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化病学研究热点与展望

2012-09-18樊代明

医学研究杂志 2012年10期
关键词:肠病消化冰箱

樊代明

消化病学研究热点与展望

樊代明

一、交界处交出的问题

凡称“交界处”者,常为多事之地。人体消化道的多个交界处,也常为病变作乱之地。胃与十二指肠的交界处是消化性溃疡的好发部位;回肠与结肠的交界处,即回盲部,是结核、肿瘤和克罗恩病争相发生的地方;胃与食管的交界处是Barrett食管和食管腺癌多发之处。

二、感必染与感而不染

影响人类的肝炎病毒分为多种类型,而目前危害最大的是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慢性化机制的研究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但哪些是肯定因素尚难确定。因为,即使是相同的病毒分离株在感染不同宿主时,其临床表现和转归也会有很大差异。更为奇怪的是,有一部分完全可以不发病,这些现象可能与遗传易感性有关。遗憾的是,目前对于肝炎研究的绝大多数结果都来自于患者,只是探索“感必染”的问题,假如我们换位思考,把关注点放到健康携带者上去,探索“感而不染”的原理,也许能够从中获得突破。

三、真是冰箱惹的祸?

炎症性肠病主要指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两种疾病。我国人群近年来发生人数迅速增加,其原因尚不清楚。几年前,英国《柳叶刀》有文报道,国外炎性肠病的发生和发展正好和当地冰箱的发明和发展有关,推测炎性肠病是人吃了冰箱里能在低温下保存、繁殖、生长的细菌后引起的疾病。但同吃一个冰箱食物的人未必能患病,说明发病与某类细菌和某些易感人群的结合有关,时下最重要的是要从肠道成千上万种细菌中找出那些致病菌来,要从人体成千上万个基因中找出那些易感基因来,看来光在冰箱上下工夫,还划不上圆满的句号。

四、微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平衡稳定的肠道微生态参与宿主生理、生化等多方面物质代谢及免疫过程,维持宿主机体健康。当人体抵抗力降低或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激素等药物时,正常菌群被抑制,耐药的过路菌大量繁殖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由于肠黏膜通透性增加,使肠内大量细菌或内毒素向肠外组织迁移,导致一系列临床病症。严重者可致肠功能衰竭,甚至死亡。维持和调整肠道微生态平衡,对于许多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除了使用微生态制剂外,严格掌握抗生素和激素的使用指征更为必要。

五、个体化治疗消化道肿瘤

人体的恶性肿瘤,以实体瘤为例,大约60%以上发生在消化系统。早期诊断依然是提高预后的关键,但目前在早期诊断特别是普查方面依然存在经济支撑及技术上的难题。所以临床上所见的绝大多数是晚期患者。对此类患者一般是采用手术、化疗、介入、放疗或免疫治疗等,但总体来讲,疗效都是有限。问题是要总结经验,不同患者的肿瘤,不同分期的肿瘤,不同分类的肿瘤,对治疗的疗效是不一样的,应该区别对待。而用什么方法对其加以区别,既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又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这就是循证医学指导下的个体化治疗。

(转载自2011年10月27日《医师报》)

樊代明,消化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副院长,第四军医大学校长,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主任,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目前担任中华消化学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亚太胃肠病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等学术职务,2013年亚太消化大会暨世界消化病大会主席。长期从事消化系疾病的临床工作及基础研究工作,特别是在胃癌的研究中做出突出成绩,先后承担国家“863”、“973”攻关项目、重大新药创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是首批国家优秀中青年人才专项基金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获得者,首批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1项,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先后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陕西省科技最高成就奖”、“求是实用工程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获国家发明专利7项,国家新药证书1项,2010年,被中央军委荣记一等功。

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

猜你喜欢

肠病消化冰箱
“胃不舒服”未必都是消化问题
营养干预方法可改善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与肝胆胰病变
MDT在炎症性肠病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
炎症性肠病与肠易激综合征重叠的意义
肩上冰箱
冰箱里的细菌会被冻死吗
冰箱除异味
消化不良
趴在桌上午睡不会影响消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