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改革十年风雨兼程
2012-09-18张彬
◎文/特约记者 张彬
金融改革十年风雨兼程
◎文/特约记者 张彬
金融
近十多年来,从商界到学界,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讨论从未间断,而中国的金融改革则历经风雨不断成长。目前中国金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在这种新形势下,每往前迈一步都不容易,这就需要以更大的决心和正确的决策去推进中国的金融改革。
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曾一度被国际同行视为技术上已经破产、随时可能爆发危机,而如今,当全球金融业深陷危机之时,中国银行业却风景这边独好。上市后的中国几大银行在其利润率、核心资产等都名列全球银行业前十。作为金融改革的重头戏,银行股改成功上市给出了满意答卷。
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上市
如果说,在中国银行业体系变迁的历史版图上,1978年是改革一道重要的“分水岭”,那么到2002年底,中国银行业已经走到了又一个命运攸关的时刻,改革迫在眉睫。
当时,国际权威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发布报告称,中国12家商业银行的信用状况全部被评为投机级(即BBB-级以下),而其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不足27.6万亿元,不良贷款超过17.8%。
2002年的金融工作会议上,国家制订了国有银行业“重组—引资—上市”的改革三部曲。希望通过大规模财务重组,从根本上改变国有商业银行传统的产权与经营机制,健全公司治理,强化市场约束,推动银行的持续改革。
用“闪电”来形容中国四大银行先后上市的速度之快一点也不为过,2004年1月6日到2005年4月,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三家大行已经先后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和财务重组。到2005年底,整个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历史性地由两位数下降到一位数,至2006年,资本充足率均达到10%以上的稳健水平。
2005年10月27日,对中国银行业来说是一个具有标志性的日子。这天,中国建设银行成功登陆香港资本市场,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006年6月1日,中国银行H股先于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一个月后即迅速回归A股;而中国工商银行更创下世界最大规模的IPO纪录,同年秋季实现了A+H股同步上市。
交通银行先于工行在香港上市,后又于2007年7月回归A股。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背景下,中国农业银行义无反顾地启动了股改,并于2010年完成A+H股同步发行、先后上市。至此,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上市圆满“收官”。
改革带来的不仅仅是数据的变化,更是经营理念和发展模式的变化。
中国银行业改制的成功上市,不但证明自身的实力,也得到了全球同行业的认可。2011年,英国《银行家》杂志最新公布的全球1000家最大银行排序显示,工、建两行分列全球净利润排行榜冠、亚军,并与中行、农行全部进入核心资本排名前十位。
金融服务 无处不在
以前,由于云南属于“老、少、边、穷”地区,农村交通不便,金融服务机构、基础设施缺乏,给当地的农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尤其是近几年新农保、新农合、各类支农补贴也依托银行进行资金发放,边远地区的农村居民取钱就成了大问题。
前不久,记者到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采访,路过鹿马登乡赤恒底村时,娃底三组的迪付局拉着记者的手说:“现在山沟里也有银行了,我们现在取钱,再也不用溜索、爬山、搭车了。”
在杭州五县市部分地区,2012年度杭州市中心镇金融服务业发展项目已经确定,在中心镇新增18台以上的ATM机,在乡镇就能用ATM取钱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据统计,截止到2011年10月份,全国ATM数量超过27.1万台。大大方便了储户取钱、转账等基本金融功能服务。
刘先生经常因出公差到国外,无论他出差到哪里,手中只需一张银行卡,省去了以往需要带现金去银行兑换当地货币的麻烦,到哪里购物、消费都更方便。
金融改革 进入“深水区”
今年3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这个决定被媒体称为“打破金融体制”改革的积极推进信号。
温州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周德文的办公室里车水马龙,找他的人基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陷入生存危机的企业家们,前来咨询这场改革能否以及如何帮助他们走出困局;另一类是手握大量现金的企业家,他们关心的问题则是:他们能做什么。
“当前中国金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中国建设银行高级经济学家赵庆明说,主要大型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革基本完成,金融业融入全球市场的程度越来越深。
“在这种新形势下,对下一步的金融改革提出了更深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推进改革就不单是金融部门的事,还涉及多个部门、多个领域,同时还有国际协调、合作的问题,每往前迈一步都不容易,这就需要以更大的决心和气力推进改革,以改革促发展、促创新。”赵庆明说。
“规模大不等于竞争力强,利润高不等于机制好,网点多不等于服务优。银行业的历史性变化得益于改革推动,今后的转型发展更需要改革推动。”用银监会主席尚福林的话说,“如果说八年前的改革是体制改革,那么下一阶段的改革重点就是机制改革。”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中国的外围改革已基本完成,当前已进入改革的“深水区”,改革急需攻坚。
针对我国金融领域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郭田勇分析指出,金融机构经营方式总体粗放,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仍存在不少问题,农村金融和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相对滞后,利率、汇率等方面的市场化改革还需进一步推进,金融宏观调控还有待改进,金融监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金融业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不小差距。
服务实体 放在首位
今年初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从多方面采取措施,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 “强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已有提及,在当前我国金融有了较快发展、国际金融危机负面效果仍在显现的背景下,金融工作会议又着重提出这一思路,无疑极具指导意义。”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
连平认为,今年国际金融危机发出的一个重要警示,就是一些国家金融发展脱离了实体经济,导致社会资本“脱实向虚”,诱发了金融海啸。
在金融服务实体中,金融改革中如何更好的服务实体需要更加大胆与创新。在民间资本活跃的温州市,如何贯彻、实施中央今年建立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更好的服务中小企业,已成为各界热议的话题。
温州经济研究者、前温州市政策研究室主任马津龙则认为,改革能不能成功,关键看地方政府能不能以积极、主动的改革态度落实细则,“上世纪80年代温州私营银行诞生的草莽年代,连个影子文件都没有!”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副秘书长杨农认为,当前应尽快建立起信贷与资本市场发挥更大作用的机制。提高金融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大力推动金融创新,既要认清金融产品的工具属性和风险中性特征,又要鼓励发展并有效把握动态边界为基本原则,尽快形成发展金融市场的共识,有效破除体制障碍,积极推动产品、机制和制度创新,发展资产证券化、市政债券、高收益债券等满足实体经济需求的基础性金融产品,显著提高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作者为《人民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