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寨华丽转身
2012-09-18李承明
◎文/本刊记者 李承明
大寨华丽转身
◎文/本刊记者 李承明
在这个承载了太多符号意义的村庄,始终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透过大寨,曾经是波澜壮阔,举世闻名;也曾经黯然伤神,举目徘徊。不管是处于政治颠峰,还是失落的低谷,最终都得回归现实,面对并不优越的自然环境,面临并不熟知的市场规则,面朝全面奔小康的发展方向。大寨终归实现了华丽转身,成为了中国新农村的幸福典范。
大寨并不大,全村220户人家,520口人,总面积1.88平方公里。就是这么一个小山村,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彩重墨。很少有一个村像大寨一样对中国的农村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她浓缩了新中国农村的发展和变迁,承载了中国农民几代人追求温饱和富裕生活的梦想。如今,她在奔向幸福道路上走的实实在在。
10月15日,时隔半年后,《西部大开发》杂志再访大寨,倾听身为十八大代表的大寨党支部书记郭凤莲,为大寨人的幸福阐释怎样的注脚——
走出历史,面向未来
“人不能和历史赌气”,这是大沉大浮的人生阅历教给一个农村女子的智慧。“人只有走出历史,才能面向未来。”这是郭凤莲智慧的选择,也是每一个大寨人的共同选择。
改革开放之前,农业是大寨的支柱产业,经济来源依托于七沟八梁一面坡的800亩土地,全村收入不足20万元。
在改革开放的最初几年,大寨人不能适应新形势,感到手足无措。这个计划经济时代的“红色样板”陷入低谷长达10年之久。一直到1991年底,郭凤莲被重新任命为村支书,她被赋予的使命是带领这个曾经无限辉煌的大寨在新时代再次成为发展经济的榜样。
全国人大常委、大寨党总支书记郭凤莲
“现在不搞经济建设不行,靠那500多亩地,是养不活大寨人的,必须走企业化的路子。不能把大寨精神规定为仍然趴在土坡上,面朝黄土背朝天。”再次回归大寨的郭凤莲苦苦思索着大寨的未来。
大寨在郭凤莲的率领下开始学习全国,渐渐理出了发展思路。1992年以来,大寨人抓住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好机遇,首先进行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稳定农业的基础上,跨出山门,走向市场,内引外联,兴办企业,全方位开拓经济新领域。1992年组建了大寨经济开发总公司,下设大寨中策水泥厂、大寨酒厂、核桃露饮品厂等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大寨企业经历了村办小作坊到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的转变,大寨人也经历了从种田农民转化为工人、技术员、管理员、营销员的过程,大寨的经济结构在适应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不断得到整合与重构,不断创新发展机遇,积极开拓发展空间。如今,大寨已形成以煤炭、化工、建材、农产品加工为主的8个支柱产业。
截止目前,大寨集团所控股、参股、合作企业已达到19家,其中本县境内企业14家,外阜企业5家。集团企业涵盖工业制造(饮品、酿酒、食品、轻纺、水泥等)、煤炭发运销售、旅游营销、房地产开发、新农业科技开发、养殖业、无形资产投资等七个产业,产品达到了三十多个品类。
在农业上,大寨村积极实施退耕还林。大寨共有土地800多亩,保留了400亩基本农田,实行统一为农户耕种。通过对田、水、路、林、电的统一整治,使田成方、林成网,路渠整齐畅通,农田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大提高,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大寨的总产值连年实现跳级式增长:1992年,327万元;1997年,4796万元;2007年,1.27亿元;2008年,3亿元。2008年大寨村民的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是同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倍多。2011年大寨经济总收入达到4.6亿元,人均收入12600元,上交国家税金2000余万元。大寨的快速发展,可以说是艰苦奋斗精神与改革开放道路相结合的产物。
从政治品牌到经济名牌
在大寨人的不懈努力下,“大寨”成功实现了从“政治品牌”到“经济名牌”的成功转化。
在郭凤莲的带领下,使大寨由一个普通的村落名称,升华为中国乃至世界许多国家都享有盛名的驰名地理标志。大寨立足于推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十分注重发挥“大寨”品牌优势,大力开展商标注册。
截至目前,大寨先后注册了“大寨”牌商标24类190多种。“大寨铁姑娘” 牌商标5类41种。2006年,大寨核桃露、大寨黄金饼荣获“山西省著名商标”称号,2009年大寨牌水泥荣获山西省著名商标称号。同年大寨核桃露又荣获“中国驰名商标”殊荣。
如今中国许多市场都有“大寨”牌商品销售,“大寨”品牌的无形资产给大寨人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在着力打造“大寨”经济品牌的同时,“大寨”品牌所凝聚的巨大精神价值也开始为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并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大寨已经从轰轰烈烈的政治品牌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品牌和光彩夺目的文化品牌。大寨是中国农业的经济品牌、大寨是中国农村互助合作生产方式的旅游品牌、大寨是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创业精神和集体思想的文化品牌。
昔阳县委宣传部长、大寨镇镇长孔爱科向记者讲到,昔阳县形成了“大”大寨的战略共识,大寨这一品牌若能运作好并能在全国打响,昔阳可成功实现以一“大”(大寨)带三“大”(大农业、大旅游、大文化)的大跨越大发展。
大寨人的幸福生活
虽然集体化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将近30年了,但大寨人仍然沉浸在村庄共同体所营造的浓厚的情感氛围中,大寨经济的发展和大寨人密切而深厚的交往仍让他们获得精神上的幸福感。
“小康不小康,首先看村庄”。大寨村上世纪60年代以前,家家户户住在窑洞中,70年代以后住上了排房,而今,全村已有近一半人家住进了崭新的别墅小二楼,集体补助60%,个户出资40%。现在,全村新建房面积11000平米,大寨人均居住面积达到55 平米。大寨集体经济实力强了,不光住房有补贴,资金更多用在了社会事业上,用在了基础设施建设上,用在了群众的衣食住行上。
近二十年来,大寨村基础建设投资总额达2.6亿元,其中包括水、电、路、房、通讯设施以及学校建设。10年前,大寨的小学、幼儿院的孩子就全部免费入学,本科生每年补助1000元,专科生每年补助800元。实行养老金制度,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发养老金200元。
“城里人有甚,大寨人就有甚。”大寨村会计贾海文这样形容村民今天的富足生活。他说,大寨村连续十多年是昔阳县的纳税第一村,大寨已实现了“五有”和“三不”。“五有”:“小有教”,从幼儿园到小学免费上学;“老有靠”,实行了养老保险制度;“烧有包”,集体供应燃煤;“病有保”,实行了医疗保险制度;“考有奖”,对考入大学、大专的学生每年发给奖学金。“三不”:“吃水不用吊”,村里普及了自来水;“运输不用挑”,集体提供车辆运肥、运粮;“看病不用跑”,村办医疗保健站服务上门。今日的大寨处处透着祥和,处处彰显安逸。
诚然,大寨仍是一个村庄,虽然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已看不到屋檐下冒出的袅袅炊烟,但每家每户的门庭院落仍然充满着农家气息,人们依然热闹着张家的大物小事,张罗着李家的婚丧嫁娶,互助友爱,其乐融融。
大寨人不出门就能挣到钱,这是事实。大寨村520口人,其中在村里企业上班的有 270多人,其余都做起了旅游生意,大寨人腰包鼓了,日子过得殷实了。
走进今天的大寨,随便一个村民家里,都挂满了他们或者他们的父辈与周恩来、邓小平、朱镕基等国家领导人的合影。在宋立英家,上小学的贾彤彤在窑洞里看电视,她的爷爷贾进才和奶奶宋立英都是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房间里挂满了毛泽东、周恩来的照片,以及爷爷奶奶跟周恩来、邓小平、朱镕基等国家领导人的合影照,但贾彤彤并不知道这些照片的意义,她被电视里正在播放的动画片逗得咯咯直笑。
新农村的典型图谱
“如果农业是大寨立村之本的话,那么改革开放就是大寨的强村之路,艰苦奋斗就是大寨的创业之魂”这是郭凤莲常爱说的一句话。
从1947年8月大寨成立党支部以来,60多年的沧桑巨变中,有两任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引领大寨两次铸就辉煌,为中国农村在不同时期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寨身上显示着中国新农村清晰而典型的发展图谱,这是一种发展模式认识和实践上的精炼和升华,更是平衡发展观、公平发展观、和谐发展观的高度统一,再次契合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方向。
山西创新改革研究会会长吕日周,对大寨的变化有另外的解读。他认为大寨在新时期真正做到了与时俱进,毛主席时期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邓小平时期是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江泽民时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现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做到了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大寨二次创业历程和以落实科学发展观跃入中国十大名村的实践中,渗透了“包容性增长”的理念,让大寨再次成为引领中国农村和谐发展的典型之一。
二十年来,大寨最根本的变化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人的思想观念转变。第二是生产方式的转变。三是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
盘点成就,主要有五个方面:经济结构日趋优化、生态建设品位提升、集体福利均衡享有、思想观念开放务实、组织建设勇立潮头。
中国乡村的未来,应该是依然保有田园色彩的大寨还是完全工业化了的华西村?对于这个问题已经不再执著于立刻获得唯一正确的答案。两个村庄共同的问题是怎样保持持续的繁荣,让村里的百姓能代代幸福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