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高校大学生户外参与的因素与对策研究——以中国药科大学为例

2012-09-18严文刚

当代体育科技 2012年33期
关键词:被调查者户外运动户外活动

严文刚

(中国药科大学体育部 江苏南京 211198)

影响高校大学生户外参与的因素与对策研究
——以中国药科大学为例

严文刚

(中国药科大学体育部 江苏南京 211198)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国药科大学部分学生参加户外运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客观的调查与分析。得出结论:中国药科大学学生对户外运动的参与意向较高,但由于众多客观因素限制,导致参与情况不乐观;男女生对户外运动的选择表现出极大的差异,学生把出行安全摆在首要位置,并对如何促进高校学生户外运动参与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影响 户外参与 对策研究

户外运动是由欧美国家传入的一项新的运动形式,是人们在闲暇时间,为了满足自身身体健康、放松和休息、人际交往以及刺激和冒险等多方面的需要,采用体育运动的方式(步行、滑雪、登山、骑自行车等)在山地、水域、荒漠、高原等各种特定自然环境下进行的各种探索活动。我国户外运动产业正处于迅猛发展阶段,而在全国高校更是掀起了一股户外浪潮,特别是2002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课程指导纲要》,“纲要”指出:高校体育工作应该充分利用空气、阳光、水、江、河、湖、海、沙滩、田野、森林、山地、草原、雪原、荒原等条件,开展野外生存、生活方面的教学与训练,开发自然资源。随后户外运动在高校蓬勃的开展起来,特别是2008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区)的户外运动还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中国药科大学体育部一直关注户外运动在高校的开展,并积极把部分项目引进到教学课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2009年成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蜗牛户外运动俱乐部以来,定期开展户外徒步、露营活动,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极大的推动了户外运动在同学之间的普及,促进越来越多的同学走进户外,享受户外运动带来的乐趣。本研究拟对中国药科大学学生群体进行户外参与意向进行较为全面的调查分析,结合药科大学实际,并参照其他学者的研究,分析影响我国高校大学生户外参与的内、外环境影响因素,并提出建议,提供适合并促进高校大学生户外开展的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根据研究需要,以中国药科大学部分同学为研究对象。(见表1)

表1 本研究对象情况一览表

1.2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访问调查及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课题展开研究。本次调查为2009年10~11月,采用分层分级随机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向中国药科大学江宁校区发放《高校大学生户外参与及高校户外运动俱乐部运营调查问卷》400份,回收400份,其中有效问卷380份,有效回收率95%。对调研的全部数据资料运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在正式调查前,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其信度和效度符合社会调查的要求。

2 结果与分析

2.1 当前大学生户外认知及参与意向现状

本次调查男生比例为40%,女生比例为60%,因为某大学女生比例稍大于男生。调查人数大一、大二人数所占比例较为75%,考虑到大一、大二同学比较活跃,相对来讲更加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年龄来讲,比较集中基本上就集中在18~22岁。调查显示,药科大学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较高,每周参加体育锻炼1~2次的占61.5%, 3次以上的为21.2%。在对户外的认识的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对于户外运动的认识逐步增加,86%的被调查者认为户外运动对自身能力的提高时很有帮助的特别是在对培养创新、沟通、信任、团队协作等能力上,对于挖掘创造美的潜力、发挥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素质也有帮助。在对大学生群体“对户外探险户外活动态度”的调查中,有64.0%的表示有兴趣但很少参加,18.0%的被调查者很有兴趣并曾参与户外活动,14.0%的被调查者兴趣不大但愿意尝试,只有4.0%的被调查者没有兴趣,由此可见很多大学生愿意参加户外活动,而这也是户外活动的群众基础所在。

2.2 影响大学生参与户外运动的因素

2.2.1 经济因素

在本次调查中显示,绝大多数同学的每个月生活费都来自父母,有24.0%的被调查月消费在500以下,38.0%的被调查者月消费在500~800之间,500以下及801~1000均为24.0%;在户外活动中,投入在装备上的开销往往数目不小,如鞋、背包、睡袋、帐篷等,只有2%的同学拥有比较齐全的户外装备。这可能也是造成学生对于户外探险活动的态度是很有兴趣但很少参加的因素之一。但在参加户外活动关心因素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在所有“影响你参加户外活动的主要因素”的调查中“整个活动花费”却位列最后,只占6%。由此可见,学生的月消费与活动参与的热情度不成正比例关系,即活动的花费大小与活动的顺利没有太直接的影响。

2.2.2 安全因素

在对“参与活动最关心因素”的调查中从,30.8%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安全因素”,27.3%的被调查者认为是“时间因素”,19.2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活动地点是否感兴趣”,13.5%的被调查者为“组织者是否熟悉”,可以看出安全是被调查同学心中最重要的阻挠因素。对于自发组织任何一项运动都有运动风险,户外运动也不例外,但户外运动相对于赛场运动来说运动风险要高得多,但运动风险的高低也仅仅是相对而已,它取决于从事的运动项目的难度级别的高低和活动前的计划和准备程度。在户外,不可预知的因素很多,如果没有周密的计划和安全保障措施,很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事故。所以,学校的户外活动组织者应该多组织户外活动知识的普及培训。这样开展计划周密的活动及对爱好参与户外运动的成员进行专业培训可以把户外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甚至完全规避。

2.2.3 时间因素

从调查显示看,“时间因素”也是阻挠大学生进行户外的重要因素之一,学生毕竟以学习为主,在周末学校、班级还要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另外这很大程度也与当前就业压力有关,为了在将来能迅速适应社会,并在找工作中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很多被调查的学生参加各种知识的培训,包括第二学位、英语培训、计算机培训等等。所以在活动的组织及策划中,应将时间也应列为活动主要考虑因素之一,结合出行地点趣味性及消费水平进行综合评估,并做出相应的适合大学生群体的出行攻略,从而让户外活动走向大众化。

2.2.4 参与形式

大学生参加户外运动,一般会有三种形式:纯自发组织、参加校外俱乐部、学校户外组织。在“喜欢的自助方式”调查数据中,喜欢轻松休闲徒的为44.0%,有户外特色的中长线的比例为32.0%,而有强度的短途与极限运动分别为16.0%和0。其中喜欢“轻松休闲短途”女生占67.5%,相反“户外特色中长线”只占27.0%。由此可见,轻松的休闲短途与有户外特色中长线为组织户外活动的首选,对于男女比例不协调的高校,可以根据本校特点,组织户外出行,从而使户外俱乐部通过线路特色赢取更大群体的喜爱。另外户外运动组织松散等因素制约着大学生参与户外运动的积极性,其实大学生是户外运动的积极响应者且具有一定消费潜力。一方面,大学生群体作为当今社会对时尚潮流敏感度最高的群体之一,总是以其高度的知性触感,迅速地接受站在时代峰巅的文化内容,了解时尚的真正内涵,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大学生是社会时尚的倡导者。户外运动在高校中的发展,恰恰预示着有一天它将走向全民走进千家万户,将其所倡导的健康环保友谊的生活观念带给社会的各个阶层,作为国家明日的栋梁,莘莘学子们强烈的户外意识显然有利于整体国民素质的提升。学校俱乐部专业人员组织开展充满趣味的户外活动、创造出达到学生要求的出行氛围、降低出行费用一定会更加吸引学生们参与进来。

3 促进大学生参与户外的对策

3.1 培养学生骨干、成立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户外运动俱乐部

培养学生骨干,成立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户外运动俱乐部,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更能了解学生的户外参与动向,能够带动更多学生的参与。目前户外俱乐部在高校的逐步创立,给大学生的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户外出行与旅行社组织出行相比有着自己的特色,更关注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从而带动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的参与到户外活动中来。

3.2 加大宣传力度,普及户外知识,激发学生对户外参与的兴趣

在我们的调查中阻挠大学生参与户外活动的主要因素是户外安全,可以通过户外运动俱乐部或者学校相关老师组织一些户外知识的培训。只有多了解户外知识,才能正确的对待参与过程中所遇见的不确定性。加强户外安全知识教育与户外安全技术培训,就能很大程度避免在活动过程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从而促使活动圆满举行。

3.3 多组织活动、从易到难,带动更多学生参与

在普及户外知识的基础上,多组织一些简单的户外活动,只有学生参与到户外活动中来,才能让学生真正的了解户外活动给学生带来的惊喜与益处,增强他们对户外的兴趣,并通过活动带动更多的学生了解户外并参与到户外活动中来。

3.4 加强与外界交流与沟通

通过户外活动的参与,增强了同学之间的了解与沟通,并能增进同学们之间的友谊,而且能学会怎样协调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而与外界的沟通能更好的了解与认识外面的世界,从而找出自身的差距,得到更好的发展。

[1] 辛伟伟.浅谈山西省高校户外运动的发展现状和前景[J].武术科学(《搏击》)学术版,2006.

[2] 门传胜.沈阳市户外运动教学俱乐部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J].沈阳市体育学院学报,2006.

[3] 温和琼.云南省高校户外活动的发展现状以及对策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

G8

A

2095-2813(2012)11(c)-0002-02

猜你喜欢

被调查者户外运动户外活动
一个可供选择的全随机化模型
幼儿园户外活动组织的研究
冬季户外运动
浅谈幼儿园户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幼儿园户外活动组织的实践探究
00后阅读偏好的三大特点
户外活动开始啦
户外运动自然资源分布及其区域开发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高校户外运动课风险管理探究及应对策略
无忧踏青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