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力推县域园区创新

2012-09-18李承明张锐

西部大开发 2012年10期
关键词:工业园区陕西省县域

◎文/本刊记者 李承明 张锐

陕西力推县域园区创新

◎文/本刊记者 李承明 张锐

编者按:

四年前, 陕西县域工业园区蹒跚起步,开创了县域工业集聚发展的崭新模式;四年后的今天,陕西省县域工业园区实现了奇迹般的跨越式发展,各县市培育出极具竞争力的发展环境,形成了新的理念、新的机制和不断创新的意识,也为西部地区县域工业化、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当下世界经济、中国经济正在发生着重大转变,未来的陕西经济将走向何方,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我们今天如何认识县域工业园区,因此,“县域工业园区未来的发展对陕西意味着什么”将成为陕西全省关注的重要课题。

陕西省县域工业集中区创新发展现场会10月23-24日在咸阳兴平市召开

陕西省副省长李金柱作大会发言

工业园区是推进县域城市化、工业化、实现循环生态发展和调整区域经济结构的重要载体,其辐射带动作用已成为加速区域经济转型、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力量。

据了解,近年来,陕西中小企业促进局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科学快速发展的整体布局,以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为契机,倾力引领全省中小企业快速发展,重点扶持全省100个县域工业园区建设,对全省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使工业园区成为了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并初步走出了一条集“科技创新、经济循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一体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产业集群发展初见成效,工业强县战略成效显著,各县市工业园区初具规模,已经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

政府重视力促园区大发展

10月23-24日,陕西省政府在兴平市召开县域工业集中区创新发展现场会,安排部署推动工业园区加快发展工作。这是陕西省首次召开以县域工业园区发展为主题的全省大会。副省长李金柱出席并讲话强调,全省各地要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强省战略,推进市场主体建设,推进产学研结合和产业融合,做大做强园区经济,尽快实现“12381”发展目标。

此前的10月9日至10日,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深入咸阳兴平市、礼泉县工业园区调研,了解产业布局、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配套服务情况,特别关心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情况下工业企业如何实现平稳较快发展问题。他强调,要抓住机遇加快县域科学发展,坚持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县域工业化、城镇化,重点抓好产业和园区,依托园区招商选商,构建县域特色现代产业。他还指出,要适应市场变化,加强技术创新,应用先进设备,强化生产协作和产品配套,努力使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取得良好效益。赵正永省长10月17日在陕南调研时强调,要坚持做大工业的思路,加快构建强市富民产业体系,尤其要坚持以园区为承载,抓龙头企业、抓产业延伸、抓循环发展,加快提升工业化水平。

陕西省中小企业局局长丁义安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谈到,早在2008年11月,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园区发展的指导意见》,开创了陕西省县域工业园区建设的新起点。几年来,陕西省各地市、各部门以规划建设县域工业园区为重点,制定、落实相关配套措施,推进县域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扶持100个县域工业园区建设,先后涌现了一批批产业定位明确,规划质量不断提高的工业园区。如旬阳县准确定位生态工业集中区发展路径和方向,走出了一条“关联配套,循环发展”之路。

据丁义安介绍,陕西省各地市把加快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抓手,先后通过完成重点县域工业园区规划编制;加大投入,大力推进县域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广泛招商引资,积极发挥项目带动作用等举措,推动全省园区经济迅猛发展。四年来,各类县域工业集中区已发展到近200个,聚集各类中小微型企业超过10万户,从业人员近100万人。

工业园区成为县域经济发动机

四年多来,陕西县域工业园区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一批骨干企业落户园区,主导产业规模初步形成,名符其实的成为了县域经济的发动机。

陕西省中小企业局县域工业处处长孟尉校向本刊记者介绍说,陕西省县域工业园区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速度持续加快。2011年,建成面积214.93平方公里,全省县域工业集中区实现营业收入2654.68亿元,同比增长43.92%;工业销售产值(当年价格)2407.88亿元,同比增长42.23%。年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重点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4个,超过50亿元的17个,超过30亿元的26个。100个重点园区平均年营业收入27.94亿元。

与此同时,入驻企业、项目数量明显增加。截至2011年底,全省重点建设县域工业园区企业数3904个,同比增加750个,其中投产企业达到2827个,同比增加438个;营业收入20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达到1089个,同比增加164个。目前,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在建和拟建项目340多个,总投资超过1500亿元,拉动发展潜力巨大。

2011年,全省重点县域工业园区从业人数51.5万人,有15个园区从业人数超过1万人;实缴税金104.89亿元,利润总额191.17亿元,同比增长28.27%,社会贡献明显。

孟尉校还介绍说,“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县域工业园区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大力培育特色产业,依然保持了稳中求快的良好发展势头。全省县域工业园区实现营业收入2549.99亿元,同比增长31.26%,特别是铜川、安康、商洛、汉中等市工业园区引进和建成投产了一批骨干项目,实现新增产能,活力凸显,四市重点建设县域工业园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分别达到93.48%、90.26%、70.53%、66.84%,成为全省‘稳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

陕西县域园区发展进入新阶段

扶持和建设100个县域工业园区,是陕西创新发展理念,取得改革开放新突破而进行的一次大胆实验。陕西县域工业园区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中,不断超越自己,跨越发展,铸就了诸多不凡业绩。

全省83个县(市)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45.7%提高到2011年的56%。陕西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43.34%提高到2011年的50.5%,已占据“半壁江山”。

李金柱副省长在此次会议上讲到,近年来陕西省县域工业集中区发展成绩斐然,呈现出规模大、数量多、速度快、投资高、效益好、贡献多的发展特点,工业园区的发展活力逐步显现,园区经济已经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新的增长极。

本刊记者采访发现,在推进工业园区的建设发展中,各地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总结归纳为资源带动型、主业带动型、龙头带动型、关联合作型、科技推动型五种业态形式和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政企合作型、援助建设型、多元筹资型五种运作模式,但与沿海发达省份相比,陕西省工业园区仍然存在起步晚、园区定位不明确、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等问题。

李金柱副省长因此强调,陕西省要在“十二五”末实现全省经济总量翻番,必须要坚定工业强省战略,高度重视园区经济,充分发挥我省的资源比较优势、基础产业优势和地理区位优势,把工业集中区作为壮大能化和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提升冶金、纺织、医药、食品等传统行业和发展金融、物流,产品设计等服务业的重要平台,推进市场主体建设,推进产学研结合和产业融合,不断提高园区经济总量。

陕西省中小企业促进局局长丁义安部署县域工业园区创新发展工作

陕西省副省长李金柱(中)在咸阳市市长姜锋(左二)、兴平市委书记杜润民(右一)、代市长苏晓梅(左一)陪同下视察兴平园区企业

陕西省中小企业局县域工业处处长孟尉校在县域工业园区调研时也指出,县域工业园区要转变观念、开阔思路,集中精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各地园区要按照“新理念、新目标、新产业、新机制”的要求,以更大力度更快步伐推进园区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孟尉校特别强调:“对于县域园区来说,产业是第一竞争力,园区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产业的竞争,园区要坚定不移地把产业升级作为首要目标,以产业升级带动县域经济社会全面转型。”

发展创新型经济、知识型经济是县域园区推进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要继续完善以产业为基础、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人才为支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大力促进资金、技术、院校、人才、载体、平台等创新要素有效整合,加快产业集聚、人才集聚、资金集聚、项目集聚、技术集聚、平台集聚,培育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创新型企业,以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升级。

十二五实现“12381”目标

依据《陕西省县域工业化“十二五”发展规划》,陕西把发展县域工业园区作为壮大县域经济,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抓手和途径,再通过3至5年的努力,将全省重点县域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具有县域特色的产业聚集区、生态循环经济区、科技创新试验区、城镇化拓展新区和城乡统筹一体化示范区。

陕西要求各级政府把发展壮大园区经济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提上政府议事日程,通过科学规划、科技支撑、科学推动的发展路径,实现“12381”宏伟目标,即争取到“十二五”末实现1万亿元的营业总收入,建设200个工业集中区,重点培育30个过百亿的工业园区、80个过50亿的工业园区,吸纳100万人就业的目标。

要求各地创新发展目标,进一步修编完善规划,突出园区的产业特色和集群发展。培育龙头骨干企业,打造上中下游产品相关联的产业链。筛选确定一批规模相对较大、发展前景较好的优强企业,进行重点培育扶持,形成园区发展核心。充分发挥园区招商平台和载体的作用,建立项目库,推动招商引资,主动吸引和承接国内外的产业转移。

陕西还将继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多渠道筹措园区建设资金。陕西省级县域工业园区专项资金今年安排8000万元,主要用于园区基础设施、标准厂房和中小企业创业基地(企业孵化器)建设项目的贷款贴息和补助。探索利用金融机构贷款和民间资本参与园区开发建设的新途径。省中小企业局安排1.15亿元,参股支持县域工业园区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完善园区金融服务平台,切实解决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问题。

陕西要求各重点建设县域工业园区要完善管理服务机构,做到一个机构管理、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以扶持建立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和企业孵化器为重点,加强园区服务平台建设,增强为入区企业提供综合服务的功能。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按照省政府印发的《加快县域工业化发展纲要》要求,明确园区管委会的职能和编制,重点园区管委会主任应由县级政府分管领导兼任或副县级干部担任。

猜你喜欢

工业园区陕西省县域
表面处理工业园区的机遇与发展(一)
县域经济 绥德“网上货运港”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向台资台企抛出“橄榄枝”
2020年电镀工业园区市场规模将超90亿
县域高中文科数学生态课堂的“三味”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聚焦两会
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
陕西省阅读文化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