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影响
2012-09-19顾正义徐玉叶朱军
顾正义 徐玉叶 朱军
目前,国内在医疗改革过程中强调社区医院对所管辖的常住人口进行常见病建档,控制常见病的发生,降低并发症。高血压病为社区常见疾病之一,如何有效地控制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成社区医生的主要责任之一。高血压病能导致血管内壁的损伤,因此,有效的控制高血压能减少血管壁的损伤,降低冠心病、心肌梗死、肾功能损伤及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血管内壁损伤能导致体内纤溶系统激活,从而导致交联纤维蛋白产生的分解产物D-二聚体浓度增加,因此,高血压病与D-二聚体浓度可能存在内在关联。笔者于2011年9月本社区建档的4万余常住人口资料中随机抽取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中1级、2级、3级分别30例,通过社区干预后,随访6个月,分析6个月前后各组高血压的控制情况及血浆D-二聚体浓度变化情况,分析两者内在关系,以探讨社区干预对高血压的控制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高血压分级标准采用国际统一的WHO/ISH分类方法。1级高血压(收缩压140~159 mm Hg和(或)舒张压90~99 mm Hg),2级高血压(收缩压160~179 mm Hg和(或)舒张压100~109 mm Hg),3级高血(收缩压≥180 mm Hg和(或)舒张压≥110 mm Hg)。本组资料中1、2及3级高血压组各30例,其中1级高血压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4~77)岁,平均(51.8±8.4)岁;2级高血压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41~77)岁,平均(52.8±9.4)岁;3级高血压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39~78岁,平均(54.5±9.9)岁。所有患者经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X线摄片、B型超声、超声心动图、血液常规、血液生化、眼底检查等,排除了继发性高血压、血液系统疾病及糖尿病等。血压测量方法:所有患者均于8:00~10:00到达医院,在25 ℃的房间内休息30 min后测血压,所有血压值均由三名医护人员重复测3次,然后取均数值。
1.2 社区干预方法 定期监测血压,指导戒烟、忌酒,每人每日晨起及睡前均行走2000米,指导正确用药,控制食盐过量摄入,勿劳累等。血压控制在正常值(收缩压<140 mm Hg且舒张压<90 mm Hg)为治愈,下降一个级别(如由3级降为2级或2级降为1级)为有效,级别未改变为无效。有效控制率=(治愈+有效)/总例数。
1.3 血浆D-二聚体检测方法 所有患者均停用阿司匹林等影响凝血或纤溶系统的药物至少2周,然后采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标本加肝素抗凝,将血液于室温条件下,3 000 r/min离心8 min,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试剂盒购自第一化学药品株式会社(021RKE),具体操作方法按说明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AS 8.1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各组资料社区干预前后血浆D-二聚体浓度变化采用t检验,社区干预前后血压差值与血浆D-二聚体差值采用直线回归分析,血压差值取收缩压差值与舒张压差值之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社区干预后,1级高血压组治愈23例,有效0例,无效7例,有效控制率76.67%;2级高血压组治愈8例,有效11例,无效11例,有效控制率63.33%;3级高血压组治愈3例,有效9例,无效18例,有效控制率40%。
2.2 2级高血压及3级高血压各组社区干预前后血浆D-二聚体浓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级高血压社区干预前后血浆D-二聚体浓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社区干预前后各组血浆D-二聚体的浓度变化(±s)
表1 社区干预前后各组血浆D-二聚体的浓度变化(±s)
组别 血浆D-二聚体浓度(mg/L) P值社区干预前 社区干预后1级高血压组(n=30) 0.25±0.02 0.26±0.08 >0.05 2级高血压组(n=30) 0.46±0.07 0.31±0.03 <0.05 3级高血压组(n=30) 0.71±0.03 0.53±0.05 <0.05
2.3 三组血压的变化值与血浆D-二聚体浓度值无回归关系(P>0.05)。见表 2。
表2 社区干预前后各组血压与D-二聚体差值及直线回归分析(±s)
表2 社区干预前后各组血压与D-二聚体差值及直线回归分析(±s)
组别 血压差(mm Hg)D-二聚体浓度差(mg/L)P值1级高血压组(n=30) 45.5±7.5 0.011±0.004 >0.05 2级高血压组(n=30) 43.6±12.5 0.183±0.007 >0.05 3级高血压组(n=30) 36.5±10.5 0.176±0.003 >0.05
3 讨论
高血压病是我国居民的常见病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节奏的无规律,高血压病的发生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其并发的冠心病、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对个人和家庭造成严重的身心及经济负担。新医疗改革明确要求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台,开展慢性病的防治与控制,因此,如何有效的控制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成为社区医技人员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高血压病的常见危险因素有吸烟、嗜酒、超重、高血脂、缺少运动、食盐摄入过量、精神紧张、不合理用药等[1-2]。本研究中的社区干预模式主要针对高血压的常见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干预的结果表明,有效的干预能够取得有效的血压控制率,尤其是1级高血压能基本治愈。
高血压病在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因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将导致血管内壁的损伤[3],导致体内纤溶系统激活,从而导致交联纤维蛋白产生的分解产物D-二聚体浓度增加。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多聚体降解的产物,是由纤溶酶作用于交联纤维蛋白产生的小分子二聚体,较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更具有特异性。目前,D-二聚体已作为体内继发性纤溶的指标,有关D-二聚体的研究也有大量的报道[4-5]。生理状态下,血液中凝血、抗凝、纤溶系统活性保持动态平衡,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后主要由组织因子激发的外源性凝血途径形成纤维蛋白多聚体而发生凝血,继而纤溶酶作用于纤维蛋白多聚体,产生大量的D-二聚体[6]。因高血压病能导致血管内壁损伤,从而激发体内纤溶系统,导致血浆D-二聚体浓度升高,因此,血浆D-二聚体浓度的变化间接反应了血管内壁损伤的程度。本实验通过社区干预有效控制高血压后,患者血浆D-二聚体浓度显著降低,从而可以反映出血管内壁的修复情况,另一方面也表明控制高血压有助于血管内壁的修复。本实验中1期高血压病组未能表现出高血压控制前后血浆D-二聚体浓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笔者认为,1期高血压患者因血流动力学改变较2级和3级高血压病组轻,因此,血管壁可能损伤较轻或未出现血管损伤,从而导致血浆D-二聚体浓度在有效干预前后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组实验结果表明,有效干预前后,血压变化值与血浆D-二聚体浓度差值无直线回归关系,笔者认为,血管内壁损伤是多因素导致的结果,其中有血脂异常、动脉弹性减弱、年龄及肥胖等,因此,理论上有效干预后血压变化值不会与血浆D-二聚体浓度差值呈直线回归关系。
综上所述,社区干预能有效的控制血压,同时对于2级和3级高血压患者,能有效的降低血浆D-二聚体浓度,改善血管内壁的损伤程度,对延缓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起到有效的治疗作用。
[1] 陈首英,李兆辉,李贞洁,等.不同经济水平农村女性居民原发性高血压患病与危险因素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8):4051-4053.
[2] 谢燕萍,王少平,神安煌,等.中青年高血压危险因素分析(附206例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28(1):119-120.
[3] 龚艳春,郭冀珍.高血压血管损伤指标及其临床意义[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0,16(9):424-425.
[4] 宫美华.心绞痛和脑血栓患者止血与凝血分子标志物的检测[J].中国医学创新,2009,6(15):121-122.
[5] 程书建.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诊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0):125-126.
[6] 徐玉叶.高血压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3):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