子弹打不死他们,用火烧吓不倒他们,他们这种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让我心潮起伏。

同学们,诗人顾工将这难忘的时刻再现了出来。你们先默读第二节,想想自己体会到了什么?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来的?

划出有关的词语“高举、迎着、攀着、冒着、冲破” 红军战士的英勇顽强以及不屈不挠的献身精神。

“铁索、弹雨、火网”来品味当时形势的危险

李老师换两个词你们看行不行?

攀着换成扶着冲破换成冲过

学生:攀着比扶着写出了红军当时的艰难。

老师:怎么艰难?

学生:铁索是滑的,抓不住如果不用力抓就会掉下去。此时还有敌人的枪炮,想过桥很艰难。

老师:带着你的感觉读一读。读出了攀的艰难。

学生:攀着比扶着还写出了红军的英勇顽强,因为桥长有100多米,还有冒着敌人的炮火,我体会出他们顽强的意志。

老师:带着你的感觉读一读。我听出了红军的艰难和顽强。

再艰难我们不怕,红军们冒着密密的弹雨,冲过了敌人的火网。冲过换去冲破可不可以?

学生:冲破比冲过更能写出当时环境的危险。

当时敌人的火力很猛,弹雨很密,(纵横交错)弹雨像织的网子。红军这时过去就像把网子弄破了。读冲破了敌人的火网!

学生:冲破比冲过更能写出红军的不怕牺牲,毫不退缩。

再密的火网红军也不怕,他们很快地冲过去。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读第二节,读出红军的英勇顽强,无所畏惧。

4.过渡语:同学们,英雄的鲜血没有白流。当年激烈战斗的地方,如今成了孩子们的课堂,这里书声琅琅;勇士们洒过鲜血的地方,满树的梨花正在开放,充满了鸟语花香。这里没有了枪声和炮鸣,再也没有流血和牺牲,只有美丽与和谐。

五、品读第三节

1.浏览一下第三节,看看作者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对比的手法。写出了今天幸福的生活的来之不易。

2.面对眼前的幸福生活,你想对革命先烈说些什么?

学生: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

学生:我很感谢红军战士,是他们用鲜血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学生:我们不会让你的鲜血白流,我们会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学生:烈士们,你们放心吧,我们会努力学习,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富强。

诗歌中有两个“轻轻地”从“轻轻地”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呢? (怀念、敬仰)

让我们怀着对烈士的敬仰和感激,对比着来读读这节,老师来读描写当年的部分,你们读写如今的部分(师:“当年激烈战斗的楼房”生:“如今成了孩子们的课堂”……师生合作读该节)

五、品读第四节

在这里留下了那么多感人的故事,我们的心情怎能不激荡?请齐读第四小节。

2、诗人要高声歌唱,他除了要歌唱这些烈士们,还要歌唱谁?

(歌唱在英雄的土地上建设美好家园的勤劳的人民)

六、这英雄的土地,英雄的人民啊,让我们也高声歌唱吧!全体起立,读读整首诗

放歌曲:《我站在铁索桥上》

七、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熟练背诵全诗。

2.仿写我站在铁索桥的第四节。

板书设计:我站在铁索桥上

顾工

攀着? 冒着冲破

课堂 梨花轻轻地

英雄的土地!英雄的人民!

猜你喜欢

铁索桥泸定桥冲破
高庙铁索桥
沪定桥:十三根铁链扛起一个共和国
勇夺泸定桥
——根据课文《勇夺泸定桥》编写
冲破次元壁
泸定桥(外二首)
铁索桥
飞夺泸定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