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温州书院体系的构建及特征
2012-09-16王兴文
王兴文,兰 军
(温州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明代温州书院体系的构建及特征
王兴文,兰 军
(温州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在温州书院发展史上,明代承前启后,其地位显著,形成了以地方官府、士绅、乡村宗族为主兴建与维护的主要力量,在空间上涵盖府、县、村都的三级书院体系。三类书院在建院规模、培养理念、教学与管理上呈现出各自的特征,有效弥补了地方官学教育的不足和弊端,培养了大批经世人才,起到教化乡里的功效,推动了明代温州文化的繁荣。
明代;温州书院;地方官府;士绅;乡村宗族
书院是我国古代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是介于官学和私学之间的一种教学和学术研究相结合的特殊教育机构。温州书院创办于北宋,皇祐年间(1049—1054年),王开祖讲学于东山,为温州书院之始。至南宋温州学风大盛,不少学者纷纷建立书院,聚徒讲学。元代温州书院处于低潮,而明代承前启后,其地位显著。明初因统治者实行压制发展的政策,温州书院有过近百年的沉寂;弘治以后,温州书院迅猛发展,其数量超过此前历代书院的总和。明代温州书院的兴盛,主要得益于明中后期温州地方官府的支持、士绅阶层兴建书院的热情和乡村宗族对民间教育的诉求。由于三种兴建力量的差异,使明代温州书院也呈现出三种不同的发展模式。
一、明代温州书院体系的构建
受元末明初温州社会的动荡和明前期统治者文教政策的影响,温州书院在明初长期处于沉寂状态。明中期以后,官学逐渐变为科举附庸,明代统治者开始扶持书院发展,倡导讲学之风。明中后期,温州书院迎来了发展上的辉煌期,而地方官府、士绅、乡村宗族则成为其兴建与维护的主要力量。据考证,明代温州书院共有51所(含两宋所建延续至明代和明代新建书院),其中新建37所,可明确确定其基本信息(创建年代、创建者及所在地)的有29所(见表1)。
表1 明代温州新建书院
由表1可知,明成化以前近百年的时间里温州新建书院3所,仅占明代温州新建书院总数的10.34%。3所书院中白岩书院、石马书院均为致仕官绅所建,其目的分别是“以训族中子侄”和“自在此论学、题诗”。枫林书屋则为明代枫林浦亭街乡绅徐允初设立,邀请名师执教其中。此时,温州书院均为士绅私建,地方官府并未涉及。这主要是因为明初统治者把教育的重点放在鼓励举荐、兴办官学和提倡科举方面,对书院发展则有所抑制。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三年(1370年)的谕令中强调:“朕惟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京师虽有太学,而天下学校未兴。宜令郡县皆立学校,廷师儒,授生徒,讲论圣道,使人日渐月化,以复先王之旧,以革污染之席,此最急务,当速行之。”[1]而对于书院,明太祖在洪武元年(1368年)下令:“改天下山长为训导,书院田皆令入官。”[2]469洪武五年(1372年)又进一步“革罢训导,弟子员归于邑学,书院因以不治,而祀亦废”[2]484。在明初文教政策的打压下,温州书院生存空间狭小,兴建力量单一,难以获得大发展。
明成化年间,温州书院开始逐步振兴,嘉靖年间形成了兴建高潮,弘治、嘉靖、万历三朝,共建书院22所,占明代温州兴建书院总数的75.86%。促使该时期温州书院兴盛的首要因素在于明中期统治者对书院政策的转变。朝廷对书院之设已无禁忌,皇帝赐予院额、令地方官建复书院的诏令屡见不鲜。诸如贞义书院即是明世宗于嘉靖七年(1528年)敕建,并诏有司加以修葺,务须宏而坚固,永垂后世。在朝廷倡导下,温州地方官员开始对书院采取积极的扶持政策。官员带头捐俸,发动士绅、生员兴建、修葺书院;为书院添置教学设备,购买学田作为师生生活经费或生员膏火奖励;经常到书院视察讲学,慰勉师生。表1中鹿城书院、鸡鸣书院、正学书院、罗阳书院、龙渠书院、白鹿书院均为温州地方官府主持兴建。鹿城书院“郡守邓淮建,尚书吴宽有记,久圮。万历十六年郡守卫承芳重建,仍添设号房与诸生肄业,二十四年郡守刘芳誉新之”[3]。鸡鸣书院“在县学文庙,西邑令林廷瓛建,万历十四年令蒋行义重建,二十四年令林应翔重修改曰文昌会馆”[3]。
明成化后,在朝廷提倡和地方官府的扶持下,温州士绅阶层掀起了兴建书院的高潮。地方士绅新建书院达16所,占成化后温州新建书院的61.54%,成为促使温州书院走向辉煌的主要力量。他们中有入仕前建书院以应举的,如张璁的罗峰书院、王瓒的芙蓉书院;有为官致仕后建书院以教授乡里,如朱谏的雁山书院、高友玑的南屏书院、王叔果和王叔杲的华阳精舍;还有乡居名儒建书院以研讨传播学术为旨的,如姜准的悟竹书院为其讲学之所与藏书楼。
明成化后,温州乡村宗族也成为新建书院的一支重要力量。其宗族所建书院多位于乡村环境优美之处,建书院主要是为子孙课业计,以振兴文教,光耀门楣。乡村宗族所建书院主要有位于岩头村水亭祠的琴山书院、永嘉鹤阳村谢灵运后嗣宗族兴建的环翠书院、永嘉岩头芙蓉古村的追远书院等。
二、明代温州书院体系的特征
明代温州书院的创建与维护力量主要是地方官府、士绅、乡村宗族,与之相对应的三类书院在建院规模、经费来源、教学特征、培养理念等方面也呈现出明显差异。
1.官办书院
明代由温州地方官府创建或修复的书院共12所,其中位于府治或县治所在地的有9所,占官办书院的75%①。官办书院的府、县书院规模较大,时有维修,存续时间较长,规制完备。如敕建贞义书院,“院内敕建六座牌坊。嘉靖十年辛卯(1531年)七月,张璁第一次解甲归田时,又于书院内外更建御书楼、来青园、富春园、栏干桥、万竹亭、留胜亭、观荷亭等。”[4]东山书院,“弘治十三年庚申(1500年),温州知府邓淮扩建东山书院。明嘉靖十二年癸巳(1533年),东山书院毁于飓风。嘉靖二十一年壬寅(1542年),重修东山书院。三十一年壬子(1552年),知府龚秉德重修。”②胡念望:浅析明代温州书院,温州学刊,2005年第1期第19页至33页。
与此同时,官办书院受地方官府的干预也较多。地方官员经常到书院讲学,对书院的教学内容有所规定,对生员的培养目标有所要求,对书院的祭祀对象加以引导,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书院的自由发展。如明代温州知府邓淮新建的鹿城书院,具有较强的官府色彩,地方官府对书院多有要求:“诸学子学于斯者出而升堂,则仰而挹其清夷之容;入而读书,则俯而探其精微之旨。以守义理,以乐名教,以无愧于乡之诸贤。作堂若干间,中奉四先生,旁则诸贤列侍……使士之学于斯者居之。其规约大率仿白鹿洞而行,其所以励乎人又无不至者。”[5]明代温州地方官府所经营书院在教学内容上以程朱理学为主,祭祀对象多为孔子、宋代的理学大师及其在温州的弟子等。邓淮认为,书院祭祀的意义在于“尊程、朱、张子四先生南向,其高弟门人东西向以侑焉。师友一堂,宛然当时气象,非徒以观美也;于以阐其渊源之所自,表正学也。”[6]7342可见,书院祭祀的人物,标志着书院的学术方向和学风,表明书院的学术渊源与宗旨。
官办书院讲学以“四书”等儒家经典为核心,除儒家经典外也旁及史书诗文,尤重八股,以应科举考试。在科举制度的影响下,课考逐渐成为官办书院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课考设旬考、月考和季考,由山长或学官主考。书院在教学上适应举业之需,教材与官学日趋接近,与官学一样进行课艺,指导学生写应举文章。如鹿城书院学规基本仿照朱熹所制定的“白鹿洞学规”而成,遵从朝廷所提倡的教育理念;使用由官府协助编定的教材。泰顺罗阳书院则重视学生应举文章的写作,当地官员多亲自指导写作八股文。“岁隆庆乙巳(三年),闽金浦王侯至,爱养群黎,作新士类,每考校必亲为点窜,辄恨诸生寡述,为之审道义,正文体以劝率之。”[7]对生员的价值引导上则鞭策他们入仕为官或教化乡里,改善风俗。官办书院的这些特征与士绅、乡村宗族、地方名儒所建书院存在明显差异。
2.士绅所建书院
由表1可知,明代温州士绅新建书院19所,士绅阶层成为温州新建书院的主要力量。19所书院中县城有6所,村都地区13所,士绅阶层成为明代温州书院普及的主要推动力,其所建书院成为温州村都地区的主要教育场所,承担着移风易俗、教化乡里的重任。
士绅所建书院在选址上多注注:①胡念望:浅析明代温州书院,温州学刊,2005年第1期第19页至33页。重环境优美之处,如永嘉浮沚的环璧书院“有楼榭台池,登高临流雅歌咏诗尽东南之胜者余二十年,人谓永嘉山水自谢监发之最后乃得二谷”[8]。朱墨瞿西园书院环境优美,构筑精致,其中“牡丹最盛”、“前有莲池”[9],以此来陶冶生员心性,塑造其优美品性。
书院还是士绅们治学著述、研讨学问的场所。士绅所经营书院较之官办书院,自由空间较大,在讲学和对师生的要求上与官办书院风格迥异;在教学内容上较为灵活,多注重精通经史,经世致用。创办南屏书院的乐清刑部尚书高友玑强调:“教以孝悌忠义、修身慎行之道,以植立身之本;经史词章、博古通今之学,以资发身之用。”[10]作为永嘉学派传衍之所的法慧书院,仍以“论堂肄室皆整,监书法帖皆备,程张密语,苏黄快句,子孙皆班班能道之”①为教学内容。
士绅所经营书院虽以传播程朱理学为主,但也明显受到阳明心学和永嘉事功学说的影响。白鹤书院的创建者王激尝问业于王阳明,白鹤书院便是阳明心学在温州的传播地。永嘉事功学说在明代温州书院中仍有着广泛的传播。如瑞安心极书院,南宋时为陈傅良读书处,嘉靖甲寅瑞安令刘几“仍扁陈止斋先生祠。内为堂三间,匾曰‘心极书院’,令学生朱绰、秦激辈读书其中,编附山碓户十家,轮输山税以供俎豆,择春秋二仲上辛日恭修祀事”[6]632。位于枫林钟山南麓的法慧书院为南宋初期致仕官绅刘愈所建,前来游学的有薛季宣、陈傅良、叶适等永嘉学派著名学者,法慧书院由此而成为永嘉学派的摇篮。
士绅所建书院在经营上存在一些困境,主要表现为规模较小、经费不足,难以长久维系。如张璁所建罗峰书院有屋三间,园五亩,进行讲学。由于经费不足,对书院缺乏必要的修葺,较多的书院在创办者离世之后便日渐荒废。平阳南雁荡山的会文书院,明英宗正统十三年戊辰(1448年)平阳山寇发,劫掠村民,至明嘉靖三十四年乙卯(1555年)倭寇流窜劫掠平阳麦城、钱仓等地,南雁全面衰落,会文书院已经被荒草湮没了。士绅所建书院在抵御自然灾害和社会动乱方面的能力也较弱,鹅峰书院便在明嘉靖时因倭乱而毁废。士绅所建书院在生存上虽存在种种困境,却取得了显著成就,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南宋理学家戴蒙所建的明文书院在明代由于书院办学成绩斐然,声名显赫,朝廷曾赐额“明文”,故称明文书院。永嘉布衣状元朱墨瞿所建凤南书院培养出王瓒、朱谏、唐纳等一批有影响的官员,明孝宗因此御笔赐封朱墨瞿“溪山第一”匾额。朱谏辞官后创办雁山书院,明礼部尚书黄绾为之撰写《雁山七贤祠》,首辅夏言为之曾撰《寄题雁山书院》,可见当时雁山书院在朝廷中的影响力。
3.乡村宗族所建书院
明代乡村宗族所建书院史料较为缺乏,有确切所在地记载的有7所,即追远书院、琴山书院、环翠书院、宝香书院、碧林书院、南峰书院、马屿书屋。这些书院均建于村都地区,成为扩展乡里基层教育的主要媒介,从而有效地弥补了封建官学教育在地域上的局限性。乡村宗族书院的大量存在,也对明代温州村都地区社会秩序的稳定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构成了温州书院体系中村都一级的重要力量。
乡村宗族所建书院祭祀对象多为地方乡贤。这些乡村宗族所建书院目的十分明确,一方面借以提升家族大多数成员的文化水平,提高其营生和处事能力;另一方面希望家族中能有子弟以科举入仕,为官为宦,借以光耀宗族。如永嘉追远书院,因追念该村在南宋理宗朝十八年同朝为官的荣耀,而起名为“追远”,意在激励学子勤学苦读,振起书香。
乡村宗族所建书院建筑风格多为封闭的内院式建筑,仿照宗祠建筑样式,且内部环境优美。“追远书院地处芙蓉古村最为中心,环境优雅,风光旖旎,建筑型制古朴庄重,是一座比较正规的书院。芙蓉书院四面高墙林立,是一所全封闭的内院式建筑”①。“琴山书院规模宏伟,也是内院式的,正堂为七开间,正堂前有一方大水池桥的中央有一座亭子,即水亭,过去这里从东向西依次有照壁、泮池、月台和一个亭子。”①
三、明代温州书院的地域影响
在温州书院发展史上,明代是其辉煌期,发挥着承前启后的关键性作用,其继承了南宋书院与学术紧密结合、交相辉映的特征,同时程朱理学、阳明心学及形成于南宋温州的永嘉事功思想在明代温州书院中交相争鸣,三大学术流派间以书院为阵地进行讲座、问难、答辩,三者间的交流与论争,不仅促进了温州地区学术和区域文化的发展,也带来了书院的兴盛。明中后期兴起的温州书院成为温州区域的学术交流与文化传播中心。
明代温州官办书院以培养生员科举入仕为中心;士绅所建书院虽注重讲学,提倡经世致用,也不反对科举;乡村宗族所建书院也希望族中子弟能为官为宦以光耀门楣。三类书院的存在为明代温州培养了大批科举人才,培养文科进士148名、武科进士2名、文武状元各1人、榜眼2人[11]。有学者指出:“作为地方选拔人才的科举制,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地方人才的发展,科举人才尤其是进士科,特别能反映一地的文化教育水平,地方教育机构的设置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地的社会经济、人文的发达程度。”[12]明代温州书院与科举联系紧密,书院的兴盛带动了温州科举的发展和经世人才的培养。明代温州地方科举、人才的兴盛,反过来也促进了明代温州书院的发展。
明代温州书院与宋元时期相比较,在规模和地域分布上都大为扩展。明代温州形成了地方官府、士绅、乡村宗族三种力量共同兴建、推动书院发展的局面。官办书院以官员为主导、倡议响应的多为地方士绅;地方士绅倡导建立的书院,也得到地方官员的支持与照顾,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三类书院的共存有效弥补了地方官学教育的不足和弊端,使明代温州教育免于沦为科举附庸,从而保持了长久的生机与活力。三类书院在空间上互补,从而形成了一个涵盖府、县、村都的三级书院体系,使明代温州教育不再局限于府治与县治所在地。温州书院的地域分布正是在明代获得了极大的推广,开创了清代温州书院普及的先声。
[1]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1686.
[2]曹秉仁.雍正宁波府志[M]//中国方志丛书.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
[3]汤日昭.万历温州府志[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10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521.
[4]大罗山编委会.大罗山志[M]//香港:香港出版社,2003:214.
[5]吴宽.家藏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322-323.
[6]嵆曾筠.雍正浙江通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1.
[7]吴明哲.温州历代碑刻二集:下[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1218.
[8]王兆云.皇明词林人物考[M]//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678.
[9]徐顺旗.永嘉县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3:1021.
[10]李登云,陈坤.光绪乐清县志[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86.
[11]温州市志编纂委员会.温州市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8:783-784.
[12]蔡志荣.明清湖北书院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8.
[责任编辑:陈增杰]
Establishment and Features of Wenzhou Academy System in the Ming Dynasty
WANG Xingwen, LAN Jun
(School of Humanities,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325035, China)
In the history of Wenzhou academies, the Ming Dynasty, serving as a link between past and future, possesses a significant position. These academies were mainly established and maintained by the local government, gentry and rural clan, covering the three-level academy system of city, county and village. These three kinds of academies show their characters in the scale, training concept,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which compensates for the shortage and remedies the defect of the government education. These academies cultivated a large number of excellent personnels, educated people in the local areas and promoted the prosperity of Wenzhou culture in the Ming Dynasty.
Ming Dynasty; Wenzhou academies; Local government; Gentry; Rural clan
G649.299
A
1671-4326(2012)03-0008-05
2012-03-16
温州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31606036010112)
王兴文(1964—),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兰 军(1987—),男,山东蒙阴人,温州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